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者仁心 || 谢丁日记(8):两个人,两面旗帜


疫情日记(8):两个人,两面旗帜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原本行走在两条平行线上根本不会交叉的镇文峰、侯英魁两人与我交汇到一起,并且成为朋友。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必是同道人。

不期而遇,初识侯英魁之名。

2月11日上午9点多,我正在玉鑫花园小区值守,一个慈祥的老太太来到我面前,客气地说要出去买菜。

按当时的规定,每两天一家可以派一人出去购物。我看她年纪大,劝她回去,让年轻的家人去购买,她说家里只有她和老伴。

测温正常,递给我《希望桥社区出入记录表》:周邦意,女,1947年8月30日,左边写有一竖排工整的小楷:向守护百姓安全健康生命的社区抗疫战士致敬!——居民侯英魁。字写得工整有力,战字还是繁体。我记下了这个名字。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门不认识对门,邻居不认识邻居。虽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如路人。我以为与侯英魁这个人不会再有交集。

命中有缘,得见侯英魁老人。

3月6日,我值夜班,交接事项交待,侯老一人居家,我决定去看看。仔细查看了救灾棚里挂着的《希望桥社区弱势群体人员花名册》:老楼502室,侯英魁,83岁,责任人周香玲。

19:50,爬上105级楼梯,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楼梯间没有杂物 ,干净整洁。敲门无应答,开门不见人,过道柜台上有个小黑板,写满漂亮的粉笔字,起首是ABCD四个字母,字母间乱七八糟的连接线,像调兵遣将的作战图。再看,书房灯亮着,一个老人正拿着放大镜看书,挺投入的。

看到我,老人慌忙起身。稀疏的几根银丝盖不住老人白皙的额头,穿着整洁却走路不稳,说话声音洪亮,却有点耳背答非所问。

侯老把我引到黑板处,指着上面的ABCD娓娓道来。原来他在潜心研究肺炎人传人问题,怎么找中间人的关系。这个老人有学问,关心大事,不一般。

我说东他答西,只好借助黑板交流。人民政府措施有力,你们志愿者都是好样的,那么辛苦还来照顾我,谢谢你们。得知他吃过饭,身体没事,不需要帮助后才离开。老人思维清晰敏捷,似乎有许多话说不完。

识得镇文峰,源于防疫值守。

他是市经信局的科长,一名老党员,53岁,1.7米多的个子,沧桑岁月并没有在他古铜色的脸上留下痕迹,神采奕奕的他,善良随和。每天,他都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上的一个。

记住他的名字源于云上咸宁《风雪守门人》和今日头条《经信老兵:战“疫”前沿流动的旗帜》的报道,他的事迹让我印象深刻。他是玉鑫花园小区第一书记,交接班的次数多了,也就了解了。

他曾经是武警战士,保持着军人一贯作风,干脆麻利,不图虚名。他做志愿者源于三个心愿,他在单位工作群是这样说:

防指办到玉鑫花园小区检查,要求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他立即召开支部会议商议工作。组织小区党员、志愿者、业主,即日下午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把小区打扫的干干净净。

3月7日,文锋君照例早到。交接时告诉我侯老的老伴昨天突发疾病住院了,一儿一女都在防疫一线 (儿子志愿者,女儿药师),照顾不过来,老人中过风,行动不便,请志愿者帮助,主要是安慰、做饭、防意外。文锋君说自己不会弄饭,弄的不好吃。自觉厨艺尚可的我,毛遂自荐,文锋君挺高兴的。

我们的到来侯老又高兴又激动。侯老是个要强的人,不愿麻烦我们,早早自己就准备好了。他说儿女很孝顺,生活所需都准备好了,只要热热即可,活动活动,对自己身体有好处。

对我们的到来,尽是感谢。儿子接他他不去,说志愿者把他照顾得非常周到。儿子是科技学院的处长,防疫责任大,教学任务重,老人说不能拖他后腿。要他像岳飞那样,不能忠孝两全,就先国后家。

侯老的话匣一开就像开闸的洪水,不停地给我们讲他的故事。他需要的是诉说,是陪伴。

他说一辈子最难忘的是共产党,让他成为主人;最值得骄傲的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巨大变化,他是其中的建设者;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安享晚年,他是其中的享受者。

他说他的父亲是产业工人,组织民众欢迎解放军进城,为武汉解放做出过贡献。他当时是一名学生,经常听父亲讲共产党人的主张,说解放军是穷人的队伍。在父亲的影响下,他组织学生看电影,其实是组织加参欢迎解放军入城的行动。

翻身做了主人的他,在党的教育下,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一直担任班主席(现在的班长)。是学生的小领袖,帮助落后的同学,他还喜欢搞飞机等模型设计。讲到这里,侯老一脸的得意,像个小孩子。

他说解放初期,钢铁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志。毕业后,子承父业,他想当一名产业工人,实现产业报国梦。1956年,侯老放弃到机关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当了一名产业工人,在武钢灵乡铁矿厂一干就是四十年,从职员到领导,直到退休。

情到深处意自浓。这位1960年4月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激动地带我们到书屋,打开尘封的老木箱,将压在箱底的一大叠荣誉证书拿了出来。有读书的,有工作的,一张张给我们讲解,那兴奋的劲头犹如又回到那火热的年代。他说他的初心就是尽力工作,赶上苏联,把国家建设好。愿望实现了,他不想给组织添麻烦,坚持看书读报,看新闻,跟党走。

退休后,侯老来咸宁定居,主要是带孙子,减轻孩子们的负担,好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文锋君还告诉我侯老义务打扫楼梯间二十余年。看来,侯老是一个有趣味的人,热爱劳动,把退休生活过得别用一番滋味。

父慈子孝。又一日早晨交班,文锋君说儿子接走了侯老,不用去做饭了。我有些遗憾,没能送他。

危难时刻,惊喜遇见。两个原本与我毫无关联的人,因疫情不经意邂逅,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无论是耄耋侯老,还是耳顺镇君,他们都怀揣着一份赤诚之心,对党忠诚,对国感恩,身体力行,积极奉献。

两个人,两面旗帜,我敬佩!

作者简介

谢丁,男,上世纪六十年代人,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朴实、浪漫、随性。工作之余将情怀付诸文字,反复揣摩打造,将工作的累、生活的美、思念的情码成文字,相信文字的魅力无可替代。多篇文章在省、市媒体刊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家畈人在太仓抗疫日记(4)
“疫”线先锋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志愿者小李(防疫题材小说)
上海市 / 李海榮 【纪实文学】/《​​乐在其中——“战地日记”》
记录“疫”瞬间——银川教育人的“抗疫日记”
非常道375:防疫日记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