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挖得越好,活得越久:浅谈战争中的步兵壕沟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虽然有空军,但作战基本上还是以陆军为主。而壕沟作为步兵阵地上的重要掩体,它关系到士兵的生命,战斗的胜负,作用不可小看。修筑壕沟也不是说简单的挖条沟就行了,它还是有一些要求的。

壕沟的组成

壕沟主要由散兵壕、交通壕等连结组成。

散兵壕

散兵壕,是一种作战的掩体,士兵们可以在散兵壕里向敌人射击。散兵壕的深度,以人能在壕里行走,而外面看不到为合适。普通的散兵壕的尺寸也因人而异,一般宽1.5米左右,深1.6米以上就可以了。

在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士兵正在散兵壕里警戒

在挖散兵壕的时候挖1米深就可以,将从沟里起出的土堆到壕沟前面,就可以形成1.6米以上的高度。为方便射击,可以在挖沟的同时做一个放胳膊的平台和放脚的脚踏。

日军的一个机枪阵地,可以看到放胳膊的平台

为了躲避敌人的炮火,还可以在散兵壕敌方一侧挖出一些崖孔,形状大小由士兵自行决定。只是挖的时候要注意,大小要根据土质的实际情况来,以防止把壕沟挖坍塌↓

解放军战士在壕沟里的崖孔内休息

为方便壕内士兵进出和出击,可以挖掘出一些踏足孔,或构筑成阶梯式,或设置一个出击梯↓

散兵壕内的出击梯

散兵壕挖得都很长,壕沟的形状也是有讲究的,可以挖成蛇行形、锯齿形、横墙形等,但不能挖成直线形。这个是很容易理解的,要是敌人从阵地侧面进攻,顺着壕沟射击,如果壕沟是直的,那壕沟里的士兵就没有了掩体,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了↓

散兵壕的各种形状

交通壕

交通壕是阵地上交通用的壕沟,用于连接散兵壕和后方。作战时战场上炮火连天,子弹纷飞,直接在地面上行走是十分危险的。阵地上人员、弹药、各种物资的补充,伤员的运输,都需要在交通壕里进行。

交通壕可以分为明交通壕和暗交通壕,明交通壕样子和散兵壕差不多,又可分为匍匐壕、单人壕、双人壕等,一般以单人壕或双人壕为主。构筑方式也与散兵壕相似,只是尺寸有所不同,明交通壕在一些情况下也可当作散兵壕来使用。

各种交通壕截面图

同散兵壕一样,交通壕也不能挖成直的,要有不同的形状↓

各种形状的明交通壕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战士正在挖交通壕

解放军战士在交通壕中行军

而暗交通壕就如地下隧道一般构筑在地下,是一种长期或永久性的工事。由于在地下,所以可以挖成直线↓

二战中日军在滇西松山所构筑的一条暗交通壕

壕沟的防水

不论是散兵壕还是交通壕,排水都应受到重视,尤其是作为长期使用的战壕更应注意。战壕之所以最好在高地上挖掘,除了能占据制高点以利于观察和射击外,也有利于排水。

如果没有排水措施,一到下大雨,壕内必定有积水,有时甚至很深,即使天睛了一时间积水也不会消失。这对壕内士兵的行动和作战都有很大的妨碍,并且会对士兵的健康形成危害。壕内长期积水,还有可能导致战壕坍塌。

在这种泥泞的壕沟里,不管是行走还是作战,都是一件痛苦的事

壕沟的排水措施很简单,可以在士兵背后地靠着的壕墙下方挖一条小沟,使雨水都积在这条小沟里,让水从这条小沟里排出,所以壕沟两头不能封死,要开个口子排水↓

此外,还可以在壕沟底部中央挖一条排水沟,如果战壕要长期使用,可以在排水沟上面敷设格板以方便行走↓

如果壕沟挖在山坡上,为了防止山上的水流到壕沟里来,可以在壕沟上方挖一条排水沟,将山坡上的来水引向其它低处↓

当然,如果在少雨地区,或不长期使用,只是临时用的壕沟,也可以不用挖排水沟,这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散兵坑

散兵坑就是士兵在阵地上临时挖的单个掩体,样式有卧射式、跪射式、立射式三种,其中以立射式最为有利。实战中有条件的情况下,大多都应该挖成立射式的。

卧射式散兵坑

跪射式散兵坑

立射式散兵坑

一个立射式三人散兵坑

一名中国远征军士兵正在散兵坑中对日军警戒,离他大概90米远,就是日军的一处前沿阵地↓

在散兵坑中警戒的中国士兵

这种散兵坑是独立的,之间没有交通壕相联通,挖起来也简单,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土坑,再把起上来的土堆在坑外面,条件允许的话还应该在土上铺上草皮或其他东西做为伪装。

有的也会在散兵坑后面再挖一条交通壕,通到各散兵坑,这样工程量就要比单个散兵坑大,但人员、弹药的补充都要安全些。

东北野战军解放锦州时,交通壕立下大功

在解放战争中,东野攻打锦州前,林彪下令各攻锦部队采取近迫作业,大挖战壕和交通沟,并规定各部队要大胆进至距敌五六十米处开挖,每个师要挖五条或三条交通沟,每条沟高宽各1.5米。

“挖沟时先须以卧倒姿势挖成卧沟,然后逐渐挖成站沟。要不怕疲劳,只要我肯挖交通沟,则不管敌火如何激烈,工事如何坚固,都将使其大大丧失作用。”

部队接到命令后,步兵一下变成了工兵,黑夜里连刨带挖,分段包干。到了第二天天亮,平坦的田野里已布满了纵横交错的交通沟。国民党兵也大吃一惊,眼睁睁看着解放军挖到他们阵地前沿,连说话声都听得见,就是打不到人。

总攻开始后, 这些交通沟变成了插向敌人的尖刀,可以说攻锦战役的胜利是挖沟挖出来的。

在炮火掩护下,东野突击部队冲向锦州城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美国大兵如何构筑野战防御工事
“挖坑”是门技术活,不了解这些知识,自己挖的坑会要了自己的命
是何原理?炮弹连钢铁都能炸个洞,散兵坑却能减少90%伤害?
拿破仑战争中的步兵
由俄乌战争,看野战条件下如何提升步兵班排战斗力
图解真实战斗,1950年的美军步兵是怎么战斗的,速度很惊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