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讲坛 | 魏小娜:语文学科素养探析:“读写素养”的视角(上)
语文学科素养探析:“读写素养”的视角(上)
魏小娜  (西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
从国际母语教育研究领域的“读写素养”视角入手,可勾勒出语文学科素养的三维“读写素养”框架:“What(读写素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什么)”“How to do(具体语境下如何使用读写素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Why(为什么是这样的知识、技能和信息)”,并据此框架尝试梳理出我国语文学科素养的12条核心内容,以期从不同的视角来丰富我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相对明晰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为未来的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但与宏观的“核心素养”不同,学科核心素养更需体现特定的学科内涵,鉴于此,伴随着国际社会对“核心素养”( Key Competencies)的探索,国际母语教育研究领域也在“读写素养”(literacy )进行思考——这两个研究具有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有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理论诉求,二者相比,后者对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着更为直接的借鉴价值。因此本文将重点从国际母语教育研究的“读写素养”视角入手,尝试探析语文学科素养的宏观框架和核心内容,以期从不同的角度丰富我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语文学科素养的宏观构建:从“阅读、写作”到三维“读写素养”
在国际母语教育研究领域中,核心概念“阅读(Reading)”和“写作(writing)”被“读写素养”(literacy)所取代,是母语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转折,凝聚着国际教育界对母语教育的最新思考和价值诉求,对我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宏观框架颇有启示。
长期以来“阅读”和“写作”一直在国际母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至上世纪末开始被“读写素养”取代。尤其是以2001年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为重要标志,“‘literacy’取代了‘阅读’和‘写作’成为学校教育一个新的“底线”和新的“重心”。随后在专业研究领域中“读写素养发展”取代了“阅读和写作发展”,“读写素养研究”也取代了“语言艺术研究”;一些期刊也更改了名字,如《澳大利亚阅读期刊》变为《澳大利亚语言素养杂志》,《阅读行为期刊》变成了《素养研究期刊》。同时英格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语言艺术课程领域“literacy”也成为一个核心词汇,我国颁布于世纪之交的《九年义务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出现“语文素养”的提法。
这种从“阅读、写作”到“读写素养”的变化,昭示了传统的基于印刷文本的“读写能力范式”向现代基于多元文本的“读写素养范式”转型,意味着“阅读”和“写作”从心理学术语(基于心理语言学的如何解码和创作印刷文本),转变为“读写素养”这个社会文化术语——“一个潜藏在不同文化过程、个人环境和集体结构的术语……会根据不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更替,包括全球化、信息量和交流技术的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也意味着“阅读”和“写作”不再是孤立的语言文字技能,而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成功应对复杂挑战的综合素质。面对这一内涵复杂的术语,很多学者都尝试采用多元分层的方法揭示其内涵,代表性观点有:
Freebody, P. & Luke, A.提出读写素养的“四种资源模型”:文本解码和编码能力(理解字面意义并借助字面意义表达);语义能力(生成意义的能力,比如理解能力);语用能力(日常的,功能性读写能力,比如写支票、读报纸、填写工作申请书);批判能力(批判性选择和分析文本,比如避免欺骗、确定信息的可靠来源等)。
Colin L.&Michele K.则提出读写素养应该有三个同时被考虑的维度:操作的维度,聚焦读写素养的语言方面,熟练掌握书面语言系统;文化的维度,聚焦联系语境理解文本,知道在给定的语境下什么是恰当或不恰当的读写方法; 批判的维度,认为读写素养是社会建构和选择的过程,是社会身份的形成过程。
Weijia Lu & Russell Cross.认为读写素养有三个主要范式:基本读写素养,聚焦语言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强调去语境化的传统打印文本的语言技能和认知能力;功能性读写素养,聚焦实用中的语言,关注在具体语境下发展读写素养,强调交流渠道的多元与开放,洋溢着鲜明的现代气息;批判性读写素养,聚焦工作、权力、社区中不断演变的语言现象。。
虽然上述观点的表述维度和具体阐释存在差异,但共同反映了读写素养的三个实质性层面:“What(读写素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什么)”“How to do(具体语境下如何使用读写素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Why(为什么是这样的知识、技能和信息)”;也共同体现着读写素养三类不同的理论基础:阅读和写作心理学、语用学和功能语言学、社会文化学;共同形成了一个相对清晰的三维“读写素养”框架,详见下表1。
表1 三维“读写素养”框架表
代表性观点
维度       理论基础
Freebody, P.
& Luke, A
Colin L.
&Michele K.
Weijia L.
& Russell C.
What
是什么
阅读心理学,
写作心理学
文本解码编码能力,
语义能力
操作的维度
基本读写素养
How
to do
如何做
语用学,
功能语言学
语用能力
文化的维度
功能性读写素养
Why
为什么
社会文化学
批判能力
批判的维度
批判性读写素养
该三维“读写素养”框架从新的视角对读写素养进行了逻辑分层,有助于我们拓展语文学科素养的思考视域,更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扭转语文学科过于注重静态语文知识的现状;同时也简化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头绪,方便认识和实践不同层面的素养。下面将围绕三维“读写素养"框架,探索语文学科素养的核心内容。
二、语文学科素养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读写素养”的基本操作层面
国际“读写素养”的研究视域开阔,特别重视现代社会的多元媒介文本,从基本操作层面开发大量“新”的读写知识和技能,对更新我国语文学科素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很有启发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密不可分的内容:
一是“多元媒介文本”的形式特征和内容匹配性。即不仅要掌握现代社会多元媒介文本的形式特征;还要了解什么样的信息内容与什么样的文本形式最匹配,比如清楚知道“表格”适用于表达信息比较类内容、“图片”是对非专业人员展示专业知识的最佳手段等。
关于“多元媒介文本”,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未能充分认识其在推动语文“新”读写知识技能的出现,甚至是推动整个社会实践发生深刻变革方面的重要作用。因为在“富符号”的信息时代,“文本是社会形成和文化给定的可供产生意义的一切资源”,文本对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决定性意义,应对新的生活必须掌握新的文本操作技能,能够进入某一个领域就意味着能够熟练运用这个领域的文本。尤其是数字化技术带来的电子文本和产品,更是极大地影响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新的社会实践都涉及到电子文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传递,精通这些文本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扩展信息范围、提高交流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二是“新”读写知识和技能。所谓的“新”读写知识和技能,是指基于多元媒介文本的大量涌现和运用,为了有效参与社会所必须具备的新的“理解和制造所有文本形式的信息的能力”——超越传统“阅读”“写作”能力的“听说”“观察”“表现”“媒介素养”等读写素养知识和技能,也即运用信号、标志、编码、图片形象等打印的、口头的、视觉的、电子的文本,制造和交流意义的知识和技能。
目前很多国家的母语课程标准都很重视这类基于多元媒介文本的“新”读写知识和技能。比如美国在1996年的《英语语言文学标准》就指出“我们广泛地使用‘文本’这一术语不仅仅是指印刷的文本,也指口头语言、图片或图形和沟通交流的技术所产生的电影、电视、广告等非印刷文本。……交流的方式除了具有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形式之外,还包括视觉交流的语言(即媒介素养)。阅读不仅仅是读印刷文本也包括广泛的聆听和观察周围。” 新西兰课程标准(2007年版)也规定“学生要学习口头、书面、视觉三类文本……通过参与基于文本的活动,学生变成具有技能的、熟练的说话者、听者、读者、表现者和观察者……读写素养的主要维度是听、读、观察、和说、写、表现(Presenting)。澳大利亚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标明“文本是沟通交流的手段,文本可以用来写、说、观察,或者多元形式,是打印的或数字化的或在线形式。……如体态、符号、真实物体、照片、象形文字等,为我们跟不同的读者、为了不同的目的进行有效交流提供条件”,“读写素养涉及到学生听、读、观察、说、写、创造口头的、印刷的、视觉的、数字化文本,在具体语境中为了不同目的使用和修改语言。”
相比之下,目前我国语文课程标准虽然也很重视“语言的实践运用”,但尚未充分接纳和认可现实情境中的多元媒介文本,导致对大量“新”读写技能的“误读”和“误判”:一方面大量的媒体报道说年轻人的阅读和写作越来越少,但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把时间和经历用来网上PS、漫画绘制和fan fiction写作等复杂的文本使用行为。我们该如何解释这种努力?学校教育是否应该承认这是重要的的写作和阅读习惯?这些行为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该如何施加教育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恐怕都要从正视多元媒介文本开始。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9017.7-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教学研究:基于核心素养与读写共生视野的群文阅读教学
说文论语|魏小娜 王湛月:跨学科学习视域下的阅读策略教学探析
余映潮老师谈中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和语文一起细水长流:高考总分725分、语文146分的唐楚玥谈语文学习经验
2020广州中考语文全卷快评:聚焦学科素养,彰显本土文化
语文教育应解决好四大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