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沟沟医院名气大——裴德医院60年(下)
朗读本文

        1958年,裴德医院在北大荒立足后,成为铁道兵农垦局中心医院,服务于完达山南北密(山)、虎(林)、宝(清)、饶(河)四县境内的十多个农场,以及八一农大和周边地方老百姓。

        为便于读者了解当时垦区情况,这里先作个简单介绍:1954年,身为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将军,指挥铁道兵在虎林建起八五〇农场,成为该地区第一个“八”字头的农场。紧接着“八五〇这只老母鸡下蛋”,又陆续创建了八五二(后划归红兴隆局)、八五四、八五八、八五九(后划归建三江局)等共8个“铁兵”农场。1956年,已转任农垦部长的王震亲临密山,主持成立了黑龙江省铁道兵农垦局。

王震部长在密山火车站前广场向转业官兵们讲话

        这8个农场,还不能满足曾率三五九旅开荒南泥湾的王震将军胃口,他又将原黑龙江省、公安劳改系统等所属的6个农场“吃”进来,划并的这6个农场是:金沙农场(改名八五五)、青山农场(改名八五六)、密山农场(改名八五七)、永安农场(改名八五一〇)、青年农场(改名八五一一)、牡丹江军马场(改名牡丹江畜牧场)。到1957年末,铁道兵农垦局成为地跨密山、虎林、宝清、饶河“一统天下”的大垦区。这14个农场除了牡丹江军马场在牡丹江市外,其余13个农场均分布在完达山南北的四县境内。

开发北大荒的转业官兵徒步奔赴垦区各农场

        1958年开发北大荒的十万转业官兵,主要是分赴这些农场。铁道兵农垦局曾改名密山农垦局;1960年初,又更名为牡丹江农垦局。当时的裴德医院就是服务于这14个农场,以及八一农大和周边地方老百姓的中心医院。

裴德医院服务地区示意图

        当年的裴德,是个在地图上都难以查找的小地方,不仅远离大城市,就是离密山县城也有12公里。可以想见,最初在这里办医院多么艰难。不过在老一辈艰苦创业和一批批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裴德医院的名气却不小,有一位住过几次院的农场老朋友曾对我说:“那时觉得裴德医院就是农垦“协和”,有病到了裴德医院就到顶啦,放心把自己交给医院,哪儿也不想去了。”

一、充实技术队伍,提高医疗水平

        裴德医院刚成立时,除了条件简陋,人们要不停地修屋建房,改造环境外,还要解决技术力量薄弱问题。随着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来到北大荒,有长远发展眼光,且十分爱才的老院长刘润南,陆续从各农场调来50多名医疗技术骨干,也有的是想尽办法“挖”来的,其中不乏军医大学和地方医学院校毕业生。如外科赵家骥、妇产科郭蕴德、五官科朱大成、郑文法、内科罗荷英、儿科倪尔宜、眼科陈立生、精神科蒋荫泰、病理科刘文彪、药剂科任升阶等等。这些人连同五十六预备医院转业来的以及陆续到医院工作的席国林、王志中、黄崇礼、朱学玺、王焕彩、宋洁、孟繁滋、安苏远、刘树熙、张兆民、薄珠、李凤奎、谭连芳、邓孔昭、黄一凡、崔世奎、张慥、崔岩、代克权、黄政瑞、荆有树、谭智炳、丁光霖、李兆榜等人(当然远不止这些,很多人已记不清了),再加之医院舍得下气力将骨干送到外地大医院甚至北京去培养,使得裴德医院的技术实力大大增强,这之中有许多人可以说是医中翘楚。病理科刘文彪的耳朵听力不好,据说是战争年代被炮火震动受到损害,他曾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过,做的病理检验报告十分准确,有的送到哈医大时,专家同行们只要看到是刘文彪的签名就认可。一个偏远医院大夫的检验水平,能得到权威医院专家的肯定实属不易。那时候,医院根本没有像现在这样多的高端医疗设备,但是老一辈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缜密的医疗作风,诊断和治疗过不少疑难病症 。1962年省医疗器械公司进了两把二尖瓣分开器,其中一把给了省医院,另一把就给了裴德医院。可见当年省里很重视裴德医院,也说明当时医院的心脏外科医疗水平不低。

        下面是搜集到的建院初期部分老一代医疗技术骨干照片:

 二、医疗科研,成果丰硕

        裴德医院结合临床需要,很早就开展了医疗科研。或许老“裴医人”还能记起“7411”这个药名吧?据尚秀珍(曾任裴德医院药剂科主任)回忆:“作为裴德医院药学的开拓者黄政瑞,曾于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1973年他了解到国内用于治疗心血管病的西药疗效欠佳,根据当地中草药药源广泛的实际,决心开发中药。医院组织人员到附近山区进行普查,由药剂科、病理科、心电室和动物室等多学科协作,历经近两年时间反复研究和实验,于1974年11月将研制的“刺五加注射液”应用于临床,所以就有了“7411”这个叫法。”“刺五加注射液”经内科医生黄一凡、候树信、谭连芳等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脑梗塞等疾病,均获得良好疗效。这项成果曾获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在“刺五加注射液”的质量提高以及广泛推广应用上,宋士岳等人又做了大量的工作。

        针对当时垦区和农村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且多是青壮年人的情况,传染科主任席国林自1958年收治第一例出血热病人后,就开始与多科室联手潜心研究。据席云勃(席国林的女儿,曾任裴德医院理疗科护士)回忆:当年她父亲为了找到治疗出血热这一严重危害垦区职工和地方百姓生命健康的有效方法,废寝忘食,几乎整天在科里,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与其合作的检验科潘历中、内科丁光霖、药剂科黄政瑞等人也是竭尽全力。潘历中随时采集标本,拿出化验结果;黄政瑞除做动物实验外,为获得可靠数据,甚至不惜在自己身上多次试验药效;丁光霖是毕业的,外文很好,就到图书室反复查阅外文资料。周云霞是当时刚分到科里的年轻护士,她曾亲眼看到丁光霖拿着一根黄色铜管不停地磨呀磨,连休息和吃饭都顾不上,为的是解决合适的透析管……在各科通力协作下,终于创造了“平衡盐液腹膜透析疗法”。据医院收治的1200余例出血热病患统计,死亡率由1958年的30%下降到后来的3.5%。该疗法曾获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被列入全国出血热治疗方案,并写入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传染病学》。

刺五加注射液研制成果鉴定和获奖证书

三、严格管理,培养过硬医护队伍

        从建院之初,裴德医院就非常注重管理,建立起一整套规章制度,如医生查房、写病历、会诊以及护理方面,都有严格要求。老院长刘润南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病房去查看,对各科情况了如指掌。接下来的几任院长也是如此。据周云霞(曾任中医科护士长)说:“那时护理严格到什么程度呢?甚至连错服一粒维生素都要算差错。病人住院后,各科陪护率有严格限制,为的是让更多劳动力留在生产一线。对无陪护病人的吃喝拉撒、洗头洗脚都必须服务到位。护理部组织人员到各科检查卫生时,甚至将手指头伸到病房床头柜后面去摸。”

         叶宝珠(曾任内科护士长、卫生职工中专校长)回忆说:“护理实行‘三班倒’,晚上11点半接班。每次上夜班都是把孩子哄睡后,晚上11点钟离开农大东院的住处,一个人急匆匆地往医院赶。天黑漆漆的,心里很紧张,尤其是路过医院西北角拐弯处那个太平间时更害怕,只能咬着牙一路小跑快速通过。”

1980年代医院领导合影(左起:李长福、张凤海、徐立国、周殿开、王久章

、王焕彩、宋慧萍)

四、心怀百姓,送医送药到基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农场医疗力量很薄弱,尤其是一些偏远生产队患者就医难。裴德医院经常派出巡回医疗队去农场指导工作、诊治病人。他们或是坐着马车,或是轮式拖拉机,走队串户,在病人家里问诊,在百姓炕头接生……凡是农场打来危重病人需要会诊、抢救的电话,无论白天黑夜,各科立即派人前往。

1970年裴德医院巡回医疗队合影。前排:井延芝、倪尔宜、王洪英。中排:朱菊花、郎颖、李志琛、杨志红。后排:杨松乔、(卫生队卫生员)、王天毅、李兆榜、郭秀芝。

        郭振军(曾任裴德医院副院长)说:“自打1978年到医院工作后,就经常跟随科主任去农场抢救病人,有时在农场还会碰到其他科的医生,如传染科邓孔昭去抢救出血热病人,李受祥去抢救脑外伤患者,亲眼见证了老一辈的敬业精神。”

巡回医疗队在856农场乘马车从9连去往16连的路上(右2是妇产科主任郭藴德)

五、技术精湛,垦区首屈一指

        在老一辈的传承下,全院医护人员钻研业务的风气甚浓。护士们苦练基本功,口号是“宁在自己身上练千针,不在患者身上多扎一针”;医生们上下班拎的包里都是业务书籍,医院小小的图书室里总是坐满人。

       1968年,医院分来6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包括程其盛、孙正杰、候树信、李兴云、王永凡、尚秀珍、朱秀云、韦武、姜成林、铁梅等。新老合力,这一时期裴德医院的医疗水平在黑龙江垦区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1968年分配来医院的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合影。照片中的人后来都成为各科主任、护士长(前排左起:韦武、候树信、姜成林、孙正杰、刘满中、司庆华、尚秀珍;后排左起:铁梅、朱秀云、孙丽英)

        1967年从长春中医学院毕业的王久章(曾任裴德医院院长)矢志扎根边疆,曾三次放弃调回长春的机会。他刻苦钻研业务,对病人尽职尽责,很快就在技术上崭露头角。由于有深厚的医学知识和练就的扎实基本功,1976年6月,由他主刀成功地完成了黑龙江垦区首例离体缺血15小时的断臂再植手术。继而他又成功地进行了断指再植、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等一系列高难手术,开创了垦区先河。其他科室的角膜移植、颌面巨大肿瘤切除、脑肿瘤切除心脏直视手术、子宫全切以及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手术治疗等等,也都在垦区处于领先地位。内科在黄一凡(曾任裴德医院副院长)带领下,成功地抢救了一名心脏骤停39分钟的克山病患者,此事曾被多家媒体报道。可以说,那时裴德医院的内、外、妇、儿各科医疗水平都很棒!

王震副总理亲切地同王久章握手

        1984年,从几百里外的某个城市送来一位患者,要求在内科住院治疗。当护士填写入院登记时,惊奇地发现来者竟是那个城市一家具有相当规模医院的副院长。这位颇具戏剧性的人物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有好奇的病友免不了询问,他诙谐地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来这里住院,一是因为这里医疗技术高;二是服务态度好。”说完,他似乎从人们脸上流露的神色察觉到了什么,立刻又作了十分坦率地补充:“谁得了病都爱找高明的大夫,谁住院都愿意去服务周到的医院。”

       还有个“护士长半路拦伤员”的故事:1986年9月,护理部副主任尹玉琛在探家返院的火车上,发现一个小伙子右手腕缠着纱布,鲜血不断渗出,疼的直掉眼泪,身旁陪同的人也是一脸焦急。她一打听得知是家住虎林县的农民,要去外地求医。为了保住小伙子的手,尹玉琛说了句“我是裴德医院的。”车上有知道底细的旅客也说“赶紧去吧,到裴德医院你的手就有救啦!”尹玉琛带着受伤的小伙子在裴德火车站下了车,并打电话通知总值班派车将伤员送进医院。当晚经过各种检查后,外二科主任王天毅主刀,带领手术组医生为小伙子进行了11个小时的断腕再植手术。手术很成功,切口一期愈合。26天之后,小伙子用那只重新恢复了血色、带着体温的手,眼泪叭嚓地同医护人员依依握别。

部分曾在裴德医院工作过的知青看望老主任崔世奎夫妇(朱秀云提供)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曾有许多知青在裴德医院工作,无论医疗还是护理,他们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其中上海知青杨来娣护士长被授予“全国农垦卫生先进个人”称号。后来大批知青返城,上海知青朱国芳(曾任裴德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是留下来的一位。他以特有的精细和韧劲钻研业务,遇有危重病人抢救时,经常昼夜忙碌在科里,节假日到病房查看病人已成为习惯。有位从农村雇来的卫生员站在走廊高处擦玻璃,他经过时看到这人眼睛很大,就停住脚仔细观看,然后招呼那人到跟前,问她是不是有甲亢?那人摇头不知,朱国芳对她说:“你赶紧去查查,有病要早点治。”果不其然,那人后来真查出了病。

密山8号楼裴德医院老同志合影(叶宝珠提供)

六、抢救重危,全院联动

       不知人们是否还记得1984年那个除夕之夜?正当千家万户欢度节日时,八五八农场鞭炮厂一个车间爆炸起火,烧伤多人。报警通知裴德医院后,从院长到医生护士,从临床到机关后勤,都快速赶到医院。当转送14名重度烧伤人员的救护车一到,全院立即行动起来:有的抬,有的推,有的做术前准备,有的做后勤保障。为了抢救这14名重伤员,有的医生护士一连几天没合眼,做手术的连续十几个小时不下台,医务科护理部抽调力量组织特护,电工时刻守候在发电机旁,炊事员把饭菜送到抢救现场,缝纫工在赶做宽大的软布衣服,供应室加班加点消毒敷料,药剂科派出人员采购急需药品……看到这紧张忙碌的情景,许多老同志感慨地说:这可真像我们当年在战场上抢救伤员一样啊!伤员清创植皮需要大量的血,当时医院血库存血不足,又正值假日,没有血源。在这紧急情况下,一支由院领导、党团员和职工群众共150多人的义务献血队组成了。副院长周殿开抢先为伤员献了血,这已是他参加医疗工作三十多年间第34次为危重病人献血了,如果按照献血总量计算,等于把他周身血液全部更换了一遍。在全院共同努力及上级医院支持下,终于保住了这14名重伤员的生命和赖以料理生活及工作劳动的“二十八只手”,并部分恢复了功能。

        还有当年那场虚惊的“地震”。1986年4月24日凌晨,天空被浓重的大雾笼罩着,人们都在酣睡,突然密山县发出地震紧急警报(虽说此前已告知近期可能地震,人们有些心理准备,但当警报声真正传来时,还是令人惊恐),全院职工顾不上搬挪自家财物,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赶到病房大楼里的住院病人身边。这时谁也不知道楼房何时会垮塌,院领导挨着楼层呼喊指挥,科主任、护士长和人们在病房大楼里穿梭……那情景现在想起来都感到震撼。短短30多分钟,就将460多名住院病人全部转移到住院楼前的安全地带。当时一名脑外科伤员正在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警报声传来,神经科李伟民等两名年轻医生和麻醉人员镇定地给伤者做了紧急处置后,穿着单薄的手术衣和拖鞋,一路小跑地把伤员从二楼推送出来。四月份的凌晨,天气还很冷,他们一直守护在担架车旁。放眼住院楼前的广场,全是被转移出来的病人和守护着他们的医生护士,有的人怕病人冻着,还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披在病人身上……常言道:疾风知劲草。各种紧急、艰难以及意想不到的危险时刻,常会成为对于忘我者和苟且者、勇敢者和怯懦者的试金石。虽说事后才知道“地震”是场虚惊,可当时谁人又能知晓?“裴医人”在病人生死和大义面前,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七、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多年来,裴德医院的服务态度有口皆碑。儿科曾收治一名七个月的早产儿,孩子出生仅十几天就患了Ⅲ°硬肿症和肺炎,病情危重,全科立即投入紧张抢救。患儿父亲看到孩子生命垂危,失去了治疗信心并阻止医生给与输血和其它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儿科没有放弃挽救孩子生命的机会,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他们一边想方设法救治,一边耐心地做家长的思想安慰工作。经过23个日日夜夜,患儿终于转危为安。孩子的父亲激动地给孩子起名叫“齐星”,他说:“我起这个名字,是为了让孩子长大后知道,是医生护士救了他的命,你们裴德医院为我们病人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年复一年,裴德医院正是凭借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风,赢得垦区内外广大患者的信任和赞誉,在牡丹江以东的密、虎、宝、饶一带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医院每年都会收到很多患者感谢信和锦旗,其中有一封信内容虽短,但感情真挚:医护态度好,胜似吃良药;医护语言美,病人得安慰;医护胜亲人,病情减三分。

老红军、曾任院党委书记杜奕与部分院领导及老同志合影(左起:宋慧萍、彭文庆、李长福、杜奕、徐立国、江文良、徐本文、葛连生)

        裴德医院曾获“全国农垦系统卫生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王久章院长曾作为垦区卫生战线代表,参加“北大荒人事迹报告团”到北京报告,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1987年5月,我有幸代表裴德医院党委作为牡丹江地区唯一典型,参加了黑龙江省端正党风报告团,在哈齐牡佳等地巡回演讲,让更多人知道了在偏远的裴德小镇,还有这样一个有着解放军遗传因子的裴德医院。《黑龙江日报》和省电视台等媒体都对此做过报道。

裴德医院代表参加“黑龙江省端正党风报告团”的媒体报道

八、为全垦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保障牡丹江垦区医疗的同时,裴德医院还曾于1959年6月创办了中级卫生学校,培养的医护人员遍及垦区内外。肖玉山老师曾是北京“协和”医院的护士长,她良好的师德和严谨认真的教学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好评。

裴德医院护士长培训班合影(前排左起:丁光霖、朱学玺、杨宏星、肖玉山)

        1960年9月创建了完达山制药厂。虽然后来卫校和药厂都相继脱离医院独立发展,但它们源于裴德医院。人们曾戏称:“裴德医院像只老母鸡,下了两个蛋(指卫校和药厂)”。1984年9月,医院又成立了卫生职工中专学校,总共招生2069名,为垦区内外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1977年垦区体制变动,在原兵团医院的基础上,组建起省农场总局总医院。为加强总医院的管理和技术力量,刘润南院长带领包括黄崇礼、张慥、孟繁盛等五、六个科主任在内的一批医疗骨干去那里工作;1987年王久章院长又调到总医院任院长。

调往农垦总局王岗医院部分老同志与时任裴德医院部分领导合影(1998年)

九、困境探索求发展

        时光的脚步走到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在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裴德医院区位劣势、技术骨干外流、社会负担沉重等日益凸显。尤其是自80年代中后期各家医院普遍实行的经济管理与核算,引入市场经济,也给医院带来许多新的困惑和矛盾。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决定向密山市区搬迁,可是谈何容易!且不说经济压力,就是面对政府领导和地方医院的保护主义、与兴凯湖农场和铁路方面的沟通,就颇费周折。李长福院长和武安善副院长(曾任裴德医院院长)在农场、密山市、牡丹江铁路局和省里多方游说、四处奔走……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密山市区建成8297.6平方米新院区,并于1992年和1995年先后将门诊部、住院部搬进密山,告别了那个曾与我们相伴37年的裴德小镇。

        医院还想办法走出去,例如到各乡镇卫生院去联络,努力寻求合作增加病员;1995年初借用虎林电厂的地方在虎林县开设门诊等。这一时期尽管技术人员流失问题有所好转,但大学生不愿意来(期间医院还曾花费数万元与医学院校“订购”了几名毕业生)、医疗设备更新困难等仍存在,尤其是后来随着上级将事业费由全额调整为差额、退休人员的部分工资自行解决、上级将投入重点放到作为三级医疗网底的农场医院、地方“新农合”严格控制病员等等,都让裴德医院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制约,不得不在困境中艰难探索。

裴德医院密山市铁道南院区(张永贵摄)

十、砥砺前行  再现辉煌

        历史进入到新的世纪。为寻求裴德医院的更大发展空间,在李伟民院长等院领导的努力下,医院又在密山原北大营旧址,建成总面积达48768平方米的门诊和住院部大楼。新院区气势恢弘、功能便利,服务设施更加完备,于2012年7月投入使用。同时医院继续加强软、硬件建设,2012年底在原二级甲等医院基础上,晋级为三级乙等医院。

        如今,在吴卫民院长等院领导的带领下,裴德医院继续砥砺前行、乘势而为,注重科室技术发展和医疗整体水平的提高,其中心内科被定为国家级胸痛中心。目前,裴德医院在鸡西以东地区的声誉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本人退休离开医院,对近十多年情况不甚了解,只能概括而言。)

裴德医院现址(密山北大营)(李力提供)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歌德。 

        纵观裴德医院历史:既有创建初期的艰辛,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逐渐发展,七、八十年代的壮大、兴盛,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大环境下的困境和探索;也有如今的生机勃发、再现辉煌,虽然时代在变迁,人员在变换,但是裴德医院向前的扎实脚步,却始终没有停留下来。

        回望那个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裴德医院,回望那些已经远去的身影,我总在想:裴德医院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集体?那些“裴医人”究竟是怎样的人?或许1990年代经全院职工讨论,院党委提炼的以“艰苦奋斗、不断前进,不甘落后、勇于进取,业务技术、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优质服务”为核心的“裴德医院精神”,就是最好的诠释。

        我把自己对裴德医院的了解、经历和感悟写出来,期冀以这种方式庆贺裴德医院六秩华诞。由于年代久远,手头资料有限,加之我不是裴德医院早期的亲历者,文中难免有不当和不准确之处,敬请指正和谅解。在此,也向给我提供资料与帮助的各位老领导和老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退休后也和许多人一样,喜欢到处走走看看。每到一地,相熟的老同事和老朋友总要相聚,而每次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还是裴德医院。是啊!时光荏苒,故情难忘。裴德医院的六十载,融进了一代代“裴医人”的心血、汗水、思念和美好祝愿,无论走到哪里,身在何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山羊】关东边疆铁骑行第35天
赵国春:丁玲对北大荒文学的影响和贡献
【万家灯火】姜思学:《长河落日圆 —北大荒散记》
铁道兵快速高质量抢修被苏军扒毁的密虎铁路线
吕士恒自传(五)《北征途中》
快看吧,裴德医院上央视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