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亚人为何被称为“蒙古人种”?小脚指趾甲分瓣是种族特征?

“黄种人”本意是指皮肤为黄色的人种,但它最开始却不是被归类于此的东亚人的自我认知,甚至不是“指定”了这一称谓的西方人的视觉观察结果,而更像是西方学术界对东亚人的一种划分“发明”。西方人主导的“皮肤色彩学”从来不单单是对物理现象的客观描述,还带有各种文化传统所赋予的价值与情感。西方传统中,白色代表神圣、纯洁、智慧和高贵,黑色象征着邪恶、污贱、死亡和野蛮,黄色则意味着不洁、低俗、病态与恐怖。

东亚人如何成为了黄种人

18世纪中期之前的西方旅行者的报告中,对东亚人(主要是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肤色描述多为白皙和略暗的白色之类,绝少有人提及东亚人的肤色与欧洲白人迥然有别。西方的旅行家、传教士、商人们也观察到东亚不同地区人的体质特征差异,譬如中国的北方人比南方人的肤色更白一些,但也就像是欧洲的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肤色深浅区别一样。当东亚被认为与西方一样是文明社会时,西方人认为东亚人的皮肤是白色的,但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古老的东方社会越来越落后,东亚人的肤色也逐渐失去了被描述为白色的资格。

如何描述东亚人的肤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和相当广的范围内让西方人反复纠结,难以达成共识。尽管有些东亚人皮肤近乎白人,甚至比某些白人更白,但鉴于白色已经被欧洲人垄断,东亚人只能有棕色、橄榄色、灰白色、铅色等非白的选项了。人种分类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学者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他1735年出版的《自然系统》一书中把人类分为四种:欧罗巴白种人、美洲印第安红种人和非洲黑人,东亚人他用了一个并不明确的拉丁词fusses,通常可理解为深色或是棕色。在1740年的德文译本中这个词被译为德语的“微黄”。这是东亚人种肤色从各种可选颜色最终走向“黄色”的重要一步。

1758-1759年,在《自然系统》出版第10版时,林奈也把fusses改成可译为黄、淡黄、蜡黄、苍白、死一般的颜色等等的luridus,林奈并非简单地要在白与黑两极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过渡色,他其实是在找一个暗示病态和不健康的词来指称东亚人。作为植物学家,林奈曾说过,植物呈现luridus颜色就意味着悲伤和可疑。

林奈

为何用“蒙古”指代东亚人种

18世纪后期,号称人类学之父的德国科学家布鲁门巴哈不满意林奈等人以大洲为单位和以肤色为标准区分人种的作法,他用体质特征和头骨形态把人类分为五个种群,同时也把流行的肤色分类与他的头骨分类相结合,推出了白色高加索人种、黑色埃塞俄比亚人种、红色美洲人种、黑褐色马来人种和黄色蒙古人种的五大人种分类法。其中“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是布鲁门巴哈创造的全新概念,具有不可思议的巨大生命力,此后数十年间,尽管仍有人对如何更好地描述东亚人的肤色存有争议,但“蒙古体质”与“黄色皮肤”业已成为东亚人的两大标签。

东亚蒙古人种平均脸

布鲁门巴哈选择用“蒙古”来命名东亚人种,既不是一个随意的选择,也不是因为蒙古人的头骨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据说这是用高加索命名白种人的理由),而是因为蒙古人是历史上最令西方惊恐的东方人,这个名字足以唤起西方对阿提拉、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历史记忆。布鲁门巴哈特意强调了蒙古人与鞑靼的区别,他把鞑靼之名给予突厥人,认为包括突厥在内的中亚、中东、南亚、北非人和欧洲人一样属于高加索人种,蒙古人则专指东亚人。

布鲁门巴哈创立的体质人类学把人种研究当作该学科的全部内容,迅速把科学种族论推向极端,人种之间的体质差异不仅仅是生理差异还成了道德与智力的差异,解剖学证实高加索人种具有较大的脑容量,由此成为了白种人智力优越于其他人种的力证,浅肤色和高眉骨也被视为与道德水平有因果关系;蒙古人特有的浅黄肤色与内眦皱襞被指定与他们生性中的狡黠阴暗、僵化死板有直接关系;而埃塞俄比亚人种的深肤色、低眉骨与厚嘴唇则表明他们仍然接近猿类。

白种人和黄种人谁的进化程度更高

依据白种人的体质人类学的进化理论,在人类进化的两极之间,即完美的高加索人种与原始阶段的非洲黑人之间,黄皮肤的蒙古人种代表进化过程的一个中间阶段,以前我们东亚人种也常说白种人没有进化好,因为他们体毛过盛,看起来像是某种动物性的显现,但黑人比黄种人体毛还少,所以似乎也不支持体毛少即进化程度高的论点。蒙古人种眼睛细长,眼角上眼皮覆盖下眼皮,即人们常说的“蒙古褶”,部分欧洲人儿童时期也会出现这种“蒙古褶”,长大后就消失了。还有一种普遍出现在各人种骶部的天然胎记,被推测为人类进化中脱落了尾巴的遗痕,在蒙古人种中显示最明显,黑人肤色深看不清,白人虽肤色浅也不显现这种遗痕,故被认作是白人进化程度高的表现。

19世纪后期,英国医生发现并命名了一种“蒙古人病”,就是现在的“唐氏综合症”,是一种染色体变异造成的遗传性智障疾病,最早只在欧洲人中发现,患者面容都很相像,脸部平阔,眼睛细小上挑,跟人们印象中的蒙古人颇为相似,发现者遂称之为“蒙古人病”或是“蒙古傻子”。白人患了智障呈现蒙古人面容特征被进化论解释为,智障疾病是人类进化的反向衰退,高加索人衰退的结果是回到较低级的蒙古人阶段,所以会有蒙古人的面容,可是按着这个荒谬的逻辑推导,蒙古人种智障应该退回黑人阶段才对,可实际上并没有,蒙古人种智障还是蒙古人种。

唐氏综合症

从科学种族论兴起以来,以种族为依据的病理分析颇为流行,在中国就广为流传一种把小脚指趾甲分瓣与种族种群拉上关系的说法,有人说这是蒙古人种的特征,也有人说这是汉族人的特征,还有人说这是满族人的特征,最浪漫的是把这种病理现象与明代洪桐县移民传说联系在一起,说具有此特征的都是洪桐县大槐树下移民的后裔。其实这是一种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的趾甲疾病,可能仅仅与营养缺陷或身体脱水有关。

近年来,随着人类学、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已经明白了人类体质特征——样貌、肤色的差异主要是几万年来生存于地球不同环境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人种分类是一种伪科学。西方学术著作和公众媒体上已经不太提及“黄种人”和“蒙古人种这样的东亚标签了,而作为种族思维受害者的中国人非但不排斥“黄种人”这种指定,还主动去认领、歌颂黄种人的身份,因为有黄帝、黄河这种专名在先和以黄色为尊贵的传统,中国人并不难接受“黄种人”的归类,需要剔除的仅仅是西方人附加于白色与黄色的种种价值褒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不是“黄种人”
黄皮肤并不是你的身份标识,这些才是专属我们的特征
肤色定义人种-蒙古人种
“成为黄种人”:当“黄色东亚与蒙古人种”被建构以后(3)
【品味◆悦读】《成为黄种人——亚洲种族思维简史》
宋石男:抵制黄种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