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常心情不好的人,更容易患这几种病!

近日,一件与“情绪控制”有关的事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新浪微博截图
我们总认为,“多运动身体差不到哪儿”、“不开心就吃顿好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情绪控制的重要性。

焦虑、愤怒、抑郁、悲伤、恐惧、绝望……

那些一一被我们压抑在心底的坏情绪,并没有就此消失。

它们或多或少都以问题或疾病的形式,留在了我们身体里。


01
坏情绪的七大伤害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这是几年前钟南山院士在一次论谈上分享过的一个观点。[1]

细心、敏感的人会更容易发现:当我们陷入坏情绪当中时,身体状态也会莫名变差。

图自:Bigstock

“急出满嘴溃疡”、“气得头疼/胃疼”、“悲伤到呕吐”……这些事实提醒着我们,坏情绪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据美国心脏学会统计,在18岁及以上的美国人中,十分之一的人饱受抑郁困扰,心脏病患者中的这一比例高达33%[2]

负面情绪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焦虑会引发慢性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由此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生风险。

经常产生负面情绪的人们,本身的情绪排泄途径是有问题的,或选择压制负面情绪,或采取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这些对我们的心血管健康百害而无一利。

伤“心”之外,坏情绪还带来了以下健康困扰:

代谢失常

当人处在紧张、焦虑、恐惧、惊吓等应激状态下,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就会增加,分泌物会直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这种情绪状态下身体受到的影响更大,经常经历这些情绪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 肠胃疾病

功能性胃肠病,和情绪密切相关。

长期紧张的精神状态,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刺激胃黏膜,极易诱发胃溃疡。

情绪不良时,我们的进食规律性也会受到影响,抑郁导致胃口下降、食量变小或者暴饮暴食等饮食不规律,焦虑会暴食、过食甜食或者选择重口味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这些最终都会导致胃肠疾病发生。

◆ 皮肤问题

情绪不好的时候,皮肤状态也会差。

如果我们紧张、烦躁,可能会下意识地去抓挠皮肤、咬头发……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就已经损伤了皮肤、粘膜。

同时情绪也会进一步影响睡眠,影响到我们的机体免疫功能,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就会出现反复无常的荨麻疹、湿疹、痤疮等等。

◆ 妇科疾病

容易焦虑、生气的女性更可能内分泌失调,增加患乳腺、卵巢癌等疾病的风险。

◆ 癌症

不良情绪会导致体内抗癌细胞失去保护功能,攻击免疫系统,易诱发癌症。

◆ 甚至还有死亡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平均寿命少于常人7~24年[3]



02
这些伤害是永久的!




如果长期负面情绪一直得不到抒发、调整或治疗,那么对健康的影响会非常长远。 

坏情绪杀伤力巨大,尤其是长期存在的、失控的坏情绪,已经成为了心理问题的一种,当它们进一步发展成为精神心理疾病时,还会伴随着其他更危险的精神心理问题。

医学上,心血管疾病患者是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不良情绪还是影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危险因子之一。

图自:Bigstock

结合临床表现来看,心血管疾病的不良事件发生,会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受到明显影响,整体生活质量都会下降。



03
该如何和坏情绪相处?




在去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我国13.8%~18.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2.6%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53%的受访者表示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情绪“自我调节”的知识。[4]

图自:Bigstock

情绪稳定不是从不崩溃,负面情绪也是我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看其他人怎么做。

情绪较为稳定、更能调节自身情绪的人,在以下方面做得更好:

- 更容易一直专注于实现目标上。比如当工作出错被指出后,情绪稳定者能继续专注于当前工作,而情绪稳定性低的人则可能反复自责,失去工作动力。

- 更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不会在感到负面情绪时做出冲动的、过激的行为。比如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为太挫败而口出恶言,影响到沟通。

- 有更高的情感清晰度。能清晰地辨认出自己感觉到的是什么情绪。情绪稳定性差的人,往往表达不出感受到的情绪具体是什么,只能笼统地说“难受”或“空虚”。

- 能更好地接受自己的情绪反应。不会因为有负面情绪而感到羞耻、自责或担忧,不会认为自己“不应该感受到负面情绪”。

该如何练习控制情绪?

我们针对性地总结了五个练习技巧,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 增强对情绪的感知能力

当不良情绪出现时,控制能力差的人可能忍不住直接反应(如摔东西、骂人等)。如果我们在第一时间察觉到情绪的出现,才能够及时地阻止负面情绪带来的行为效应。

一旦感受到情绪不佳,就停下来问问自己当下的感受如何?是沮丧、难过,还是生气、恐惧。

2. 接纳自己的情绪

负面情绪的存在是正常的,不需要去否定它,更不要拒绝承认它的发生。

不断地压制自己的情绪,否认负面情绪的存在,甚至拒绝看到引发不良情绪的人和物,会使我们的不良情绪更难被排解,导致负面情绪不断堆积。

3. 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而不是行为

情绪状态差,很多人会习惯性选择用行为去表达情绪,带来了负面行为效应,导致局面更加困难,比如向伴侣大吼大叫释放自己不被关注不被爱的恐惧,用暴力行为来宣泄不被父母理解的愤怒,用自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极度痛苦等。

但这些行为对于我们排解负面情绪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伤害了自己和他人。我们应主动向他人倾诉自己的感受,寻求理解同时也减少了误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4. 准备情绪急救箱

急救箱里可以放些我们在过去人生中发生过的美好体验的纪念物,或者是记录当下感受的文字,做成一个正向情绪的清单。

当负面情绪来临时,我们可以打开情绪急救箱转移对当下坏情绪的注意力,即可缓解、放松当下的自己。

5. 探察隐藏在情绪背后的个人想法

情绪差时,可以试试这么想:
我的生气、我的愤怒是因什么而起?
什么触发了我产生这些情绪?
我对于触发情绪的事件的想法和判断是什么?
它们是客观的吗?
有关这件事有其他不同观点吗?
事实上发生的事情是什么?
和我的想法一致吗?
差别在哪里?


这些问题能够让我们察觉到,隐藏在情绪背后、被我们忽视的想法,以及判断这些想法符不符合客观事实,如果不符合,我们就需要去调整自我认知。

任何情况下,我们的情绪反应都是一种选择,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

图自:Bigstock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人猝死多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好心脏,需要好心情
精神内耗有多可怕?这些心脏病都受其影响
失眠之后应该怎么办?学会及时转念,你也可以睡到自然醒
心理急救箱
女性经常生气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