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伏又处暑 三道养生粥教你健脾祛湿
周六出伏,周日处暑。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代表着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不过,处暑之后天气并不是很凉,有的地区“秋老虎”还在发威。因此,处暑时节前半段与后半段养生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前半段暑湿之气还未退净,要注意健脾祛湿;后半段秋燥逐渐登场,要注意清热防燥。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仍然湿热,建议大家多吃些健脾祛湿养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米、莲子、扁豆、冬瓜、茯苓等。此外,经过一个暑热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食欲不佳。不建议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过凉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处暑之日,很多地方有吃鸭子的传统。鸭子是 “鸡鸭鱼肉”四大荤之一,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烟酸等,是一种适于滋补的美味佳肴。鸭肉性寒,味甘,归脾、胃、肺、肾经,具有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清热健脾、利水消肿的功效,民间认为鸭子是“补虚劳的圣药”。

结合处暑的节气特点,小编给大家推荐三道养生美食:

清蒸山药鸭

原料:鸭1只(重约1500克),山药200克,白菜500克,盐5克,黄酒10克,味精适量,葱10克,生姜5克,鲜汤750克,大茴香适量。

做法:先将鸭剁成3厘米大小的方块,鸭脯面朝下码放在大碗内;将白菜切成3厘米长、2厘米宽的块;山药刮去皮,切成滚刀块。将白菜和山药均用沸水烫过,放在鸭块上面;加葱段、生姜片、大茴香、黄酒、盐、味精,再放少许鲜汤,上笼用旺火蒸透,然后合在大碗内。炒锅上旺火,加入原汁、鲜汤、盐、味精、黄酒,调好味,煮沸浇在鸭碗中即成。

功效:清淡可口,补气健脾,养阴生津。

菱角烧豆腐

原料:鲜菱角500克,嫩豆腐2块,盐、味精、葱花、湿淀粉、酱油、植物油、鲜汤、麻油各适量。

做法:先将菱角去壳去皮,洗净,大的切成两块;豆腐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沸水锅内略焯后沥去水;炒锅上火,放油烧热,下入葱花煸炒,倒入鲜汤,加入菱角、豆腐,放入盐、味精、酱油,加盖焖约3分钟,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起锅装入汤盘内即可。

功效:豆腐鲜嫩,菱角香糯,汤浓味醇,益气健脾。

冬瓜黑鱼汤

原料:黑鱼1尾(重约500克),冬瓜500克,盐、黄酒、胡椒粉、白糖、葱段、生姜片、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先将冬瓜洗净切片;将黑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切段,下油锅稍煎,再加清水适量,然后加入冬瓜片、黄酒、盐、白糖、葱段、生姜片,煮至鱼熟瓜烂,拣出葱段、生姜片,加入胡椒粉调味,烧一会儿即可。

功效:清淡味鲜,健脾开胃。

结语:

处暑时节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应,因此,我们的起居时间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林平常多睡一个小时,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日出伏,全家一定要这么吃,保证百病全消,值得收藏群发!
    明日出伏! 万万别做这8件事,伤心伤脾又伤肺, 为家人看看!
    冬季必饮十大滋补瘦身靓汤
    美味桃花肴五款
    首都图书馆
    今日出伏,迎来最凶险30天,不懂规矩要吃亏!全家这样做,健康过秋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