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汗多、汗少,哪个更健康?提示:这些情况,可能是身体在“报警”!有太多人中招

立秋已过,但暑热似乎没有退去,有些人外出时,依旧大汗淋漓;而有些人即使在炎热天气下走很久,也较少出汗。其实,汗是我们身体调节体温的“空调”,有利于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但出汗过多、过少,都会损害健康。一般来讲,夏季少则出5升汗,多则8升-10升。春秋时节成年人至少出0.8升的汗,而冬季每天至少出0.5升的汗。

那么,汗多、汗少,究竟提示什么健康隐患呢?

1更年期女性出汗多:多属于虚实夹杂型多汗

有些女性一会出一身汗,汗过了又怕冷,一阵阵的,这多属于肝肾阴虚又有气虚、内热,是虚实夹杂型多汗。

出汗时往往是烘热汗出,伴随烦躁易怒、心烦失眠、疲乏倦怠、腰酸腿软、脚后跟疼等。

此时,可以常喝加味甘麦大枣茶,取生甘草3克、浮小麦30克、大枣30克、炒枣仁10克、生黄芪10克放入保温杯中,加入350毫升沸水,密闭浸泡90分钟即可饮用,止汗又助眠。

2浑身冒汗,却怕风吹:多是外寒内热型多汗

常有舌红苔黄、尿黄味重、目赤口臭、手足温热,怕风寒等特点。这类人群存在表阳虚的问题,要补虚泻实、温阳清热。

临床上常用当归六黄合桂枝加附子汤。黄连、黄芩、黄柏都是苦寒药,能清热泻火;附子可以温阳固表。

3上身汗多,但下身冷,多是上热下寒型多汗

具有容易出汗;上半身尤其是额头,出汗多;并伴有腿凉、足冷的特点。这类人往往存在气郁的问题,阳气输布不畅。

临床上常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栀子豉汤。用栀子和黄芩清热,用柴胡疏通气机,桂枝、干姜排出下半身的寒气。

4局部出汗多:当心体内有湿热

有些人腋下和足底特别容易出汗,黄黄的汗渍洗都洗不掉,这多是因为体内有湿热。

此时,可以用1500毫升冷水煮葛根约30分钟,去滓,趁热将枯矾溶解在葛根水里,用其泡脚约20分钟,每日1剂,连续用3天。这个方子也可以用来泡手、擦拭腋下,解决手和腋下汗多的问题。

《黄帝内经》讲到“暑夏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出汗是夏天恩赐的自然疗法。但如果出汗过少,也可能预示疾病问题,甚至会加重肾脏负担,皮肤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也易找上门。

5怕冷不爱出汗:可能提示体内生寒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太热时,大家好食生冷食物,体内易生寒。此时用香薷15克、姜皮9克代茶饮用可以祛寒。

6身体虚弱出汗少:当心气血不足且阳虚

身体虚弱,阳虚、气血不足的人,代谢能力变弱,出汗较少。可以试试用葛根、生姜、桂枝、黄芪、甘草、党参、白术制成的“保元汤”,有补气益气,激发皮肤的排毒功能。

7身体肥胖出汗少:可能属于痰湿体质

大多数肥胖人群属于痰湿体质,湿气在体表停留时间过长,产生湿热,就容易造成排汗少、出汗后衣服发黄的情况。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记载了用黄芪、芍药、桂枝制成的化湿苦酒汤,可以主治黄汗,身体肿。其中,黄芪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但具体请遵医嘱。

今日小结

出汗过多、过少,都会损害健康。一般来讲,夏季少则出5升汗,多则8升-10升。春秋时节成年人至少出0.8升的汗,而冬季每天至少出0.5升的汗。

(我是大医生官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芪的药性、应用、验方
颈椎病笔记
出汗多就是体虚?未必!中医调理方解决腋下、手脚汗多,助您恢复清爽!
全了!10种异常出汗的效验方都有了!
竹叶汤(金櫃)
1.嗜睡 阳虚体—→葛根 四逆汤;2.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