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皇帝过年只能吃素饺子?啥讲究?
正月初一,清宫新年的第一餐就是饺子,清帝对此极为重视,讲究饺子的馅和吃饺子时的仪式,并且把这视为不忘祖宗、不忘发祥之地的表现。



寒冬时节,如何让皇帝吃上热乎的饺子呢?原来,从腊月底至正月间,皇帝在宫里每过一个门槛,随侍的太监就要放一挂鞭炮。当皇帝一行人登上乾清宫的台阶时,御茶膳房根据鞭炮声的远近开始煮饺子,等皇帝到了昭仁殿东小屋坐稳后,饺子恰好出锅。



之后,饺子会被放进剔红漆飞龙宴盒中,再由太监飞速端到皇帝面前,并放到一张大吉宝案上。在宝案边上,会摆放皇帝的餐具:象牙三镶金筷、金叉、金勺、擦手布、渣斗。首领太监把装着六个饺子的一只“三阳开泰”纹饰的珐琅大碗,稳稳放在大吉宝案的“吉”字上,然后朗声说道:“请万岁爷进煮饺子。”



那么,清代皇帝新年吃的第一顿饺子,是什么馅的呢?据记载,清代早期和中期的皇帝,严格遵守祖训,除夕必吃素馅饺子。素饺子的馅料以干菜为主,如马齿苋、金针菜、木耳、蘑菇、笋丝、面筋等。



相传,由于早年战争,死伤无数,清太祖努尔哈赤为表忏悔,对天起誓,每年除夕包素馅饺子祭奠死者。从此,清代宫廷就留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除夕夜吃素馅饺子。到了清代晚期,皇帝对祖宗遗训逐渐淡忘,到光绪皇帝时,吃饺子改在养心殿,饺子馅也由素馅变成了各种肉馅。


据《清宫膳食档》记载,光绪十一年正月初一,在子时开笔仪式后,“万岁爷在养心殿进煮饺子。第一次进猪肉长寿菜馅十二只。第二次进猪肉菠菜馅十二只”。



清代帝王承继汉族文化,一餐一饭都体现出对祭祖文化的重视。实际上,早在除夕吃素饺子的前一天,皇帝就在太庙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



古人的观念里,祭祖是行孝的方式之一。讲究孝道的清代帝王会郑重其事地亲自到太庙祭祖,既是对尊长的怀念,也是“以孝治天下”的表现。



太庙祭祖仪式隆重,皇帝和陪祀官员早在三天前就开始斋戒。斋戒期间,不办公、不宴会、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饮酒吃肉。斋戒前,由主管祭祀的机构太常寺向皇帝进斋戒铜人和斋戒牌。



斋戒铜人与斋戒牌均创自明代洪武时期,铜人手执牙骨类板片,大祀时上书“斋戒三日”。其作用在于提醒斋戒之人保持恭敬之心,不可懈怠。斋戒牌最初为木牌,放置在官署中。公元1732年,雍正皇帝下令将其改为随身佩戴的形式,以便随时警示。


到了正式祭祖这天,皇帝乘轿出宫前往太庙,文武百官齐集在午门之外。典礼中,礼部和太常寺官员向神主献太宰、太羹等祭品。皇帝在列祖列宗的神主前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场面极其庄严肃穆。



皇家隆重的祭祖大典,也与民间的祭祖文化一脉相承。民间百姓在除夕之际,以家族为单位,聚集到宗祠,摆上菜肴、倒上美酒,举行庄严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同时祈求祖先的庇佑。



孝道,为何如此重要?在传统观念中,一个人只有尊重先祖、孝顺父母,才能为他人着想,为国家和君主孝忠。一个家庭的秩序分明,父慈子孝,才能够构架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正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孝道的核心理念。


来源:CCTV4《国宝档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宫过年之素馅饺子
清朝皇帝过年吃的食物是啥?
南北朝的配飨制度
清帝过年如何吃饺子?要蘸四种酱|清帝|过年
清宫美食
【故宫过大年】展周年纪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