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毕业后我们很难再找到学习地方了? | 万门

“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下班后的8点到10点之间”。

刚上班时的我,对这个说法无比认真:想想,这样一年仅上班日多出500小时学习时间!再加上每天通勤的两小时,一年就能多学习1000小时!

所以那时,就算晚上加班到10点,我也会往后顺延两小时看书。

简直恨不得自己每天有30个小时!

现在想来,那段时间的学习对刚工作的我帮助巨大。

但好景不长,我就因“身体不适”,被迫放弃了“决定命运的两小时”,和大多数人一样,开始了肥宅躺生活……

后来的我却又不甘心,尝试过地铁听书、图书馆/咖啡厅/付费自习室阅读等不下10种的学习手段,终于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学习方式。

我只想说上班族学习太难了!

下班后学习真的是一个奢侈品!

大家都想学习都想上进,但真正难的是有时间了没精力;有精力了没安静的学习环境。

所以,我从自己踩过的一个个坑出发,给大家分享下“这些年我下班后各种学习计划是如何失败的?”

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是什么,

打败了你每天阅读20页的雄心!

如上,我曾制定过通勤、在家、周末等各阶段的学习方式,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我先分享下“上班日我的学习计划是如何被打败的”

  • 早高峰

很多时候我们想得很美,坚信明天会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But!一切美好在第二天的早高峰时轰然倒塌。

我在地铁差点被挤变形,甚至单手抓不稳手机,整个人也被裹挟在人潮中,进行不由自主地流动……

学习?就像个梦。

  • 晚高峰


此刻的地铁不挤,但白天工作已榨干了我所有精力,注意力从不会超过5分钟(超过就会坐过站),无法进行任何高阶思维活动,甚至稍微用点脑的美剧也跟不上节奏。

只能看看爽文嘻嘻哈哈的综艺给发热的脑壳做个清凉SPA。

地铁不辨早晚,虽是同款书籍,但个人表示这么挤的地铁上我真的看不进去书!

  • 下班到家后


好不容易到家后必然是先躺躺:恢复精力后看看书吧,结果越躺越舒服,直到睡着……

这样,平常的一天又在疲惫和零学习、零总结中到点Over!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会笑,笑我人懒借口多,不爱学习找理由。我承认,我是个自控力差的人。

所以后来我顺从个人习惯,不再强迫自己,把学习安排到了周末。


从入门到放弃,

我苦心制定的学习计划是如何再次失败的?

周末学习的困难不是没有精力,而是“去哪儿学”。

如何找到安静的学习场所,并毫不拖沓地跨出家门是重中之重!

我实验过以下场所,最后结论是这样的:

  • 在家学?没门!

在家学习真的太舒服了,对自己的要求很松弛,稍微学一点东西就想犒赏自己:躺一会?吃点东西?要不看回剧吧……如果有懒人沙发更可怕,躺着躺着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一天下来书页原封未动,一个完美的学习周末已经错过。

  • 去楼下咖啡馆?环境嘈杂!

除了个别读书空间,咖啡馆周末真的会很吵:有闲聊的,看孩子的,谈生意的,沟通工作的,和姐妹凹造型拍照的……

人多声杂,往往一页没有读完,就被噪声带跑三次,效率很低!

  • 大学自习室?闲人免进!

重回校园,在安静的大学教室学习,对很多上班族来说既是学习,又是重回大学感受年轻活力的时刻,幸福感满满!

But!想太美了,开放性校园太少了,高校集体大门紧闭,校外“闲杂大龄青年”禁止入内。

只留侧门通过,一卡一人,栅机验证处盘查极严,装大学生也混不进去。

当代大学校门现状

  • 去国家图书馆?“外书不准带入”

国家图书馆,超大天井,百万图书,上千座位,安静到一根针掉下去都能听到,满足了我对学习环境的终极想象。

But!从家过去要一个多小时,要想占座周末起得比上班还早,这座城市的奋斗者太多太可怕!

但劝退更多人的是——“外书不准带入”。所以自己计划读的书要么被借走了,要么找到时快闭馆了,我只能下书籍的PDF版本或学习下电脑里的文件。

看着极美,但适合查阅资料、借书,不适合自习。

恢弘大气的国家图书馆,建议大家前往体验。

  • 其他餐饮场合:如麦当劳、肯德基、吉野家等等。

后来我发现有人在上述场合学习,我也实验过,但人流混杂,环境更嘈杂,看看电影可以,学习很难。

  • 通宵学习

通宵学习曾是我最喜欢的方式:夜深人静,一人一书,学习特别容易进入状态,不知不觉一本书就看到头了。

但经过无数个昏昏沉沉的周一后,我发现它也不适合上班族:熬夜看书打乱个人作息时间,透支健康周末生活,进而导致周日晚上失眠,周一整天会变得格外煎熬,效率低下。

是的,你没看错,我真的是这么严苛、矫情,测评过这么多场地之后,依然发现不行。


现在的我,

去了哪里?

经过无数次走动和实验,我发现以下场所适合上班族学习,推荐给大家:

  • 第一:小而美的书店

北京小而美的书店很多,他们大多藏在不经意的地方,但你一经发现便会彻底爱上它。

这些书店氛围很好,服务周到,来的也都是爱阅读的人,点一杯咖啡,学习一个下午,不仅是学习空间,更是精神后花园,非常有利于放松一周后疲惫的心情。

除了学习更有意想不到的大咖讲座和音乐独奏。

Page One书店的窗景

三联书店三里屯店

  • 第二:周末空荡的办公室

办公室学习排在我学习的第二位。

它离家近,安静,水电空调免费;唯一坏处是可能会被老板逮到强迫加班。

  • 第三:区图书馆

区图书馆虽然没有国家图书馆那么大气磅礴,但离家近,可外带书籍,非常方便;缺点是座椅老旧,坐着磕屁股,容易多动。

  • 第四:去付费自习室

这几年付费自习室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它们环境也很安静,藏身于写字楼、公寓中间,辐射度很高,一天100元的价格被迫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是自控力差人群的福音;但缺点是有些贵。

北京市仅中关村附近,就有数十家付费自习室,单日价格在100元左右

毕业后经过半年摸索,我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通勤地铁:不适合看艰深的学习内容,适合看别人整理过的内容,比如一些付费类音频课程、Ted演讲、万门课程、行业资料等。

回家后:睡前两小时不看手机,阅读文学、艺术类书籍,什么时候看困了就睡,休息要紧。

周末:选择路途短、环境安静的咖啡馆、自习室和区图书馆。

它们的好处是外界监督效果很好:玩手机过多时,你可能会反问自己:

这样的我是不是不符合这个学习环境?来图书馆玩手机管理员会不会鄙视我?我跑这么大老远究竟干嘛来了?

在周围认真学习的环境下你会心理暗示,然后,内心愧疚地把手机摁了静音,锁进了包里。

如上所示,我真的是一个自控力差,又挑剔的人,我相信很多在家学习的人想不通为什么我会这么折腾。但我真的不是那种在家读四小时书,手机碰也不碰的强人。

我这么努力的结果只不过是经过多次尝试,才找到的大学图书馆替代方式。

记得大学开学时校长说,出了校园你再也找不到这样大把大把的学习时间和安静的学习环境了,的确是这样,宿舍、图书馆、自习室彼此之间路程不超过10分钟的环境,毕业后你可能需要1小时路程+1杯咖啡or99元才能获得。


结语

我不是考研党或留学党,我没有严苛学习规划,学习对我而言其实是一种休整。

之前微博有个热搜,叫“成年人的自我重启方式”。我就是从上班时忙碌的头脑中逃离出来,从不断消息提醒的微信中逃离出来,周末的几个小时可以帮我清空、重启自己,这时我才能想到新的东西,找到自我。

上班族的学习真的是一场和自己的持久仗,我也经历了从“入门到放弃”,虽然存活下来了,但也怀疑过许多次。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大学生,抓住校园的学习环境吧!

如果你毕业了,你也可以试试我推荐的方式,希望你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

而我,我开始向下一个愿望进发了:拥有一间自己大大的书房,向阳,安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一个盈利性自习室的可行性如何
30个北京情调自习室(zz) - EE北京 - 保研论坛 - 保研|推荐免试读研|直博|保...
30个北京情调自习室
酷暑里,觅一方静地与书为伴
优美文字
【手绘阅读地图面世】专为爱读书的你绘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