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王孙思邈中医史上做出巨大贡献和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是谁大家都知道吗,相信我们很多人上学的时候都知道了吧,它是伟大的医学家,那么他和中医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孙思邈是如何养生的呢,孙思邈的医学著作又有哪些呢,带来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孙思邈被称为药王,是唐朝非常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而他对中医学、中药学、养生学等方面有着非常的贡献。

唐太宗赞其为:“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1.精通百家学说却隐居山林

《旧唐书·孙思邈传》云:孙氏,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七岁读书、日诵千言,聪敏可见一斑。及少长,通百家之说,擅老庄、涉佛典,时北朝重臣独孤信任洛州总管,见孙大为吃惊,对身边的人说:“这小儿是圣童,前程无可限量。”独孤氏一生戎马,阅人无数,小小年龄的孙思邈能得其如此高视,足见必有过人之处。

孙思邈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是非常有名的,精通百家学说的有名医生了。

时隋文帝辅政北周,征其为国子博士,孙思邈以染病为由,拒不出山。李世民当皇帝后,广招天下才士,派人送去诏书,孙氏虽赴朝廷与李世民一见,却不肯留下,事后又归隐山林。高宗李治继位,又召见,官拜谏议大夫,这是颇有吸引力的官阶,然孙思邈确有闲云野鹤之志,感谢话说了一大堆,万语千言,总归一句,坚决不肯应允。高宗叹惜久之,只得作罢。这期间,他结识了诗人卢照邻。卢对孙五体投地,在《枯树赋》序中称孙:“道合古今,学殚数术……推步甲乙、度量乾坤”(即精通数术易理之学)。

这样一位的历史人物,其享年却迄今众说纷纭,大略数来有六种说法:101岁、120岁、131岁、141岁、165岁、168岁。按照我们现代人的寿命来看,后几种说法的可能性似乎不大,但这里说的只是“可能”,而非定论。

2.“走线脉”与“一针两命”的传说

其实,和孙思邈有关系的传说是非常多的,小编这个给大家说几个吧。

其一,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正宫长孙皇后怀胎已过十月,迟迟无法生产。眼见皇后长吁短叹,痛苦不堪,太医却个个束手无策。李世民更是心急如焚,若再拖延下去,不但长孙皇后必死无疑,其腹中的胎儿也难逃一劫,正如热锅蚂蚁之际,大臣徐茂公前来求见,说京兆华原县内,有一号称活神仙的神医孙思邈,手段了得,誉满杏林,可请来为娘娘一诊,必有回天之力。李世民大喜过望道:“怎么偏偏把他忘了”,立遣使臣,星夜急驰,直奔华原。

孙思邈即至,先向周围太监宫女、皇后近侍问清病情原委,然后从怀中取出一根红绳。皇后的肌肤是乱碰不得的,但中医讲究号脉,便让宫女把红绳的一端系在了长孙皇后手腕上,自己端坐在屏风后面拈住另一端,细细体会,这种诊病方式有一个专有名词:走线脉。

大约半刻钟,孙思邈起身,收好红线,对太宗说:“病已诊断清楚,皇后是小儿扳心,致使生产困难,只需一针下去,保证母子平安。”原来古人认为,所谓难产,乃腹中胎儿以手抓住母亲不放所致,故称“小儿扳心”。早有宫女将长孙娘娘引出帘外。孙思邈拔出银针,猛地一扎,皇后惊叫一声,浑身颤抖不停。太宗、大臣正疑惑间,有宫女大喊:娘娘生产了,是位皇子。霎时,欢呼声响遍宫廷内外。

事情并未结束,有人提出“走线脉络”纯属子虚乌有,是孙思邈在蒙太宗,这可是杀头之罪。那好,再试一次吧。于是这边有人将红绳偷偷地系在了床腿上,并不知情的孙思邈在外边拈住另一端,良久,开口道:体内有虫在动。试者大笑:这可是木头!孙思邈十分平静:请把它劈开吧。即开,果然一条肥白之虫在蠕动。众人大惊,连呼神仙。当然,这只是传说,未足凭信。

其二,一次,孙思邈路遇一队送葬之人,队伍过后,地上的几滴异样鲜血引起了他的注意,连忙追上,询问所以,原来棺内装着一位少妇,因难产而刚刚去世,孙思邈又一次俯身去嗅闻血迹,断定此人或可一救,遂说服丧者的亲人,同意打开棺槨,只见他找准穴位,一针下去,片刻,少妇全身抽动,慢慢苏醒,顺利生下一名男婴。

3.让百姓吃得起和听得懂

孙思邈治病还有一大特点,多以普通动植物入药,既经济实惠,又便于寻找,百姓消费得起。如用萝卜治哮喘,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用米糠、麸子、杏仁、牛奶、大枣、生姜、橘子皮、吴茱萸等药物来预防和治疗脚气病,用羊靥(羊的甲状腺)治疗大脖子病(即甲状腺肿大)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以前,医生多用梅花鹿靥,既难找且价格昂贵,普通百姓根本消受不起。看似只一味药的替换,却使无数患者摆脱病痛折磨成为可能,可谓功德无量。

另外,孙思邈长年生活在山区,这里的百姓文化普遍偏低,专业的医书看不懂。术语听不会,孙思邈就用浅显的语言来告诉他们治病养生的大道理。如至今民间流传的“饭饱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秋天萝卜丰了收,冬天郎中(大夫)闲了手,”等谚语。相传早都是出自孙氏之口。

4.为中医学作出巨大贡献

孙思邈在我国医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初略统计,至少在二十几个方面具有首创之功:

完成第一部临床医学的百科全书《千金方》;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之人;第一个麻风病专家;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的人;第一个提出用草药喂牛,以其奶治病的人;第一个系统全面具体论述草药种植、采集、收藏的人;第一个将野生药物家种并获成功的人;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医疗思想的人,等等。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他结合医、仁两术,在我国医学史上第一次对医德作出了完整的论述,以今人眼光来看,虽不能说完美无缺,却依然有着非凡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他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大发慈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众生之苦,若有病人前来求医,不论昼夜寒暑,还是风霜雨雪;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小民;美若西子,还是丑若无盐(无盐,历史上的丑女);至亲密友,还是宿仇旧敌;聪明贤达,还是冥顽愚钝;我族同类,还是边夷异族;都要积极救治,一视同仁。

“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生命”,将病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将病人的需要当成自己的需要,“深心凄怆,勿避险恶,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不可做表面文章哗众取宠),只有如此,才称得苍生大医,反之则是生灵巨贼。

孙思邈一生著作约80余部。除了的《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另有《老子注》、《庄子注》、《枕中素书》、《会三教论》、《摄生真录》等。

其中《千金要方》30卷,载方5000多个,分232门,涉及内、外、妇、小儿诸科,全书分为189门,合方论法2900余首,记载药物800多种,而《千金翼方》载方近3000个,内容涉及本草、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补益、中风、杂病、疮痛、色脉及针灸等各个方面,对《千金方》作了必要而有益的补充。关于书名“千金”二字的含义,孙氏自注:“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因为二书中收集了从汉代张仲景至孙氏时代长逾数百年的大量医家的方剂成就,使得中医学的历史脉络得以由起始期至唐王朝一线贯通,故而,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孙思邈对人类医学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本《千金方》价值何止千金,做一个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用百姓买得起的好药才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好大夫。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是中国古代医药学家,亦是养生的实践家。相传他活到141岁才仙游,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

孙思邈少时日诵千余言,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佛教经典。隋文帝时曾推拒当官。及唐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叹其容色甚为年少,故知老先生为有道者,诚可尊重。

他注有《老子》、《庄子》,撰有《千金要方》、《福禄论》和《摄生真录》等。

现介绍流传至今的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1.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祛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

(1)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

(2) 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弱视。

3.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1)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 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耳常鼓

(1)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重复做10下。

(2) 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面常洗

(1) 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2) 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7.头常摇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复。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8.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9.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10.摄谷道(即提肛)

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这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得意的养生功法。

11.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

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要由双脚做起。

12.常散步

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民间有个说法,「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

13.脚常搓

(1)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

(2) 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

常做这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

结语: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你现在对于药王孙思邈的认识是不是变深了呢,他在养生、中医方面有什么独特的成就是不是也清楚了一些呢?而,孙思邈的养生十三式一直到现在都被人们为养生方法的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大药王(一):药王孙思邈真人
中国第一位被称为《药王》的孙思邈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药王孙思邈临死前告诫弟子:一定要毁了这个药方,究竟是何药方?
药王孙思邈长寿之迷(视频)-九牧林医家-搜狐博客
古今最成功的养生家之一,活到141岁!他的养生秘芨今天还有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