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敬畏心态编好每篇文章

去年9月15日,学习时报社党委组织党员干部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同事们仔细观摩、认真听讲,为一件件记录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展品所打动。这些展品既有丰富的文物实物,也有见证历史的图片,按照时间和重大事件的线索,集中而有力地把党的百年历史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深受触动,都觉得比从纸上得来和课堂上听来的党史更加直观,也更有冲击力。于是,社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领导当即商定,在学习时报上开辟栏目,介绍馆藏的重点红色文物,让广大读者从文物及其背后故事中,得到鲜活的党史教育。这就有了后来的学习时报特别策划版“红色文物”系列文章。

(一)

“红色文物”系列文章是从2021年11月5日开始刊发的,逢周五见报。我们共选了50件(组)文物实物进行介绍,由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以下简称党史馆)的同志撰文,同时配发馆里摄影师专门为这组系列文章拍摄的文物图片,力求做到图文并茂,使读者也能体会一些现场感。

这样一种呈现方式是我们和党史馆反复商定的结果。对党史馆来说,与一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合作、在报纸上开设专版介绍馆藏重点文物,还是头一遭。党史馆的领导非常重视这次合作,由一位副馆长牵头,召集多个部门的人员,专门开了两次会议研究选定所要介绍的文物实物或图片,以及文章的撰写方式和思路。作为学习时报的联络人员,两次会议我都参加了。党史馆的同志先从馆藏2500余幅图片、4500多件文物实物里,初步筛选出149件文物实物和134幅图片。我们开的第一次会,主要任务就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故事性比较强的、读者不是那么熟知的文物实物来介绍。我们逐件文物讨论,最后选中了50件。第二次开会讨论时,又仔细商定了这一系列文章的写法。我们都认为,在文章的写作上,首先要求真实准确,做到党史教科书的标准,同时还要生动有趣,有现场感,能够打动读者。显然,这些要求不低,但在后来的系列文章里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记得第二次开会的时间是2021年10月29日,11月5日我们就推出了第一期介绍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第四笔记本的文章《“千年第一思想家”的珍贵手稿》。文章一炮打响,很快被2021年第22期《求是》杂志转载,网上的反响也非常好。

与党史馆的这次合作是一个彼此信任、非常愉快的过程。作为编辑来讲,处理党史类的文章相对难度较大、要求较高,因为要对文中的每一处史料都做细致核对,费时费力。时间、地点、人物都要对上,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事实和逻辑也不能有任何错误。这让我们这些编校人员始终保持一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醒状态,不敢有丝毫马虎。即便如此,我们很多参与这个系列文章编校的同事都跟我讲,党史馆提供的红色文物文章,让他们很省心,称对方是很负责任的好作者。每次编校过程中存疑的问题,同事们都让我提交给党史馆的同志进行核对,他们非常认真地把核对后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我,保证了文章的质量。可以说,我们是在用一种“信史”的态度写好编好每一篇文章。严复讲翻译讲究“信达雅”,好文章何尝不是这样。

(二)

作为以思想理论宣传为主旨的报纸,学习时报以理论和观点见长。怎样让枯燥的理论文章为读者喜闻乐见,这本身是个难题。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说理透彻,以理服人毫无疑问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针对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针对他们思想中的困惑尝试予以解答。有鉴于此,报纸历来关注那些“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和有重大理论意义的现实问题”。话虽拗口,归结起来无非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其实是我们党一贯以来的优良传统。

为了让理论文章好看,学习时报做了很多尝试,特别策划版是其中的一种。这是我们的一个办报理念,那就是以栏目带动版面。特别策划版每期重点推出一个主打栏目,已经刊发了如“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党的学习历程”“怎样读领袖年谱”“光辉足迹”“依靠学习创造历史”“老区新貌”等系列文章,正在刊发的有“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系列文章。这些栏目的开设,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理论、学习党史,了解党的学习传统和学习经验。很多文章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如有的读者读完“怎样读领袖年谱”的文章后,专门打电话来询问怎样才能买到领袖年谱,他们也很想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特别策划版的文章对干部群众的学习是起到了帮助作用的。

“红色文物”系列文章着眼于为广大读者学习党史提供生动的材料,这个初衷毫无疑问圆满实现了。这个系列的文章与其他特别策划版的文章相比,可读性更强,篇幅更短,加上每篇文章都配有三到五张图片,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受读者欢迎。说到篇幅,一开始我们就定下每篇不超过2000字,以1500字左右为宜的标准。每期发两篇文章,配图之后读起来相对轻松。从传播效果来看,短文章往往胜过长篇大论,在全媒体时代更是如此。

从2021年11月5日开始刊登,到2022年5月13日止,“红色文物”系列文章共刊发27期。这个系列不但得到读者的好评,网上的传播也很广泛,人民网首页等主流网站经常予以转载。文章还为一些党史领域的知名专家肯定,认为文章好读,很鲜活。这让我们这些参与者很感欣慰,觉得努力没有白费。

(三)

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就是对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旨在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百年党史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从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但党史怎么学?怎样让干部群众学有所得?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当然,我们党有着非常深厚的学习传统,集中学习教育就是其中重要一项,党史学习教育为全党同志提供了一次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党史的绝好机会。而我们的“红色文物”系列文章以介绍文物实物的方式,结合党史脉络、故事,努力为党员干部提供兼具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的党史学习材料。从反馈的情况看,这一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这些效果的取得,与我们选择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这样的权威机构合作有很大关系。报纸编辑的一大工作任务,就是寻找发现优秀的作者。我们在挖掘优秀作者上,除了个人身份的作者外,还与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和部门合作。我们先后与外交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合作,共同开办的一些栏目反响都很不错,为读者提供了权威可信的文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办好一个栏目,从创意到最终见报,其中甘苦只有亲历者才能领会。但只要读者满意,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行合一自信前行——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的理论追求之路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党旗飘·情谊满
【燕园争鸣】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动员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