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龙堂每日分享——《黄帝内经》之四季发病的规律!


四季的相互制宜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译文

黄帝问道:自然界有八风有八风:八风,指来自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方之风;天有八风,指自然界中来自八方不正之邪气。,人的经脉病变又有五风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答说:自然界的八风是外部的致病邪气,它侵犯经脉,产生经脉的风病,风邪还会继续循经脉而侵害五脏,使五脏发生病变。

一年的四个季节,有相克的关系,如春胜长夏(木克土),长夏胜冬(土克水),冬胜夏(水克火),夏胜秋(火克金),秋胜春(金克木),某个季节出现了克制它的季节气候,这就是所谓四时相胜。

补充:

五行相克含义:是因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

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

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融化金属。

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有矿的土地不长草)

季节与疾病的关系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译文

东风生于春季,病多发生在,肝的经气输注于颈项

南风生于夏季,病多发生于,心的经气输注于胸胁

西风生于秋季,病多发生在,肺的经气输注于肩背

北风生于冬季,病多发生在,肾的经气输注于腰股

长夏季节和中央的方位属于土,病多发生在,脾的经气输注于

所以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

夏季邪气伤人,多病在

秋季邪气伤人,多病在肩背

冬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四肢

春天多发生鼽衄[ qiú nǜ ]  指鼻出血和流清涕。】,

夏天多发生在胸胁方面的疾患

长夏季多发生腹泄等里寒证

秋天多发生风疟风疟( nüè )因夏季阴暑内伏,复感风邪而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寒热交替、先寒后热,寒少热多、头疼、发热时自汗出、脉弦数等症。】,

冬天多发生痹厥bì jué 肢体疼痛麻木之病。

善于养生,才能延缓衰老

故冬不按,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译文

若冬天不进行按脐等扰动阳气的活动,

来年春天就不会发生鼽衄和颈项部位的疾病,夏天就不会发生胸胁的疾患,长夏季节就不会发生腹泄一类的里寒病,秋天就不会发生风疟病,冬天也不会发生痹厥、飨泄飧(sūn)泄,本病是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肠鸣腹痛,脉弦缓等。、汗出过多等病症。

精,是人体的根本

所以阴精内藏而不妄泄,春天就不会得温 热病。夏暑阳盛,如果不能排汗散热,到秋天就会酿成风疟病。这是诊察普通人四时发病的一般规律。

最后希望我们的分享能够帮助到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4)|豨莶草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一)
黄帝内经--素问;第四章 金匮真言论1
对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第四的解析
固气vs客气
肝、心、肺应时发病的规律(附语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