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被打倒了,你并没有因此变得高大

包贝尔来《饭局的诱惑》做客了。

回顾了他婚礼事件的整个过程。



《饭局的诱惑》将于本周日晚八点正式上线腾讯视频


事情已经过去5个月,然而现在大家提起包贝尔,还是会想到他今年年初那场婚礼上#柳岩被闹伴娘#事件。

他的名字,已经牢牢和这个事件,联系在了一起,变成一个他撕不掉的标签

 

就如同#陈冠希#一直被贴着#艳照门#的标签一样。


马东在《黑白星球》说的这段话,至今言犹在耳:

……是这件事情让我们中间架了一层雾玻璃,已经不知道谁是陈冠希了,而是知道艳照门陈冠希,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词。

 

当初包贝尔在结婚前,看到他的独家专访里说:

3个人婚礼是最大惊喜。



而婚礼之后,舆论24小时之内来了大反转

包贝尔,和5位伴郎,受到集体围攻。

为此,包贝尔一再道歉。

 

在饭局上,包贝尔又一次,向伴郎好友道歉:

韩庚这么多年,就没被骂过;而王祖蓝本来第二天要出妈妈的专辑的;李灿森本来一直想出来说一说,一直被我压着,结果有天晚上他喝多了,在网上就跟网友吵起来了——我真的特别对不起这帮哥们儿。

 

当然,还有他的妻子:



看到这里,也是有点心酸

对我们来说,这可能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对别人来说,很有可能是一生的梦魇。


至今还记得,当时一条网友评论

有人说我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呵呵,你自己没有道德底线,我站哪都是高地。

 

很多人看到如此犀利评论,奉为金句。

然而对这句话,心里始终隐隐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每次面对这样的舆论,都会想起《新闻编辑室》里,那个狡猾又天真的老头查理说的一段话:

他被打倒了,你并没有因此变得高大

He got knocked down, you didn’t get taller)。

 



一件喜事硬是被舆论谴责成坏事,当中的受益者,恐怕就是媒体收获的点击率吧。


其实婚礼变闹剧的明星,大有先例。

 

之前汪小菲和大S的那场世纪婚礼,安保如此严密,最后还是被汪小菲的好友(某门户网站老总),将婚礼现场视频上传网络冠以独家报道

导致后来双方公开撕逼,又是声明又是律师信

结果后来被大加炒作,甚至一度传闻:汪小菲婚礼现场扇大S巴掌




媒体捏造事实这件事,在包贝尔婚礼事件当中,也发生过。


包贝尔的道歉信当中,有这么一句话:



当时恰好是事件炒作的最热的第二天,于是微博大V“广州海关”,就根据这句话,捕风捉影暗示包贝尔撒谎。


(为了流量不惜诬陷当事人

 

这个子虚乌有的“事实”,未经推敲和取证,就被迅速扩散:



直到5个月后的今天,在《饭局》里,包贝尔才得以当场证明其清白:



而最近几天占据头条的,是乔任梁的死因。在确定因为抑郁症去死之前,死因还曾经被传是SM,即便是确认死因之后,依旧被猜测,依旧被人扒出生前一切不堪之事。



包贝尔和大S都还有回应、还击、回转的余地。而这一次,作为一个死者,乔任梁连还击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个流量约等于一切的社媒时代

我们最好不要忘了

一篇报道/新闻的KPI

并不是真实

而是点击率和转发量

 

在此前提下,捏造事实、夸大其词、捕风捉影——这些事情,就有了借口。

 

当初戴安娜王妃离婚后首次传出绯闻,在游艇上和她新恋人的照片,被狗仔队拍下,高价卖给一报社,因为开价低没买到照片的太阳报,后来看到没抢到头条而吃了亏,硬是合成伪造了一张照片。

 

而在包贝尔事件当中,相信大家对这2张照片,应该不陌生。



这可能是你第10次看到它。

可是,你每次看到的,都是相同的吗?

 

第一次,仔细在看柳岩。

第二次,注意力全在伴娘和伴郎身上,

第三次,我看到了围观的人,其他所有人,都举着手机/相机,在拍摄。

 

为什么要拍摄?

为了留念?还是为了点击率和转发?

 

《新闻编辑室》里,同样有这样这段对话:



人都有社交属性,我们看到新奇事物的时候,会想要分享与他人。

而很多时候,就是这种“分享转发”的心理,让我们一次次上各种“噱头”的当,离事实和真相越来越远。

最终,看似是我们在消费媒体,其实是我们被媒体消费

 

这也是为什么,每当舆论一边倒的时候,如果你只听一面之词,是否多少有些辜负我们的两只耳朵。

 

到这里为止

我们似乎将所有的矛头

都指向了媒体...


然而...

如果你觉得

媒体就是所有事情的罪魁祸首的话

too young too na?ve…

 

媒体也是可以被个人利用、人为操控的。

在社交媒体的时代,这一点尤其明显,因为在社媒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发声体。

 

想必你之前一定在哪里看到过“吃巧克力能减肥”这样的传闻吧。



这个传闻的始作俑者,John Bohanmon(哈佛大学生物学家)15年的时候,发表了文章《我是如何让数百万人相信“吃巧克力能减肥”这件事》,解析了他借用社交媒体制造这个谎言的全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3个步骤:

1. 招募15个志愿者来吃巧克力,设置对照组,同时检测每个人身体的18项指标。

因为这么多的数据,在样本范围如此小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里,总能拼凑出你想要的趋势组合,而刚好在第21天,他发现“巧克力组”的体重和胆固醇指标最好,所以,他很轻易就用这些数据,拼凑出一篇“在行外人看起来非常有说服力”的论文。



2.花600美金,找到一个愿意发表此论文的科学杂志。

(这种样本数量小于30的,行内人一看就有问题的研究,是通不过一些严谨的学术杂志的同行审阅的...)

 

3. email给各大媒体,推销此“重大研究成果”,同时暗示:这是一条大新闻,谁先发谁就抢到了头条!


第一个上钩的,是德国最大的日报Bild…


随后,20多个国家的网站进行了转载



除了凭借个人学术权威来操控媒体之外

谙熟其中门道者

更可借“此刀”杀人...

 

还记得《纸牌屋》第一季,Frank是如何干掉抢他官职抄他创意的“准国务卿”Cohen的么?




也是3个步骤:

1. 先是让记者Zoe在自己的网站专栏上,抖出30多年前科恩在大学任校报总编时,校报里的一篇社论(里面包含一些过激的想法与言论)。

2. 再是让罗素去找这篇社论的作者(一位瘾君子),收买作者让他跳出来说:这篇社论得以发表,是得到科恩认同的。

3. 紧接着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接受新闻主播采访时,科恩毫无准备地被问及此事,结果惊慌之下,做出了一些非常唐突轻率的言论和举止——而这些后来又被媒体大肆渲染。

 

很多无关真相的证据,是创造出来的

三人成虎,借助媒体的声量,假象就变成了真相。

 

还记得上世纪末人尽皆知的“克林顿拉链门”吗?

至今你Google出的报道,还不乏这种猎奇的八卦标题:




希拉里当年不惜一切手段操控主流媒体,只为碾死莱温斯基,让她被贴上“荡妇”标签永世不可翻身。

为了保护她和克林顿的政治前途,牺牲一个白宫实习生,在她看来,应该没什么吧...

而宽容原谅丈夫的希拉里,则借此树立了自己受害者的无辜形象。

 

十多年后,希拉里竞选总统,当年“拉链门”的爆料者琳达·特里普,却跳出来说:

希拉里才是丑闻的关键人物,她操控舆论,唆使作伪证并妨碍司法公正…

希拉里太过虚伪、无情…

 

同样,莱温斯基也首次发声,谴责希拉里借助自己的强大势力操控媒体,让她“被卷入政治、法律和舆论的漩涡中心,这是此前人们从未见过的……”

TED 2015Truth and Dare”(“真心话大冒险”)大会上,她还发表演说《网络欺凌:想象活在别人的新闻头条里》:



而希拉里,借助这场有关社媒数字革命之“东风”,成功达到目的。

 

莱温斯基对于自己遭受的一切这么说:

22岁的时候,爱上了我的老板。24岁时,我咽下了这场恋情带来的苦果。

 

什么样的错误,我们在年轻时犯下,却要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

大众的每一次点击和转发,都让这个代价的价格,更加高昂。


比个体操控媒体更加恐怖的,是操控媒体的人,变成一个有权势的群体,一个国家,一如《1984》所描述的那样,通过专制,控制一个国家当中的所有声音。

到最后,就是所有人的沉默。

 

而不论是媒体的炒作,还是有人在背后暗中操作,或者是吃瓜群众的猎奇心理从中作梗,我们对此唯一能做的:


每次面对一段“斩钉截铁”的新闻

永远保持怀疑不确定的态度

即便是面对所谓的真相

 

黄执中在《黑白星球》里面对一个掷地有声的肯定时,他是这么说的:

不要说别人不相信你,你自己都不要随意相信你自己。

 

当时听到,立马想起美国大法官勒尼德·汉德说过的一句话:

自由的精神,就是对何谓正确不那么确定的精神。

即便是脱离当时的情景和语境去看这句话,也不无道理。

 

而面对被消费的明星,也请诸位多多包涵。


明星被消费的方式,有成千上万种,为什么一定要是扒人隐私、揭人伤疤、挖人丑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美国总统有,路边流浪汉也有;普通市民有,国际明星也有。

 

谨言慎行,以免落人把柄

确实是明星要做的

但同时不得不承认

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滴水不漏

 

这个时候只能希望,这个世界的恶意,能够少一点。

毕竟,

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指责中国操纵西方舆论?这口锅我们不背!
德国作家吕德斯撰写《伪圣美国》披露西方利益集团通过媒体操控舆论
克林顿夫妇“豪华嫁女”为何不受公众质疑?
扒一扒希拉里早年丑闻 精彩剧情不亚于《纸牌屋》
观点| 张柏芝:一个毁誉参半的奇女子
外媒记者爆料,中车罗马尼亚项目涉嫌操控媒体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