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枕大孔区硬膜动静脉瘘 | tong

枕大孔区硬膜动静脉瘘

中国医大一院佟志勇

2020年5日

枕大孔区DAVF或者头颈部交界DAVF的常见起病形式有两种:

(1)蛛网膜下腔出血;

(2)延髓和颈髓淤血水肿,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颅内硬膜AVF(除外海绵窦AVF)常以脑出血起病;

椎管内硬脊膜AVF常以脊髓淤血水肿,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起病;

由此可见,枕大孔区DAVF兼具了颅内和椎管内DAVF的特点。

枕大孔区DAVF以两种迥异形式起病的主要原因可能为:(1)由于头颈交界区硬膜供血动脉丰富,静脉系统发达,因此该区域AVF的流量增大潜力较大;(2)枕大孔区空间较大,引流静脉容易扩张形成静脉球;(3)当AVF的静脉引流不通畅时,静脉球破裂出血,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4)当AVF的静脉引流通畅时,AVF流量较大,引流静脉的高压对周围脑脊髓组织(延髓、颈髓、小脑)的静脉压力影响相对较大,脑脊髓组织水肿,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供血动脉主要为:颈根脊髓动脉、脑膜后动脉、咽升动脉、枕动脉、脑膜垂体干等供应该区域硬膜的动脉;瘘口位置:颈神经根附近硬膜、椎动脉穿越硬膜附近,颈静脉孔附近硬膜,寰枕区硬膜;(部分AVF瘘口位于延髓或脊髓周围软膜,不属于DAVF)引流静脉:引流进入乙状窦、横窦、颈内静脉、椎旁静脉丛等。破裂的静脉球可能位于延髓或颈髓的背侧腹侧

手术入路:远外侧入路、后正中入路。

手术要点:切断瘘口,保护末组颅神经和颈神经、椎动脉及分支、脑脊髓组织、寰枕关节、乙状窦、枕部肌肉。

典型病例一:SAH起病

中年,男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

SAH量较少,腰穿确诊。

DSA显示:左侧脑膜后动脉供血的左侧枕大孔区AVF。没有其他动脉参与供血,AVF引流不畅。

磁共振可见延髓和颈髓周围异常增强的迂曲引流静脉,未见延髓和颈髓肿胀。

手术过程:

体位:右侧侧腹卧位;

入路:左侧远外侧入路;

切口:头颈交界S形切口;

解剖:分三层打开枕部肌群,保护左侧椎动脉V3段,C2神经后根;

骨切:切除左侧寰椎后弓和枕骨,显露乙状窦和枕髁。

切开硬膜,显露左侧枕大孔区的引流静脉和静脉球(破裂,位于延髓背外侧,和延髓粘连)。

瘘口位于椎动脉穿越硬膜处背侧1cm。电凝切断硬膜瘘口和引流静脉。

确认深部的刚刚进入硬膜下的椎动脉V4段。

水密重建硬膜,复位枕肌,皮肤。

术后一周DSA证实DAVF消失,左侧椎动脉完好。

典型病例二:脊髓功能障碍起病

中年,男性,突发四肢无力,二便障碍起病。

磁共振显示延髓和颈髓水肿,部分被增强,周围可见异常增强的迂曲引流静脉。

DSA确认双侧椎动脉的脑膜后动脉供血的动静脉瘘。

CTA确认脑膜后动脉(红色)由椎动脉(黄色)穿越硬膜处发出,在枕大孔的后正中形成动静脉瘘口,静脉(蓝色)向颈髓前、后引流(静脉引流范围广泛,瘘口流量较大)。

手术过程:

入路:枕下后正中入路:

正中切开枕大孔区硬膜,确认硬膜瘘口位于枕大孔后正中。

确认引流静脉由瘘口向下到达延髓背侧,迂曲环绕在颈髓周围。

将瘘口处硬膜和部分引流静脉一起切除。

术后一周DSA确认AVF完全消失,双侧椎动脉完好。

术后十天患者四肢肌力恢复,二便功能部分恢复。

总结:

SAH的少见病因之一是枕大孔区DAVF;延髓和颈髓周围的磁共振流空或增强影像为迂曲、增粗的引流静脉,是枕大孔区DAVF的特征影像之一;DSA检查时需注意:起源于椎动脉的脑膜后动脉,颈根脊髓动脉;颈外动脉的咽升动脉、枕动脉;颈内动脉的脑膜垂体干供血的AVF;如果瘘口位于枕大孔的后正中,选择枕下后正中入路即可;如果瘘口位于侧方,最好选择远外侧入路;远外侧入路采用侧卧位或侧腹卧位;S形切口或η形切口;分层解剖枕部肌群;保护椎动脉V3段和C2神经后根;打开寰椎和枕骨,显露乙状窦和枕髁;打开硬膜,需要确认术区范围可及的硬膜和软膜,可见多发瘘口;切断瘘口及引流静脉,保护血管和神经;术后DSA确认AVF瘘口完全消失,椎动脉和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动脉完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硬脑膜动静脉瘘影像学诊断
非创伤性颅内出血:高血压、CAA、血管畸形、肿瘤出血
看图识病(230):头痛
【文献快递】MRI验证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放射外科治疗后的闭塞
鸿祺主任说脊髓2
腰部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切除一例及文献回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