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 | 黄光辉:夯实基础 创新发展 ——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夯实基础  创新发展

——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黄光辉


        摘 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基础学科,是基础的基础。因此,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脱离农村实际,不重视夯实基础,学生语文基本功不扎实的现象。为此,应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上,以语育人、以文育心、针对实际,在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夯实基础,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色。

        关键词:农村语文    夯实基础    还原本色



        我国教育改革的希望依然在广阔的田野上,而基础教育布局大部分在农村。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基础工具性学科,是基础的基础。因此,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基础教育中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反观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普遍存在脱离农村实际,不重视夯实基础,学生语文基本功不扎实的现象。如何让学生摆脱心理困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语文?我们认为,应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上,以语育人、以文育心、针对实际、抓住根本、夯实基础。

   

>>>>

一、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什么是识字教学的基础呢?在农村学校,学好汉语拼音是基础。农村孩子只会讲方言,识字也不多,需要借助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和识字,为用普通话进行言语交际和阅读打基础。然而就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整体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当下农村小学教师中非师范专业的居多,他们对汉语拼音本不熟悉,师训工作又不能满足要求,教学方法老套、单一,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不浓。加之农村孩子受语言环境的制约,不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中接触的人们几乎都是用方言交流,所以要在一年级上册用四五周时间,从方言过渡到规范的发音,从而学好汉语拼音是很难的。由此,延误了学生认读汉字,学习普通话的最佳时机,之后还会影响学生用音序检字法查阅字典,独立识字也难了。因此,在小学一年级加强汉语拼音教学十分重要,即使到中、高年级也要重视通过言语运用进行复习、巩固。

        此外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让学生按笔顺规则书写汉字,也是打基础。当前不少农村学校对写字教学不重视,学生书写姿势不正确,握笔不规范,发倒笔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学生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画字”。如此哪还有字的框架结构,何谈“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把字写正确,写规范是前提,基本要求是端正,继而是整洁,把字写端正、写整洁了,离美观也不远了。

        在第一学段,“课标”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要达到这一要求,对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学生记得虽快,忘得也快,生字回生率很高。

        这些年来,农村小学老师也在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教学,如看图识字、注音识字、随文识字、归类识字、韵语识字、猜谜识字等等。

        相较而论,学生在阅读中随文识字效果较好。以往,我们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用生字卡,或用多媒体,一遍一遍地读生字。读后当堂检测,效果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就遗忘了。究其原因,主要是识字脱离了语境,孤立的练读,生字难以进入学生的记忆链中。如果我们让学生借助上下文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语境中,反复再现生字,学生就不易遗忘了。即使学生遇见从未学过的新字,也可借助拼音,查阅字典独立识字。由于生字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学生通过联想、再现情境,也能勾起回忆,正确认读。

       

>>>>

二、打好阅读和习作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为此,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针对农村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哪些基本的阅读能力呢?

        通常,我们把阅读能力分解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积累能力、鉴赏能力,其中,认读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学生不会认读,谈什么理解、积累,更何谈“鉴赏”!

        在小学,学生首先要学会朗读,逐渐学会默读。随着年段增高,提高读的速度,便于学生略读或浏览。就朗读而言,“课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在小学各年段一以贯之。当下,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一样,太过关注“有感情地读”,甚至把“有感情”作为评判朗读水平的首要标准,反而忽视“正确、流利”这一基本要求。其实从朗读的要求看,“正确”是基础。朗读时,首先应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得流利、通畅,不读破句,读长句时能注意间歇和停顿。如学生真能做到“正确、流利”,自然就会有感情了,或者说,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情就自然流露出来了。但是,在教学中,常出现学生朗读时声音忽高忽低,忽快忽慢,忽强忽弱的现象,以为这就是有感情的读。少数教师还教给学生一些朗诵的技巧。这些都是舍本逐末的做法。试想,如果学生连“正确、流利”都做不到,感情真有那么重要吗?是真的有感情吗?是真实的感情吗?因此,我们主张在小学,尤其是低段,应着力打好朗读基础,即读正确、读清楚,再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基础打好了,还怕没有感情吗?反之,如果跳过基础去追求“有感情”,只会造成“矫情做作”,不仅无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还可能伤害学生纯洁、美好的感情。至于农村学生喊读、唱读、漫读、读望天书、按固定腔调读等现象,也应在要求读正确、流利的过程中逐步纠正。

        在农村小学积累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本能力。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了再指导背诵,教给方法,自会熟读成诵,烂熟于心,而成为学生的语言积淀。即使对“不求甚解”的古诗文,背诵之后,贮存在脑海里,一旦生活阅历丰富了,这些积淀下来的语言文字自会苏醒,在言说或行文中引用得当,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于习作,学生通过写具体达到文从字顺,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训练。要求内容具体,句子通顺,有条理,尽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写具体是关键。农村学生亲近大自然,远山近水,阡陌纵横,尽收眼底。又如春燕衔泥,蚂蚁搬家,蜜蜂采花……学生眼所见,耳所闻,心所感,写下来自然是真实具体的。作文有内容了,铺排开来,用词造句自然上心,分段表述顺理成章。学生把一件事写清楚、写通顺了,自己看得明白,读懂了,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渐提高作文的兴趣。

        “课标”在第一学段主要强调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第三学段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从“课标”的表述看,更在意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写作的信心,并不要求系统地传授写作的技法和章法。同时也提示我们,小学作文教学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任意拔高要求,将会削减学生作文的兴趣,挫伤学生作文的信心。

        

>>>>

三、打好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


        一般来说,儿童在幼儿园主要是游戏,着重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讲卫生、懂礼貌的好习惯。在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好习惯越早越好,一旦养成坏习惯,很难纠正。

        习惯是什么?即通过反复练习某些行为,长期培养,这种行为方式就固化了,甚至不需要意识的指挥,就能顺利地做好某些事情,即习惯成自然。

        在农村小学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首先是读书和写字的良好习惯,现在,有的小学生读书斜着肩,歪着头,有的学生躺着看书,有的学生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看书。写字趴在桌子上,握笔姿势也不规范。因此,最基础的学习习惯应是养成正确的读书和写字的姿势。例如腰要伸直,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合宜,握笔姿势要讲究规范,等等。这些不仅是读书写字的基本要求,而且关系到学生用眼卫生和身体发育。

        还要培养学生自觉整理书包,爱惜书本和笔墨纸砚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睡前整理好书包,检查课本、练习本和文具是否齐备,并有序地放置书包里。这不仅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也是在培养学生有条不紊地安排生活的能力。

        此外,要让学生养成爱惜书本和笔墨纸砚的习惯。珍惜书本就是珍视知识;爱惜学习用具才会正确、熟练使用学习用具。国内有一本教科书上编有短文:“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战士爱枪又爱炮,我们要爱书和笔。”试问,一个不爱惜书和笔的学生,还会读好书、写好字吗?

        我们认为,上述两点是最基本的良好学习习惯。随着年段逐渐增高,还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查阅字典、词典的习惯,勤于观察、敏于发现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以及每天练习写字和写字即练字的习惯,等等。养成好习惯,一要认真,二要坚持。可见,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夯实基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体,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色。夯实基础正是为了谋求发展,但发展不是简单移植城镇学校的经验,而是面向实际,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突出特色。例如有的学校的语文教学以诵读古诗文为特色,有的学校以读写结合为特色,有的学校以写字教学为特色,有的学校以读童诗写童诗为特色,等等。基础夯实了,方能立足农村,放眼全国,取长补短,发挥优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语文教学创新之路。



(作者单位:重庆秀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7年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教师资源频道
初中语文有难度 不少学生很头痛
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如何使农村小学生喜欢写作
我的小学语文教学故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