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炎炎夏日, 警惕高温杀手—中暑
userphoto

2022.08.05 河南

关注

  炎炎夏日,

 警惕高温杀手

—中暑

每年夏天,高温都是严重的危害因素之一。今年,高温天气更是是一浪高过一浪,温度之高和持续时间之长频频刷新记录,涉及的地区也越来越多,高温红色预警更是成为热搜刷屏。“热死人”亦不再是高温难耐的形容词,而是真实事件的描述,热射病已成近期大众关注的热点。但热射病不等于中暑,它只是重症中暑所致的疾病之一,在热射病发生之前有些症状和体征需高度警惕,处理得当可避免病情进展,挽救病人的生命。

先兆中暑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头疼、四肢无力、口渴、多汗、心慌、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0℃),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此时应及时将患者运送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和盐分,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中暑

中暑按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

1

热痉挛

主要因高温引起大量出汗,水分和盐分丢失引起的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表现为全身肌肉痉挛及剧烈疼痛,以腓肠肌最为明显,痉挛一般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轻者不影响工作,患者神志清醒,体温多数正常。

2

热衰竭

主要因高温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而致,起病迅速。表现为头晕、头疼、心慌、多汗、口渴、恶心、呕吐,随后出现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晕厥、血压短暂下降,体温多不升高。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热衰竭的比例较高。

3

热射病

多数患者起病急,少数有前驱期,表现为无力、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和多尿。典型症状为急骤高热、体温常在40℃以上,皮肤干燥、灼热而无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如体温超过41℃且持续时间较长,可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预后较差。

出现重症中暑时,应立即送入医院,治疗原则是降低体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热痉挛患者口服含盐饮料即可,必要时可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液。热衰竭患者,首先在阴凉处平躺,补充水盐后一般可恢复,有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可有助于恢复。

(供稿: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炎炎夏日,注意防晒,关注“热射病“
健康天天测,中暑和热射病有什么关系?
今年来最强高温来袭12省区?炎炎夏日,做好3件事,预防热射病
记住一个秘诀,就能远离高温中暑!
壹邦健康知识:中暑急救措施有哪些?
健康知识 | 重症中暑很危险 可以这样预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