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荐丨消解神秘,祛除幻想 :青少年网络交往引导的关键(孙彩平)

截止到2014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占青少年总体的79.6%,其中1218岁的中学生网民,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以上。[1]根据相关研究,近40%的中学生报告自己至少有一个网络恋人,36.5%的中学生报告自己经常与网友保持联系。[2]


网上交往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的一种普遍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青少年为何热衷于虚拟的情感支持?如何引导他们理性对待这种“脆弱的相依”?破解网络交往的迷题,是当前广大中学教育者面临的时代话题。

看点

01

青少年为什么迷恋“脆弱的相依”?

除了游戏,网络交往是青少年网络生活的最重要内容。不同于网络游戏提供的消遣与娱乐,青少年上网交友主要为寻求情感支持,满足交往的需要。[3]青少年为什么会热衷于建构这种“脆弱的相依”?

1
时尚的“自我实验室”

依据埃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12到18岁,中国的中学时代,是 (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埃里克森喜欢用“危机”来描述其对人生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后果:其“危”在于发展不好会导致角色与价值观的混乱,甚至在与成人和常规的对抗中误入歧途;“机”在于发展得好会使人获得对美好自我(包括角色)、某种价值观念的深刻“忠诚”,从而坚定自己未来的路向与追求,为成就绚丽多彩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喜欢尝试各种角色,实际上是通过尝试来发现自己适合并喜欢的角色,建构自己理解并接受的价值观体系。这是一个以角色试误为主要方式的社会性学习过程。貌似与现实世界相分离的虚拟空间,恰好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看似不带来后果(包括经济、道德甚至法律后果)的模拟试验情境。


在虚拟空间,青少年非常喜欢角色扮演类游戏(在笔者5年前的研究中,84%的高中生报告自己正在或者曾经玩过此类网络游戏,当前这个比例可能更高),甚至也把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包括网恋)游戏化——中学生有40%的网恋率,有超过35%的中学生认为网恋是一种情感游戏。[4]


青少年显然喜欢这个时尚的“自我实验室”,乐于在这个空间,试验性地探索自我,因为“在这个真实并虚伪的世界里,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览,可以海阔天空地畅谈,可以是高官,可以是富商,也可以是我——一介百姓……”


这种虚拟的天马行空的社会性试误过程,在成人眼里自然是一些不可预测的行为、无法理解的选择,甚至潜藏着自我毁灭性的愚蠢,但却正好满足了青少年探索自我同一性的浓厚兴趣,所以他们乐此不疲。

2
对神秘性的迷恋

与现实交往不同,网络中的交往者无法确知对方社会背景的真实性,也无法确定在需要时能够再次与对方相遇,即使相约,也不能够确信对方能够赴约……因而,不确定性,可以说是网络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


克劳特(Kraut)与他的同事因为网际关系的“浅显和容易解除、偶然和狭隘”[5]性特点而称其为一种弱联系,是一种“脆弱的相依”。但这种弱联系显然不是因为其脆弱性,而是因为其不确定性、未知性以及自身的“可隐性”带来的神秘感,对青少年(包括部分成年人)有了具大的吸引力。


自古以来,神秘感对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与人们第一次听到无线电广播,看到电影与电视上活灵活现的影像,听到其传出的惟妙惟肖的声音时是一样的,网络的神奇对刚刚触网的人(由于识字水平的原因,一般来说,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以后,才可能参与性地进入虚拟生活)具有无法抵挡的诱惑力。


但不同于广播等传统媒介,网络人不是网络生活的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的参与者,是演员,是网络文化与生活的直接生产者。这一身份变化所激发的参与热情是无需言表的。


更为有吸引力的是,在网络空间,人以“身体退隐”的匿(昵)名方式出现,还可以有马甲这种类似现实中的替身,如果说交往对方的匿名化与马甲增强了网络交往的神秘感,自身匿名与马甲则让参与者有不被人知的“隐秘性”和“安全感”。


这有点类似童年时的经典游戏捉迷藏:当事人隐藏,偷窥他人的行迹与找寻。毫无疑问,青少年在网络交友中可能体验到童年时玩捉迷藏游戏的快乐与刺激。

3
理想化的心理投射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60.1%的青少年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整体对互联网信任度高,依赖性强,安全意识较弱。


这可能是由于学习压力的存在,内心秘密世界在日渐形成的中学生生活节奏紧、课余时间少、缺少表露心迹的对象与机会,会容易选择向网络朋友吐露心声,把网络误作“真实自我”的展现平台,也会由于幻想式的心理投射而对网络交友产生情感寄托。


网络空间的“隐形人”状态及与对方的偶遇情境,不仅为当事人提供了想象的安全感, “反正你也不知道我是谁”的隐秘性以及“从此不会再相见”“我们互不认识”的疏远感,也促成“说了也无妨”的心理,使人在网络空间更可能吐露在现实生活中、在身份和各种社会性约束中不便和不能讲的“真言”和“忠言”,给当事人一种自我真情告白的轻松和自由感,从而容易让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把网络当成安全而隐密的场所,将网友当知己。


乔伊森在2001年做的对比研究,证实了这一点。[6]在现实中没有机会表现自己(如很少受到关注的人)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如身体、相貌等)而无法表现自己的人,在网络中往往会表现出与现实中反差很大的性格特征,会更容易把这当作“真实的自我”。


有这种想法的人,也容易“推己及人”,把网友的话当“真言”、“忠言”和“脏腑之言”来看待,认为网络朋友比现实中的人更可靠、可信,从而在其内心,与网络朋友间产生更亲密的感觉,从而容易对网络空间中遇到的人形成强烈的信任与依恋。


但是,这种“真情告白”,很多情况下是建立在人对自我及对方的理想化想象基础上的。“距离产生美”的原因,就是因为距离为人只提供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其中的细节都依赖想象去补充。网络可以使人超越物理空间,但依然无法超越人在场可能提供的诸多真实细节:眼神、表情、语气、动作以及所有这些与人的气质、衣着等给人的整体感。


所有这些无法通过网络显示的细节,都会通过当事人依据有限的文字信息和自己的想象而添加上去。在这些想象中,会有很多与真实情况不一致的因素。巴格等人的研究发现,“如果参加者喜欢他们交流的聊伴,那么他们往往把一个人理想亲密朋友的品质投射到这个聊伴身上”。 [7]网友交往中“见光死”现象,说明了网络交往中所建构的理想化形象与现实网友形象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


这种理想化想象,如同一个滤镜,一方面使虚拟交往“看上去很美”;另一方面也可能掩藏了不可见的丑恶,但天真的青少年可能只看到其美丽的一面。

看点

02

引导的关键:祛除神秘与幻想

网络交友给处于同一性探索中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实验室,应该成为有助于青少年自我健康成长的新平台。但由于虚拟交往的特殊性,容易使不明就理的青少年产生过度依恋和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误入歧途。对青少年网络交友引导的关键是祛除其神秘性与幻想,将网络交友现实化与理性化。

1
通过信息技术知识普及消解神秘感

降低神秘感的最好方式是揭秘。如前所述,网络交友的神秘感有两个层次:一是网络本身的技术神奇性;二是网络交往中人的私密性。


针对青少年基于对网络技术的不了解而产生的神奇感,要结合信息技术课程与科普专题讲座的方式,生动灵活地开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青少年深入浅出地了解虚拟空间的基本工作原理,特别是虚拟交往的工作原理,从而一方面激发其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向往,另一方面解除网络的神奇感,对网络产生“原来如此”的科学态度。


针对青少年基于误解产生的网络空间的私密性,一方面可以讲解科学知识,如简单的网络追踪和解秘技术,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体验简单的网络追踪与侦查;另一方面通过真实的网络案例进行引导。主要目的是引导青少年认识到,网络空间不是一个私密空间,而是一个开放空间,个人的任何网络“足迹”都可以追查,所有的网络密码都可能被解秘,因而,虚拟空间跟现实空间一样,有监控(网管),有小偷(盗号及各种黑客),现实中的警察可以在网络中追击任何违法行为。从而让青少年明白网络不是世外桃源,网络行为实际没有任何私密可言。


另外,一些老师选择通过主题班会这一公开讨论的方式,直面网络交友问题,使这一问题本身公开化,也是一种降低网友私密程度的方式,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祛除了网络的神奇性与私密性,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初上网者对网络交友的迷恋可能。

2
现身说法,揭开网络幻想的面纱

针对青少年网络交友中容易出现的误将网友当知己的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到心中的网友与其本人间可能存在反差这一事实,祛除其对网友存在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是问题的关键。


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例(如果有发生在身边或者青少年熟悉的更好),引导学生明白网络交流中的虚拟性。也可以尝试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亲身验证,引导青少年在观念上逐步祛除网友的光环。活动可以分几种方式进行:


第一种方式是开关于网友的交流会,请大家谈谈自己交往的网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大家的网友都是“非常好的”,比自己身边的朋友都要好,从而反思“心中”的网友可能与现实存在差距。


第二种方式是请有过“见光死”经历的学生讲述自己的这一经历,从而让学生确信自己“心中”的人与其真实的状况之间的差距。考虑到有学生会有隐私避讳,可以选择一些同龄人的案例,也可以选择一些学生们熟悉的影视剧片断,包括小品等影视作品中的案例等。


第三种方式是与信息课结合(需要技术性控制),或者专门设计一个交网友的系列活动。事先请学生一起体验交网友的过程(可以通过位置选定的方式使学生加的都是自己班的同学),一段时间后,请大家交流自己所交到的网友情况(不说网名,只说结识与交流的过程)、自己对网友的印象,最后请他们在班里找到自己的网友,通过现实与网络空间的印象差异,明白网络空间的交流与现实间的反差。


另外,丰富青少年现实生活,让他们在现实中有充分的交流、表现和表达自我的机会,也是防止青少年迷恋网络交友的重要举措。

注释

*本文为教育部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网络生活对青少年学生道德成长的深度研究[DIA110285]研究成果。


[1] CNNIC,《 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15年6月.

[2] 孙彩平 刘文亮,青少年网络生活的道德状况及对道德教育的挑战,思想﹒理论﹒教育【J】,2010(6),16-20.

[3] 孙彩平 唐燕,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上海教育科研【J】,2009(11),40-43.

[4] 孙彩平 刘文亮,青少年网络生活的道德状况及对道德教育的挑战,思想﹒理论﹒教育【J】,2010(6),16-20.

[5] Kraut R, Patterson M, Lundmark V, Kiesler S, Mukopadhyay T, Scherlis W.(1998) 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 American Psychologist,53,1017-31.

[6]【英】亚当﹒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任衍具 魏玲译. 商务印书馆,2001:135-136.

[7] Bagh,J.A.,McKenna,K.Y.A and Fitzsimon,G.M.(2002) 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the social Issues,58(1) 18-19

栏目:我该怎么办

作者:孙彩平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陈秀娣 周芳

扩展阅读

从邮箱到博客再到微信:优秀班主任如何利用网络与学生共成长?

班主任杂志

ID:banzhurenzazhishe

1.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络为何能左右青少年的成长?
青少年网婚现象分析
网瘾67:网瘾孩子的自身因素
网络成瘾综合征八大特征
网络同居”热的出现
毕业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