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部不吓人的惊悚片为什么又恐怖又催泪?


心理学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小阿尔伯特”实验,实验对象是一个叫小阿尔伯特的婴儿,实验者把婴儿和白鼠放在一块。

 

一开始婴儿并未感觉害怕,并和白鼠玩耍。

资料图片

 

但后来,每当小阿尔伯特触摸白鼠时,实验者就用铁锤敲击铁棒,制造巨响。听到巨响的小阿尔伯特大哭,并表现出恐惧。

 

连续几次后,小阿尔伯特再面对白鼠时,即使再没有巨响也会恐惧。并且这种恐惧扩散到了兔子、毛茸茸的狗等一切和白鼠类似的东西上面。

 

在心理学上,本实验是继“巴甫洛夫的狗”之后,对经典条件反射的再一次证明。

 

不过同时,它也饱受争议:实验者主观对实验对象施加的影响和给他留下的阴影,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而类似的模式,也被用在了我今天要给你们推荐的惊悚电影里。

 

不卖关子了,这部电影就是——《好邻居》。



整个故事开始于一项被称作“闹鬼计划”hunting project的实验。

 

实验的发起人是两个年轻男孩——叛逆、大胆、不安分的伊桑,

 

和他的好朋友,稳重、理性的富二代尚恩。

 

实验对象,是伊桑的邻居,一位古怪、暴躁的独居老人。

 

两个少年计划的实验内容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控制老人家里的电路,并加上一些机械装置,共同制造一种闹鬼的效果,

 

然后再利用事先装好的、隐藏在老人家中各个角落的摄像头观察老人的反应。

 

电影开场的段落,讲的就是两个少年为这项实验所做的一些准备工作。

 

准备各式设备,

 

趁老人不在家,偷偷潜入安装,

 

甚至制定了相当全面且严谨的实验规则,

 

一开始,一切也确实像一个正儿八经的行为实验。

 

而且两个人的态度也基本符合一个实验者的认真和专注——

 

包括吃喝在内,几乎24小时不间断地守在屏幕前,观察老人的一举一动。

 

起初,老人的行为没什么特别的,每天无非就是看看电视,散散步,吃饭睡觉。

 

而这些,显然不是伊桑和尚恩想要观察的。

 

于是两人按照原来的想法,开始了他们的吓人计划。

 

接下来的主线故事,就按照他们吓人的方式和情节中的重要元素分成了六个章节——鬼关灯、幽灵门、晓夜圆舞曲、冰点、地下室、锁头&铃铛。

 

鬼关灯,就是利用脉冲控制装置制造电流的波动,

 

以达到让灯光忽明忽暗的效果,

 

幽灵门,就是利用机械装置让门在没人碰的情况下快速开合。

 

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像这样——

 

而所谓晓夜圆舞曲,是利用音频干扰装置让老人家里的收音机半夜突然放起音乐来,

 

至于冰点,则是利用化学物质让老人家的玻璃突然碎裂,

 

并使恒温器失灵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

 

想必看到这可能已经有朋友发现了——这是一部反套路,或者说反类型的电影。

 

以往恐怖片/惊悚片中吓人的桥段,在本片中被呈现出来的时候,恐怖感尽失。

 

原因很简单。

 

在计划开始之前,科技控尚恩就已经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做出了解释。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本片可以被看做是对传统恐怖片的一种解构,它让吓人变得不吓人。


电视机突然开始出现雪花

  

那么为什么本片会被划为恐怖这个类型呢,它哪里恐怖了?

 

在我看来,主要的恐怖点有二。

 

其一,它戳中了斯诺登泄密以来人们对于隐私被窥探的恐惧——

 

连两个青少年都能靠买来的设备监视另一个人,那么我们不知情的时候是否也曾被监视过?

 

其二,则恐怖在“邻居家老人”这个角色。

 

开场不久,影片便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为观众刻画出了一个凶狠、暴躁的怪老头形象。

 

最先出现的,是伊桑和尚恩对他的描绘——他就是一个酗酒、打老婆、杀狗、喜欢监视邻居的混蛋。

 

随后老人的表现似乎证明了两个年轻人所言非虚。

 

酗酒,

 

把来访的、疑似他前妻的女人拒之门外,

 

骂狗,

 

还威胁狗的主人说要把狗狗大卸八块;

 

当他家的警报由于电流波动响起,警察负责任地前来查看状况,

 

他不仅毫不领情,还刻薄的嘲讽人家;

 

而在幽灵门那一章,他用斧头把门砍个稀巴烂的场面更是将他的暴力倾向展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我相信大部分的观众在观看影片前半段的时候,会自动代入伊桑和尚恩的角色。

 

我们和他们站在同一视点上观察、揣测、冒险,甚至不会同情老人,反而担心伊桑和尚恩会不会被老人发现并伤害。

 

当然,其实在此时电影就已埋下了反转的伏笔。

 

这里不得不提到本片的叙事方式,在聚焦于当下的叙事线索之外,电影还伴有两重插叙。

 

第一重插叙指向未来,讲的实验之后的事,场景是法庭。

 

法庭戏穿插在整部电影之间,而第一个出庭作证的警察就交代了这场实验的结局——以一个人的死亡告终。

 

至于死去的人是谁,未知。

 

这也构成了本片的最大悬念。

 

第二重插叙指向过去,内容是老人关于妻子的种种回忆。

 

尽管未来和过去这两条线索没有主线故事那么丰富,但对于想要理解本片来说却不可或缺。

 

而纵览完全片你会发现,三条线索是相互交织,互相推进的关系,插叙引入的时机与火候,都极有讲究。

 

比如在主线故事中,警察来到老人家检查却被老人嘲讽,紧接着的镜头就是这个警察在法庭上作证说看到了死人。

 

主线和未来线的这两场戏无缝连接在一起,仿佛是在暗示观众——老人是坏蛋,老人是杀人凶手。

 

果然,影片随后又出现了过去线的内容——老人回忆他和妻子在吵架。

 

主线、未来线、过去线,三条线索都带着同样的指向性——老人很坏。

 

在这样的叙述引导下,老人稍微做一点反常的事都会显得格外邪恶、可疑。

 

比如尚恩和伊桑发现老人平时出门都不锁房门,但地下室常年上锁,并且他经常会在下面呆很久。

 

这让熟悉套路的观众很容易推测——老人可能把妻子或什么其他人关在地下室折磨,或者藏了死尸之类的。

 

同样,片中观察的两人也陷入了猜测,并且伊桑坚持想去一探究竟。

 

尽管尚恩并不同意,但最终还是屈服于伊桑。

 

就这样,他们早先定下的不接触实验对象、客观不揣测等规则开始被打破。

 

在这个过程中,剧情也悄悄反转。

 

于是,我们开始发现原来伊桑想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火,

 

并且伊桑的目的还不止于此——

 

在影片穿插的法庭剧情中,有一段情节是尚恩出庭作证,道出了伊桑和邻居老人的私人恩怨:

 

伊桑父母闹矛盾的时候老人(格兰尼)曾介入,并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他父母的离婚。



同时,伊桑的妈妈则在作证时说到,伊桑翻了家里藏枪的地方,

 

由此我们可以猜测得到,其实伊桑一直想要报复老人,所以促成了这场实验。

 

于是我们看到,在实验部分的剧情中,某晚,伊桑持枪悄悄潜入老人的家中。

 

他溜进了地下室,本以为能在这里发现老人的什么罪证,结果却只发现一些药品和一个铃铛。

 

一无所获的伊桑只好把铃铛拿到了客厅,想要吓唬吓唬老人。

 

不久,被响声惊醒的老人也持枪来到客厅,伊桑没来得及逃出便躲在桌子下。

 

而老人似乎目光也正冲着伊桑的方向,不过就在观众以为会有一场枪战的时候——老人看到客厅中的铃铛后开枪自杀了。

 

至此我们终于知道,在法庭上提到的“有人死亡”,死者正是老人。

 

随后,包裹在老人身上的谜团开始揭晓:

 

原来,他挚爱的妻子在12年前去世了,这之后他一直孤僻、暴躁。而伊桑和尚恩的吓人伎俩虽然都没吓到过他,但每一次都勾起了老人一段关于亡妻的回忆。



至此,整部电影的情节终于可以被完整的串联起来,而所有的情节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比如斧子砍门和随之衔接的和妻子吵架桥段,乍一看是凸显了老人的暴力。

 

事实上,通过回忆段落我们知道了,其实是妻子催促他修理损坏的门,而老人回想起自己当年不管不顾的态度,又悔恨又自责,所以砍门撒气。

 

比如“晓夜圆舞曲”一章,老人在听到突然响起的收音机后去地下室待了一晚。

 

回忆段落中则是妻子半夜非要打开收音机跳舞,因此两人不但发生了肢体冲突,台词更给人一种家庭暴力的错觉。而事实上,这段戏是妻子得知了自己患了癌症,但老人不想看她自暴自弃而在劝解她。


去地下室待了一晚,更是因为老人以为妻子的鬼魂想让他陪陪自己,于是他便去和妻子的遗物共眠。

  

再比如“冰点”一章,回忆是一个女人在脱衣服,台词充满暗示,很容易让人想到是老人出轨了。

 

实际上,女人是妻子的护士。由于妻子希望能在家中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所以老人和护士商量如何安置妻子。

 

而冰冷的房间让老人想起那外界和心里双重冰冷的一天。

 

至于结尾处的铃铛,则是老人妻子在生命最后一段时光,因无力说话而用来呼唤他的工具。

 

如果说之前的几次实验只是唤起他对亡妻的想念,那么最后一次伊恩拿来的铃铛则彻底把老人推向了死亡。

 

因为老人对妻子说过——只要你摇响铃铛,我就会来找你,风雨无阻。

 

就这样,枪响之后的情节赋予了本片更高级的形态和深度。

 

原本让人心生恐惧的元素,都幻化成了沾染着哀戚和悲伤的温柔一刀。

 

难怪,很多看完的观众表示——看到最后被感动了。

 

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流下来。

 

这就是本片的特别之处——

 

它不只是反套路,而是在戏耍套路,当然也戏耍了套路中的观众,凡是你以为会发生的,其实都没有。

 

这固然与摄影机选取的视角对我们的引导有关,也离不开我们和剧中两位男孩共同参与的恶意的揣测。

 

而反观现实,你会发现互联网的恶意揣测几乎也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新闻热点刚出来,信息源还不能确定资料还不充足的时候,就开始有人先入为主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则基本是证据少,揣测多;就事论事者少,借题发挥者多。

 

各种“内幕爆料”、“知情人士”、“内部消息”一个接一个地来。

 

但哪一个是真的?

 

恐怕大部分人都无心考证,因为做一个负责任的判断真的很难,除了要有基本的智商、情商,还需要有强大可靠的信息来源,并能够对繁杂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提纯。

 

这个过程,在真·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现代社会,成本太高。

 

因此人往往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相信的是真的,而媒体则更愿意报道人们爱看的那种真相。

 

匿名性的社交媒体给了人更自由、方便的发声权利,这本没什么错。

 

而我想说的是,每每被裹挟在舆论的狂欢之中的我们可能忘了——当掌握的信息不全或认知有限的时候,或许闭嘴和沉默也是一种责任和修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半夜听到诡异的铃声后,老人居然自杀了?
斯金纳箱--拿自己孩子做实验
如何才能让另一半听你的话?巴普洛夫与狗
熊孩子在邻居家偷装摄像头,却发现信息量太大……
熊孩子偷窥邻居,结局压抑
通过养殖水蛭用于各种临床实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