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为什么会生病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即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修复(新生)能力。所谓“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疠气、痰饮、瘀血及食积等。因此,中医发病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正邪相争的结果;整个疾病的过程,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正”、“邪”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消长盛衰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总结古人的经验,结合现代疾病谱的特点,认为人生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5个:

1、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发病学认为,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致病的条件。所谓正气虚弱不外两种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导致病邪入侵机体,使脏腑组织阴阳气血功能失调发生疾病。所以说,疾病的发生,虽然关系到正与邪的两方面,但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正气。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中“盖无虚”的“虚”,“其气必虚”的“虚”,都是指正气虚损。

2、饮食不规律。一日三餐,是一个人每天在不同时间段需要补充能量,而这种补充就是从食物里获取的,所以这种规律的饮食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同时也是维持人体生命健康的基本生理需要。所以,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不吃早餐、或者饥一顿饱一顿、三餐饮食不均衡或暴饮暴食等都是有损健康的。

3、缺乏运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死亡率为偶尔参加体力活动的人的一半。对于那些不能长期坚持运动的人们来说,偶尔运动一下,将会加重生命器官的磨损、组织功能的丧失而致寿命缩短。30岁后,人的各项生理机能以每年0.75%1%的速率下降,而偶尔运动的人和坐着工作的人,生理机能退化的速率是经常锻炼者的两倍。运动和不运动,同是35岁,其衰老程度可相差8年;到45岁彼此可相差20年,以后每过10年,差距递增两年。

4、七情致病。是指机体感受的情志刺激过于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超过了人体本身的生理调节范围,导致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由于情志过激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又称为“七情内伤”。

5、药物滥用。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毒副作用,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用量较大时,很容易在病人身上出现毒副反应。即使象“阿司匹林”这样公认的比较安全的常用药物,如果大量服用,也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自愈功能。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承认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这种自愈必须有饮食营养的保证,生活习惯的改善等等条件来帮助才能够达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万别艾灸,我是认真的!
干货 | 五一假期出游?先收好这份防疫必备指南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段氏脏腑推拿按摩学习100问
中医基础理论要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_第一节 发病机理_中医世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