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志愿军91团身陷重围,李长林不退反进,成功施展“灯下黑”战术

图片来自网络

前言

第五次战役后期,我军在“联合国军”磁性战术的反击下,未能达成战役目标。为此,彭德怀下令,全军进行战略性撤退。可是因为我军是大范围的运动战,互相之间的通讯不是很畅通,这就造成了在撤军时有几支部队被阻隔于敌后,这其中除了60军180师之外,还有一支部队,位置比180师还要靠前,形势还要危险,连我志愿军领导都认为这支部队要全军覆没。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支番号为12军31师91团的部队不仅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反而在突围时俘虏大批南朝鲜军队之后,成功归建,创造了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

五次战役发起的原因

1951年3月下旬,“联合国军”在李奇微的指挥下又把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朝鲜战局我方首次出现不利的局面。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我方认为,在我军第二番参战部队进入朝鲜之后,应该在朝鲜雨季到来之前主动发起第五次战役,争取一次性消灭“联合国军”几个师,尤其是消灭整建制的南朝鲜军,夺回战场的主动权。

早在1951年2月,我方就已经开始调动战略预备队第3兵团、第19兵团和第47军进入朝鲜,各种火炮增加到3000多门,其中野炮、山炮、榴弹炮、反坦克炮千余门,火力比前一阶段大有增强。而且经过了几个月的积攒,我军的后勤补给得到了极大地增强。按照以往的战例,这次战役似乎是一次对胜利没有悬念的战役。可随着战役的发展,事情却出乎我方的预料。

图片来自网络

客观的说,我志愿军在发起第五次战役时对战情的估计有些过于乐观了,所以这才制定出了要歼灭“联合国军”几个师,甚至还要把战线推进到汉江以南的战役部署。可是,随着“联合国军”对南朝鲜军队训练的强化和武器装备的加强,南朝鲜军的战力已经有了极大地提升,虽然在面对我志愿军时仍然不是敌手,但是具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而且,南朝鲜军队在面对北朝鲜军队攻击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并不弱,这就对我们要一次性歼灭敌军几个师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

李奇微接任“联合国军”司令后,通过对情报的分析,已经找到了我志愿军后勤上的弱点,即“礼拜攻势”,并且找到了应对我军攻击的战法,即“磁性战术”。

磁性战术

所谓“磁性战术”指的是在我军发起攻击的时候,“联合国军”仅做一般性的抵抗,在必要时候可以放弃阵地,并结合我军在夜间出击步兵最远的攻击距离不超过20公里的特点,把部队撤到22~25公里处,在天亮的时候,以空军和远程火炮的优势对我军进行火力急袭,再伺机反攻到被我军占据的阵地上。

总而言之,只要是我军攻击,“联合国军”就主动撤退;我军占领阵地,敌军先用炮火覆盖我阵地,再伺机反攻,既和我军保持着一定距离,又不完全脱离接触,待到我军连续作战7~8天,粮弹供应出现不足,想要就地修整等待后方补给之时,“联合国军”在利用坦克组成快速突击部队,对我军进行大范围的迂回穿插,在占据了桥梁和渡口等战略要点之后,地面部队随之进行反攻。而我军在经过了7~8天的苦战之后,粮弹告盡,又是大范围的运动作战,互相之间的通讯情况不是很顺畅,很容易被敌军断了后路。

图片来自网络

“磁性战术”在第四次战役中,就已经开始显示出了威力,可并没有引起我方足够重视。在第五次战役中,李奇微故技重施,在我军发起攻击之时,前线部队按照事先的安排节节抵抗,节节败退,战线看似凶险,其实都在李奇微的掌握之中。我军虽然攻击很猛,尤其是在东线,我军虽然击溃了南朝鲜军四个师,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但歼敌数量却并不多。与此同时,我军经过连续作战,粮弹已经不足,只得停下攻击的脚步,等待补充,可是“联合国军”迅速调集一个美军师和一个南朝鲜师以摩托化进军,快速封堵住了我军的突破口。鉴于此,我志愿军领导认为,我军此时已经不具备再次发起攻击的能力,如果不尽早撤军,那很有可能被敌军的快速突击部队断了后路。

1951年5月22日,我军全面回撤。“联合国军”的反应也很快,出动了7个美军师和英军、南朝鲜军共13个师,在大批飞机的掩护下,全面向我军发起反扑。地面快速反应部队在大批量坦克的引领下,利用摩托化部队沿着公路向我后方进行大范围迂回穿插,伞兵空降占据我后方的桥梁和渡口,一时间来势汹汹。

而此时,我志愿军第12军军部和下属的2个师、第27军主力和第60军所属的第180师被截断在三八线以南。面对出现的严重不利局面,我志愿军立即就地展开八个军进行阻击,并在后方组建了第三道防御阵地。

图片来自网络

突围

在五次战役中,志愿军31师91团作为第12军的先遣团,位置最为靠前,已经在洪川岘突破“联合国军”军第5师防御阵地,在歼敌一部后,迅速向敌纵深勇猛穿插,一路向南猛攻,进展颇为顺利。20日夜,攻占了下珍富里以南的射南山和兄弟峰,切断了敌人南逃的退路。

但在22日,我志愿军决定要撤兵,这就使得攻击最远的91团瞬间成为了一支孤军。可是因为通讯的原因,远在敌后的李长林根本不知道敌情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在部署准备进攻南朝鲜第三军团指挥部的战斗!

就在这紧要关头,31师作战科副科长枫亭亲赴前线,传来了师长赵兰田的命令。李长林得知消息后大吃一惊,原来此时91团已经远离主力约100公里,91团所在的三巨里地区,在实际上已经处于敌军的包围之中。

何去何从,91团团长李长林必须要做出抉择。枫亭带来的命令是91团如果能按原路撤退则按原路撤退,如不行,则向东迂回,沿着东海岸的山地寻路北返。可是以枫亭来送命令时遇到的的情况分析,要原路撤回几乎不可能,现在只剩下向东迂回,沿着东海岸的山地寻路北返这一条路了。

图片来自网络

91团首长们经过分析认为,“联合国军”既然全军压上,那后方势必空虚,并且敌人会认为在自己的后方是不会存在大批量志愿军,势必会放松警惕,这就是“灯下黑”效应。如果91团在此时不退反进,钻到敌人的肚子里去,则很有可能会摆脱敌人的合围,进而找到一条道路突出重围。

事实证明,团长李长林所作出的判断是正确的。91团在开始突围前期确实是打乱了敌军的节奏,待到敌军明白过来之时,91团已经基本上脱离了险境。这其中既得益于91团首长判断正确,也和 91团在突围时的战术安排有很大关系。

91团在突围时既没有像180师那样分兵突围,也没有破坏电台,而是尽可能的与师部保持联系,随时掌握敌军动态。并且带上了所有伤病员,做到了一个也不放弃。这充分体现了91团作为一个老红军团的不屈的战斗意志和顽强的战斗作风。

自5月22日开始突围,91团经过了多日的转战后,终于到达了朝鲜东海岸与北朝鲜部队接上了头,在他们派出的向导的引领下,5月29日,91团 1000余名官兵终于到达了朝鲜文登里,与早已经等待在那里的师主力汇合。至此,91团这次突围胜利结束。为此,志愿军总部对91团进行了嘉奖,团长李长林也成为了我军著名的战斗英雄。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美援朝经典:志愿军技术性诱敌,联军火力全开,钻进志愿军口袋
抗美援朝决战之际,毛泽东却令5个军连夜撤退,成功葬送15万敌军
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后,中国为何要收兵?
志愿军发明一战法,美军束手无策,搞个摊牌行动,却损失2.5万
37线上的杀机!李奇微佯装溃败引我上钩,不料被彭总发现两点端倪
横城战役到底有多恐怖?歼灭美军最多,刷新美军最高阵亡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