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1【太极图】

2005年8月原创, 2015-10-29整理在博客,2019年4月25日重新整合

导读:易经大本大源处的很多东西,早已失传了上千年了!所幸生逢盛世,国运当兴,号主早已完全破译。禅修多年以后,更加融会贯通。每次重新整理,都会让世人更加明白,一扫易经界的天空上千年来的阴霾。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全3部分)-1

前面有2个部分是2005年10月左右我发表在网上的,全部是号主原创的。我从1997年开始业余研究易经的应用术数(1992年就开始学习易经了)。

2002年以来,我曾经最关心的是:在最重要的易经理论方面,竟然全部是空白!——太极图、先天八卦图、洛书、后天八卦图的起源,几乎根本完全是空白。

——这些易经八卦洛书的起源和原理的问题,查各种古籍都没有找到明确的记载,自1998年参加易经大会认识的、和网上查到的一些不错的易经老师,我也请教过、看他们的一些书,对此他们也都是茫无头绪。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有一些自古流传的、没有逻辑推理的神话传说;自古易经大贤的解释,也都不是用公理化的推演方法。

真太极图传自伏羲,北宋的陈抟老祖再次传出,但是也但是没有给出解释。

这些易经大本大源处的很多东西,早已失传了上千年了!所幸生逢盛世,国运当兴,号主用公理化的推演方法,早已完全破译出来了。禅修多多年以后,更加融会贯通豁然开朗。

2003年有一天,我经过参究,忽然明白,破译了第1、2部分——太极图、先天八卦图的起源。

最难得是第3部分关于洛书、后天八卦图的起源,一直找不到可信服的答案。

2005年8月有一天我在昼夜参究这个事,后半夜里忽然听到“乾凿度乾凿度”,晨起我上网查到有《易纬·乾凿度》,里面没有我思考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当天中午的时候,我就突然顿悟了后天八卦和洛书的起源问题!而且他们都是从先天八卦中推导出来的,洛书还是推导后天八卦的中介。

最可贵的是:我在推演过程中发现:易经的基础推导,全部用的是《几何原本》一样的公理化推演方法,“欲前后更置次序而不可得”!

2004年9月,诺贝尔奖获得者、清华校友老学长杨振宁教授在9月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说过:“易经只有归纳法,没有推演法,没有几何原本那样的,公理化的演绎方法”。

我2005年刚从网上看到这段话时,如同触电一般的震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认为他说的一针见血!——之前学术界对易经的研究,确实是这样的,所以,无法让大物理学家真正的信服,隔行如隔山啊!

但是,在2004年9月杨振宁教授提出“易经欠缺公理化的推演方法”这个问题时,在这之前一两年,我都已经解决了!

所以,我后来整理出来这些东西,当时寄给几个权威专家、想公开发表,包括杨振宁都寄了,然而泥牛入海。看来,诺奖大教授对易经也是叶公好龙了,真龙来了你看他吓的赶快躲!就像鸵鸟一样,把头扎进沙子里,根本不敢再正视这个问题。是不是那点渺小的自尊比真理还重要?

过了几个月,我就上网上发布了1、2部分,记得好像最初是在清华BBS上上传的,当时其他网站很少能上传WORD文档。不过,由于后来电脑被红客攻击了直接破坏硬盘,后来都换了几台了,完整的原版我都没保存下来【要点都在我脑子里】。后来电子邮件由于订阅一个境外的信息也被红客攻击直接给封掉不能用了。再后来我的地址也都变了,我实际的邮箱和地址都变了。所以,也没有遇到人主动跟我联系。2008年起我又闭关禅修十年,很少和人来往。

2015年,一个智慧修行见地很好的禅门朋友,和我探讨到易经八卦六爻的问题,对我说的很感兴趣,想让我给他讲一讲这些心得。看在他很真诚的面子上,我特意又找了出来这2部分研究心得,并补充了第3部分,给真正感兴趣的人看看。

都 10年了我都忘了这回事。后来很久以后,2005年我查找时才知道,都被爱好者自发地、辗转、陆续,流通分享在网上了。我现还是在网上看到有收藏的,才被我重新看到了,主要是豆丁、百度文库等网站有网友重新共享了出来,要不然我也看不到了。

看来真是“人我不二”啊,佛菩萨说的饶益别人就是饶益自己,一点不假。

感恩,感恩佛菩萨和仙师们加持,感恩10年后重新促成这个机缘的好友、感恩网上这10年来帮我保存的朋友。

2015年在网上可查到的当时分享的原版。第2部分好像只有豆丁上有、排版还是2005原版。不过好像他们下载要收豆丁费的,这都不是我直接上传的,干脆只给个链接,我都不下载了。(后来,有个兄弟特意用他的豆丁豆下载下来,发给我了)。

——我发现:用手机浏览豆丁的这两个文件内容,很多word做的图片就会消失啦或者成了乱的。还是用电脑打开浏览清楚。手机看也可以,需要还原文件格式,刚打开的时候在左上角有一个提示:原文档已转换成适合移动设备查看,点击那个查看“原文档'的链接,就可以看图没有乱码的原版了,不过那样往下翻页是向左滑动的。

网上搜索查看WORD原版地址:

1、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1-太极图

http://www.docin.com/p-543336008.html

2、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2-八卦图

http://www.docin.com/p-691637695.html

http://www.docin.com/p-241402555.html

关于第3部分,破译洛书、后天八卦、河图等发明的推演过程,当时还没有披露。这一部分已经公布了,在博客文章里面已经讲了隐含在其中,下面再把这一部分专门整理出来。

3、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3-洛书、后天八卦。(河图还没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551e7250102w7s9.html

【当然,后来也见到一些易经专家网上,竟敢正文一字没改,就把它堂而皇之写上自己是作者啦!不信你搜索一下一些关键词和内容,会看到都是那些人。此类做人心都不诚实、专门儿沽名钓誉的人,学术肯定搞不好!

可惜铁证是:网友分享以前我上传的那个WORD版,上面我的姓名是没变的,地址也是我2006年入户深圳时身份证上的地址。

而且,这些非人,剽窃者,他们不知道:我在网上分享的只是一部分,不可能让他们知道全部的。留着后手呢!——为什么?就是让他们剽窃不全。然后,真的一出来,假的就露馅了!

关于破译洛书、后天八卦、河图等发明的推演过程,2005年我还没有披露。这一部分2015年10月在博客已经整理出来放在一起,但是最精华的应用,仍然没有公布。

包括2019年在订阅号公布这一次,一些最精华的真东西,仍然不会公开都说,以免传之非人!不留着后手,将会无法鉴别真伪——

1、用我的方法,一推导出“太极图”(伏羲、陈抟老祖秘传的“真太极图”),就能直接推导出“先天八卦图”,丝毫不用添枝加叶!(当然,这个方法那时不能公布,留着后手,以防非人剽窃)!

2、用我的方法,推导出从洛书以后,还能推导出河图,(当然,这个方法那时也没有公开,以防非人剽窃)!

3、后天八卦和洛书阴阳气的数值,就是伏羲和陈抟老祖秘传的、风水堪舆的核心秘诀!(当然,这个方法那时也没有公开,以防非人剽窃)!

我多年禅修以后,在易经八卦、风水这方面都能无师自通,融合了洛书、先后天八卦、九星、三元九运、岁星、河图。检验过历朝历代国都、王城、皇陵的风水运势,重大战争的地理时空密码,以及日常身边所知的人的住房风水,完全无误!

而且我发现: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风水术,少数流派有点真东西但不完整或者走偏了,大多数流派原本就是伪造的假的东西。真东西只在少数真正有道之士手中,不会轻易完整地显露出来的。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1-太极图

摘要:

本文采用公理化推演方法,破译了易经六大基石性发明的推演过程:阴阳爻、太极图、先天八卦图、八卦符号、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本文推演出3条公理和48条推论,揭示了易经起源真相。证明了易经起源与卜筮毫无关系,易经是从自然哲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原理推演的,具有《几何原本》一样的的公理化推演法。

主关键词:易经;太极图;八卦图;八卦符号;公理化推演法;

第二关键词:阴阳爻;先天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起源;自然哲学;数学;极坐标;历法;文字;

本文是笔者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这部分破译了太极、先天八卦、六十四卦等易经发明的推演。

关于破译洛书、后天八卦、河图等发明的推演过程,此文不打算披露。待时机成熟,将公布于有德之大人君子。

1、 羲皇从天象发明太极图

关于太极图的来源,比河图、洛书、八卦图的来源还要神秘。

几千年来,甚至都没有一个哪怕是类似于“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因之画八卦”那样的神话传说,能告诉人们太极图的起源。这给人的感觉是:似乎太极图不是空穴来风、就是横空出世。

现在传世的太极图,最早见于北宋的文献。北宋以前的太极图文献没有见到,或者没有,或者已经遗失了。

北宋的河图、洛书,以及太极图,传自唐末五代至宋初的陈抟,并由北宋邵雍集其大成。陈抟,字希夷,又字图南,号扶摇子,道家尊为“陈抟老祖”,今安徽亳州人。邵雍,字尧夫,谥康节,世称邵子,隐居在今河南辉县。

《道藏》中载有陈抟老祖传下的“道太极图”(见图3),据说传自东周春秋时期老子。老子名李耳,《道德经》的作者,被道家尊为“太上老君”,今河南鹿邑人。

由于难于确认太极诸图的源头,致使学术界多认为上述诸图是由陈抟等人伪造出来的。由于学术界不相信陈抟传出的太极图的真实性,北宋的周敦颐(周子)、明朝的来之德(来子),还创作了与这张图迥然不同的另外两种类型的“太极图”。

然而,台湾省陈立夫先生在《关于太极图的一些问题》中指出:“大陆先后所出土之古太极图,较《周易》及《乾凿度》之成书,尚早三、四千年。诸如陕西永靖所出土6500年前(伏羲时代)双耳彩陶壶上之双龙古太极图(藏瑞典远东博物馆),乃使用毛笔中锋所画,竟早于孔子四千年。又出土商代及西周之多件青铜器上,亦契有雌雄双龙相互缠绕之太极图。”此双龙太极图亦见于2001年版《周易志》第264页[]。

6500年前,正好是伏羲时代。这个双龙太极图和后世常见的陈抟传出的太极图极为相似,却与周子太极图、来子太极图并不相似。

这些考古证据,与笔者下面将要指出的——是羲皇从天文推演出太极图的结论,是完全吻合的。

推论1.  太极图远在伏羲时代就有了。

既然羲皇时代就有了太极图,我们有理由相信,是羲皇发明了太极图。

推论2.  羲皇画出太极图的可能性最大。

推论3.  陈抟传出的太极图不是伪作的。

陈抟传下的“道太极图”,据说传自老子,老子传自谁?自然是更早的上古,一直追溯到发明人,则是羲皇。

接下来,笔者研究证明:太极图起源于天象,是“伏羲氏仰观天文”,观察昼夜循环变化的规律,演出太极图。当然,观察四时寒暑变化规律也可以演出太极图,但从昼夜演出太极图更直接。

道太极图上面画有贯穿阴阳鱼的极径连线,已经尽泄天机。此图显示了太极图的起源的痕迹:

3上从中心到圆周连线,每条线代表全天的一个时刻。线落在阴中部分为阴线,落在阳中部分为阳线,从阴阳线的长度,可一目了然看出这个时刻阴、阳气各占多少成分。

我们把这张图更精确地表达成图4(太极来源图示)。

把八条径线增加到12条,每条径线代表一个时辰。上半天6个时辰是阳长阴消,下半天6个时辰是阴长阳消。定义半径数值为6,得到每个时辰阴阳气数值(用阴阳线长度表示):

上半日:子时,阳线长为0,阴线长为6;

丑时,阳线长为1,阴线长为5;

寅时,阳线长为2,阴线长为4;

卯时,阳线长为3,阴线长为3;

辰时,阳线长为4,阴线长为2;

巳时,阳线长为5,阴线长为1;

下半日:午时,阳线长为6,阴线长为0;

未时,阳线长为5,阴线长为1;

申时,阳线长为4,阴线长为2;

酉时,阳线长为3,阴线长为3;

戌时,阳线长为2,阴线长为4;

亥时,阳线长为1,阴线长为5;

把每个时辰的阴阳线分界点的轨迹平滑连接,就得到阴阳鱼的交界线,于是就得到了一张完美无缺的太极图。

推论4.  羲皇从昼夜阴阳气的变化规律,画出了太极图。

推论5.  太极图是人类发明的第一张天象图。

仔细观察这张从天文演化出来的太极图,我们可以发现两点很令学术界惊奇的内容:

1、这幅直接从天象按照数学逻辑画出来的太极图上,其阴阳鱼从尾到头是顺时针旋转的,也就是左旋的。原因是:太极图本身就是代表时间流转时昼夜阴阳气的度量。

2、这幅直接从天象按照数学逻辑画出来的太极图上,阴阳鱼的眼睛(少阴、少阳)是在卯酉线上。而非有些版本的太极图在子午线上。其原理是:卯时阴中显露出阳点,因为阳气将要超过阴气,象征太阳出来破晓了。酉时阳中显露出阴点,因为阴气将要超过阳气,象征太阳落山(或月亮升起),天要黑了。

推论6.  太极图上阴阳鱼是顺时针旋转的(即左旋的)

推论7.  太极图上阴阳鱼的眼睛(少阴、少阳)是在卯酉线上。

仔细观察太极图的作图过程,我们还可以发现一点更令学术界惊奇的内容:

学术界一直认为,是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十七世纪,第一个把极坐标看成是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的一种方法(图5)。

笔者观察太极图的画图过程,发现:羲皇发明太极图时,早就应用了极坐标确定平面上一点的方法了,而且还给出了点旋转一周的轨迹。

太极图上的极坐标与现代极坐标也有些不同点,但不过是大同而小异。笔者建议称它为“太极坐标”。现代极坐标是以酉时(图右方)所在点的角度作为θ=0,并且是逆时针旋转的。太极坐标是以子时(图下方)所在点的角度作为θ=0,并且是顺时针旋转的。

“太极坐标”(图6)以子时所在点作为极角θ的0点,极角顺时针旋转代表不同时辰,极径ρ长度代表此时辰的阳气/阴气的数量值,正子时θ=0及2π,正卯时θ=π/2,正午时θ=π,正酉时θ=3π/2。旋转一周,极点的轨迹就是阴阳鱼的分界线。就可以画出一幅完美的太极图。

仿照现代极坐标的表达式,可以写出太极两仪分界线(阴阳鱼的分界线)轨迹的函数表达式:

θ=0~π时,ρ=R(1-θ/π);

θ=π~2π时,把上式中θ变为(θ-π)即可:ρ=R(2-θ/π)。

由于太极图是六七千年前的伏羲时代发明的,而在西方数学界,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十七世纪第一个把极坐标看成是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的一种方法。因此,中国人应用极坐标,比牛顿早六千年。不说2500年前的老子,即使从再次传出这张图的1000多年前的陈抟算起,也比牛顿早了700年。

推论8.  太极图已经应用了极坐标的原理。比西方要早六千年。

推论9.  太极图是现代极坐标的鼻祖。

推论10.  太极图是经得起天文学和现代数学检验的不朽之作。

推论11.  陈抟、老子传下的太极图,是真正的羲皇太极图。

从孔庙到道观的标识物;从道教的服饰到游方术士的招摇旗;从中医、气功、武术及中国古典书籍的书刊封面、会徽、会标,到韩国国旗图案、新加坡空军机徽、玻尔的爵士勋章等,太极图无不跃然其上。

考察古今各种样式的太极图,笔者发现:世间那些太极图,绝大多数经不起天文学和数学的检验,因而是一知半解者的赝品。

而老子和陈抟传下的太极图,才是经得起天文和数学检验的不朽之作。相信这才是我们伟大的羲皇画出来的太极图。

最初的太极图在公开文献里失传以后,由老子传下,秘密传到北宋初的陈抟老祖,陈抟老祖第一次把太极图与河图、洛书等公布于世,却被宋儒以来的学者大加怀疑,认为不见于宋朝以前的文献记载,是陈抟伪作的伪图。

于是,后世一些学者处心积虑研究太极图的画法。传世的有“周子太极图”、“来子太极图”等等。这些太极图,都是在真实太极图未被识破之前,学术界自己研究的画法。

笔者认为:虽说“周子太极图”、“来子太极图”并不是真正的太极图,然而也各有一定内涵和道理,至少比起现在常见的那些用两个半圆随意拼凑的的太极图,要深刻得多。

而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各种场合的太极图,是各种粗看起来类似的一些图形:

有左旋的、有右旋的;

阴阳鱼有上下分的,有左右分的;

阴阳鱼眼睛(少阴少阳)有在子午线上的,有在卯酉线上的;

阴阳鱼分界线大多用两个半圆,随意拼凑、经不起天文和数学检验。

而且,更多太极图的画法同时犯好几种错误,派生出各种五花八门的“太极图”。当然,这在外行甚至在很多易经界的内行看来,都是“没有问题”的。

真是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真理被掩盖,而各种附会真理的伪说却遍于天下。由此可见,易经学术界的研究,几千年来处于一种多么尴尬的境地。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1-太极图
学地理学必备的基本知识:太极、阴阳、河图洛书、先后天八卦、象数(收藏复习巩固为美)
先天太极八卦图正误
《易经》:【八卦图解】-易经
河图洛书与八卦的关系
​易经(笔记1-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