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卢云 | 寂寞,牧者难以承受之伤


一、负伤的牧者

    塔木德的故事显示,正因为弥赛亚每次只包裹一处伤口,所以,有人向他求助时,他不用浪费时间预备,因为他已准备好随时施予援手。
 
耶稣赋予这故事更完满的结局,因他所受的鞭伤,我们得了医治、拯救和新生。因此,就像耶稣一样,宣告救赎的牧者,不单要护理自己和别人的伤口,还要让他的伤口成为医治力量之源。
   
然而,我们的伤口是什么呢?不同的人已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过,诸如“疏离”、“隔绝”、“孤独”和“寂寞”等字眼都是用以描述负伤状况的。或许“寂寞”一词最能描述我们当下的经验,所以也最能够使我们了解自身的破碎。
 
牧者的寂寞尤其痛苦,因为他除了要体验现代人各种感受之外,还要体验更多寂寞的感受,这是因为牧者职分本身的意义已悄然发生转变。
 

1.个体的寂寞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寂寞已成为人类最痛楚的伤口。从我们出生开始,日渐加剧的竞争和攀比就无处不在,导致我们对寂寞这一处境格外敏感。而寂寞感反过来又加深了焦虑感,于是拼命追求群体生活的经验。这也迫使人重新质问,爱情、友情、亲情怎样才让他们脱离寂寞,获得期待中的亲密关系和归属感。
 
放眼四周,西方世界中人们设法摆脱寂寞的方式林林总总:心理疗法;语言或非语言的群体沟通技巧培训机构;由学者、讲员和热心人士赞助支持,分担共同难题的夏令营课程和研讨会;许多为了追求灵性体验而营造的宗教秘术仪式……这种现象已经蔚然成风,全是一种痛苦挣扎的记号,要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寂寞高墙。
 
然而,对寂寞思考得越多,我就越觉得,寂寞这道创伤宛如空谷幽兰,是生存表象之下一道深深的裂痕,可转化为自我认知的无尽泉源。因此,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令人生厌,但我仍要郑重其事地指出:基督徒的生活并不消除寂寞,反而保护和珍视寂寞,视之为一份宝贵的礼物。
 
有些时候,似乎我们竭尽所能去逃避,不敢面对人性本质上的寂寞,甘愿掉进各种假神设下的陷阱,因为这些假神会提供给我们即时的满足和迅速的解脱。不过,直面这份苦涩的寂寞,也许是一次邀请:邀请我们超越自身的局限,眺望此在的尽头。寂寞也许是一份需要加以保护和守望的礼物。因为我们的寂寞显明了我们内在的虚空;如果我们错误地理解这虚空,也许会觉得彻底绝望;但如果我们能够承受这虚空中甜蜜的疼痛,就会觉得充满盼望。


当我们不耐烦,当我们想摆脱寂寞,设法克服所感受到的隔绝和残缺时,我们就很容易把人类世界的期望寄托于毁灭性的幻想上。我们忽略了内心深处的直觉:即没有任何爱情和友情,没有任何亲密的拥抱或温柔的拥吻,没有任何群体或团体,没有任何男人或女人能够真正满足我们摆脱寂寞的渴望。

 
这真理如此令人惶恐不安和痛苦不堪,以致我们情愿沉迷于幻想,而不愿面对生存的真相。所以,我们不断期盼,有一天会遇上一个真正了解自己感受的男人,会寻见一位抚平自己内心浮躁的女子,会找到一份能发挥自己潜能的工作,会读到一本包罗世间万象的书籍,会觅得一方诗意栖居、心灵安顿的净土。
 
当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完全满足我们的期盼时,这种不真实的期盼会驱使我们无休止地抓狂,并把我们推向苦毒和仇恨的边缘。许多婚姻触礁,正缘于双方都不能满足对方隐藏的期待:希望另一半能消除自己的寂寞。许多单身男女心存天真幻想,以为婚姻的亲密关系能驱走寂寞。
 

当牧者也充满这些虚假的盼望和幻想时,他就没法宣称寂寞是了解人类的泉源,也不能真正服侍那些不理解自己苦难的人。

 

2.牧职的寂寞
   
牧者生命中的寂寞更是让其伤痕累累,因为他不仅要分担人类孤独的处境,同时也发现自己侍奉的影响力日趋薄弱。牧者的使命是宣讲人生的终极关怀:生与死、聚与散、爱与恨。他热切渴望给人们的生活带去意义。不过,他发现自己只能袖手旁观,人们只是在自作主张,在难以收场后才不情愿地同意让他去亡羊补牢。
   
在医院中,当婴儿发出第一声啼哭,或病人咽下最后一口气,人们更多需要的只是牧者说点套话做个陪衬而已;在监狱中,囚犯因不得释放和自由而痛苦万分,牧者置身其中,只觉自己是个内疚的旁观者,他的话语很少打动监狱长;在城市中,孩子在高楼大厦间嬉戏,老人孤独死去而无人纪念,教牧人员的抗议无人重视,他们的祈求在空气中回荡,形同虚设;很多教堂都以救恩和新生命的经文为装饰,也只是为了装点门面,让那些仍活在旧造生命中的人感到赏心悦目而已。虽然牧者的训诲能让利剑铸成犁头,让长矛打成镰刀,但却无法融化这些人的铁石心肠。
   
最悲哀的是,牧者本想触碰他人的心门,却发现自己被拒之门外,即使常常恳求也无人回应。人们在讨论方案、拟定计划、付之行动的过程中,也将牧者排除在外。所到之处不欢迎他,所逢之时不欢迎他,所遇之人不欢迎他,他只得在曲终席散之后,在城墙外独自徘徊。
   
数年前,我曾担任荷兰与美国之间渡轮上的牧者。有一次,我站在荷兰一艘远洋巨轮的船桥上,那艘船正在设法穿越浓雾,进入鹿特丹港。雾非常浓,甚至连舵手也看不见船头。船长只得全神贯注聆听雷达站控制员解释船只与船只之间的位置,且不时在船桥上走来走去,高声向舵手下命令。我们不小心撞了一下,于是他破口大骂:“该死的,神父,不要挡着我的路。”当我带着歉意和愧意准备离开时,他又折回来对我说:“你倒不如留在这儿,也就这次我可能真的需要你。”
   
曾几何时,不久前,我们还觉得自己好像满有能力和自信的船长,可现在,我们却挡着了别人的去路。这正是我们的寂寞处境:我们无能为力,站在一旁,也许洗甲板的船员会喜欢我们,因为能跟我们饮杯啤酒消磨时光,一旦浓雾散开、天气放晴后,又会把我们丢在一边不闻不问。
 
我们寂寞的伤口实在是太深了。由于丝竹乱耳,案牍劳形,诸事纷扰,我们或许已忘掉这伤口。但是,当我们真心诚意地付出努力却不能改善这世界现况时,当我们万般无奈地被排挤到生活边缘时,我们便知道那伤口仍在那里。
   
据此可知,寂寞之所以成为牧者的创伤,不单因为他要分担人类的处境,同时也与牧职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处境有关。他受呼召,要比他人更多关注和护理众人的创伤。他因着对自己痛苦的深切了解,便能化软弱为力量,且能以个人的经验作为医治的泉源,去医治那些因为对苦难有错误理解而迷失在黑夜中的人们。
 
这使命困难重重,因为对一个委身服侍会众的牧者来说,寂寞的确是难以承受的创伤,极容易受到否认和忽略。但是,牧者一旦接受和理解这痛苦,就无须否认和忽略这痛苦,牧养便能成为医治他人的服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排(创伤)之——每一段创伤后面,都有必须面对的处境
豆瓣8.9,这部本季最佳新剧,来得正是时候
你的处境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寂寞的时候
如何治疗 丧失和心理创伤 造成的心理伤口
你也许不知道 ,创可贴应该这样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