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的智慧:删除压力包,打开生命的正确方式

上一章我们说到老子智慧对我们当代人的指导意义,包括挣钱与价值观,追逐与身退等人生境界对我们的智慧启迪。顺着这两条线我们也读完了半本《道德经》,再加上前两节对“道”全方位的解释与体悟,整本《道德经》也差不多读完了。但如果就此别过老子进入下一个修位,感到遗憾的就是老子还有不少智慧在《道德经》文字的夹缝里,我想还是把老子最后一点智慧榨干再修更高的段位吧!俗话说的好:千年的狐狸万年的妖,修不到智慧是草包!

我们现代人生活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生活变化无常的时代,最大的生命感受就是压力山大,以及由压力山大而造成的无尽焦虑。也许老子早料到2500年后的世人会陷入这种精神糟糕的境地,就为我们准备好了一粒智慧的药片,先降压再去焦,药到病除,商标是“老子”品牌的,千年老字号,值得信赖。

鸭梨山大的现代人

不是我们今天的人才有压力,自人类社会以来一直都压力重重。早期人类历史上面临的最大压力莫过于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压力,男性寻求配偶的压力,以及战争年代保命的压力。现代人的生活主要是来自于工作,内心过度的欲望、势利的生活与无尽的攀比而形成的压力,但说到底这些压力大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不彻底解决,那就会在这些外在负荷下失去自我,最后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那还什么劲?

老子在《道德经》十九章给现代人开出了一剂小药方:“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思是放弃智慧、仁义、和好东西,老百姓道德就会好起来,偷盗现象也会变少。老子将社会问题归根结蒂于人们欲望的膨胀,所以人们才会压力重重,作为“上医治国”的老子,给社会开出的药方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如若能够这样,内心的贪欲淡了,压力也就会减轻,人才能够回归自己的内心,自己才是自己。

我们现代人早已忘记了朴素为何物,更不懂得素朴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当人们解决了温饱生存,更好的活着就成为现代人的生活目标,而更好是比最好还要糟糕的生活标准,因为昨天的最好还能企及,而明日的更好就永无止境。现代商业社会就围绕着人内心过度开发的欲望展开,以更好的助人、更便利的生活、更佳的体验为诱饵,做足了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等你将自己打败,然后陷入这个现代化的物质漩涡。更更糟糕的是,那些能较早体验这些欲望化服务的名人会将此种生活通过媒体轻松地将其形成一种潮流,因为这些名人也是既得利益中的一员。大多数的人群被这种商业模式蛊惑而不自知,在追求鲜亮生活的同时被现代商品化世界纳入麾下,共同激荡着这个早已无穷商业化的世界。

但是,有时候你完全可以呵呵一笑淡然带过。没有人工智能、网络、电脑、手机,甚至没有煤、汽、电,即便没有语言文字,人都可以活着的,只要有粮食、蔬菜、水、空气、简单的衣物就可以过一种朴素的生活。素的本意就是本色的、未经染色的丝帛,而朴乃是生命的一种境界。大道至简,简简单单,阴阳平衡,自然而然,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朴”。我们现代人,创造各种器具、各种便利、各种消费,其实都是瞄准了被鼓噪起来的欲望本身,使这个欲望化的时代如洪水猛兽,汹涌澎湃。现代人的生活压力,也大多来源于此。

其实老子一句话就是一剂猛药——“我无欲而自朴”。如若老子活在今天,他非但不会在现代社会下有压力,相反这个商业化社会在老子面前倒会压力重重,再假若碰上老子这样的社会人群,所有投资都会打水漂。那是不是我们除却心中的压力就得过一种隐居的生活呢?当然不是,也不太现实。澄清一下,我们传统文化里的这个“欲”与我们现代汉语里的“欲”是有些区别的,现代人将欲字狭义为肉欲、挣大钱等欲望,老子讲的“欲”是诸如吃饭穿衣这些基本物质生存生活之外不宜于生命生活的欲望。“少私寡欲”不是现代人生活的一种追求,但一定要成为我们的生活策略,才不至于在欲望的驱动下把自己搞得压力重重,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自然而然的生活

“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说,修德才是生命的大满足,复归自然而然的生活才是生命活着的目的,我们好不容易没有了野兽攻击和战争求生的压力,为什么却要自己将自己逼上为了所谓更好而压力重重的境地呢?“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自然而然的生活,虽然看似弱小无为,但却天下无敌。帝王若懂此理,治理国家就会非常顺利,若人人都懂此理,世人皆能懂得生存的目的,活着的意义,以“我是地球过客”的心态生活与世,轻轻松松,自由自在,压力谈何而来?

老子在十六章中的话,非常值得现代人回味:“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说:在生活中,要尽力让我们的心灵素朴虚极,笃守生活的安然与清静。如若世人皆能如此,照我看,世间万物也都能返回到生命的根本所在。生命返回根本我把它叫做静,也叫做复命,复命就叫作常,也就是自然而然,通晓了自然而然就叫作明瞭明道,而人们如若不守常,不自然而然,就会轻举妄动枉生乱子。而懂了自然而然的人就会无尽地包容,而无尽的包容就会坦然公正,坦然公正就能周全,周全就符合天道,符合天道自然就能长长久久,终身免遭危险。

如此看来,即便老子生活在现代都市,只要他心灵素朴,安然守静,少私寡欲,不必隐居山林,却也不会压力重重,焦虑满满。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坚守一份素然与质朴,并非清静无为,起码也要做到无伪而为,无违而为。不虚伪、不做作、不为太多的外在担负而搞得自己压力重重、心疲力竭、焦虑不休,我想这可能也就是老子给我们现代人的智慧吧。

当然,老子的思想智慧不仅仅限于上面所言,更有太多我们熟悉的。比如我们经常说的老子的“福祸相倚”,我们今天看看原文,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严苛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祸总在福中依傍,福常在祸中潜藏,福祸本无定性的标准:正的会突然变成邪的,善的又突然变成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因此得道的圣人方正而不会蛮硬,棱角分明却不会伤害他人,直率但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修个千年狐狸也行

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老子之言,点点智慧都让我们体悟良久,如若得用于生活,何愁不开智慧?五十八章几句话,政治、辩证法、如何做人做事,各种智慧满满。我们若能认真将老先生的点滴智慧践行于生活,不得道起码也能修成个千年狐狸万年妖什么的吧!我们只是跟西方学习的太多了,离我们老祖宗的经典太远了。学西方学习得非常快,因为他们毕竟还是要简单些,学习老祖宗的东西有点难,因为文字虽然认识,但毕竟年岁太久,我们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隔阂也比较深,更重要的是智慧这东西跟知识不一样,他需要一代一代的智者不停地激活并发扬传承下去。

在今天这个时时处于竞争的时代里,我们常常争先恐后,急于得到,惟恐失去。我们看看老子的智慧,他在二十二章中写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在生活中,受了委曲你便能保全自身,受了屈枉你才会拥有直伸的机会,处于低洼处你才能收获丰满,要的越少得到的才会越多,但是贪多就会迷惑。所以,这正是圣人坚持这一原则而成就天下的真理范式:不自我表现反而明了通达,不自以为是反而得以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而功劳多多,不自我矜持反而长长久久。正因为他的不争,所以他就争得了全天下。上古时候所说的“委曲求全”怎么会是空话呢?全是大实话啊!

这些大实话一样的智慧,现代人只要稍微看长远些才就能消化这些。我们现代人大多数过于急功近利,所以对上面的话也不见得都认同,特别是年轻人非得过些时光才能体悟通明。下面这些话,也许对急功近利的年轻人会有所帮助。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这段话的意思是:踮起脚跟想要看得更远的人往往站立不住,大跨步向前想要即刻达到目的人往往走不到目的地。自我表现的人往往不通明,自以为是的人往往得不到显昭,自吹自擂的人往往建立不了功勋,自高自大的人做不了大家的领导。从大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自我行为,只能是像那要倒掉的残羹剩饭。因为这些行为会让人厌恶,所有得了道的人绝对不会这样做。

人这一生会犯太多的错误,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内心都非常清楚,太多自我的行为长远来看对自己是不利的,但我们也常常因为某些切身的私利而被自己打败。我们明明是自己,却对自己难以通透和把控,正如老子在二十四章中写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明瞭自我就会无比强大

了解认识他人是人生的智慧,但如若换成了自己却常常智慧难明!战胜他人是你能力的彰显,但若能通瞭自我就会无比强大;知道自我满足的人才会大富大贵,懂得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人才称得上有志之士,不离失本分的人才能长长久久,行道之人即便身死也能永世留芳。

老子思想的大智慧,就是他一生一直坚持弘扬的大道,那个世间万物内在的“道理”永远不变。他告知了我们中华儿女,2500多年来人们在内心一直坚守,但由于语言文字的隔阂新时代里的年轻人对这位老人尊崇有佳,但却大多不懂他的智慧到底是什么。我唠唠叨叨说了那么多,我想他老人家最主要的智慧还是用一句话概括下来比较容易把握,那就是老先生给了我们现代人生命的意义,活着的价值,四个字——行道修德。是谓《道德》,经者,常也,不变也。所谓《道德经》就是行道修德,永世不变。

在人生的路上不免患得患失,老子送你八个字自己把握——天道忌满,人道忌全。当你能够明道悟道时,保哥也不盼你像王阳明龙场悟道一样成为一名大儒和思想家,只希望我们一起成为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懂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人,在人生之路上过得自在而愉悦,踏踏实实,稳步向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九章:四绝之谜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什么意思
少私寡欲,朴素天真
此生, 做一个简单智慧的女子
感谢这一次次的提醒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