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1. 挖:一种被压抑的本能

收听提示

1、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建造一个家?
2、远古人类为什么要给自己挖坑?
3、房顶是怎样诞生的?
4、地坑院是中国特有的吗?

正文

看理想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人类居住简史》,我是冯果川。
今天我们要开始讲一部“不太严肃”的人居建筑史。

一、人与建筑的联结

在讲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亲手造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
也许你会说这不可能,除了农村哪有机会给自己盖房子,而且建筑那么复杂,哪是普通人建得了的?城市里的人谁不是拼命挣钱争当房奴呢。可是你知道吗,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住宅是居民自己建造的,一位来自台湾的建筑师谢英俊,他多年来一直在推行“协力造屋,帮助大家自己盖房子,他说,在世界上有70%的人是住在自建房里的。
别以为自建房只是出现在经济落后的地方,在美国的郊区,有些人也会自己DIY住宅,这一方面得益于美国特色的木龙骨体系的住宅容易建造,另一方面是美国人有自己动手修修补补的传统,在YouTube上你很容易能找到DIY住宅的视频,看了让人又赞叹又羡慕。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很多建筑构件都已经集成得像积木一样,盖房子也变得越来越简单。在北京的建筑事务所“众建筑”——他们立志要为大众设计,所以起名“众建筑”——为了解决北京普遍存在的四合院改造问题,他们设计了名为“插件家”的装配式房屋。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们希望建筑系统能够像电脑插件一样即插即用,其核心技术是他们自己研发的一种复合板材,集合了门窗、墙体、水电、管线插座等等,这种板材只用一只6角扳手就能安装。曾经一群没有建造经验的学生只用了6个小时,就在哈佛校园里建造了一座“插件家”,可见它的建造多么简便。
另外无印良品也成立了MUJI House公司,推出了两三层的独立住宅,MUJI House的住宅简洁灵活、建造快,虽然他们是买房送安装,不需要居住者自己动手建造,但是MUJI House的一大特点就是整栋房子内部没有房间,需要居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需求、用家具和隔断来隔出空间——这不还是在建造吗?所以同一种MUJI House的产品,外表是相同的,但是内部的空间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住宅正是献给那些更在意自己独特生活方式的人。
说了这么多,有没有点燃你建造一个家的冲动?
可惜今天的城市人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想象一下我们像农民朋友一样建造自己的房屋,我们将和这个世界是一种融合的状态,一砖一瓦,从尺寸到重量都是为手而做的;拖泥板和瓦刀从形状上看简单到了极致,完全是按照砌筑的动作来设计的;建筑材料有序地按照我们的意愿凝结成房屋,在建造中,我们忘记了自己,房屋将个人、家族、天地万物联结在一起。
住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墙上的裂缝、歪掉的木梁,这都不是问题。建造上的种种小小的失误和遗憾,都会变成珍贵的记忆,带有强烈的情感,这样的住家和这样的居住者,因为建造而连接在了一起。
而我们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我们的住宅都是买来的,它的建造过程与我们无关,我们和这样的住宅也没有身体和情感上的连接,只有头脑中冰冷的利益盘算:怎样以尽可能低的价格租到或者买到这个空间。人们居住的场所来自一场完全理性的交易,而不是身心投入的建造。
那么是谁在建造这些住宅呢?是农民工,他们在烈日下劳动、被城市人鄙视、永远买不起自己盖的商品房,所以他们对自己建造的住宅也缺乏热情和爱,他们没能在建造过程中释放自己创造的天性,付出的一切劳动都只不过是为了谋生。
这样建出来的住宅,其中凝结的可能是农民工兄弟的无奈和不满,你住在这种情绪浇筑而成的空间里,同样会感应到这些情绪,因为它们潜移默化地成了建筑上各种心不在焉的细节和糊弄粗鄙的工艺。而这种环境却构成了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从这一点上来说,房屋的建造者和居住者都是不快乐的。有时候我看着孩子们津津有味地活泥巴、挖坑,会觉得成年人太可怜了。我们被剥夺了一种自然赋予的权利,那就是建造。建造房屋不是一种职业,而是根植于我们生命中的本能。
在远古我们循着本能去建造自己的家,而今天我们遵守法律法规才可以建造:建造之前首先要拥有土地,但我们这儿没有土地私有制,这就从根上断了个体为自己建造家园的可能性。城市的土地是国有的,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的,个人不能拥有土地,至多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所以盖在上面的住宅只是大地上的过客,无法真正的与大地连接。
城市里的情况比农村更困难,因为城市里建造住宅必须有开发资质,这是普通人无法获得的。北京曾经有个热血青年叫于凌罡,在2004年左右开始号召大家联合起来成立开发公司,自己建造住宅,这样就不被中间商赚差价。
他的出发点就是不满高房价,并不是关心自建房可以产生人与建筑的情感连接,不过他这个行为还真是对房地产市场构成了一点点威胁,也曾经有冯仑这样的另类开发商主动想帮他。但是十几年过去了,他仍然在努力,可是始终没能迈出建造的第一步——拿地,可见在中国的城市要想自建房屋是多么的困难。
所以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住在不快乐的房子里,我们的建造本能已经被压抑得逐渐遗忘了。
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去追忆人类建造的起点。那时人类还在凭着本能建造,其中一种最古老的建造本能,就是“挖”,“挖洞”的“挖”。我们的祖先就住在挖出来的建筑里,这在今天看来实在太不寻常了,因为我们说到建筑相关的词语,最常见的就是“添砖加瓦”,这说明我们理解建筑通常都是一种“加法”,盖房子不就是从无到有一个堆砌和增加的过程吗?
但人类最早的建筑行为很可能是“减法”——我们的祖先很多是住在山洞里的,今天仍然可以看到这类洞穴的遗址,它们大多是天然的,但天然的庇护所显然有很多不合人意的地方,先民们需要动手改造一番,逐渐他们掌握了技能。
“挖”是指从很大的整体中去除一部分实体来获得空间,这本身就是早期人类和自然力量对比悬殊的写照。山很大、洞很小,对应的自然很强大、人类很渺小,而且人的手也不适合在坚硬的岩土上挖洞,所以挖洞的能力主要靠工具的进化。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也挖洞,但是工具太差,所以只能在天然的洞穴里搞点小打小闹,一直熬到进入新石器时代,石器从打制进化为磨制,“磨刀”的“磨”,石器的挖掘能力总算有了一个飞跃。
从这个时候起,人类才开始大规模地挖洞,出现了人工的穴居和半穴居,这是人类建筑诞生的标志,时间是距今1万年左右,我们的题目“从地洞到高楼的万年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二、从“住在洞里”到“住在坑里”

你可能会觉得我说得太夸张了,毕竟有房子住就不错了,谁还挑剔它是不是自己亲手建的呢?我们住的房子总好过人类祖先住的山洞。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住在山洞其实也不赖,因为它是天赐的栖身之地,不用特别费劲地建造。洞穴还有很多的好处,比如厚厚的岩土热容很大,保温隔热的性能都非常好。在白天,岩土能够吸收太阳的辐射,使洞里保持阴凉,晚上它又能缓慢释放白天吸收的热量,使洞里不会很冷。所以住在洞穴里,昼夜恒温、冬暖夏凉。另外,洞穴往往是坚固和易守难攻的场所,这对于改造自然和战斗防御能力都很弱的先民来说,太重要了。
但是,洞穴它牢牢的限制了人类的活动范围。随着文明的发展,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人们离开了山洞,走向更广袤的平原,山坡它是斜的,你洞穴可以水平挖掘,可现在到了平原上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出现了一种新的穴居样式,就是竖向挖一个洞,像井一样,这就是竖穴,“横竖”的“竖”,“洞穴”的“穴”。人类开始从住在山洞里改为住在坑里了。
中国就有不少竖穴遗址,新郑附近就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可以追溯到9000年前,赤峰有红山文化,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再晚一点,还有仰韶文化等等。早期的竖穴比较深,因为那时候人还没有摆脱穴居的居住习惯,也因为深能够维持恒温。
但是竖穴深了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说,爬进爬出就很麻烦。另外竖穴很容易积水,对不对,地上一个坑,水都往里面流。为了避免,竖穴的洞口要抬高,做一圈土沿,就像井口有井沿一样,防止周围的雨水灌入,也防止人不小心坠落。
竖穴的洞口还会用树枝和草编织一个像草帽似的盖子,起初盖子是活动的,人进来以后就可以把它盖上,出去的时候就把它移开,但是渐渐的,人类做的盖子就越来越大,逐渐变成草帽式的一个盖子,大得像一个帐篷一样,由粗壮的树枝来支撑,于是它就固定在竖穴的洞沿上了。
这么一来呢,草顶下面的空间大了,竖穴的坑自然就变浅了,但是浅坑还是需要土沿挡水,土沿也越建越高,逐渐就变成了土墙;而树枝支撑的草顶就演化为了屋顶,于是像蘑菇一样慢慢从地里长出来,竖穴就演化为了地面上的建筑。
变成地面建筑以后,具有保温作用的“坑”就消失了,保温隔热的功能就主要依靠墙壁和屋顶上厚实的茅草来实现。竖穴的起源被我讲得栩栩如生,但这一切都还只是考古学家的推测而已,因为竖穴距今年代太久远了,遗留下来的痕迹还是比较少。
竖穴曾经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出现过,我国的竖穴主要分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它和南方的巣居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巣居我们会在后面几集再讲。

三、竖穴与人类生活

我国是不是只有竖穴一种平面上的穴居方式呢?
当然不是,我们还有一种特别的穴居,可以说是竖穴的升级版,而且现在还有人居住在这样的穴居里。在中国的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上,有种特殊的地形叫塬,土字旁加一个“原来”的“原”,塬的意思就是三边甚至是四边壁立,但顶部平坦的地形,有点像是放在地面上的一个立方体似的。
当然形状上实际上没那么规则,塬就是一个天然的领地,它边界清晰,作家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其实指的就是这样一个塬。塬的形成有很多的原因,如雨水的侵蚀,或者风的搬运,详细我们就不展开讲了,但是有一点,塬的形成和黄土这种材料自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黄土的一大特质就是在干燥的情况下,会结实得像岩石一样,一旦吸收了充足的水分,土里面起连接作用的碳酸钙就发生了溶解,会迅速的变软瓦解,这样的话,黄土在雨水的影响下,吸水部分的黄土会瞬间崩溃,没吸水部分的黄土会依然挺立,这就形成了塬这样一种顶部平坦,但是四周陡峭的地形,在塬的陡坡上很适合挖洞。
所以黄河流域的黄土塬上出现了大量的窑洞,窑洞上部分的空间是半圆形的拱,下部分是方形的空间,这样的顶部受力非常好,不容易垮塌,下部又方方正正的很实用。这是一个又简单又合理的发明,几千年都没有变过。
如果一个塬的顶部面积特别大,要住在这里怎么办呢?人们结合了窑洞和穴居两种居住方式,在挖洞上又发挥了新的创意:利用黄土结实直立的特点,先在平原上向下挖一个方形的大坑,再在大坑的四壁上横向挖出若干的窑洞,于是,一个地下的四合院就出现了。
这就是分布在河南三门峡一带的“地坑院”,4000年前形成的居住形态一直传承到今天,现在已经是全球知名的旅游景点了。
地坑院往往都是经过一个窄窄的坡道,进入到一个下沉的庭院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四壁开凿的大大小小的窑洞,不但有主人住的主窑、客人住的客窑,而且厨房、厕所、仓库、畜生圈,这些都被安排在各自独立的窑洞里,一个地坑院就是一个大的家族。
地坑院里所有的窑洞都是向心布置的,中间的下层庭院就是一家人的生活中心,具有强烈的空间凝聚力和仪式感。这样一来,家庭的团结通过空间的向心性被强化出来。而山坡上一字排开的窑洞就缺乏这种家族的氛围。地坑院的四周也会筑起矮墙,就像前面提到的竖穴那样,目的是防止人们跌落和雨水的倒灌,这种矮墙在中国被称为“女儿墙”,大概是因为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把高墙叫“夫子墙”,矮墙叫“女儿墙”。
窑洞和地坑院是干旱的黄土地上古老而典型的居住样式,好处是容易建造、冬暖夏凉,缺点是怕水,通风也不太好。我们不要以为窑洞和地坑院是中国独有的人居景观,黄土能够被风搬运,在北半球的冬季刮西风,经年累月,一路堆积起了很多的黄土平原或高原,分布在从西亚到黄河流域的广阔地区。
所以从伊朗到阿富汗,到新疆、甘肃、内蒙、陕西、山西、河南、河北,这些地方都有窑洞,在北非的突尼斯的南部,撒哈拉沙漠边缘的马特马他,也有地坑院。这里是一片的黄沙,但是黄沙的下面是厚厚的黄土层,在这儿就有柏柏尔人建造的穴居。
上个世纪70年代,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发现了这个地方,被它神奇的景象所吸引,将这里作为《星球大战1:新希望》中的取景地,具体设定为拉尔斯家族的故乡,“塔图因星球”这个名字也是来自于马特马塔南部的一个小镇。随着《星战》电影的热播,塔图因已经成为举世闻名的小镇,电影取景的地坑院更是网红的打卡地。所以如果你想象不到这种神奇的人居景观的话,就去看看电影吧。
虽然我们和西亚、北非相隔甚远,但是相似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引导人们建出了相似的建筑,在北美和南美洲也有黄土地和穴居,所以不要过分强调我们民族建筑文化是独一无二的。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生活在里面,可以看到不同个体间的联系,我们应该感到更亲切。

四、结语

说回挖这个动作。
今天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我们的建筑和“挖”的原始的动作还有没有关系?答案是当然有了,不然唐国强老师怎么总是不停地在问“挖掘技术哪家强”?中国的房地产和城市化的热潮,对挖掘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因为城市需要大量的停车空间,而我们的地面很紧张,所以需要建大量的地下车库。
另外高层建筑出于结构安全的考虑,也要求按照楼高的一定比例建设地下室,好让建筑能够稳固地镶嵌在大地之上。所以现在建设高层建筑,首先就是要挖坑。我们把它叫“基坑”,“基础”的“基”。
有些基坑很深,为了避免塌方,就需要用一圈甚至几圈粗壮的结构把这个坑壁撑住,等地下施工完了再拆除掉这些巨大的结构,这可是又壮观又费钱。另外,挖坑还要考虑降水,因为有些地方的地下水位比较高,你挖地下室就会冒出地下水,所以要不停地用泵把水抽走才能施工,不然就会变成一个游泳池。
当然我们说这些,都是因为今天的建筑要挖的都是大坑,一万年前那些竖穴、地坑院,挖坑的工作量和今天这些宏大的建筑工程相比,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也不要以为远古时代就没有挖掘出来的大型的工程。下一节我们会给大家讲讲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的格雷梅和代林库尤,在那里有着规模惊人的穴居和地下城。
我是冯果川,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遗地图|山西窑洞的别样风情
穴居时代的物质文明遗产
“地下住宅”的奇美
黄土高原上的别样风景——话说山西古窑洞
陕北窑洞,挖洞也是门学问!(小眼看世界26)
陕西民居--土窑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