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了关东军之外,日本在中国还有一个更古老军队,被严重忽略了

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上,提起日本军队,关东军绝对是如雷贯耳,是这支部队开启日本侵华的历程。可是在中国,日本还有一个更为古老的驻军,被严重忽略了。在东北战场上,他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可是后来在华北地区,他成为了主力军。

说起这支部队,就要从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说起,清政府被打趴下之后,只能委曲求全的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日本获得这样一个特权:

可以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域,北京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重要的要塞拥有驻军权。

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就在这些地区,驻扎了大量的军队,司令部设置在天津。刚开始的时候,叫做日本清国驻屯军,大清灭亡,民国成立之后,改名为日本中国驻屯军。

这支部队的兵力不大,一般情况之下,只有5000人左右,也就是一个团的兵力,和关东军相比,差距很大。可是这是日本中国屯驻兵,一直被看成国家实力强盛的象征,一直都是日本天皇直接控制,负责人也是天皇直接任命。

九一八事变,以《塘沽协定》签订收尾。之后日本天皇,派遣梅津美治郎、多田君、田代皖一郎,三个人相继来天津,当日本中国驻屯军的司令官。

关东军在东北谋划,皇姑屯事变、九一八事件,而日本中国驻屯军,这三个位负责人,也没有闲着,一直在暗中搞谋略——华北五省自治。

华北自治事件的根源,虽然是这三个小子,可是其中还有一人发挥的作用更大,他就是日本中国驻屯军的参谋长——酒井隆。

这个时期的酒井隆,并不出名,一直到太平洋战争时期,他率领日本军队,袭击香港,并纵容日本士兵,进行烧杀抢掠,一战成名。

而在这时期,华北事变多起事件,否是他暗中策划的。比如借助亲日记者,被军统刺杀,签订的《何梅协定》,还有对外发表的华北自治的多项声明,强占丰台,都是酒井隆亲自策划的。

《何梅协定》是一个特例,是日本单方面的声明。1935年7月,中日双方都没有正式签字,酒井隆就率先,以梅津司令官的名义,向北平政府何应钦,发去了一封威胁信件。

信件上提出了众多的条件,比如先道歉,日本处置了哪些当事者和军官,禁止民众举行排日活动,其中最为关键的两条我们要说一下:

第一,中国中央军,必须决出察冀,撤销国民党在察冀和天津的政府机构。

第二,取消民族主义性质的蓝衣社。蓝衣社就是军统的前身。

这可以说,是完全逼迫中央政府,承认华北自治。

再加上,日本间谍,在中国绘制军事地图,被察哈尔扣押,关东军特务首领,以此事逼迫察哈尔市长,签订了一个所谓的《秦土协定》,直接限制了察哈尔市的很多行动。

《秦土协定》《何梅协定》签订的日期,相聚也不过一个月,两个事件直接把华北自治,推向了高潮。

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侵华的过程,并不是东北开始,而是多个方向进行的。只不过东北地区牵扯的人和事太多,大家都把焦点注意到哪里,而忽略了在天津地区,日本还有一个隐藏的军事部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七”事变(四)平津作战
关东军华北司令官的级别?
七七事变中的日军结局
日如何将中国确立为“为我所用”?
细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长期以来的侵华野心最终全面实施
梨花雨:21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