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象棋系统论:擒王系统结构任务、机制分析——将死局面的结构分析

象棋中的每一个单个的棋子,在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合之下,常常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从本章开始,我们将不再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个体(即单个的棋子)方面,而是转移到整体方面来。

实战对弈中,无序和有序总是互相转化的。当对弈双方的若干个棋子之间,由各自为政的散乱状态进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时,这即意味着从无序进到了有序。无序和有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双方的各有关棋子之间,是否形成了相互依赖、彼此创约的关系。如果形成了这种关系,那也就应该把它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即系统来加以分析和研究。象棋中的系统,可分为功能型系统与非功能型系统(即平衡系统)两大基本类型。而功能型系统又可根据其目标值的不同把它进一步区分为擒王系统和得子系统(得子系统还可根据子力价值的大小再进一步细分)。本文所要论述的擒王系统,也就是具有“擒王”这种整体功能的系统。这里,我们首先需要对擒王系统的最后结果——将死局面进行结构上的解剖分析,看它是由哪些部分(子系统)所构成。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再对入局过程所须完成的任务及其内在机制作进一步的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

一、形成将死局面的三个条件

将死对方,这是弈战双方都力求争取的最高目的。形成一方将死另一方的局面。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一方有一子(或几子)在照将;

2.受将一方的将(帅)已无路可逃;

3.受将一方无法调动任何一个别的棋子来解除对方的照将。

如图1局面,显然已经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因此也就构成了一种将死局面。

图1

其一,有黑车(5—B)在贴面照将;

其二,红帅已无路可逃:(1.因有黑将6路露面,红帅不能平四;2.因有红仕占位,红帅不能平六;3.因有5路上的黑炮与黑卒,红帅亦不能吃掉黑车逃到5—B位);

其三,黑5—B位的照将之车虽也位处红仕之口,但由于有1—A位的黑炮和7—A位的红炮,使红仕(6—A)受到控制而无法动弹,因此也不能走仕六进五吃黑车解将。


二、构成将死局面的子系统划分

仍以图1为例,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将死局面是由哪几种子系统所构成。根据形成将死局面所应满足的三个条件,将死局一般应由二至三种类型的子系统所构成。

照将子系统

照将子系统在图1中由黑车(5—B)和红帅(5—A)组成。

控位子系统

将死局面中的控位子系统,是特指那些控制了将(帅)逃路的子系统。控位子系统在图1中有三个:一是黑将,它所控制的是红方1一A这个点;二是红仕它是以“占位阻己功能”而控制了自己老帅的另个移动点即6—A点;三是5路线上黑炮5—F)与黑卒(5—E),即黑5路炮借黑卒之助而控制了红帅的第三个可移动点6—B。

控子子系统

将死局面中的控子子系统,是特指那些能控制受将方原本可发挥解将作用的子的活动的子系统。如上图1中的红仕、本可仕六进五吃掉黑车而解将,但由于A线上还有黑1路炮与红七路炮,因此黑1路炮也就借红七路炮之助而控制住了红仕的活动,使其不能走仕六进五解将。故A线上的黑炮(主控子)、红炮(助控子)、红仕(受控子)共同构成了控子子系统。

这里尚有三点须作进一步说明:第一,红6—A点上的仕,同时属于两个子系统,既属于控位子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施控子,又属于控子子系统中的受控子;第二,若将红6—A点上的这只红仕换成红马,则因其原本就无法以起到解将的作用,所以也就无控子系统可言。该将死局面仅由两个子系统构成,即照将子系统与控位子系统;第三,若将红6—A点上的红仕换成黑马,则控子子系统也将不复存在。但A线上的1路黑炮与七路红炮则构成了控位子系统中的一部分,使红帅不能走帅五平六解将(即控制了红方6—A这个点)。


三、几种特殊的将死局面的子系统划分

上例所举之将死局面,对它作结构上的分析(即划分子系统)不算困难。以下几例,如何划分其子系统,则似乎有一些困难。其实只要我们能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掌握好几条基本原则,也是不难做到的。

例1,图2所示,显然也是一种将死局面。但从表而观察,似乎只有两个照将子系统而无控位子系统。其实并非如此,这两个照将子系统同时也是两个控位子系统。理由在于:

图2

红车(6,A)与黑将(4,M)可视为第一个照将子系统,但亦应视为控位子系统之一,因为红车同时又控制了黑将4退1或将4进1的逃路;红方的炮(9,M)、马((7,M)与黑将可视为第二个照将子系统,但也同样应视为控位子系统之二,因它也同时控制了黑将4平5的逃跳(黑1路炮虽可打吃红车,但因不能同时解双将故可不计)。

由此而及其它,我们不妨把车、炮在一般情况下的照将(类似图1之类的“贴面”照将应排除在外)称作“线位”照将,而把马兵(卒)的照将称作“点位”照将。线位照将由于同时控制了将(帅)在同一线上的其它活动点,故有“照将兼控位”的特点,“点位”照将则不具备这一特点。

例2,图3之将死局面,应视为由三个子系统所构成。

图3

一是照将子系统。该子系统的主将子是红6—A点上的炮,助将子是红6—B点上的炮,受将子是黑将(4,M)。

控位子系统是黑5—M点上的马(该黑马以其“占位阻已功能”控制了自己将4平5的逃路)另外,红4—M点上的兵虽亦同样控制着黑将4平5的逃路,但由于与黑5—M点上的马的控位作用相重复,故可只计其一不计其二。

三是控子子系统。该子系统由施控子红6—B点上的炮与受控子黑5—M点上的马组成。(若红6—B点上不是红炮而是别的棋子,黑本可走马5进4解将)。

在该例中,红6—B点上的炮与黑5—M点上的马,都同时属于两个子系统。

图4

例3,图4之将死局面,也是由三个子系统所组成,照将子系统由主将子红炮(6,G),助将子黑士(4,H)和受将子黑将(4,M)组成。黑5—M点上的士既阻止了黑将4平5的逃路,又阻止了黑士4退5的退路。因此,它既是控位子系统,又与6—H点上的黑士组成了一个控子子系统。

以上各例,都体现了在如何定义子系统问题上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必须严格按照与构成将死局面有关的各个棋子在形成将死局面中所起到的作用即功能来划分子系统。(注意:根据构成系统整体的各部分功能之不同划分子系统,这是系统论研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原则。在象棋系统中,由于“一子多用”情况的存在,因此一个棋子有可能同时属于几个不同的子系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象棋:从必胜局面到将死局面擒王过程的任务分析-消卫·进岗
中炮冲七兵过河车进中兵VS 屏风马平炮兑车:黑车8进8
中国象棋明代古棋谱(GIF动态演示)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比较研究
中国象棋秘籍
弈修大地第三百二十七章引导局面复杂化,延缓破坏敌攻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