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室奇葩说:我祈祷,让奇葩都到别人班级里去吧 | 南蛮

前几日期末考试,轮到监考一天,结束时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文字:监考同一个班一天的好处是,认识了很多俗世奇人,单薄的试卷无法束缚住他们,有面对试卷演哑剧的,有一边打坐一边念武功口诀的,有宁死也不愿意在纸上写字的,一看就是对造纸工业污染环境在发表抗议的……每门考试20分钟后,就进入体育比赛垃圾时间,学霸无需再考,学渣也无需再考了,所以接下来就是监考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表演时间,考生假装在认真检查,老师假装看不出他们的假装。度秒如年!终于考试结束,双方都松了口气,生硬的表演还是蛮辛苦的。

好多朋友都说自己看乐了,几乎符合每一个考场。然而考完之后,大部分老师是乐不起来的,改卷之后,那些分数一摆,想杀人和自杀的心都有了:老子(老娘)呕心沥血复习一个月,播下龙种,蹦出来一堆跳蚤!

不过,考完放假总是好的,因为总算可以有一个月的时间不用面对那些教室里的奇葩们,他们那些层出不穷的创意终于可以暂时歇一歇了。接下来,就来聊聊那些经历过的、听说过的奇葩了——教室里的《俗世奇人》们!

2018.2.1

2
點擊播放,閱讀開始了。

教室奇葩说

文/南蛮


奇葩一.智力残疾者。我相信校园里的老师和大多数学生对他们报以同情之心的。然而我实在不明白,家属为什么非要把孩子送到普通学校而不送到特殊学校?有关部门为什么有个随班就读制度?

 让我问几个问题吧:

1.你们觉得一个智力残疾儿童在一群智力正常儿童中间,是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吗?是来体会一帮小孩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吗?你们有想过这些孩子受到的歧视要远远超过温暖吗?他们根本就是活在异样的目光里好不好?他们甚至还受到校园欺凌,你们知道吗?

2.你们觉得一个智力残疾儿童能跟上正常教学进度吗?老师能把他们教起来,还能跟普通孩子一样去参加考试?考个几分,十几分,二三十分,会改变他们将来的生活,是不是?甚至还有衡量老师教学效果的,把这些分数放进所谓的后20%学生里,对老师公平吗?

3.你们觉得普通学校里的老师都是专家,都是掌握了特殊儿童教育方法的专家吗?术业有专攻,他们最需要的是有针对性的、有价值的训练与指导,你们不去帮他们,而是把他们抛在学校里,就当作成功了?

当然,家属需要面子,领导需要政绩,我们完全理解。只是你们不会去想,一个智力残疾的孩子,对他的真正好处是什么?

还有,你们眼含热泪(轻描淡写)地说:老师,辛苦了。你们知道辛苦在哪里吗?

这类小孩分成两种,一种是不带来麻烦的,一种是时不时给你麻烦的。所谓不带来麻烦,就是小孩虽然智力上有点问题,但他能做到安静地坐在位置上,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他总是离开教室(比如成天呆在沙坑里玩沙子,不怎么去教室,但也没有影响到别人);而另一种就麻烦了,比如有孩子就会到处乱走,一没注意到,他都快钻到校门外面去了!发生安全事故谁来负责?程度轻的,在教室里乱跑。老师正在上课,咦,某某同学不见了!一转头,他正笑嘻嘻地站在门边扭秧歌。全班开始爆笑,没法上课了,我的天。咦,某某又不见了,哦,原来他正趴在地上;咦,某某正在教室里踱步,嗯,从左到右是十步,从前到后是二十步,再后到前,右到左……嗯,开始在地上打滚了……不好!不好!他尿尿了!对着后面的垃圾桶在尿!好!好!他这次在教室外面五米处的草坪上开始尿,那个厕所离教室才二十米,天哪,他不去厕所!

还有热爱划车的家伙,拿把尺子、小木棍、钥匙什么的,围着老师的车子走一群,嘿,360度,无死角,周长都给量出来了。监控拍到了,家长不好意思,赔了钱。监控拍到人,没拍到作画过程,家长就不认了。还有一个孩子在校外划车,一把大尺子,把沿路一排整齐停好的车子都划了,几乎量出了整条路的直线距离。结果呢?赔不起啊。车主们只好自认倒霉。

班级里有这样的人物,班主任不好当啊。

把这一类带有破坏力的归入奇葩行列,应该没问题吧。(当然,在人格上,我绝无任何歧视之意。因为当我们歧视他人之时,必须要想到一点,那就是,我们亦在被歧视一列)。

有人说,孩子送到学校,那就是一张白纸。没有教不起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我想对这些人说,放你妈的狗屁!有些孩子送到学校就已经是“清明上河图”了好不好!

他们敢不敢说:每一个病人,都是可以被治好的,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会治的医生?

奇葩之二,懒汉。

每个班级都有超级懒的学生,懒到奇葩境界,比如,从来不写作业,就算在你眼皮底下,他也绝对不会动一个字的。与读书有关的事情,他都不愿做。他们每节课能在位置上安静打坐已经是老师修来的福分了。

“作业写了吗?”没写?愤怒的老师说:罚抄!

“抄了没有?”接下来就是省略号了……

什么?值日又跑了?

“昨天值日跑了?罚你扫一个星期!”

“老师,他又没有扫……”

“考试给我认真考!怎么一堆空白!”

不会。懒得考。懒得写。

“咦,体育课你怎么坐地上?他们都在打球!”

“没意思,懒得打……”

吐血三升!老师卒。

奇葩三,偷盗。

大家都当过学生,都知道一种事情,教室里突然没人的时候,很容易丢东西。比如下去做广播操,一回来,有人大喊:“老师,我的钱不见了!”

“老师,我的笔不见了!”

“老师,我的课本不见了!”

谁有嫌疑?别班的,自己班的?路过别人教室顺手牵羊?对自己的同学虎视眈眈?

接下来,班主任化身福尔摩斯、神探狄仁杰,在教室里没安装监控的情况下,熟练运用各种侦察、恐吓手段,尽可能地找出作案者。不过这些都算小事了,我见到两件大事最有趣,与读者们分享。

其一,曾有一老同事,家境不错,日常包里都会有三五千,平常也都不数。经常把包往办公室里一扔就去上课了。有时候回来她觉得好像少了几张,但又感觉是自己今天带少了。有一天,她心血来潮数了钱,五千块。出去转一圈,一数,少了九百!

经过缜密调查,找到作案人。清纯可爱的小女孩珠泪纷纷坠下,顿时让人心生怜爱之心……后来,调查深入,竟是老手!惯犯!平常会在别人包里抽个一二百,不太起眼。这次多抽了几张,结果被逮住了。看来过分贪婪是有风险的。

故事二,楼梯铜条失窃案。教学楼的楼梯是水磨的,上面都嵌有铜条。某一日,一老师突然发现铜条都不见了。话说这也属于偶然,一般人谁会特意注意到呢?调查展开,最终锁定了作案群体。四年级某生和校外某生,趁双休日到校,撬走楼梯铜条,再卖掉,持续作案(学校里楼梯真是多啊),外加其他偷盗物品,获利五六千。听闻此事,倒吸一口凉气。这个铜条嵌入水泥,用什么工具撬出且不对楼梯造成破坏?真是手艺人。而且偷盗销赃一条龙,实属少年才俊啊!

最终,学校要求家长赔偿。

于是,美妙的结局产生了:学生不来读书了,家长也消失了。听说是回老家读书去了。不知老家那里楼梯质量如何,我倒感兴趣得很。

奇葩四,犯贱。

犯贱这个词不太好听,但我实在想不到比这个词更加形象的词语了。

有小孩,看上去体型较弱,不属于能欺负别人的类型,可是却极其爱动手,今天推这个一把,明天踹那个一脚。结果遇到横的,一巴掌扇过来,哭哭啼啼:“老师,他打我!”

有的不动手光动嘴的,一会骂这个,一会骂那个,惹恼了众人,团队合作,揍了他一顿,又开始哭哭啼啼:“老师,他们一起欺负我!”

你这不是犯贱还是什么?

他乖了两天,嗯,是安静了两天。

养好伤了,肉体上加精神上的。

春天的风吹来了,他又开始蠢蠢欲动。

上课的时候大力拍桌子,旁若无人地唱歌,不是挑衅老师就是挑衅同学,过阵子被老师拖到教室门外,甚至被愤怒地砸了一拳、或者扭了一把,我们的管理部门就会严厉地说:不准体罚、不准变相体罚!

我TMD的也不想罚他啊!

我TMD的想跟他同归于尽啊!

奇葩五,性学专家。

这是极少数,基本上是早熟的男生(一般看过成人电影)。

有天天讲黄段子的(小学生五六年级开始);

注意女生(或女教师)并跟他人说谁今天穿什么内衣内裤的……

此处少儿不宜,频率不高,不展开了。但一旦出现,就比较难对付,毕竟这个话题比较尴尬。此类奇葩学生在班级里,会形成一种恶劣风气,集体讲性且不避嫌。

奇葩六,常见的品行恶劣者。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品行不端者,送到学校之前已经被塑造好了模样。教师能做的,实在太微乎其微了。

有些品行恶劣,但带着恶作剧的,也就算了。比如,某学生在讲台桌抽屉里拉了一坨屎。没错,真的是一坨屎!还好,老师一打开抽屉,这玩意已经不新鲜了,受到的冲击才没那么大。

欺负他人的,太常见了,弱肉强食丛林世界不外乎如此;

造谣生事搬弄是非的;

说谎的;

侮辱他人的;

所有成年人群中出现的品行问题,都能够在校园里找到对应的未成年人。

看了以上种种,大家一定会觉得那些智力有点问题的、懒的都忒可爱。

面对各类奇葩学生,老师欲哭无泪。谁班级奇葩多,谁的班级越难管理。然而更为困难的是面对奇葩家长。有学生问题不断,老师在吐血之前找家长聊,家长说,我的孩子是非常优秀、聪明的,谁能教到是谁的福气。

福气!我都扶不起了!

她的意思是,老师,你才这么点水平,竟然不会欣赏我家的孩子?

一品行恶劣的奇葩,其父是个流氓。小孩在班级里嚣张跋扈,无人敢碰。班主任跟家长一沟通,家长说,你再歧视我家孩子,信不信我修理你!

家长说:老师啊,我的孩子我们自己管不了,只能麻烦你了。

什么?你自己管不了?那谁管啊?警察吗?

有位家长被叫到学校,又因为自己那无祸不惹的儿子。当着老师的面,两个大耳刮子扫过去,儿子开始落泪。老师看不下去了(当着我的面打儿子,是在向我示威吗?),就在两分钟后,家长抱着自己的儿子,像抱着襁褓里的婴儿,自己梨花带雨,拍着儿子的背。哦,我的天,你这是干啥呢?你这是在教育孩子?

宠出来的孩子,大多成为他人的烦恼。

就像医生不能挑病人,公办小学、初中都是不能挑学生的,户口内,哪怕会偷鸡摸狗敲诈勒索,也不能拒绝他入学。这个叫教育公平。我靠,那对班级里其他学生是否公平,这就不在我们领导考虑范围之内了。我们好像只对邪恶呈现公平善良,叫善良忍气吞声。还好,我们有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可以明目张胆地选择学生,这些奇葩都被关到了门外。为什么小升初、民办学校如此火爆,学生学业压力如此之大,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努力、善良的学生是不愿意与那些习惯糟糕及品行不端的学生呆在同一个班级,他们的父母尤其不敢让孩子随波逐流,毕竟学好不易学坏容易啊!

公办中小学无法开除学生,无法筛选学生,于是,老师只有一种办法——耐心地唠叨、劝说其转到其他学校。

所以,好玩的事情来了!

开学了,某班主任接到学校某领导的电话:“某某老师啊,我有个朋友的孩子,现在转学放你班里吧!”

这时候,哪怕大雪纷飞,班主任的背上都在流汗:“领导啊,我知道的,这个时候转过来的学生,肯定胡作非为,别的学校混不下去,才到这里来啊。领导,你不要害我啊,我不要!”

然而班主任的坚持是没什么用的。领导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差以身相许了,班主任只好悲壮地说:“那领导,你得让家长和孩子都要保证一下,一旦出问题,马上回家。”

这时候领导和孩子家长、孩子都一个劲地装孙子、拉交情,嗯,看这娃还是眉清目秀的,应该问题不大吧。

开学第一周,好像没什么大问题。坐在位置上慈眉善目,保证书上的事情都做到了。其实,对方正在熟悉作案环境呢。

第二周开始,班级里出各种各样的事情,骂人、打人、吐口水、冲撞老师、掀女生裙子……都是新人所为!

愤怒的班主任再也找不到以前装孙子的领导和家长了,于是班主任成了孙子,但即便他搬出《孙子兵法》,也没办法解决这问题了。你想啊,人家学校都无法忍受才劝他离开的……难道您的学校承受力特别强?

班主任再来一番调查,那学生在原来学校里,殴打宿舍同学,在同学热水瓶里尿尿……他的心里,有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

所以,领导介绍的转学生,奇葩为主。

但遇到奇葩,总会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看别人班的奇葩都是可爱的。甚至有时候觉得别班的班主任是不是管理水平欠缺了火候。这可能是人性的一个弱点,总觉得自己能力比别人强。我们记得当年刚工作的时候,也在背后指手画脚某些班主任某些领导对一些学生不负责,等到自己碰到了,才知道凡事有果必有因,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学校曾有一位奇葩,男生,不务正业不学习不说,光一身穿着就令人头疼。黑色,半透明,网状。外加披风。当年的乡村杀马特、非主流。

我把他拉到办公室,批评他的着装,他也不是好惹的。说着说着,双方声音都大了起来。我怒了:你一个男生干嘛妖里妖气的,又不是做人妖!

某领导见状把我拉了出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年轻人,不要冲动。学生要教育,要循循善诱。”他平时还是有不错的理论水平的,推荐我看李镇西的书(我到现在还是非常佩服李镇西老师的)。我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把烂摊子给他。我坐在办公桌前,听他用温和的声音循循善诱,好让自己学到一些。五分钟后,该学生大吼一声:“你可以打我骂我,但不能侮辱我的人格!”

接下来就是一阵更大的暴喊:“某某老师!你手里有没有打火机!我TMD要把他这衣服扒下来烧了!”

幸好那天没带香烟和打火机。不然这位领导的台阶更难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奇葩的炼成也绝非一朝一日,怎么可能幻想几句话一阵交流就改变一个人?

看到上面,很多人是不是绝望了?我们的美丽祖国是不是没法建设了呀?放心,没事的!因为奇葩之所以是奇葩,一定是依靠质量而非数量。所以,奇葩数量是非常少的。如果一个班级是以奇葩为主的,那老师都早该疯掉了。在老师眼里,有积极向上的,乖巧听话的,古灵精怪的,健康快乐的……看着他们的成长,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当然,如果能用个人的能力,把一朵奇葩改造了,那更是胜造七级浮屠啊。我们希望更多的奇葩变成人才,如果转变不了,老师们肯定也已经尽力了。

当有一些读书时把老师气得半死的奇葩,在很多年后,领会到人生真谛的他们,再次回到老师的身边,红着眼眶说:“感谢老师当年不离不弃(唠叨罗嗦),从前的我已经死去了,现在是重新的我……”

老师亦是红了眼眶:“感谢你当年的不杀之恩……”

学生拍了眼前的熊孩子一巴掌,点头微笑:“老师,这是不成器的犬子,已经换了三所学校了,这次,恳请老师看在师徒一场的份上,收下他吧。”

头发花白,血压不稳的老师,抬头望天,热泪盈眶,转头拭去泪水,拈花微笑:“孩子,我已经退休了。这样吧,我给学校领导打个电话,让他交给那个最优秀的班主任吧。”

我们只能祈祷,奇葩,都在别人班里。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

请耶稣和隔壁班班主任恕我的罪。阿门。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在写这些奇葩文字的时候,我也明白,在很多人眼里,我也是奇葩。有人会亲热地跟我说,某某啊,你很有个性啊。这话的潜台词就是:你怎么那么与众不同啊,一把年纪了情商还那么低,长得丑还出来吓人啊~与众不同不就是奇葩嘛!不过我不在乎,对自我,就一点要求:公众场合,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

联系微信

        读者们可以在下方留言!聊聊奇葩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交手机父母折寿一年?老师严控学生手机,也需守住底线
那天,老师把我说哭了···
把教育当成一门艺术
都是为孩子,干嘛同老师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班主任教育智慧小故事 - 白马宣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特级老教师自述:老师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