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资于指数基金的底层逻辑

01 /

之前的文章中,在和大家分析投资中的确定性的时候提到:从长远来看,投资于股市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股市中获得的长期收益远高于债券、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定期存款等其他理财方式。

而投资于股市最稳定的方式,就是定投于指数基金。

今天专门写一篇文章,来和大家聊一下为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投资于指数基金相比于主动型基金更有优势。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拆分指数基金更有优势的底层逻辑。

02 /

同样的,这一次我们还是先从结果入手,然后再分析根本原因。

巴菲特在2007年的时候曾经向对冲基金的专业人士们发起了一个挑战,他以100万美元的赌注打了一个的赌:从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十年期间,标普500指数的业绩表现会胜过对冲基金组合扣除佣金、成本及其他所有费用的业绩表现。

资产管理公司Protege Partners 的合伙人应战,他挑选了5家知名的FOF基金,这几家FOF基金又分散投资于100多只主动管理型基金。

最终,到2017年底的时候,这个引人注目的赌局有了结果:标普500指数十年累积收益125.8%,平均年化收益8.5%;而对应的5家FOF基金,表现最好的累积收益87.7%,年化收益率6.5%,表现最差的累积收益只有2.8%,年化收益率0.3%。

显然,巴菲特赢得了这场赌局的胜利。

巴菲特在2018年致股东的信中写道:“我相信,选择一个没有管理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实际上是一项没有成本的投资——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带来比大多数投资专业人士操作更好的结果,无论这些人是多么的受人尊敬。”

这场赌局后,巴菲特还颇为讽刺地总结:“市场有时表现很好,有时表现很糟,可华尔街的手续费从来没少收过。

03 /

从上面巴菲特和基金经理的赌局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投资于没有管理的指数基金,长期来看,是会更优于专业人士操作的主动性基金。

其中的底层逻辑很简单,巴菲特也点了出来,那就是交易成本。

对于这个问题,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一书中,有完整清晰的阐述。

我们投资于上市公司,在公司的存续期内,股东获得的整体收益,等同于所持公司的整体收益。整个大饼,每个股东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当然,在现实中,总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通过聪明或幸运的买卖交易,A投资者或许会获取本来属于B投资者的那份收益。

此外,在牛市呼啸而来,股价飙升的时候,每个投资者都会感到更加富有。但最终,如果一个投资者打算在高位套现,必须有人在高位接盘才行,这就意味着,想卖高价就必须有人出高价买。

如果将一个上市公司的全体股东视为一个整体,事情将会很简单,没有魔术那样炫目和神秘。我们会看到,公司的所有股份只不过在公司不同股东之间换手而已,没有资金来自于外部。也就是说,所有股东作为一个整体所获得的财富,不可能多于公司本身所创造的财富。

但是,由于“摩擦成本”的存在,投资者的盈利实际上少于所持有公司的盈利。我认为,当代社会,这些成本的发生使得现在股东所得远远少于历史上的股东所得。

为了更加清晰的表达出“摩擦成本”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巴菲特还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现在让我们假想一下,所有的美国公司都被一个家族所拥有,这个家族我们称之为G家族。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这个家族支付红利后,其所持有的公司整体盈利越来越多,现在这个数字达到了每年1万亿美元。当然,这个家族会花掉一些钱,但是总有部分盈利被保留,留在公司继续运营,滚存复利。这个时候,家族内所有成员都以同样的速度增加着财富,大家庭氛围美妙而和谐。

然而在某一天,这个情况被打破了。有几个能说会道的家伙找到G家族,他们自称是帮手,劝说每一个家族成员要意识到自己可能比其他的家族成员要聪明,这样可以通过从其他成员手中买入一些股份,或者卖出一些股份,从而增大自己的财富大饼。

同时,这些帮手可以提供交易经纪的服务,前提是他们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就这样,情况发生了改变,G家族依然持有全部公司的股份,这些股份交易仅仅在家族成员手中重新做了分配。但是实际上,G家族每年所得的财富减少了,其所得变成了所有公司盈利减去发生的交易费用。交易越频繁,他们的财富大饼就会越少,而这些帮手们就会赚的越多。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也会有部分的G家族成员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他作为一个个体,并没有什么办法很好的改变这一切。另外,这些帮手虽然在整体上掠夺了G家族的部分财富,但“不幸”的是,确实有一小部分家族成员因为这些频繁交易使自己的财富大饼变大了,甚至达到了暴富的状态。

这种情况被家族中其他成员看在眼中,这大大刺激了他们找帮手交易的冲动。他们根本无视这种情况的发生的概率很小,而且可能存在运气的成分。

就这样,在第一波帮手造访G基金后,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帮手们也陆续赶来,他们给自己起了性感的名字,以便G家族的成员更愿意与他们合作,他们称自己为经纪人、经理人、顾问、私募基金、对冲基金。

本来,如果G家族的成员只是躺在摇椅上,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获得所有的盈利,但现在,有相当部分的盈流进了日益膨胀的帮手大军的口袋里。

当帮手们或是因为聪明,或是因为幸运而取得盈利时,他们获得盈利的一部分或者是大部分;当帮手们或是愚蠢,或是运气差而导致损失时,所有的损失以及巨大的固定费用,都留给了G家族的成员承担。

实际上,到今天,类似上面提到的“摩擦成本”,已经达到了所有公司盈利总和的20%。

换言之,市场上支付给各类帮手的摩擦成本使得股市全体投资人只能获得他们本应该获得盈利的80%。而如果投资人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听,100%的盈利本应该都属于他们。

04 /

我们回到巴菲特的百万赌局上来。

巴菲特和华尔街的赌注,是标普500指数能不能跑赢主动性基金的收益,前提是基金投资需要非常分散,避免单支基金或者单个基金经理对结果的影响。

根据我们上面的推论,由于摩擦成本的存在,主动型基金的收益长期来看一定是会跑输指数的,所以巴菲特在赌局之初就非常确定自己会赢。

但如果和巴菲特打赌的这个人,投资标的不是5支FOF基金,而是集中于某一支特定的主动型基金的话,那结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而实际上,在2008年~2017年这10年间,单支主动型基金跑赢标普500指数的情况,或许并不会少见。上面也阐述过了,或是因为聪明,或是因为运气,总有部分帮手能够帮助G家族的成员使自己的财富大饼变大了,甚至会有极个别成员表现出暴富的状态。

而这也是吸引者投资者源源不断地去请这些帮手的根本原因。

所以,如果把券商和私募基金经理这些摩擦成本制造者看成一个群体的话,他们通过帮助少数投资者赚取超额收益的方式,来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入局,最终为自己获得大量收益。

这也就是我们要投资于指数基金的底层逻辑。

05 /

最后,再额外说一个内容,我们投资于股市获利的来源。

投资于股市,可能获益的来源共有两个,一个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我们作为股东享受同等的收益;另一个是来自于股东之间的交易,高抛低吸间我们获得股票涨跌的收益。

前者属于非零和博弈,上面也说了,如果所有投资者都在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后不进行交易,那作为整体,股东的收益是持续上升的,因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在持续提升。

后者属于零和博弈,一方获利必定对应着另一方亏损,我们赚到的是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钱。

那作为投资者,我们就要思考,自己要赚哪部分的钱。

如果这个问题去问价值投资者们,可能大部分人都会告诉你,要赚第一部分的钱,即长期持有优质企业股票,获得企业成长的收益。

这没问题,但我们很难保证完全不去赚第二部分的钱,即使价值投资的领军者巴菲特老爷子,他在赚取第一部分收益的基础上,或多或少的赚到了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钱,即使他本意并非如此。

我的理念也是同样的,去赚取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间或接受市场的馈赠,获取超过企业成长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在这理念下,也就总结出来了自己的投资理念:第一,寻找并持有优质的企业;第二,在企业价值被低估的时候买入,在明显被高估的时候卖出,中间不交易。

如何寻找优质的企业,这个我没办法定性出一个标准,只能用笨方法,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去分析。而在企业分析的过程中,会给出企业合理估值,来判断是否在我们买入和卖出的区间。

而这个过程,就是投资中最大的乐趣。

另外,作为资产配置的需求,我会将部分资金投资于指数基金,宽指基金和窄指基金都会有所配置。

以上就是我个人较为完整的投资理论框架了。

后面有时间,会写一下我对一个企业的估值方法,以及这个方法下我的个人应用及其底层逻辑。

好了,今天就到这,我们留言区见。

题图:基于CC0协议

作者:nattanan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再次提指数基金,据我了解...
投资实证 #51 - 投资者的盈利是如何被吃掉的?
《巴菲特致股东信》教给我们的赚钱方式。2...
巴菲特的信:1967年,巴菲特已经不适应投资市场,投资人纷纷撤资
超越同期基准指数44.18%?不要错过它!
十年赌约给我们的启示 长期投资必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