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点 | 史 红:阅读教学中文本拓展的误区及解决对策




史 红


在新课程“大语文”理念的指引下,我们逐步发现,阅读教学中拓展性材料的有效运用,有助于建构起“开放”“多元”的阅读背景,将文本引向更广阔的资源空间,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为丰富,多姿多彩。

然而,仔细而冷静地观察目前的语文课堂,机械片面地理解阅读教学中的拓展,为延伸而延伸,导致语文课堂资源浪费、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例举如下:


【误区一】脱离文本,过度拓展

【课堂现象】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大禹治水》,执教老师为求教法新颖,课堂精彩,在教学中不断拓展,令人眼花缭乱:

第一次拓展:这场洪水到底有多可怕,让我们取出学习资料,轻声跟着录音去体会吧(播放录音,学生轻声朗读第一份材料。)

第二次拓展: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但制服洪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读故事,老师就再给你们引入一个故事,拿出第二份学习资料,禹的父亲鲧也治理过洪水,结果怎么样了呢?去轻声读读这个故事。(生读故事)

第三次拓展:对呀,禹为什么三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看一看呢?他当时想什么呢?老师把这个小故事带给大家,取出第三份资料,静心听——(播放音乐,教师范读“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第四次拓展:小朋友们,这节课咱们听了许多故事,最后,再请你们听一段轻松的音乐吧!(放“大长今”的音乐画面)老师也找来了这位韩国姑娘的故事,她就是“长今”,在她的名字前为什么也加了个大字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读读她的故事。

【问题剖析】以上教学在还没有带领学生充分研读课文、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就匆匆忙忙地去链接、拓展、延伸,看似非常热闹,但是却忽视了对文本本身的品读和感悟。课文感悟成了蜻蜓点水,探究品读也是匆匆走马。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解决策略】立足文本,适度拓展,反哺文本。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与拓展资料的关系好比“根”与“藤”的关系,我们绝不可舍本而逐末。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学生潜心会文本,在学生真切地与文本对话后再引入拓展资料。恰当把握拓展的时机、拓展的形式,准确掌握拓展的宽度、深度,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感悟、升华文本的内涵,使拓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应。

【对比案例】苏教版第五册《东方之珠》教学片段:

师:这幅图画展现了香港什么地方的情景?

生:图上画了海豚在表演节目,是海洋公园。

(相机学习课文第三段,分句读,指导学生理清句群关系:海洋公园→海洋剧场→人工湖→精彩表演→游客,在此基础上,拓展文本材料。)

师:你们现场观看过海豚表演吗?

(生大部分表示没有看过。)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海豚的表演吧。(出示拓展阅读《观海豚表演》,学生自由读)

(学生默读短文,不时被拓展材料中绘声绘色的描述引得咧嘴微笑。读完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然后又进行了词语积累。)

师:“精彩”一词还不足以形容海豚的表演,那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板书:精彩绝伦。(词语积累)

(评析:拓展,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从文本出发又要反哺文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点,出现认知盲区或者认识不足,如果这时我们适时适当地利用拓展阅读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无师自通”。)


【误区二】偏离目标,盲目拓展

【课堂现象】有位老师教学《元日》片段。

1.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贴春联是我国春节时的传统习俗,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憧憬与祝愿。在我们的课文插图里也有一幅春联,你能读出来吗?学生读春联。

2.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幅春联(贴春联)“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指名读,教师简介有关春联的知识。

3. 填春联。出示春联,填字: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横批:辞(旧)迎(新)

4.学生之间交流各自带来的春联。

【问题剖析】课外拓展的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都不是随意确定的。以上案例中,教者把古诗学习变成了有关春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形式看似丰富,气氛看似热闹,但拓展内容与原文风马牛不相及,导致拓展性材料的运用仅仅留于形式。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教者对阅读中拓展的认识不明导致而成的。

【解决策略】围绕目标,合理拓展,丰富课程。

拓展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唯有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点,精心选取文本材料方能使文本拓展成为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错落有致、装点得体的花朵,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生长素、营养剂。

【对比案例】苏教版第四册《母亲的恩情》一文流露出的是“深深的母爱”。教者围绕这个教学重点,在课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拓展阅读。

上课伊始,教师深情导入:母亲,一个多么神圣的字眼,一个多么伟大的称呼。古往今来,无数的人都赞美母亲,你们听,高尔基这样说——

生:世界上一切的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师:意大利作家但丁也这样赞美母亲——

生: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评析:两句名言,带领学生初探“母亲”这个词语的韵味,带学生触摸“母亲”这个词语的温度,《游子吟》的“出场”,建立在这些“语词感受”的基础之上,充满深情,奠定了整个教学的情感基调。)

师:文中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了母亲的恩情和慈爱呢?

生: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这句话为什么特别感动我们?请同学们一边看图,一边把这句话好好读一读,看看是哪些词语特别地打动了你?

生:通过“夜深了、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体会母亲不辞劳苦为孩子连夜缝制衣服的情景。图文对照指导朗读。

师:儿子要出远门了,母亲正忙着给他缝补衣裳。在古代有个风俗,为远行的人缝制衣服和鞋子,必须做的针脚细密,否则出门人的归期就会延迟。所以,不管时间已经多晚,不管灯光是多么昏暗,引读:母亲还在——她想——

师:从“孩儿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母亲心里怎么样?

生:担心,难过,期盼,祈祷。

师:母亲把自己的担忧、期盼、祈祷都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到了衣服里,让我们用朗读来表现出来。

师: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已经知道你们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对儿子的那份牵挂,那这一切孟郊知道不知道呢?他是否看见母亲还在油灯下忙碌?又是否知道她对儿子的这份牵挂呢? 学生自由交流。学生再次读诗句,到诗句中找答案。

生:“密密缝“说明孟郊看到了母亲在缝衣服的情景,唯恐知道的。

师:他也知道母亲心里的担忧,诗中“意恐”的意思就是担心呢。意恐的近义词有哪些?

生:唯恐,生怕。

师:儿子要出门,做母亲最怕最担心的就是什么?只盼孩儿能早日归来,她把自己的担心、期盼、祝愿都融进了这一针针、一线线。再次指导朗读。

师:(配乐朗读)儿行千里母担忧,一会儿忙忙前,一会儿忙忙后,为儿再缝缝衣,替儿再补补鞋,千里的路,孩儿一步还没走,泪水,却已在母亲的眼里流,眼里流……

学生(配乐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评析:在以上片段中,老师以“请同学们一边看图,一边把这句话好好读一读,看看是哪些词语特别地打动了你”为话题,对原文进行了三次拓展(文中画线部分)。老师时而让学生图文对照,时而补充针脚细密的古代风俗,时而用音乐小诗渲染,这样,学生心里的“感动”与具体的“语词”结合起来,拓展奠基、拓展深化、拓展导读让学生的情绪便变得更加清晰、强烈。)


【误区三】无视学生  不切实际的拓展

【课堂现象】仍以《元日》为例,某教师在古诗学习结束之后,在课堂当中一下子出示了三首古诗来进行拓展:

师:王安石既是诗人,又是政治家。老师这里还有3首他写的古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梅花》《登飞来峰》《歌元丰》三首古诗。

生:自由朗读。(约3分钟)

师:这几首诗都是王安石写的,谈一谈,带给我们哪些不同的感受?

(生大部分还没有读好,出现冷场。)

师: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诗人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梅花》是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的写照;《登飞来峰》则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而《歌元丰》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

【问题剖析】再精彩的拓展延伸,如果学生无法理解,那也不过是一种表演过场。试想,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四年级的学生估计连正确朗读都很难做到,又如何去实现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呢?所以在老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时,课堂冷场,学生根本说不出什么。究其原因,教师高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可接受能力,不切学生实际的拓展显然是不能有效开展的。

【解决策略】根据学情,灵活拓展,提高效益。

文本拓展的内容既要立足文本,也要面向学生。拓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积累、能力发展水平等,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文本教学资源的作用。

【对比案例】苏教版第三册《孔繁森》教学片段:

师:抚养孩子,要有时间、精力,还要有钱,孩子要吃要穿,要上学读书,这些都需要钱,何况是三个孩子呢?没有时间,孔繁森挤出时间,没有精力,他强打起精神,可没有钱,他怎么抚养孩子呢?学生读第3段

(抓住“悄悄、请求、再三恳求”等词语的朗读体味,想象孔繁森和医生之间的对话,体会孔繁森希望通过献血而得到钱的迫切心情。)

师:为了三个孩子,他就是献血也要抚养他们。这可不是一般的抚养,而是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的啊。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宝贵啊,所以,他要乘夜晚悄悄去医院,是为了怕大家阻止他。医生不同意,他再三恳求。只要能让三个孩子上学,他做什么也愿意。

生(突然质问):老师,孔繁森不是拉萨市的市长吗,怎么会没有钱呢?

师:是啊,身为拉萨市市长,他怎么会没有钱呢,他的工资到哪里去了呢?让我们拿出《补充阅读》,哪位同学来为我们读一读这些画线部分的语句。

(生朗读《补充阅读》)

师:现在你明白没有,孔繁森身为拉萨市的市长,他为什么会没有钱而要去献血来抚养孤儿呢?是啊,为了藏族人民,他付出时间、精力、金钱甚至付出自己的健康,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宝贵啊,这些都是常人所做不到的,而孔繁森能做到!他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更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一个伟大的人。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中的这个片段。(学生齐读课文第3段)

师:多么感人的故事啊。能不能把这段背一背?

生: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师:孔繁森为藏族同胞所做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些,看!(投影展示孔繁森在藏期间深入藏胞家庭的图片。一幅幅图片交替展现,同时配以电影《孔繁森》的主题歌《公仆赞》)

师:(在背景音乐中,深情导语)藏族同胞的帐篷里、土屋前,敬老院里,学校里,到处都有布满了他的足迹,到处都有他高大的背影。他对藏族同胞深深的爱,洒满了这片雪域高原。(《公仆赞》歌词附录如下:你是公仆身上凝聚着民族魂,你是大树身后成长着大森林 。孔繁森啊孔繁森,你是一团不息的火啊,光焰照后人照后人 。老百姓在传颂你啊孔繁森,你有一颗善良的爱民心 。微笑融冰雪啊送炭进柴门,情同亲骨肉爱比海洋深 ……)

(评析:《孔繁森》课文配套阅读当中收录了四个小故事:《收养孤儿》《救护老人》《帮助孤老》《孝敬母亲》,这四个小故事从不同侧面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润泽。四个故事原文一千多字,教者没有一股脑儿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根据课文教学,对故事进行了归并和整理,选取了其中部分的片段和语句,并事先圈画出重点的语句,这样字数就减少到273字。《公仆赞》由歌唱家万山红演唱,热烈的旋律,深情的演唱,再加上孔繁森的一幅幅照片,一下子征服了全体的学生。

儿童是用音乐、色彩思维的。拓展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喜好又要抓住他们的兴奋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这样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图书馆
简约中求本色: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是“写”的基础。
走进名师课堂,感受课堂魅力
语文教学:例谈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三步曲
让阅读成为悦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