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防溺水安全教育最全手册!务必让每个家长孩子都看到!
近期
随着全国各地气温迅速回升
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令人痛心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溺水是世界各地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每年因溺水死亡数估计为37.2万例,每小时就有40多人溺水死亡。在中国,溺水是14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意外溺水死亡事件占儿童意外死亡事件的57%,而0至14岁儿童溺水死亡占全部溺水死亡的56.04%

生命第一,预防溺水!

2020年中小学生(幼儿)预防溺水专题教育片

如何防止意外溺水身亡的悲剧?

请小朋友牢记“六不”!

请家长警惕“三大误区”!

【防溺水'六个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其次

家长必看!

这“三大误区”一定要警惕

▶ 误区一:孩子溺水后都会大声呼喊吗?

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用力拍水、大声呼救,其实真正的溺水并不像这样!


溺水总是悄然发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特别是孩子。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来却像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而此时,孩子可能已意识模糊,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救治!

▶ 误区二:孩子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吗?

有很多人认为只要会游泳,在水里就很安全,就不会发生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其实从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看,多数孩子都会游泳,但他们往往忽略了这些状况:

水下的世界很危险,特别是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在这里面游泳,水草可能缠住你的脚、碎石可能划破你的脚、淤泥可能陷住你的脚……让你无法施展你的游泳技术,进而发生意外。

并且你的身体状况,腿部抽筋、身体疲劳、空腹等也会让你无法正常游泳,从而导致溺水。

▶ 误区三:手拉手就能救上来溺水者?

我们不时会在新闻上看到手拉手救人,最后导致多人溺水的悲剧,每次听到这样的案例我们都很揪心!

我们都能理解,看到亲人或同伴突然溺水,在情感上、道义上,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自己去拉一把或拽一下,但这一拉往往是徒劳的,甚至还可能让自己溺水!

救人的方式有千万种,但这种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死亡率是最高的,因为结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让多人落水!

不管当时情况多么危急,我们都要在理智上保持清醒认识:救援溺水者是很有技术难度的,没有受过水中专业训练的人员,很难救援成功,特别是对孩童来说。

按照最新的国际急救指南,溺水者的正确施救步骤

溺水者的正确施救步骤

根据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状态,采取相应急救措施。非专业医务人员,只判断有无呼吸、不评估脉搏。
清醒,有呼吸: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呼叫无反应,但仍有呼吸:呼叫120,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防止误吸,等待120。(下图为美国红十字会推荐的关于溺水急救的5环步骤:)
无反应,无呼吸:即刻清理口鼻异物,并按照A-B-C的顺序,即: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胸外按压(C)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附近有AED,立即介入AED除颤。并持续心肺复苏,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最后再看一下国家应急广播的溺水救援和急救的教学视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秋国庆假期防溺水安全提醒
痛心!警惕!近期多名孩子溺亡!又到高发期,这节必修课一定要学→
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致家长一封信
夏季溺水高发,手拉手搭救溺水者不可取
心碎!高考才刚结束,悲剧发生
你知道吗?落水时,一个水瓶也可救人!这些防溺水措施快学习一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