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项线是乙状窦后入路时识别椎动脉的解剖标志

美国巴洛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外科的Ali Tayebi Meybodi等通过尸头解剖,分析下项线(inferior nuchal line,INL)在乙状窦后入路中与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的解剖关系,结果发表在2019年6月的《Oper Neurosurg (Hagerstown)》在线上。

——摘自文章章节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Ref: Tayebi Meybodi A, et al. Oper Neurosurg (Hagerstown).2019 Jun 19. pii: opz152. doi: 10.1093/ons/opz152.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椎动脉V3段(V3 segment of vertebral artery,V3-VA)是颅颈交界区手术时需要保护的重要血管。乙状窦后入路(retrosigmoid,RS)是进入小脑桥脑角区和小脑延髓上部的主要手术途径,在RS开颅过程中,皮肌瓣朝枕骨大孔下方分离,有可能损伤V3-VA,因此必须寻找识别和保护V3-VA的解剖标志。美国巴洛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外科的Ali Tayebi Meybodi等通过尸头解剖,分析下项线(inferior nuchal line,INL)在乙状窦后入路中与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的解剖关系,结果发表在2019年6月的《Oper Neurosurg (Hagerstown)》在线上。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7例尸头(14侧),用Mayfield三钉头架固定,取标准乙状窦后入路体位:侧卧位,头部偏转与地面成角10°。从枕骨隆突至颧弓根做横窦水平的连线;然后,自耳廓后2横指起作至乳突下1cm的弧形皮肤切口。锐性切开皮下组织和肌肉,暴露枕骨大孔后外侧、枕髁、寰枕关节、V3-VA和C1后弓。尸头颅骨上的下项线呈L形,可分为水平段INLH和垂直段INLV。测量INL长度和INL的外侧端、中点和内侧端至V3-VA相应点的距离以及V3-VA至枕骨下缘的距离。V3-VA位于下项线垂直段的内下方;下项线由外向内至V3-VA距离逐渐增大;下项线垂直段至枕髁后外侧点的距离小于至后内侧点的距离(图1、表1)。

图1. 左侧颅颈交界处后外侧位观。A图:1=下项线垂直段;2-4=下项线垂直段的内、中、外部3点至V3-VA距离;5=枕骨下缘至V3-VA距离。B图:6=下项线垂直段外侧终点至枕髁后外侧点(A点)距离;7=下项线垂直段内侧终点至枕髁后内侧点(B点)距离。INLH:下项线水平段;IJV:颈内静脉;INLV:下项线垂直段;Lat:外侧的;Med:内侧的;Proc:突;Sup:上的;VA:椎动脉。

表1. 尸头标本相关距离测量结果。


Mean ± SD

范围

下项线垂直段长度INLV(1)

25.4 ± 3.9

18.9-33.5

下项线垂直段内侧点至V3-VA距离(2)

24.9 ± 7.1

12.6-34.5

下项线垂直段中点至V3-VA距离(3)

15.7 ± 5.5

4.0-24.0

下项线垂直段外侧点至V3-VA距离(4)

8.3 ± 3.2

3.5-15.0

枕骨下缘至V3-VA距离(5)

7.8 ± 1.7

5.3-11.0

下项线垂直段外侧终点至枕髁后外侧点距离(6)

22.2 ± 2.2

17.3-26.6

下项线垂直段内侧终点与枕髁后内侧点距离(7)

35.4 ± 5.1

25.0-45.2

下项线与附着的肌肉、血管等结构的解剖关系见图2。

图2. 下项线解剖。A图:干性颅骨后视图。上项线(SNL)始于枕骨隆突至枕后点(星号)的中间部。下项线呈“L”形,分为水平段和垂直段。从肌肉附着点来看,水平段下缘附着头后小直肌(RCP Min),垂直段附着头后大直肌。B图:SNL虚线所示,星形标记即为星点,箭头所指为枕动脉沟;阴影区为乙状窦后入路去除骨质的区域。C图:上斜肌附着INL垂直段上外侧。INL垂直段终点下方为髁后导静脉、寰枕关节近侧点和颈静脉突(星形)。枕动脉沟在垂直段的外侧。AOJ:寰枕关节;EOC:枕外嵴;f.:孔;Gr.:沟;Maj.:大的;Min.:小的;MEF:乳突后导静脉孔;OA:枕动脉;OC:枕髁;occ.:枕的;PBD:二腹肌后腹;RCP:头后直肌;SNL:上项线;Sup.Obl.:上斜;v:静脉。

骨膜下解剖分离至INLV下内侧,再向下至头后大直肌下方,暴露枕骨大孔后外侧面、髁后导静脉、颈静脉突、枕髁和寰枕关节。使用INLV作为解剖标志,可以显露枕下三角外侧缘与枕髁交界区域,无需暴露或损伤V3-VA(图3)。

图3. 左侧颅颈交界区乙状窦后入路逐层解剖。A图:侧卧位耳后弧形切口,胸锁乳突肌(SCM)为第一层肌肉结构。B-C图:逐层解剖,暴露头夹肌和头长肌,星形为头长肌一侧脂肪垫。D图:牵开头长肌后,暴露枕下三角及其中的V3-VA。E图:向上牵开上斜肌,可见到附着于下项线垂直段的头后大直肌。V3-VA位于下项线垂直段内下方。F图:向下牵开头后大直肌,显露乙状窦和枕下区域。阴影区为常规乙状窦后入路骨窗磨除范围。牵开上斜肌和头后大直肌后,在枕下三角沿箭头方向扩大枕下区或枕大孔后外侧骨窗。Cap.:头的;Inf. Obl.:下斜肌;OMS:枕乳缝;PAA:耳后动脉;RCP:头后直肌;SCM:胸锁乳突肌。

将枕下三角的肌肉向上抬起,暴露V3-VA(图4)。

图4. 在A图尸头标本、B图实际手术照片上,乙状窦后入路相关结构的对照。星号为颈静脉突,黄色虚线为下项线,黄色阴影区域为经枕下三角暴露的椎动脉V3段。Ant.:前的;DG:二腹肌沟;EAM:外耳道;Inf.:下的;OC:枕髁;OG:枕动脉沟;MEV:乳突导静脉;SO:上斜肌。

颅骨CT三维重建成像显示INL及其周围毗邻结构(图5)。

图5. 术前颅骨CT三维重建成像显示下项线垂直段(黑色箭头)与枕髁、髁后孔以及椎动脉行走途径(黄色曲线箭头)。EOC:枕外嵴;Gr.:沟;Inion:枕骨隆突。

结论


作者指出,乙状窦后入路过程中,下项线垂直段(INLV)可在乳突水平扪及,位于枕动脉沟外侧,与上斜肌和头后大直肌关系密切。在暴露枕下三角时,通过分离、牵开上斜肌和头后大直肌进一步显露深处椎动脉V3段。因此,可以作为乙状窦后入路中分离和保护椎动脉的解剖学标志。

组稿

周川 医师

厦门弘爱医院

编译

蒋天伟 医师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审校

李信晓 医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入路】3D手术入路-远外侧入路解剖图集-step by step
颅脑之重 ▏骨性标志& 标志线& 体表投影
颅后窝开颅术
每日一肌:枕下肌群
解剖学 考试 重点
椎动脉走行与分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