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程红艳:教育要引导学生走出“自我中心”的藩篱

教育要引导学生走出“自我中心”的藩篱

文 | 程红艳

前言

从个体心理发展来说,“自我中心”是每个人从儿童成长为成年人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即便是到了成人阶段,人们的语言、认知,包括对他人心理的认识,在多数情况下依然是先从自我感受出发,然后再进行调整。也即“自我中心”倾向即便是到了成人阶段也依然会留存,不过成人与儿童的最大区别是,成人能够依据环境来调整和纠正自我中心的视角。因此,自我中心并不可怕,而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固有特点之一。但是,过度的“自我中心”就如同建构了一个心理的牢笼,将自己紧紧地束缚于其中。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抱怨孩子越来越难教,越来越“自我中心”,我行我素,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种抱怨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教育专家也批判教育培养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自了汉”越来越多。成功的教育要帮助儿童在“自我中心”的笼子里打开窗户向外望,透透气、透透亮:发现他人,欣赏他人;发现世界,理解世界。

一、防止过度的“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自我中心,是个人保护个体独特性、抵御社会压力的武器;而过度的自我中心,却会出现自恋、人格膨胀和人际交往困难。20世纪60年代,戴维·艾尔金德(D.Elkind)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青少年“自我中心”包括两个主要特征——假想观众(imaginary audience)和个人神话(personal fable )。假想观众是指青少年相信自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并没有这样的众人存在;个人神话是指青少年相信自己是独特、全能且不可毁灭的。[1]显然,适度的自我中心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而过度的自我中心会导致扭曲的个人认知。如果自我中心走到极致,就可能会成为道德上的瑕疵,轻则推卸责任、习惯于指责他人、缺乏自省精神,重则自私冷漠、习惯于索取。这将是很多教师和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儿童的“自我中心”倾向在两个阶段表现得特别突出:其一是幼儿期,其二是青春期。幼儿期是由于受认知结构所限,而青春期则是自我意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皮亚杰指出:儿童对于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或意识的建构立足于“以自己为中心(self-centred)”的认识结构,他只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去看事物,不能区别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仅是认知的建构,儿童整个精神系统(包括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等)的活动状态,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2]到了7岁之后,进人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逐渐摆脱自我中心的状态。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皮亚杰将其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这种“革命”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发生得有快有慢,因不同的个性及教养方式而异。皮亚杰认为去“自我中心化”认知方式发生的条件就是儿童能够区分主体和客体,知道哪些是自己的观点、看法,哪些是外在的客观事物或别人的看法。因此,儿童时期同伴之间的游戏、儿童动手操作物体,这两种活动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让儿童学会区分自我和他人、主体与客体。


其实,现实生活中,儿童的“自我中心”不仅仅是受认知世界的方式所决定,也受关爱能力和移情能力的限制。有的儿童可以敏感地觉察出别人的悲伤、痛苦、不快的情绪,并及时地给予反馈,提供帮助;而有的儿童却不能。美国心理学家塞尔曼(Selman)指出:儿童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情感也有一个发展阶段,他用心理学术语“观点采择”来表示儿童理解他人情感和想法的能力;并提出了观点采择发展的四个阶段。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约6一8岁),儿童意识到别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约8一10岁),儿童意识到每个人都知道别人有他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知道不仅别人有不同的观点,而且能够意识到别人的观点;阶段3:相互的观点采择(10一12岁),儿童能从第三者、共同的朋友的角度来看待两个人的相互作用;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12一15岁以上),儿童认识到存在着综合性的观点,而且也认识到“为了准确地同他人交往和理解他人,每个自我都要考虑社会系统的共同观点”。[3]四个阶段的发展不是自然而然就发生的,必须要借助于教育,尤其是注重品格培养的教育。

二、克服“自我中心主义”的教育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目标

    皮亚杰和塞尔曼的研究启发我们:从孩子进人小学起,直至初中、高中,每一阶段的教育在帮助儿童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方面应有不同的重点,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其中重点阶段应放在小学和初中。


在小学阶段,帮助儿童克服“自我中心主义”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帮助他们认识“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道理。一般越是在家被宠溺、学业成绩好、有优越感的学生就越容易自我中心,认为别人关注他、对他好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这种孩子的教育尤其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在教育中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要让孩子明白他必须付出努力。比如笔者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建立了一套“积分卡”制度:孩子帮助做家务,可奖励一张积分卡;积极锻炼身体,也奖励一张积分卡,这些积分卡可以兑换成钱(一张积分卡兑换成5块钱)。孩子要买玩具就不需要再凭着哭闹或看父母的心情去索取,而是可以动用自己辛苦赚来的积分卡去购买玩具。孩子可用积分卡支付玩具50%的费用,另外50%的费用由家长来支付。这个做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尽早学会社会合作规则体系中的一个最简单、最重要的原则———所得与所付出是相称的。人际互动与关爱也是互惠的,想得到他人的关爱,必须先去关爱他人。


    在小学低年级,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去遵守规则。很多家长受浪漫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给予孩子过度自由,却不太习惯教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学校作为连接社会和家庭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需要补上遵守规则这一课。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别人的观点。比如,一位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可能会告诫班上的孩子,不光要听清楚班主任说的话,其他同学在课上的发言也要认真倾听,否则就不知道正确答案。在小学高年级,儿童逐渐知道了自己眼中的自己与他人眼中的自己是很不同的,教师和班主任需要更多地鼓励孩子形成自我反省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能力。教师和班主任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应始终高扬“关爱”的旗帜,培养家一样的充满关爱的班级氛围,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教室里承担一份责任。遵守规则、学会倾听、自我反省、关爱他人、承担责任,这些都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所必须要做的功课。


    初中生在青春期经历着“第二次心理诞生”过程,他们要从家庭依赖和童年期中“孵化”出来,去成为一个更加独立的人,他们在种种人际情感冲突、矛盾纠结中寻求“自我突围”。他们逐渐学会了从他人的眼中来看自己的行为,对于他人的看法很敏感;崇拜偶像和英雄;情绪不稳定,对自己的评价忽高忽低,观点容易偏激。这一时期的教育,重要任务不是“围堵”和指责,而是要帮助学生疏通心理压力,让他们学会与“自我”和平相处,学会没有保留地接纳自己的身份、家庭和外貌,不要因为太矮、太黑、成绩不好、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而过于敏感、郁郁寡欢。只有悦纳自我,才能更好地接纳他人。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尊心和归属感,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处理人际矛盾和同伴压力,结交有“正能量”的朋友,鼓励他们在交友中多奉献、多付出,而不只是索取。


高中生对于自己的认识相对稳定,兴趣重新从关注自我调整为关注外部世界,喜欢交往,兴趣也更为广泛。这一时期“自我中心”倾向程度在逐渐减弱。这一时期的教育,重在培养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比如个人计划的执行、个人时间的管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对“自我”的兴趣扩展到对社会生活的兴趣,包括如何服务社会、树立个人志向、选择职业等等。

三、培养儿童的两种思维能力

    要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其主要的教育方式和途径便是:同伴交往、角色扮演、两难故事讨论、体验活动、移情训练和社会服务学习等,依据年龄特点从知、情、意、行各方面多管齐下。比如:两难故事讨论,主要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认识到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看法,别人的看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社会服务学习则主要是通过服务社会这种实践活动,了解社会规则,学习做人与做事。


    不管是运用哪种方法,其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要在他们身上培养两种思维能力:“同一性”思维和“旁观者”思维。


“同一性”思维,要求个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将他人看作另一个自我,认识到其他人也像我们自己及我们所爱的人一样有感觉、希望和痛苦。以己推人、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学生之间发生冲突甚至伤害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实施错误行为的学生静下心来考虑一下:如果我被别人伤害(如叫外号),我会怎么办?我是否愿意被别人取外号?如果学生移情能力差,无法体会别人的受伤感觉,则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再现的方式帮助他提高认识。例如,普通人无法想象“渐冻人症”患者的感受,但是参与“冰桶挑战”被冰水浇头那一瞬间体会到的麻木无力,可以使人短时体会这种感觉。在教育中也可营造情景帮助学生获得某种体验,如扮演盲人体验黑暗世界的感受,在玩“二十人二十一足”游戏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旁观者”思维,要求个人能形成一种无偏私的“第三人”立场—从“旁观者”角度来看自己的生活,像对待他人一样对待和审视自己,“不敢有片刻时间忘掉公正的旁观者对他的行为和感情所作的评介”。[4]旁观者的立场要求反省自我,像批判他人那样批判自己。比如:我对某某同学做了某件事,如果不是我去做的,而是另外一个同学这样做的,我会如何评价他的行为?大家会如何评判他的行为?如果大家或我都是持批判态度的,那么我自己这样去做,也是错误的。这种旁观者的立场可能是父母立场或教师立场在学生心目中的内化。从“旁观者”第三人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行为,就会避免认为自己事事正确、能力高人一筹的“自私偏狭”。


    总而言之,受过教育的人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能更好地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更多地摆脱“自我利益中心”倾向的捆绑,更好地迈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历史与文化。

  

注释:

[1]鹿美丽.初中生自我中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02): 199-200.

[2]丁海东.论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主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151-155.

[3]丁芳.论观点采择与皮亚杰的去自我中心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6): 111-113.

[4]杜时忠,程红艳.“无德而富”与道德教育的根本性危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O1):20-27.


本文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制度德育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观点是什么意思?
【课程】《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36_6.3 儿童角色采择能力与道德教育
小学生社会认知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眼动文章] 时过境迁,你为何偏偏还记得那件事
角色采择
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