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启示录(七)—— 周武王的烦恼

书接前文,扯了两章的闲篇,言归正传

想了解周朝的历史,先推荐一本书:明朝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这是本白话演义小说,书店里都有的卖,虽然是小说,但基本可以当正史看,因为这本书就是主要依据《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等这些正史写成的,因为看原文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太吃力了,于是冯梦龙做了一件好事,自己把这四本书嚼碎了合出这么一本《东周列国志》来,而且是白话的形式,比看文言文的史书要轻松很多。

但这本书也有问题,你想想吧,四本书合成一本,从周宣王说起到秦始皇统一,四五百年的历史,中间无数的诸侯国,里面又那么多人物,跟草棵里逮蚂蚱一样,一会窜出一个,蹦跶两下就再也不见了,你还没弄明白这只蚂蚱咋回事呢?那边又蹦出一个,你往那边一看,这边又蹦出一片,在你眼前乱飞。。。

所以看的时候就容易犯晕,同样是演义故事,它就没有三国演义看起来得劲儿,因为三国是魏蜀吴三条主线,然后按主线人物进行情节推进的,时间都捆在人物上,就不容易看乱了,《东周》是以时间为主线的,同时期,各个国家都发生了什么事,人物都捆在时间上,打个比方,就跟看报纸一样,这边美国选总统热热闹闹的,那边韩国弹劾总统也热热闹闹的,都是热热闹闹,但相互之间谁都不挨谁,所以有点类似当年明月的《明朝那点事儿》,但是明朝276年的历史,当年明月写了厚厚七大本,人物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写的比较清楚,读起来就很省心,而《东周》的体量就小多了,里面很多人物关系都没交代,所以看起来就比较乱。

说这么费劲,为什么非要看《东周列国志》呢?看三国不就完了,实际上,东周的故事比三国带劲的多,看过东周列国你会发现,那是中国历史上最牛逼闪闪的一个年代,在周朝八百年的时间里,无论是思想,哲学,军事理论,思辨,权谋。。。突然涌现出一帮人,把这些领域一下干到了巅峰,一直影响了中国后面的两千多年,很多东西到现在也没法超越,比如我们现在说的国学,其思想基础和祖源大多都在周朝。

十年前我看《东周列国志》的时候,曾经动过一个念头,就是把书里没交代清楚的东西做个整理,结果花了大半天查资料,就解出来原书半页的内容,于是慨叹做学问真是一件苦差,就放弃了。

但是后来给孩子讲习《古文观止》和《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中的一些篇目时,涉及到文章的一些背景、历史典故的时候,这个问题又蹦了出来,于是就想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做个相对系统的整理,教孩子的同时,也让自己明白明白,本想去书店找本书吃个现成的,但没找到,所以只能自己慢慢抠吃了,但深知干这事很麻烦,自己水平也有限,所以很多史料也没法刨的太深,加上不同的书,说法有时候也不大一样,所以没法做到很严谨,只是凭着兴趣一点点来吧,之前我们先整理了纣王一脉,然后是文王的家族,该说武王了:

==================

周文王嫡二子:周武王姬发

武王死了,累的,积劳成疾,古代的皇帝,自己把自己玩死的居多,干活累死的少,一般开国的皇帝都爱干活,越往后越嘚瑟,古代著名的爱干活的皇帝有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清朝的康熙,雍正,这都是爱干活的,不爱干活的一大堆,不说了。。

武王就爱干活,打下朝歌以后,把办公地点设在了镐(音:号)京,离之前周文王建的丰京不远,就在现在的西安,合称丰镐。

丰镐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城市,也是第一个称为“京”的城市,周礼就诞生在这里

说怎么那么多活呢?——当然了,灭纣只是个开始,麻烦事多着呢:

箕子还有一大帮被纣王迫害的人还在监狱里关着呢,得放出来安置吧?

纣王搜刮的民脂民膏得还给人民吧?

一帮饥民得管吧?——开仓放粮

一帮功臣得封赏吧?——分封诸侯

象征王权的九鼎不能放朝歌了,得拉走吧?周公在丰镐办公,在洛阳那边修城,然后把九鼎搬到洛阳去,好多人以为把九鼎放在丰镐了,因为武王在那办公么,其实没有,直接拉到洛邑(洛阳)去了,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光在今天,司马迁那时候就有好多人这么想,所以史记周本纪里,司马迁特意说了一下:是从朝歌直接拉到洛阳了

在这,武王表现了卓越的先见之名,可能预料到后世子孙不争气,丰镐这里待不住,早晚得去洛阳,所以一步到位,省的迁都搬来搬去太麻烦

说搬个九鼎那么麻烦么?不是麻烦,是相当麻烦。

《战国策》开篇《东周·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这个文章里就说到了运这九个大鼎有多麻烦,这是后话,当然,后面围绕这几个鼎还发生了很多故事,这里先提一笔,以后我要能坚持写到那再细说。

这些还不是最让人头疼的,中原一打仗,周边的少数民族就蠢蠢欲动,得防范吧?

说到这,扯点闲篇,我看现在网上老是黑河南人,说河南人如何如何,其实河南人冤死了,中国两千多年历史里,河南这地方就没消停过,几乎天天打仗,活的太不容易了,一说偏远地区民风淳朴,那是因为古代,偏远地区见不到什么人,所以一看见有人来,跟看见大熊猫似的,家里吃竹子都得现给你刨竹笋去,河南不是,历史上,河南人什么样的坏人都见过,所以见怪不怪,而且警惕性比较高,一来外人,他就觉得不是杀人就是抢粮食来的,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这种性情跟边远地区的人就不一样,这一点,《烛之武退秦师》里就说的很明白:

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想捞好处,当时的国君(文中的郑伯)是郑文公,没招没招的,你说打吧?打不过两强,你说跑吧?周围一圈都是别的国家,没地可跑,你说求和吧?就得割地赔款,然后没完没了,没招儿了,结果就派了烛之武过去,嘚吧嘚吧说了几句话,一共一百多个字,然后两国就退了。

春秋这种牛逼人,干的牛逼事多了去了,说为什么那段历史好看呢?就在这儿,全是在绝境死地里想出招来,然后逆袭,往后赶到那再细说吧

所以历史上河南人一直活的就很不容易,都是自家兄弟,应该相互理解,还是团结的好

接着说武王,除了上面这些事,打纣王伤兵损将,屋毁墙塌,还得重建。。。等等吧,千头万绪,那不累病才怪呢,所以灭纣之后,不到三年,武王就被累死了,其实是病死,但最主要的还是因累治病,怎么能看出来呢?史记上说的:

说武王伐纣以后,登上高地,遥望朝歌,彻夜不眠,然后他四弟周公旦就问:哥你咋不睡觉呢?

武王说:兄弟,哥心里事太多,不素静啊。。。

你想机器还得上油呢,武王整天这样,能不累病么?

武王死后,谥号为武,谥法我们在前面章节里大致提了一下

周谥法里——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我理解是刚烈而没有贪欲,坚强而不服软,有宽大忠义的胸怀,能够明是非,正曲直

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我理解是有能碾压敌方的高尚品德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我理解是能带兵打仗,还能打赢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我理解是能够明正法纪,秉公执法,能使受赏者不遭人嫉恨,使受罚者不心生怨恨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我理解是胸怀大志兴兵讨贼,但一打仗就会招致国家贫困。

所以武这个谥号,总体来说是个美谥,但有美中不足之处

谥号里的“文”是非常好的字,无不美之处,古人谥号里要配享个“文”字,说明是非常高的评价了

之所以说谥号,是因为去年中关村中学里的高考模拟题里有这么一道题:从汉书里抽一段人物传记,然后让学生读完后,按照给出的谥号,选择文中人物应该定什么谥号

另外,谥法是很有意思的,它能非常凝练地总结一个人,好比要搁古代

二战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我觉得可以叫美魏王,因为:

克威捷行曰魏。有威而敏行。

克威惠礼曰魏。虽威不逆礼。

希特勒,我觉得可以叫德厉王,因为

致戮无辜曰厉

当然,过去评定谥法是件很严谨的事,得一帮大臣反复推敲才成,我们这里就当个文字游戏,行文中的一个小插曲,不必当真了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洛邑(雒邑)
姚尧精读《战国策》 第1集
《东周列国·春秋篇》07_尊王攘夷
东周列国故事18之大秦崛起
河南洛阳王城公园
西周时期为何把象征着王权的九鼎置于洛阳,而不是镐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