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下惠坐怀不乱是个美丽的谎言
柳下惠坐怀不乱是个美丽的谎言
  秦玉龙/文
    “坐怀不乱”的故事在广为人知,柳下惠也因此被认为是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当代,人们还用“柳下惠”或“坐怀不乱”来形容男子在两性问题上的作风正派。笔者对这个故事也是从小耳闻,翻遍典籍寻找这个故事的来源和出处,却无迹可考,只是一个古人杜撰出来的美丽谎言。
  柳下惠,亦称柳下季,他其实不姓柳,而是姓展,名获,字子禽。柳下惠是春秋时代的鲁国小官僚。他官拜士师(掌管监狱的官)。因他居官清正,执法严谨,不合时宜,弃官归隐,居于柳下(今河南省濮阳县柳屯)。死后被谥为“惠”,故称柳下惠。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出自《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毛亨注释《巷伯》这首诗时讲了一个故事:鲁国有一个独处一室的男子,邻居是一位独处一室的寡妇。一天夜里暴风雨大作,寡妇的房子被摧毁,妇人来到男子这里请求庇护。男子不让妇人进门。妇人从窗户里对他说:“你为何不让我进来呢?”男子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十六岁不能同居。现在我还年轻,你也一样,所以不能让你进来。”妇人说:“你为何不像柳下惠那样,能够用身体温暖来不及入门避寒的女子,而别人也不认为他有非礼行为。”男子说:“柳下惠可以开门,我不能开门。所以我要以我的‘不开门’,来向柳下惠的‘开门’学习。”这个故事说明,最晚也在西汉初年的时候,就有了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传说,只是有些语焉不详。
    旧小说也多引用“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来赞扬男子之美德。同样是传说: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女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也有传说是:某年夏天,展获(柳下惠)外出访友,途遇大雨,直奔郊外古庙暂避,但一踏进门槛,见一裸体女子正在里面拧衣,展获急忙退出,立于古槐之下,任其暴雨浇注。庙内妇女发觉,躲在门后,忙着湿衣。此事传为佳话,故有“柳下惠坐怀(槐)不乱”之美名。
  这个流传数千年的道德楷模故事,其实只要细加推敲,就不难发现其中许多疑点和漏洞。
  疑点一:“传说”不等于史实。虽然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散见各类典籍,却少了史实必须的要素,那就是“见证人”。不管记载或者引用这个故事的人,都不能准确说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究竟是柳下惠自己“炮制”的“虚假新闻”,还是那个“坐怀的女子”事后向“媒体”报料,都缺乏证据和说服力。有关专家考证,最早提及柳下惠坐怀不乱故事的是《孟子·万章下》和《荀子》。但《孟子》中也说是道听途说,并非亲眼所见,而且具体细节并不明晰。
  疑点二:时间、地点。我们知道,但凡史实必须具有明确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而柳下惠的故事却恰恰缺失了这两个起码要件,时间表述模棱两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和某年夏天”,地点表述也是考证不详,且前后矛盾:“柳下惠宿于郭门”与“直奔郊外古庙暂避”,明显有出入。
  疑点三:关键人物存悬疑。但凡熟知柳下惠坐怀不乱故事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那个坐怀的女子是谁呢?作为这个事件的关键性人物,几千年来她始终是一个谜,无名无姓无从查找。作为这个事件的当事人,她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悬疑。
    疑点四:事件本身漏洞多。先说版本一:“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女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那么,作为读者我们不禁要问:“这个‘美丽的故事’是谁发现并‘报道’出来的?”试想,当时只有柳下惠和那个“坐怀的女子”在现场,还是有第三者在场,恰好看到了“坐怀不乱”的一幕呢?显然没有。那我们可以推断,这是柳下惠出于某种目的,自己说出来或者杜撰的故事而已。或者某个“记者”为了出名与柳下惠沆瀣一气,编造的一则虚假新闻。
  再说版本二:“展获(柳下惠)外出访友,途遇大雨,直奔郊外古庙暂避,但一踏进门槛,见一裸体女子正在里面拧衣,展获急忙退出,立于古槐之下,任其暴雨浇注。庙内妇女发觉,躲在门后,忙着湿衣。此事传为佳话,故有“柳下惠坐怀(槐)不乱”之美名。”这个版本同样经不起推敲,同样缺失当事人之一“裸体女子”以及见证人的证据链条。
  对这一故事的细节描述得比较具体明晰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元人胡炳文,他的著作《纯正蒙求》对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场景是这样描述的:“鲁柳下惠,姓展名禽,远行夜宿郭门外。时大寒,忽有女子来托宿,惠恐其冻死,乃坐之于怀,以衣覆之,至晓不为乱”。把这个故事说得比较绘声绘色,生动感人的是元末明初的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不乱附妄》中对这个故事的描述是这样的:“夫柳下惠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晚不乱”,两个人所写的故事的具体内容大同小异,基本相似。
  然而,就是这个疑点众多漏洞百出的坊间传言,不但蒙骗了许多百姓,也包括孟子、孔子这样号称圣人的先贤们。孔子竟然赞扬柳下惠:“降志辱身,言中伦,行中虑,斯已矣。”又说:“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孟子也称柳下惠是:“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还将柳下惠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为“四圣”,文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据此,后人尊称柳下惠为“和圣”。这些溢美之词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显得虚伪且滑稽,让人啼笑皆非。
    从古至今,怀疑这个故事“真实性”的人都在拷问:如果你是柳下惠,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碰到一个女子冻得让你看不下去,然后你“义气”地将她裹在你的大衣里抱着她坐了一整夜,你也许可以做到不胡来,但你能做到心里不乱想吗?
  鉴于以上理由,以我辈凡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假如我是柳下惠,坐怀可能做到,不非礼也能做到,然“不乱”却万万做不到。因为“坐怀”的前提是为了救人,我辈都有悲悯之心,不会见死不救,何况是一妇人呢。然“不乱”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怀抱一香艳少妇,孤男寡女相守一夜,我管不住自己心里胡思乱想,自然就会“乱了”。也许我们是以“现代人之心”度“古人之腹”,难解古人之高尚情操。可是,我还是不相信柳下惠他老人家怀抱一女子,心如止水?倘若说柳下惠是性无能患者,他也会胡思乱想的。因为性无能是行为的无能,不是心智的无能。除非他是同性恋?或者是那个女子奇丑无比?这些疑问我们只有猜想的份了……
  当然,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空间来看,古人杜撰“坐怀不乱”的故事并大肆宣扬,是本着弘扬正能量的初衷去做的,至于其是否真假,有无此事,已不太重要。官家需要树立一个道德楷模,以正风气。民间需要一个学习榜样,以正其身。柳下惠也需要贴上一个荣誉称号,以此得名。既然于国于民于己都有利,自然就无人追究其真伪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年忽悠:柳下惠坐怀不乱?
坐怀不乱?柳下惠可以,其实你也可以
柳下惠为什么坐怀不乱?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坐怀不乱[汉语成语]
【国学故事】坐怀不乱
你未必知道的真正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