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你回归哲学的本质

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曾在哲理散文名著《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中写道:“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人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是思想让我们脱离了动物世界,是思想让我们具有了人的高贵,是思想让人成为了人。而所有的思想中,哲学无疑是最纯粹的。哲学是最绝对的思想,是对知识毫无杂质的追求。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拉到启蒙运动的卢梭,再到德国古典时期的康德,黑格尔。哲学家都是他们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们思考宇宙的存在,人生的意义,时代的进程,从而提炼出自己的哲学体系。然而在国内,哲学的学习却陷入了一个怪圈,初学者们将哲学史奉为圭臬。如同历史学院的学生对待重要史实一样将哲学史倒背如流,却忽视了哲学的本质是思想。他们注重哲学家们的成果,却忽视了自己的哲学思考。这就如同买椟还珠一样是十分不明智的。哲学入门的方法应该是就哲学问题引发自己的思考,哲学家们的思考只能是作为辅助。《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一本优秀的哲学入门书籍。作者小西奥多·希克和刘易斯·沃恩通过思想实验的方式带领读者回归哲学的本质。

《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以哲学史上的经典问题为讨论对象,用伟大的哲学家们的思想做辅助,加入了大量的思想实验,带领读者主动进行哲学思考。全书一共探讨了六大哲学核心问题:身心问题,自由意志问题,人格同一性问题,道德相对主义问题,恶的存在问题和怀疑论问题。

《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的作者是美国两位学者,小西奥多·希克和刘易斯·沃恩。小西奥多·希克(Theodore Schick. Jr.)出生于爱荷华州,在哈佛大学取得了学士学位,在布朗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然后去了穆伦堡任教。现任穆伦堡学院哲学系主任,“穆伦堡学者计划”项目主席。在光辉的学术生涯外,小西奥多·希克也是一位富有生活情趣的人。他热爱音乐,尤其是摇滚乐。擅长弹奏吉他,并在在穆伦堡学院的摇滚博士乐队中担任首席吉他手。刘易斯·沃恩(Lewis Vaughn)曾任《自由探索杂志》编辑,现为独立学者和自由撰稿人,出版过多部哲学书籍。两人经常合作出版入门类哲学书籍,在中国为人们所熟知的有《怪诞现象学:21世纪科学防骗指南》。

小西奥多·希克和刘易斯·沃恩在《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中,以问题为骨干,以哲学家们的论证为血肉。穿插众多思想实验,带领读者积极思考,建立自己的哲学。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做哲学的动机之一是追求真理。《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中详尽的介绍了如何做哲学并鼓励读者去做哲学,最终让读者发展出自己的哲学。在全书的一开始,小西奥多·希克和刘易斯·沃恩就开门见山的详细的介绍了哲学的事业。哲学有着六大核心问题,分别是:身心问题,自由意志问题,人格同一性问题,道德相对主义问题,恶的存在问题和怀疑论问题。研究哲学的目标就是要探讨这六大核心问题,最终形成一个全面自洽的信念体系,从而用这个世界观来理解世界,指导生活。形成信念需要证明观点,需要证据与推论。哲学家们常用的工具是逻辑论证。论证分为两种,归纳和演绎。归纳是一种从单一命题得到全称命题的论证方式,有枚举归纳,类比归纳,假说归纳等形式。演绎是一种从全程命题中得到单一命题的论证方式,有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假言三段论,析取三段论等形式。论证得到的信念需要通过思想实验来验证。而真理,就是那些能经受住检验的东西。

一,身心问题:什么是心灵?

人类有超越物理的存在吗?心灵是存在的吗?如何解释心灵呢?小西奥多·希克和刘易斯·沃恩在《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中结合哲学史给出了六种理解。(1)心灵即灵魂。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笛卡尔在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提出了普遍怀疑,排除所有可怀疑的事物知识后,得出怀疑是肯定的,由此推出自己心灵的存在。从而得出了“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认为心灵是能和身体相互作用的非物质的存在,即人们通常理解的灵魂。这一面临最大的难题是交互作用难题。心灵既然是没有物理属性的,那它是怎么作用于物理对象的呢?笛卡尔提出了二元论的身心交互作用论,但是这又和唯物主义的物理因果闭合原则冲突了。而且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没有办法解释他心问题,即没有办法判断他人是否拥有心灵。(2)心灵即身体。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和大卫·休谟。洛克提出,心灵是一块白板,只能被感觉经验所书写。休谟则表示笛卡尔式的心灵是不存在的,应该放弃对灵魂的讨论。洛克和休谟的观点被称为经验论,他们主张经验是获得外部世界知识的唯一来源途径。这一论点后来的支持者有逻辑实证主义和逻辑行为主义,他们都很好的解释了同一性问题。(3)心灵即软件。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功能主义者们。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的进展越来越快速。功能主义随之发展壮大。功能主义者们认为,心灵是一种功能,是一种程序,拥有心灵就是拥有执行特定功能的能力。然而,功能主义不能解释心灵如何指向不存在的东西,无法解释意向性。(4)心灵即迷思。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取消式唯物主义者们。他们彻底的取消掉了心灵的存在,认为根本不存在心灵状态。取消式唯物主义将人们认为的存在的心灵状态推托给常识心理学。他们认为信念和欲望等都是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用于解释生活现象的概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遗憾的是取消式唯物主义无法解释人们的感觉。(5)心灵即特性。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泛心论者和突现论者,他们认为心灵只是心灵属性而已。泛心论认为心灵的属性,比如感知,欲望,记忆等都是普遍存在的。心灵属性不来自任何地方,但也无处不在。心灵存在于人,也存在于动物,存在于生命体,也存在于非生命体。心灵就只是这无处不在的特性。突现论者认为,心灵属性是突现的,一些原本没有心灵属性的事物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连接组织起来后,心灵属性就突现出来了。心灵属性是属于这一个整体的,不存在其中的部分中。

二,自由意志问题:什么是自由?

人类有自由意志吗?人类可以同时既是被决定的又是自由的吗?自由行动是可能的吗?如果可能,那是如何可能的呢?小西奥多·希克和刘易斯·沃恩在《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中结合哲学史给出了三种理解。(1)自由即偶然。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因果的非决定论者。他们反对强决定论,拒绝因果决定论原则,认为有些事情是不由过去的事情和自然法则决定的,认为自由的行动是无原因的。但这个学说无法解释自由的行动如何出于自由意志。(2)自由即必然。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相容论。相容论即弱决定论认为,即使所有事情都是又过去和因果决定论导致的,但是仍然存在自由行动的空间。因为本来存在其他的可能性的,而现在的就是个人选择的结果,选择的可能性给予了人的自由。分层相容论提出人类的欲望可以分成很多不同高低的层级,人类的自由性表现在顺从哪一层级的欲望。(3)自由即自决。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自由意志主义者。他们认为自由行动是由自我导致的,自由行动是在自我的控制之下的,不是被过去的事件所决定的,也不取决于自然规律。自由意志主义者认同主体因果关系,认为事件出现的因果关系是由主体引起的。

三,人格同一性问题:什么是自我?

人格同一性的条件是什么?什么决定了人经过了时间改变等变化后仍然是同一个人?小西奥多·希克和刘易斯·沃恩在《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中结合哲学史给出了三种理解。(1)自我即实体。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动物主义和灵魂主义。动物主义认为,是同一个活得人类身体决定了人格的同一性,无论是失忆还是重生转世,只要拥有了同一个活的的身体,你就是你。灵魂主义认为,是同一灵魂决定了人格的同一性,你就是你的灵魂。但遗憾的是,灵魂的存在实在难以证实。(2)自我即心灵。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记忆理论。记忆理论认为,是对过去的经验事实的记忆决定了人格的同一性,只要对过去有至少一样经验记忆或自传式记忆,你就是你。这一理论面临了不一致反驳,因为人的记忆是会消退的,无法保持常新。为了回应这一反驳,哲学家们提出了心理连续性理论,指出只要在心理上是连续,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就可以断定是同一人格。但如此又面临着副本难题和转世难题。(3)自我即过程。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大脑理论。大脑理论认为心理上的连续性决定了人格的同一性,而心理上的连续性是有同一个大脑决定的。然而裂脑实验对大脑理论提出了一个强硬的反驳,大脑分裂后又怎么决定心理上的连续性呢?

四,道德相对主义问题:什么是道德?

如何判断一个行为在道德上是否正当?什么是道德的行动?我们应当运用什么样的道德原则来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原则是什么?是什么使得一个行为成为正确的行为?小西奥多·希克和刘易斯·沃恩在《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中结合哲学史给出了四种理解。(1)权力决定正当。这一观点有众多的代表,区分他们的是发出权力的主体。主观绝对主义认为,只要有人认同某一行为,该行为就是正当的。这一理论具有内在的逻辑矛盾,难以自圆其说。主观相对主义认为,只要有人认同某一行为,该行为对于他来说就是正当的。这一理论杜绝了所有人在道德上的过错,是非常荒谬的。感情主义认为,道德知识情感的表达而已,事物没有好坏。这一理论完全消解了道德困境。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某行为的正当性的决定权在于行为者所身处的文化,是行为者认同的文化决定制定了道德原则。这一理论给了文化绝对的权力,让文化在道德上成为了绝对正确,哪怕认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道德的,因此不可能正确。神命论认为,是上帝制定了道德法则,所有顺应上帝意愿的行为都是正当的,违反上帝的意愿则要接收惩罚。但是如果是上帝规定了道德,那为什么世界上还存在恶呢?(2)善决定正当。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后果主义和形式主义。后果主义认为是行动的后果决定了行动的正当性,只要能产生幸福这种因自身而为善的东西的行动都是道德的。但是如何定义幸福,幸福该归属于谁是后果主义者们持续讨论的问题。形式主义认为是行动的形式决定了行动的正当性。他们认为应当制定一种所有人都被考虑在内的规则,只要这种规则被普遍遵守,就会产生最大化的幸福,而道德的行为就是遵守这种规则的行为。但是这样的规则没有办法保证公正平等。(3)义务决定正当。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康德认为道德的行为因其自身而道德。道德是定言命令,是去除一切外部条件的。我们对自己道德的规范是最低的,最低要求一起形成道德律。康德说:”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够愿意它成为一条普遍法则的那个准则而行动。''你要这样的行动,永远都把你人格中的人性以及其每个他人的人格中的人性同时用作目的,而绝不只是用作手段。“”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是普遍立法的意志这一理念。“(4)德性决定正当。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行为效益主义和康德主义,他们都认为有德行的人会做出道德的事情,却对怎样是有德之人存在分歧。行为效益主义认为,有德之人是指那些在行动中将幸福最大化的人。康德主义者认为,有德之人是指那些在行动时遵守康德提出的定言命令的人。

五,恶的存在问题:上帝存在吗?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存在?上帝存在的论证是可靠的吗?如果上帝存在,为什么还会存在恶呢?小西奥多·希克和刘易斯·沃恩在《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中结合哲学史给出了三种理解。(1)作为创造者的上帝。为了让上帝存在合理,西方哲学家们给出了多种论证上帝存在,劝说人们相信上帝的方式。以托马斯·阿奎拉为代表的宇宙论论证认为,所有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事物是自己产生了自身,而这个因果链条是不可能无限回溯的,那么必然存在一个第一因,那这个第一因就是上帝。目的论论证认为,从已经的知识来看,宇宙的结构是一个无比精巧的存在,宇宙中存在的一切都是为了某个伟大的目的而设计的,而能完成如此伟大的设计的只能是上帝。奇迹论论证以历史传说中的奇迹为证据,认为只有上帝才能违背自然规律,创造出奇迹来。只要有奇迹存在,那就是因为上帝存在。宗教体验论证认为,教徒们有些有关于上帝的经验,能解释这些经验的最好理由就是上帝存在。以安瑟伦为代表的本体论论证认为,上帝是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完满的存在,如此一个完美的存在在现实中也必须存在,因为它是完满的,所以上帝存在。(2)作为麻烦制造者的上帝。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存在的话,为什么还会有恶存在呢?为了回应这个问题,西方哲学家们进行了多种论证来为上帝辩护。奥古斯丁提出,并不存在一个叫恶的事物,恶是善的缺乏,如同黑暗是因为没有光,恶最初是因为亚当夏娃违背上帝的意愿偷吃蛇果而来到世界上的。但是这个解释无法回答上帝为什么没有阻止恶最初的到来。有人提出恶是获得知识的途径手段。约翰·希克提出,自然的恶存在是为了逼出人的潜力,让人向最理想的方向进化。他还声称,痛苦可以塑造人的灵魂。这些论证都无法解答为什么上帝不控制恶存在的数量,世间大量的恶都没有发挥任何有益的功效。哈罗德·库什纳拉比认为,上帝不是全能的,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上帝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但这个理论削弱了上帝的权威,一个有限的上帝是难以接受的。(3)相信不可相信的。上帝存在和恶的存在问题无法得到一个完美的无任何争议的解答,哲学家们就要不要相信上帝,为什么要相信上帝陷入了沉思。德尔图良提出”因为荒谬所以相信“。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承认基督教的信念是有荒谬的部分3的存在的,但信仰是需要激情的,用激情来进行信仰之跃,来跨越荒谬。这遭到了罗素的强烈反对。罗素毫不客气的指出,必须信点什么才能生活的人软弱可鄙的。克里福德认为,合理的信念应该是证据做依靠的,有信仰的人有义务让信念和证据相匹配。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义务不是绝对的。他提出,选择信仰是因为生活中的真实选择让我们有了相信的意愿。以让-保罗·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指出,存在先于本质,我们不是被创造出来完成任何命令,达成任何目的的。

六,怀疑论:什么是知识?

什么是知识?知识的特点是什么?知识必须有确定性吗?知识是如何被获得的?知识有限度吗?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是存在的吗?小西奥多·希克和刘易斯·沃恩在《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中结合哲学史给出了三种理解。(1)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理性主义者们把自明的天赋观念或者原则当作一切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的前提。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把存在当作真理的对象。他的追随者芝诺提出著名二分法悖论来证明巴门尼德的观点。古希腊三贤之一柏拉图认为知识来自于理念,并通过洞喻来说明。现代最有影响力的理性主义者是笛卡尔,他把知识的来源归于自己的怀疑。经验主义者们认为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经验是检验知识时最基本的标准,认知方法是归纳法。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结合了起来,认为知识的内容是经验的,而知识的形式是理性的。(2)实在论与现象论。关于我们如何认识感觉经验给予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西方哲学家们提出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实在论,其中又分为直接实在论和表现实在论。直接实在论认为,我们是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到实在的,没有任何的中介。以洛克为代表的表现实在论认为,感官感觉到的是实在的表现而已,不是真正的实在。我们对世界的知识是以感觉材料为中介的。另一种是现象论,以英国哲学家贝克莱为代表。他认为外在的事物只是被人们感觉的现象而已,只有心灵才是真正实在的。(3)知识的解释理论。知识是什么?针对知识的定义问题,哲学家们进行了详尽的探讨。证否理论提出,知识是不可证否的真理念,但这一理论极大的缩小了知识的范围。因果理论提出,知识由真的条件产生的真信念。可靠性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可靠的过程产生出的真信念。德性透视主义认为,知识是运用理智德性产生的真信念。

小西奥多·希克撰写《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最初是因为他需要教授一门哲学导论课程,而现存的哲学导论书籍都不入他眼。所以《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其实是一本哲学导论教科书。国内早期使用这本书的是中山大学哲学系翟振明教授。翟振明教授曾在美国工作时和小西奥多·希克是同事,十分赏识这本书,用英文版做为研究生博士生们哲学导论课程的教科书。这本书的翻译者们也是中山大学哲学系翟振明教授的学生。作为教科书,《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的结构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每一章都是从导言开头,介绍本章讨论的主题,并在导言结尾列出本章的学习目标。每一小节结束后有本小结知识点总结,学习问题,讨论问题和网络探究资源。每一章结束后有针对本章讨论问题的大量哲学原著精选片段,供学生阅读以加深理解。小西奥多·希克作为哲学教授,十分重视学生论证能力的培养,在第一章中花了大量篇幅来介绍哲学论证的方式,并在本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哲学思想实验来锻炼学生和读者的哲学论证能力。与传统哲学入门书不同的是,《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以哲学问题为主线串联全书,这无疑是有利于读者亲身做哲学的。为了让哲学书接地气,让读者感到亲近,小西奥多·希克在《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中加入了大量的名人名言,新闻报道,法庭例证,让读者看到哲学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哲学思考。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哲学使人深邃。”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点哲学。要了解哲学,不妨读读《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不论你是哲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一般哲学爱好者,或者是一个追求思想的人,《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将带你回归哲学的本质,直达哲学的根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术语
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说“人也死了”,为什么福柯如此独特?
坤鹏论:让我们一起“热爱命运”而“成为自己”!
尼古拉斯·马勒布兰奇,法国哲学家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思想简要概括
7本哲学小书,从邓晓芒《哲学起步》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