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 | 李怀源:立人为本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立人为本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李怀源


        摘 要:单元整体教学是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一种形式,立足于人的发展,尊重学生差异,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研发出“单元整合作业”,以低、中、高三个年段的实施案例说明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对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教科书每个单元整合作业的研发,包括应用写作类、设计制作类、文学创作类,三类作业科学搭配使学生获得完整发展。

        关键词:立人 单元整体 教学


一、两张图——了解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曾经建立了教学结构,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定型教学。这个结构重在教师的教,使用这个结构,教师能够定位目标,选择内容,按照相应的模块推进教学。以学科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教学内容的整合点,围绕这样的点展开教学。

  学科的教育学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教学需要从教学科转变为教学生。单元整体教学从立人的角度,做了这样的结构调整。



从上图可以看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教学、语文实践活动为内容,确定了学生发展的两条基本路径:阅读和表达。

人的发展有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但是,内外又不能截然分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突出以行为改变思维的理念,重视学生外在能力的表现。如阅读能力中的检索提取、整合解释和反思评价。如表达能力中的应用写作、设计制作、文学创作。相信学生在这六项能力中有所发展,那么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样会获得提升,他们作为一个完整人的基本素养也会提升。

(一)低年级实施案例

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一去二三里》《口耳目》《在家里》《操场上》四篇课文,“语文园地”中设计了“有趣的游戏”口语交际。这个单元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个识字单元。

根据本单元的重点,确定以“识字剪报——游戏设计”为这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学生学完这个单元要做一份识字剪报,剪报主题是“游戏设计”,内容分为三部分:游戏名称、游戏地点、游戏规则。游戏名称由学生自己设定,游戏地点可以在家,也可以是学校操场,这是与课文有关的。游戏规则就是让学生设计游戏的步骤,学生可以用上“一、二、三、四”等数字,可以使用在课文中学过的句子。这样的作业设计,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以剪报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可以使用本单元学习的生字,也可以使用课外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不能用拼音代替,要向老师和家长学习,从书报中找到这个字,把字剪下来,拼成一篇有意义的文章。

以往的识字教学,把单字独立出来,让学生读写,缺少在语境中“用字”的练习。从一年级第一单元开始,就让学生自觉地用字,以使用为目的的识字,让汉字变得鲜活起来,和学生发生意义联系,这样学生会养成良好的习惯,识字能力也会增强。

(二)中年级实施案例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4篇课文。“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秋天里,我们和爸爸妈妈去摘果子,看红叶,和小伙伴去放风筝、捉蛐蛐……让我们交流一下在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习作: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

设计以“情景再现——写一篇秋天的故事”。主要模仿《风筝》的写法,一是按照顺序来写,如做风筝、放风筝、丢风筝、找风筝的顺序。二是情景再现的方式,如,放风筝的这一段: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什么叫情景再现,就是把当时的画面用语言写出来。在这篇课文中,还有几处也是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找出来,进行研究。

对其他几篇课文的整合,学生在单元作业中可以使用本单元学过的词句。《秋天的雨》是一篇写景散文,学生可以引用其中的段落,但是,要求引用合理,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引用,比如,北方没有橘树,那就需要换成其他的树来写。《听听,秋的声音》是一篇诗歌,诗歌中的句子,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习作中引用。《古诗两首》和“语文园地”中的《笠翁对韵》等,学生可以直接引用。这样,课文中的语言材料就成了学生可以灵活使用的语言,学生在叙事结构之下,在化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高年级实施案例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只有一个地球》《鸟儿的侦查报告》《绿色千岛湖》,“语文园地”中有《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拓展阅读。

这是一个以“家园的呼唤”为主题的单元,两篇说明文,一篇童话体的调查报告,拓展了一篇。本单元五年级学生阅读理解难度不大,不用过多解读。基于本单元编排的特点,确定单元整合作业为《调查报告——家园与环境》,这份报告的结构主要模仿《鸟儿的侦察报告》,要用上《只有一个地球》《绿色千岛湖》中的材料,最后这篇文章要能够当众演讲。

学习这个单元的开始阶段,教师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鸟儿的侦察报告》中有3个方框,这篇课文也可以看成一篇非连续性文本。学生在报告中要有包含“童话”“说明”“演讲”三个方框的内容,再加上自己拍摄的照片及资料。学生以此任务为起点,自学课文,搜集自己所需要的材料,进行改写,放进文中的方框,然后把这篇文章串起来成为一篇文章。

这样的学习,教师不再讲解课文,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自己完成作业。教师不要求学生过多地向外拓展,只要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数据和内容即可,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完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资料,用实地考察等方式,做出更优秀的作业。












二、四张表格——学会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我们团队一起,把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十二学期的所有单元进行总体设计。把单元整合作业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工具。这样的设计能实现语文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统一。师生目标明确,学习过程可以操作,学习结果能够检测。语文学习变得简单而易行。这样的系统学习,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会提高。

从前表(见表1)可以看出,单元整合作业的形式大概有以下三种。三种作业形式都是以“表达”为核心。学生“表达”的方式有多种,这就为学生个性化表达和创造性表达提供了可能性。

1.应用写作类(42次)。

应用写作类作业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访谈录、演讲稿、辩论稿、书信、日记、建议书、人物传记、研究报告、游记、导读、自我介绍、读后感等。

应用写作类作业,把语言表达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学生能够为生活需要而写作。(见表2)

2.设计制作类(26次)。

设计制作类作业包括:剪报、手册、手抄报、资料卡、明信片、网页、推荐卡、标语、购物清单、口袋书、说明书、纪念册、天气预报、方案等。

设计制作的作业,体现了让学生从多方面联系中进行选材,让艺术的思维和形式帮助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准。提高学生的整合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把学生完整的发展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见表3)

3.文学创作类(24次)。

文学创作类作业包括:儿童诗(儿歌)、散文、剧本、科幻、寓言、故事、名著改编等。(见表4)

文学写作类作业,让学生学习课文结构,整合课文语言,不断进行排列和组合,发展学生的整合能力,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阶段,加大设计制作和应用类写作,适当控制文学类写作,是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三者适当的搭配,让学生获得学习能力的同时,语言能力、审美能力、整合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有发展,学生从而获得完整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朝阳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6年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设计大单元作业?|良师成长指南
怎样有效地进行学习任务群的设计?| 良师成长指南
教师干货优化单元作业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教师干货优化单元作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汇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二年级上册)
关于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