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让读书“误”了你

读书是好事,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休闲怡情。但凡事都不要过犹不及,当我们的世界里只有读书的时候,是不是该好好思考这是“逃避现实”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呢??

文/李晓木,微信公众号:李晓木的心灵涂鸦(ID:lixiaomu0920)

01

这周末我妈来我家,一进屋,看见我躺在沙发上看书。家里很乱,锅碗瓢盆还没有来得及刷,地也没有擦,我妈这一突然袭击,吓我一跳,赶紧蹦起来洗碗。?? 

我妈就说了一句话:“过年了就要有过年的样子。”然后就把我家从里到外拆洗、打扫了一遍。??

“我以前有个朋友,天天就窝在家里看书,家也不收拾,工作也不愿干,结果家没管好,工作干的乱七八糟,大家背地里都说她读书读傻了。”收拾完妈妈对我说。

“妈呀,我读书不是为了什么名堂,我现在给平台供稿,需要大量的读书输入,我没有消遣,这是正经事儿。”我赶紧解释了一下。??

“以前我每次到你家,你都收拾得窗明几净,每天变着样的给孩子做吃的,但是现在你和孩子每顿饭都是外卖,如果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显然你没有做到,甚至不如从前的生活。”我妈显然对我很不满。?

说到这些,我竟无言以对。是啊,如果生活是面包,读书是诗和远方,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左手面包,右手远方。而我丢弃了面包,一心一意的奔着远方,让自己的生活混乱一片。??

读书有人读成呆子,有人读成大家,显然不是书的错。

02

想起了李敖那句著名的读书论:?

千万别对读书指望太多。终日读书而放弃了真实生活才是悲剧的开始。你并不会更聪明,因为你的经验全部是别人的二手经验;你也不会更博学,因为书上读来的东西你并没有真正去验证;你会因终日耽于幻想而神思飘忽,因脱离生活而愈加沉默。????

有很多的读者诟病这句话,其实任何的话放在不同的背景下都有不同的理解。??

这句话对于我的现状而言,第一句是最有意义的,关键是那个“指望”上。

当人们很功利的将读书“神话”,坚信只要坚持读书就会成为“牛人”“成功人士”。想成功、想写出好文章、想变成知识服务者、想……那么就读书吧!这句话就好似端给了你一碗鸡汤,却没有给你勺子。?

03

我们都知道,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有两种读书的极端,一种是天天声称忙得没时间读书;另一种是天天只顾读书,拖延所有的事情。

前者的时间都用来工作、生活,而无时间读书;后者是眼里只有读书,占用了正常工作与生活的时间。??

早起一个小时或晚睡一个小时,再加上平时的听书和碎片化阅读,每天妥妥两个小时以上的阅读,解决了没有时间读书的群体。?

而如何解决天天只顾读书,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的群体呢??

读书是好事,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休闲怡情。但凡事都不要过犹不及,当我们的世界里只有读书的时候,是不是该好好思考这是“逃避现实”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呢??

《断舍离》一书的“序”中,张德芬说:“想要幸福,就得学会断舍离。”同理,想要把书读明白,也要学会断舍离。??

  • 断:为数量而读书的误区

很多大牛宣称一年读了100本书,读了200本书,甚至1000本书,给很多人造成了一种本能的恐慌,开始疯狂地读,成功的变成了为了数量而读书。以为读完数目,人生就会上升一个里程碑。

这种读书的心态,收获又有多少呢?你记住了多少?从中得到多少经验?智慧增加了吗?思维升级了吗?这种盲目的跟风真的只会更迷茫。?

要立刻断了这种数量上攀比的负面心态。这样的方法,永远无法深入读书的精髓,无法因“读书”而质变。?

  • 舍:用读书拖延工作、生活的误区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领导给他一个紧急的任务,他放在一边,要先看完书中的一个章节再干;孩子有不会的题,需要他来辅导,要等他读够了书,再给孩子解答;老妈围着他想聊一会儿天,他埋头苦读,视而不见……?

这种因只顾读书而拖延的习惯,把工作、生活都留到最后而手忙脚乱的时刻。你的生活会幸福吗?你的工作会受到重视吗??

我们一定要舍弃只顾读书而拖延一切的习惯,把读书安排到某个固定的时段,而专注去做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和必要的生活。??

  • 离:“低水平勤奋”的误区

我之前犯过一个错误,为了更好的写作输出,每天都会天昏地暗地读书。??但是读完了不仅脑袋疼,而且什么都没记住。??

后来才想明白,与其看10本书什么都记不住,还不如读10遍1本书,把内容真正消化掉。??

所以我现在每每阅读好书,会花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阅读,读完后不会马上去读下一本,而是再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分析文章架构、逻辑、记录打动我的语言,最后写出感受,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觉得这是一种最有效的、不苟且的读书方法。?

04

读书这碗鸡汤的勺子到底是什么呢??

读了这么多书,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理论结合实践。?

举一个浅显的例子,你没有吃过苹果,再完美的语言描述,也比不上直接去咬一口来的直接。??

我没有见过读几本驾驶考试的书,就会直接开车上路的;没有见过读几本菜谱,就直接做出可口的饭菜的;没有见过读过几本理财的书,就能长期稳定盈利的;更没有见过读了几本追女神的书,而女神就飘然而至到他身边的……?

《毛泽东实践论》这本书有这样一句话:感觉到了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能解决表象,理论才能解决本质。????

书中真的有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它一定要配合实践。否则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是很危险的,容易眼高手低;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产生骄傲;无法落地而变成半吊子;拖延做事,依赖书本;高不成,低不就……?

只有将理论刻意运用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且大量的践行,在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中形成自已下意识的举措和突然的“直觉”时,读书已然得“道”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转化为自己刻入骨血的一部分。

这样自然拥有了站在巨人肩膀的高度,解脱现实桎梏的智慧,才有机会因读书而变的“牛逼哄哄”,成为众星捧月的神!?

█ 猜你喜欢,戳标题直接阅读

█ 关于作者

作者:李晓木,白天职场,晚上写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有两大误区:一种是生活给别人看,另一种是......
另一种隐居
真正强大的人,从不会把情绪摆在脸上
书评:群山回唱
如果时光倒流,你最想挽回什么?5个让人泪崩的真实故事!
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