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 | 陈丽婷 施茂枝:莫让学生提问沦为 “教托儿”




莫让学生提问沦为 “教托儿”


陈丽婷   施茂枝


        摘   要:  当下小学语文课堂上常见的学生提问往往不是出于学生真实之疑, 而是在教师要求或暗示下的虚应, 只是配合教师教, 甚至只是配合教师演, 完全丧失其应有功能和意义。 基于真实之疑的学生提问, 才能满足学的需要, 真正成为教学起点。 为学的需要而行, 因真实之疑而问, 是学生提问的出路。

        关键词:提问   现状   出路



一、配合教需,无疑而问:学生提问的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学生提问被引进小学语文教学,新世纪语文课改之后盛行。开始时,学生只能就生字、新词等提出琐碎、零散问题,实际上仅就识字或认读方面提问,并未真正进入阅读领域或者阅读核心。 于是,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提问开始被讨论, 引导学生在课文重点或关键等处提问的主张逐渐被认同和实践——此中之“问” 大致有三大类型, 代表着学生提问的现状。

(一)敷衍师求的假问

先看一个例子。教《晏子使楚》,老师在板书课题后, 有以下一段师生互动:

师: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晏子是谁?

生:他什么时候使楚?

生:他在什么情况下使楚?

生:在他使楚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

生:他使楚的结果怎样?

师:真了不起,仅仅围绕题目,就提出这么多问题。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晏子使楚》, 通过学习,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上例学生所提问题从表面看是教学起点,体现了“以学定教”的先进理念,其实非然。学生所提问题,答案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在课文中直接找到, 而一般情况下, 学生课前哪怕仅仅处于好奇也会把课文看一两遍, 在那些有着严格预习要求或学生已经养成预习习惯的课堂更是如此; 至于各级各类公开课、观摩课或比赛课, 通常学生早把课文读到滚瓜烂熟甚至倒背如流, 上课之时, 根本不会仍然心中存疑。亦即,这些貌似疑窦丛生的提问,说穿了只是被动敷衍和应付之举, 是在教师要求之下不得不进行的毫无意义的“伪疑”和“伪问”。 若此时之问真是教学起点, 那就意味着不行此举, 后续教学无以进行,而事实却是,删除此环节,后续教学也可以原原本本地按照既定目标、内容、步骤和教法进行,或者说, 可以原原本本地按照早已编就的“剧本”进行,而不必进行丝毫改变, 这也可从另一个角度揭开其“伪疑”和“伪问”的面纱。

(二)迎合师意的猜问

学生不是出于内心真实疑问, 而是在教师“循循善诱”之下,猜测出教师意图或所需,从而提出能够迎合、满足其意图或所需的问题,此为“猜问”。如, 教学《詹天佑》, 老师让学生就第一自然段提问:“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杰出的工程师? 他的杰出体现在哪里?”随后教学就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不同于前述的“伪疑”“伪问”,“猜问”通常直抵文章关键处、重点处,切中文章主旨或中心,其思维含金量大,后续教学也赖此进行,仿佛颇有教学价值,其实这只是幻觉。下例虽不同于一般的“猜问”,却像一面镜子,照出“猜问”的庐山真面:

师:今天,我要提一个问题,想知道这是个什么问题吗?

生:想。

师:但我不告诉你们,我让你们猜。但猜不是胡猜,猜要有根据,要有所准备,怎么准备呢?请听清楚。(老师讲述要求)

……

师:好了。谁先说说?

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你能回答吗?

生:能!

师:请你说说。

(生概括,教师评价。)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师: 哦,提了这么个问题。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 怕回答不全面。

师: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回答,很全面。)

师:谁再来提?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师:这是一个涵盖量很大的问题,提得好,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生: 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 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 想先救自己的同学。

师: 回答简明扼要!

与包装成学生提问的“猜问”不同, 上例直截了当地让学生猜老师要提的问题,确实别开生面,但学生自问自答, 清楚表明其问并非发自于疑, 而所提问题, 也都与老师自己提问等价, 是学生在模仿教师提问。通常的“猜问”,形式与此有别,无疑而问的实质却并无二致。学生问题往往问得其所, 问得其时,正中老师心意,正合教之所需,真相却是教师借学生之口问自己所想要, 是学生在教师精心布局和诱导的产物。师生配合,天衣无缝,更易于被误以为是“以学定教”;但是,撕下伪装,看清实质,“猜问”也就是“伪问”。

(三)代行师责的拷问

让个别或部分学生当小老师, 向其他学生提出一些检测性问题, 以考查被问学生了解或理解课文的程度, 是为代行师责的“拷问”。 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检测性问题, 以对课文有一定程度的感悟、思考和理解为前提。就提问者而言,提问的过程是对已读结果的再整理, 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而对于被问者而言, 其作用近似于老师提问——假如问题具有一定质量的话。但是,此时的学生提问并非教学起点, 对于促进提问者进一步深入阅读也没有实质上的帮助。我们不反对培养小老师,但“拷问”无关于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学会提问。

上述三类学生提问,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无疑而问。不是学生真实之疑,而是在教师要求或暗示下的虚应,尤其是一二两类。二是为教服务。不是真正出于学生阅读或学习需要, 而是为了场面热闹、好看或为了让教学环节“天衣合缝”,亦即,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或演, 是为了让本无其实的“以学定教”看起来煞有介事。 因此, 现状中的学生提问,大多是师生心照不宣地合演的“双簧”戏码, 沦为不折不扣的“教托儿”, “以学定教”又何来之有?


二、为学而行,有疑而问:学生提问的出路


满足学的需要,是学生提问的意义或价值所在,其前提是问必须出于真实之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学生有“惑”而解之,是为教师本分;此中之“惑”固为教学起点之一,理当是真实的疑惑,绝非“伪疑”和“伪问”。基于真实之疑的学生提问,才能满足学的需要,真正成为教学起点,这才是“以学定教”的题中之义。 目前所见讨论学生提问的文章, 往往喜欢引用明朝大学问家陈献章之语:“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此中之“疑”也必是真实之疑, 断不会是伪装和作秀之疑。因此,为学的需要而行, 因真实之疑而问, 是学生提问的出路。

(一)不解文意的疑问

阅读教学过程,概而言之,是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过程。“披文”是读懂文面之意,是阅读的开始和必不可少的步骤。尽管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多为白话文, 但由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不见得所有学生都能读懂文面之意。因此,学会提问,应学会就文面的不解之处提出疑问,解决此处之疑,方才真正落实“披文”, 为登堂入室走进文本奠定基础。阅读教学过程中, 涉及到的知识有三种类型: 一是“写什么”的陈述性知识;二是“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程序性知识,三是“怎么读”的策略性知识。文意属于“写什么”的陈述性知识。不解文意的疑问是获得陈述性知识的一部分。 名师支玉恒教《草原》, 课始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有学生提出:“这篇文章最后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写‘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什么意思?”教《飞夺泸定桥》, 课始他让学生提问: “‘最后取得了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些都是不解文意之“疑”, 解疑释疑,方能扫除深入阅读的障碍。

(二)由表及里的探问

深究其实的探问, 是在读懂文面之意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究。从问的内容看,探问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就文章的思想内容而问, 又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就课文没有写清楚的内容而问, 问题不外乎“怎么回事、具体情形怎样、为什么是这样”之类。如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学生就“遍插茱萸少一人”问:“插茱萸的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呢?”支玉恒老师教《草原》, 学生问: “文章第一节的最后一句话写牛羊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不知道‘乐趣’指的是什么?”“我想知道课文所写的草原是哪个地方的草原。”教《蝙蝠与雷达》, 有学生就“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 越来越近, 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问:“为何飞机的灯是‘一红一绿’而不是一样的颜色?”如此等等。其二是为探究句子深隐的情感或深刻的含义而问。如教《中彩那天》,学生问: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 有信用, 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是什么意思?”第二大类是就文章的语言形式而问, 即问题多为“怎么写”或“为什么这样写”,特别是后者。支玉恒老师教《飞夺泸定桥》,学生问:“课文重点是写飞夺泸定桥的经过,那么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教《草原》,学生问: “文章第一小节为什么用很大的篇幅来写草原的风光美? ”让学生就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提问,得意得言兼顾,可以促进学生深入走进课文, 全面达成阅读教学目标。

(三)由此及彼的追问

由课文的某些内容所触发,提出延伸性、拓展性问题,是为“追问”。教文学作品,让学生就故事情节提问,如学《景阳冈》,学生问:“武松打死老虎后,又发生了哪些事?”即使是抒情为主的诗歌也有叙事成分,也可以问此类问题,如《乞巧》,学生问:“乞巧节里,人们向织女求取智巧,从诗句和资料袋的介绍看,好像只是祈求擅长做针线活,还有祈求其他的吗?”教科学小品,让学生就还有哪些同类的现象提问,如学《蝙蝠与雷达》,学生问:“人类还根据哪些动物的特点而有所发明和创造呢? ”学《自然之道》, 学生问: “自然界还有哪些现象也可以说明课文告诉我们的自然之道呢? ”提出延伸性、拓展性问题的“追问”,是进一步探究的开始,归之于“探问”也未尝不可。本文将它独立出来,是因为它不是就课文内容本身提问,是指向文本以外,有别于上述的“探问”。“追问”可以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引向生活,使之跨学科、跨领域学习,综合地提高语文素养。

(四)敢于怀疑的质问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上述三类提问即朱熹所谓的“有疑者”,这里的质问则属于“无疑者”。 人们往往把这种提问称为质疑,往往也视之为无疑而问。其实,质问也源自于疑——怀疑,是高层次、高品质的疑。质问也有两大类:其一是认为课文的人物行为、故事情节安排或事理不妥当或不合理。 如学《检阅》一课,学生提出: “队长决定将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没有征求博莱克的意见, 好像不太妥吧。” 学《飞夺泸定桥》, 学生提出: 课文第五自然段中, 红军和敌人对话后敌人并不很疑心, 后面又写雨水把火把给浇灭了,敌人宿营了我军继续前行。我军继续前进就会发出声音,敌人就不会再起疑心吗?”学《蝙蝠与雷达》,学生提出:“蝙蝠用耳朵和嘴巴配合探路, 眼睛真的就没用吗?既然没用它长眼睛干什么呢?”其二是就课文的语言表达提出不同看法。如学《飞夺泸定桥》,学生提出:“课题是‘飞夺泸定桥’,那么课文就应当重点写夺桥, 为什么课文把桥的样子写得那么详细?”“课文写了泸定桥天险,这说明红军夺桥是很困难的。 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写了红军怎么克服这些困难,再重点写上几个人物,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表情,会更突出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的精神。”学生的怀疑、质疑未必都非常正确或合理,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会“质问” 也就是批判性阅读主要组成部分。

名师支玉恒教《飞夺泸定桥》的课始, 让学生提问并提出明确的要求,“但要注意,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要着重考虑文章的中心、写法、结构,不要纠缠在个别情节上。”教会学生提问, 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提问的上述种种类型, 还要像支老师这般在日常教学中将问的方法渗透其中。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不由自主地生疑,科学理性地发问,让真正出于心中之“疑”的问成为教学起点,“以学定教”便不再是雾中花、水中月 ,学生主体性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翔安区实验学校;

福建厦门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7年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质疑能力
有效提问让课堂风生水起教育研究
提问技巧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提问题的能力
莫让“教参”禁锢了我们的头脑
莫让学生问在心头口难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