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辰


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中文名

时辰

    

shi chen

    

计时

    

12

    

古代计时单位

    

一时辰等于两小时

    

中国

目录

1.     1 读音

2.     2 解释

3.     3 时间来历

4.     4 古代的更

5.     5 周易

1.    6 时辰历史

2.     十二时辰制

3.     二十四时辰制

4.     十时辰制

5.     十五时辰制

6.     百刻制

1.     古代意义

2.    7 相关内容

3.    8 时辰与养生

读音

编辑

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 、午(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 、亥(hài. [1] 

解释

编辑

1.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

中医养生时辰

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2.泛指时刻或时间。 金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没一个时辰儿不挂念,没一个夜儿不梦见。《西游记》第四九回:这等干,只是忒费事,耽搁了时辰了。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三章:这就叫:不是不报,时辰不到。 [1] 

时间来历

编辑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给一天内的气象配了代表词。如早晨因太阳出来而植物启动了生长,所以这时辰别名为。到了中午太阳最旺盛,空气中、土地里灼热,所以时辰别名为火、金火、土。下午5-7点最干燥,果实糖份最充足,这时辰别名为。到了深夜12点,环境一切冷静,这时辰别名为

时辰亭

古时

今时

配上的生肖及原因

子时

23000059

(鼠),五行为

丑时

100259

(牛),五行为土、金、水

寅时

300459

(虎),五行为木、火

卯时

500659

(兔),五行为

辰时

700859

(龙),五行为土、水、木

巳时

9001059

(蛇),五行为火、金

午时

11001259

(马),五行为火、土

未时

13001459

(羊),五行为土、火、木

申时

15001659

(猴),五行为金、水

酉时

17001859

(鸡),五行为

戌时

19002059

(狗),五行为土、金、火

亥时

21002259

(猪),五行为水、木

古代的更

编辑

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

古代计时装置日晷

19:00-21:00为一更,

21:00-23:00为二更,

23:00-01:00三更

01:00-03:00为四更,

03:00-05:00为五更。

注:此处在方言中读“jīng”,汉语规范化后读“gēng”

周易

编辑

在论断八字命理时,往往有时不太准确,多半是因时辰有误所致。在我们生活中,全国都是统一使用北京标准时间。我国南北区域时差不算太大,而东西区域相差较大,而论命时就要严格按照出生地时间为太极点论断。

时间差求法:北京时间,准确地说是指在东经120度所在地区的当地时间,由于北京大约在东经117度左右,故此北京时间12:12才是标准的北京当地时间的12点正。而或东或西的不同地区就要根据当地所在区域内的东经度数推算。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360度),需24小时,每4分钟1度(1度距离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原则)。其他地区,依此推算即可。例如:当北京时间12:00时,黑龙江东半部(东经130度)就是12:40{12:00+(130-120)×4=12:40};西藏西半部和新疆中部(东经90度)就是10:00{12:00-120-90)×4=10:00}。东经120度北京时间12点与其他地区所在东经度数时间对照表:

时辰钟

东经│ 75 │ 80 │85 │ 90 │ 95 │ 100 │ 105

时间│ 9:00 │ 9:20│9:40 │10:00 │10:20 │10:40 │11:00

东经│ 110 │ 115 │120 │ 125 │ 130 │ 135 │ 140

时间│ 11:20│11:40│12:00 │12:20 │12:40 │13:00 │13:20

再如古代占星术起命宫时,先看太阳在什么宫,再以生时加在太阳所在宫里起顺数至卯位上。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星命学家推断一个人的命运时,都是以太阳作为命之所在,即日出于卯而没于酉。由于不同经度的地区见到太阳的时间是不同的,故而以出生时间论命时必须以当地时间为准。

时辰历史

编辑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3时又72分钟,即4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晚上11时又96分钟,即036分。

十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古代意义

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相关内容

编辑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 43.2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刻制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九十六刻。

一刻约15分钟。

时辰与养生

编辑

时辰养生歌诀

总结一首歌诀,有助于您更好地遵照12个时辰来养生:

寅时天亮便起身,喝杯开水楼下行;

定时如厕轻如许,卯时晨练最宜人;

辰时看书戏幼孙,巳时入厨当灶君;

午时进餐酒少饮,未时午休要抓紧;

申时读报写诗文,酉时户外看流云;

戌时央视新闻到,闭目聆听好养神;

亥时过半快洗漱,子时梦中入画屏;

丑时小解一时醒,轻摩三丹气血盈;

脉络通畅心如水,一觉睡到金鸡鸣。

子时——睡觉保护阳气

半夜11点到凌晨1点的时候叫子时,这个时候是一天当中太极生命钟的阴极,按照阴阳消长的规律,这个时候阴气是最重的,而阴是主睡眠的,那么我们就要遵从这个阴阳的消长规律,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处于熟睡的状态。大家注意,不是这个时候我们才上床,而是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已经处在熟睡状态了。那么什么时候该上床呢?应该在10点半左右。子时的时候,是胆经值班。胆气在一阳生的时候,是刚刚长出来的阳气,还很微弱,我们要特别保护这个阳气,应该怎么保护呢?最好用睡觉来保护,所以夜半的时候,我们就不要再去跳啊唱啊的,而应该睡觉。这时候要开始养阳气,而养阳气要从它微小的时候就要保护它。

丑时——肝经造血时间

丑时是凌晨1点到凌晨3点的时候,是肝经值班。肝经是主生发的,这个时候的阳气比胆经值班的时候要生得大一点了。肝脏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所以半夜里,千万别去酗酒,千万别沉迷于游戏了。这个时候人体得休息,肝还要工作。有肝病的人多是爱熬夜的人,因为半夜肝要造血、要解毒,如果不给它喘息的机会,自然就容易发病。

寅时——号脉的最好时机

夜里3点到夜里5点是什么时候呢?这时候叫做平旦。因为此时天气要开始平衡了,阴阳开始平衡了。此时肺经值班。此时,天刚刚亮,这时候中医号脉是最准的时候。我们可以看你的脉硬不硬,脉硬呢,40岁以上的人要考虑是否得了高血压;二三十岁的如果脉紧,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还可能是有焦虑症。又紧又硬的脉叫做弦脉,如果是弦脉就要考虑你是不是有高血脂、动脉硬化了。

卯时——空腹喝水,排出毒素

卯时是大肠值班的时候,它是早上57点钟。12时辰养生有个重点,就是卯时起床后要喝一杯空腹水,有便秘的人这样做就可以帮助你减轻便秘。因为大肠在此时精气开始旺盛,大肠一鼓动,再加上你的水的帮助,大便就下来了,就能帮助你解毒。要知道大便里的毒占人体所有毒的50%。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经,卯时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门开,代表二月,万物因阳气的生发冒地而出,故是排便的最佳时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气实了,卯时才能正常地大便。

辰时——早餐营养要均衡

到辰时的时候,是胃经值班了。这个时候是79点,7点钟我们要吃早饭了,而这个时候是胃经值班,所以,胃在此时是最容易接纳食物的。早餐一定要有动物蛋白,要有一味荤,比如说你咸菜就泡饭就不行,得加上一点有动物蛋白的东西,要有一点肉,或者鸡蛋。

巳时——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

接下去上午911点是巳时,这时是脾经值班的时候。脾经是主消化的,这个时候,它要吸收营养。而这个时候也是大脑最具活力的时候,是人的一天当中的第一黄金时间,是老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时候,是上班族最出效率的时候,也是上学的人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我们必须吃好早饭,保证脾经有足够的营养吸收,这样,大脑才有能量应付日常的运转。

午时——睡好午觉养阳气

午时11点到下午1点的时候,是心经值班。这个时候大家要注意,心经值班的时候我们要吃午饭、睡午觉,因为按照太极阴阳气化规律,这个时候阳气最旺。《黄帝内经》说,阴是主内的,是主睡觉;阳是主外的,主苏醒。午时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我们吃完午饭稍事休息继续工作,这个时候也出效率。阳虚的人这个时候就要好好地睡上一觉,最养阳气。那么阳气不虚也不盛,正常的人怎么办呢?我们午时只需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养养我们的心经。因为我们的心脏很累,除非你是身体很强的人,你可以不睡午觉,一般的话我们还是要睡午觉。睡午觉要平躺,这样可以让大脑和肝脏得到血液,有利于大脑养护。《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做卧,则血归于肝。你要平躺,这样血液才养肝。肝脏对人体有个重要的分布血液的作用,你睡午觉起来以后,肝脏就可以把血液输送到你的大脑,保证你的工作效率,所以午觉最好要平躺。平躺还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就是保护你的颈椎、你的腰椎。人的骨架就像房子的柱梁,一天到晚地撑着身体,何其累也,所以你看年纪老的人,骨头的病就多。午睡躺下,颈椎可以得到休息,腰也可以歇一会儿,长此以往,你就不会得腰椎增生、颈椎病,也不会得坐骨神经痛等病,所以午时午休是很重要的。

未时——保护血管多喝水

午时过了以后,下午1点到下午3点,就到了未时,这时小肠经值班。小肠经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都送到了血液里边,血液里边就满满当当的,就像上下班时候街上的车,十分拥挤。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喝一杯空腹水,或者是茶也行,这是用来稀释你的血液。因为人体这个时候血液营养很高,很粘稠,所以要稀释血液,这样才能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申时——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间

未时过了就到申时了。下午的3点到下午5点之间,大家要注意了,这是我们的第二个黄金时间。这个时候小肠经已经把中午饭的营养都送到大脑了,大脑这时候精力很好,要抓紧工作,提高效率。

酉时——预防肾病的最佳时期

那么到了酉时,也就是傍晚的5点到傍晚7点,这时候是肾经值班,我们要再喝一杯水。这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我们把毒排掉,还可以清洗你的肾和膀胱,让我们不得肾结石,不得膀胱癌,不得肾炎。

戌时——工作学习的第三个黄金时间

再往下,到了戌时,也就是晚上的7点到9点,此时是心包经值班。心包经值班的时候呢,我们的心气比较顺了。这个时候是我们一天当中的第三个黄金段,这个时间你可以学习,可以去散步去锻炼身体。但是,当心包经值班时间快结束时,可能是你散步回来以后,你需要再喝一杯淡茶水或者是水,让你的血管保持通畅。

亥时——准备休息

然后就到了亥时,亥时就是晚上的9点到11点,这时候应该休息,准备睡觉,或者是夫妻融洽等等,这都是最佳时间。到10点半你就一定要上床了。到此为止,12时辰养生就全部介绍完了。它的规律就是要按照经络和脏腑,还有阴阳气化来进行养生。

时刻一一时晨分为上时刻,中时刻,下时刻:一个时刻是多长时间,上时刻为时晨的前40分钟,中时刻为时晨的中间40分钟,下时刻⋯⋯后面40分钟吗?这个我不知道求大神解答。 [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十二时辰与健康
古代五更是几点 五更怎么划分 五更 五更天 五更划分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详细介绍
十二时辰的养生之道
【十二时辰养生法】中医:过了这个时辰,请不要行事
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