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虛雲和尚年譜

虛雲和尚年譜

 

鼓山門下弟子順德岑學呂寬賢編輯

 

虛雲和尚年譜序

一歲~四十三歲

光緒九年癸未四十四歲

光緒十年甲申四十五歲

光緒十一年乙酉四十六歲

四十七歲~四十八歲

光緒十四年戊子四十九歲

光緒十五年己丑五十歲

五十一歲~五十五歲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五十六歲

五十七歲~五十八歲

五十九歲~六十歲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六十一歲

光緒二十七年辛丑六十二歲

光緒二十八年壬寅六十三歲

光緒二十九年癸卯六十四歲

光緒三十年甲辰六十五歲

光緒三十一年乙巳六十六歲

光緒三十二年丙午六十七歲

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六十八歲

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六十九歲

宣統元年己酉七十歲

宣統二年庚戌七十一歲

宣統三年辛亥七十二歲

中華民國元年壬子七十三歲

民國二年癸丑七十四歲

民國三年甲寅七十五歲

民國四年乙卯七十六歲

民國五年丙辰七十七歲

民國六年丁巳七十八歲

民國七年戊午七十九歲

民國八年己未八十歲

民國九年庚申八十一歲

民國十年辛酉八十二歲

民國十一年壬戌八十三歲

民國十二年癸亥八十四歲

民國十三年甲子八十五歲

民國十四年乙丑八十六歲

民國十五年丙寅八十七歲

民國十六年丁卯八十八歲

民國十七年戊辰八十九歲

民國十八年己巳九十歲

民國十九年庚午九十一歲

民國二十年辛未九十二歲

民國二十一年壬申九十三歲

民國二十二年癸酉九十四歲

民國二十三年甲戌九十五歲

民國二十四年乙亥九十六歲

民國二十五年丙子九十七歲

民國二十六年丁丑九十八歲

民國二十七年戊寅九十九歲

民國二十八年己卯一百歲

民國二十九年庚辰一百有一歲

民國三十年辛巳一百有二歲

民國三十一年壬午一百有三歲

民國三十二年癸未一百有四歲

民國三十三年甲申一百有五歲

民國三十四年乙酉一百有六歲

民國三十五年丙戌一百有七歲

民國三十六年丁亥一百有八歲

民國三十七年戊子一百有九歲

民國三十八年己丑一百一十歲

民國三十九年庚寅師一百一十一歲

民國四十年辛卯師一百一十二歲

民國四十一年壬辰師一百一十三歲

民國四十二年癸巳師一百一十四歲

民國四十三年甲午師一百一十五歲

民國四十四年乙未師一百一十六歲

方便開示(三月)

方便開示(四月)

方便開示(五月)

方便開示(六月)

方便開示(七月)

戒期開示

答客問二則

民國四十五年丙申師一百一十七歲

民國四十六年丁酉師一百一十八歲

民國四十七年戊戌師一百一十九歲

民國四十八年己亥師一百二十歲

 

虛雲和尚年譜序

 

虛雲和尚年譜之編輯,凡分三期:一期成於癸巳,二期成於丁酉,三期編於  師己亥示寂之後。自玆篇編竣,年譜全部暫告完成。

 

壬辰春,雲門事變後,師於重傷重病中,目不能視,耳患重聽,語音艱澀,神志昏沈,諸弟子慮有變也。伺  師稍清醒時,環請述生平事蹟,備編年譜,忽遽集多手分錄草稿,拆開舊經書一本,錄於紙背;復裝訂成冊,密交學呂編輯;以港中乏書參考,乃四出搜集,其中整編文字,多由諸方叢林展轉錄出,至於法語及事蹟,亦多由  師之弟子於曩日親聞者,分別寄來。惟年譜中之重要事實及向所蘊而未彰者,皆為 師之口述,故仍稱自述年譜也。

 

一二期所編年譜已印行者,共有三版。癸巳春,法彙及年譜初稿成,同人請速付印,是為第一版。不數月,書冊流通告罄,又於是歲秋間,照原書重印為第二版。未幾發覺書中有錯誤處,乃將印成書冊,呈  師鑒定。以關山阻隔,文字滋疑,書信屢付浮沈,不得已乃將年譜拆開分寄上海友人,親帶至江西雲居,始達  師覽。經  師令侍者略為簽出正誤,於丙申歲八月,專人帶來,已閱四年矣。因此將後來所得資科,增訂編入,於丁酉七月付印,是為第二次增訂之第三版。

 

越二年己亥冬,師於示寂之前一月,將近年蒐得之佚稿及弟子錄存之法語等交來,諭中有惜別及勉勵語,鄭重囑付,重編法彙全集。謂:「歷代祖師,惟期與人共明此事,原無意於語言文字之間。然而曲為今時,聊爾門頭,遂不惜造出許多羅索,不過欲以此一點一滴,與四眾共嘗此味而已。今重編全集,記載務須真樸,勿涉浮誇。至於文字繁瑣,段落失次,可予以刪改」等語。因玆讎勘,略有點竄,稟承遺言,非敢僭越。故於文章潤色,妙義風翻,渲染在所不無,而妄言實所不敢。今雖結集成帙,惟散佚孔多,補闕拾遺,俟之異日。在昔承平之世,採訪不厭其周,歲月不嫌其遠,從容著述,藏之名山;其或時際亂離,苟任曠持,深虞散佚,天人眼目,易墜重淵,使望影歸心見形折節者,獲一滴法乳而不可得矣!學呂仰承  師命,隨順同緣,不知自量,率爾操觚,甘受麤製濫造之愆,實為廣泛流通之計,區區微意,諒荷鑒原。伏冀

 

諸山大德,四梅名公,不吝 教言,匡予不逮,析疑正誤,傳此法音,遙望九種慈雲,遍垂甘露,定荷六方贊歎,普潤群生,是為序。

 

佛曆二千九百八十八年辛丑中秋岑學呂寬賢恭序(天華按:本書原版佛曆紀年採舊說,而新說民國六十七年為佛曆二五二二年。)

 

虛雲和尚述年譜

 

予俗姓蕭。系出蘭陵。梁武帝之後。世居湖南湘鄉。父玉堂。母顏氏。清道光初年。父宦游閩。戊戌己亥間。佐治永春州幕。父母年逾四十。憂無後。母赴城外觀音寺祈子。見寺宇殘破。及東關橋樑失修。發願興建。父母同夢一長鬚著青袍者。頂觀音跨虎而來。躍臥榻上。驚起互告。遂有娠。翌年父移佐泉州府幕。

 

道光二十年庚子一歲(一八四○年)

 

七月二十九日寅時。予誕生於泉州府署。初墮地。為一肉團。母大駭慟。以今後無復舉子望。遂氣壅死。翌日有賣藥翁來。為破之。得男。由庶母王氏撫育。

 

〔是年大事〕  鴉片戰爭起。清道光一十九年。(西曆一千八百三十九年)粵督林則徐禁鴉片。焚英商藏煙。英國進兵廣東。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二歲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三歲

 

〔是年大事〕  江甯條約成。開五口岸通商。割香港給英國。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四歲

 

以上四年在泉州。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五歲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六歲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七歲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八歲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九歲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十歲

 

以上六年在漳州福寧。

 

道光三十年庚戌十一歲(一八五○年)

 

父復回泉州。祖母周氏。年老。以予兼祧繼叔。為定二室。一田氏。一譚氏。二家皆湘籍宦於閩者。世交也。冬月祖母周氏去世。父丁憂守制。

 

〔是年大事〕  洪秀全起義於金田。

 

咸豐元年辛亥十二歲

 

二月。予父以事往臺灣。攜予行。初乘小洋船。由廈門出發。於茫茫大海中。現一物大如山。高出海面數丈。全船人均合掌念觀世音菩薩。船行半小時。始見魚尾形。其長不知若干里也。

 

〔是年大事〕  洪秀全陷永安。稱太平天國天王。

 

咸豐二年壬子十三歲

 

予隨父送祖母生母靈柩。回湘鄉安葬。請僧人至家作佛事。得見三寶法物。生歡喜心。家中藏有佛經。初看香山傳。觀音菩薩成道事。熏染於心。八月。隨叔父蒲堂。進香南嶽。遍游諸剎。若有夙緣。不欲回家。以畏叔嚴。不敢言。

 

咸豐三年癸丑十四歲

 

父窺予有出塵志。欲因勢利導。留於家中。請一位先天大道王先生。教在家修行法。令看各種道書。及教內外氣功。心弗善也。然又不敢言。冬父服闋。付予屬叔父管教。自往福建。佐廈門關事。

 

〔是年大事〕  洪秀全定都南京。曾國藩募湘軍。

 

咸豐四年甲寅十五歲

 

咸豐五年乙卯十六歲

 

父在廈門關二年。又回泉州。

 

咸豐六年丙辰十七歲

 

予在家讀道書三年。認為非極則事。如坐針氈。乃佯博叔父歡。助理家政。以懈其防。一日乘叔父外出。予念離家時至。乃打包向南嶽去。歧路多。半途被截回。將予及從弟富國送至泉州。未久。父將田譚二氏接回。舉行婚禮。將予禁錮。與二氏同居而無染。予為二氏說佛法。亦能領悟。見從弟富國有超俗志。亦時與說法。閨中堂外。胥成淨侶。

 

咸豐七年丁巳十八歲

 

〔是年大事〕  英法聯軍攻陷廣東。

 

咸豐八年戊午十九歲

 

予決志離俗。從弟富國同此志。暗探福州鼓山路程。作皮袋歌一章。(見法彙詩偈篇)。留別田譚二氏。與富國同逃至福州鼓山湧泉寺。禮常開老人。為披剃。

 

〔是年大事〕  英法聯軍陷大沽。天津條約成。

 

咸豐九年己未二十歲

 

予依鼓山妙蓮和尚。圓受具戒。名古巖。又名演徹。字德清。時父在泉州。派人四出尋訪。富國於圓具後。行腳參方。去後不知蹤跡。予隱山後巖洞。禮萬佛懺。不敢露面。時遇虎狼。亦不畏懼。

 

咸豐十年庚申二十一歲(一八六○年)

 

居山洞中禮懺。

 

〔是年大事〕  英法聯軍陷北京。帝幸熱河。訂北京條約。九國通商。

 

咸豐十一年辛酉二十二歲

 

仍居山洞禮懺。

 

同治元年壬戌二十三歲

 

予在山洞禮懺。已滿三年。一日鼓山職事來告。謂泉州蕭老太爺。已告老還鄉。汝可不必匿避。妙老和尚稱汝恆心苦行。但修慧還須修福。汝可回山任職。為眾作務。予遂回山門。任職事。

 

〔是年大事〕  常勝軍擊敗太平軍於上海。越南割南部支那與法國。

 

同治二年癸亥二十四歲

 

予任職鼓山。

 

同治三年甲子二十五歲

 

仍任職鼓山。冬十二月。聞父在湘鄉原籍病故。從此不探問家事。斷絕音書。

 

〔是年大事〕  洪秀全服毒死。太平天國亡。

 

同治四年乙丑二十六歲

 

仍任職鼓山。

 

同治五年丙寅二十七歲

 

有鄉人來言。謂予父歿後。庶母王氏。領二媳出家為尼。王氏法名妙淨。田氏法名真潔。譚氏法名清節。詳見下宣統二年

 

予任職鼓山。已滿四年。所當職務。自水頭。園頭。行堂。典座。皆苦行事。中間曾派膴事。弗為也。即寺中常住。時有單嚫。亦不領受。每日僅粥一盂。而體力強健。時山中有古月禪師。為眾中苦行第一。時與深談。既而自思。任職多年。修持不無少礙。又思昔日玄奘法師。欲求經西竺。於十年前。先習方言。日行百里。復試絕粒。先由一日起以至若干日。以防沙漠荒磧。絕水草也。古德苦行。有如此者。我何人斯。敢弗效法。乃辭去職事。盡散衣物。僅一衲。一褲。一履。一簑衣。一蒲團。復向後山中作巖洞生活。

 

同治六年丁卯二十八歲

 

同治七年戊辰二十九歲

 

同治八年己巳三十歲

 

以上三年住山洞。此三年中。居則巖穴。食則松毛。及青草葉。渴則飲澗水。日久褲履俱敝。僅一衲蔽體。頭上束金剛圈。鬚髮長盈尺。雙目炯然。人望見之以為魅。怖而走。予亦不與人言談。

 

初一二年。時見勝境。不以為異。一心觀照及念佛。處深山大澤中。虎狼不侵。蛇蟲不損。不受人憐。不食人間煙火。幕天席地。萬物皆備於我。心中歡悅。自以為四禪天人也。夫世人之患。為口體耳。古人有所謂以一缽輕萬鍾者。我今並一缽而無之。無礙自在。因之胸次灑然。體力日強。耳目聰明。步履如飛。自問亦不自知其所以然。後一年。乃隨心所欲。隨意所之。有山可住。有草可食。行行重行行。不覺又一年矣。

 

同治九年庚午三十一歲(一八七○年)

 

一日行至溫州某山。棲息巖中。一禪人訪至。頂禮問曰。「久聞高行。特求開示。」

 

被伊一問。深感慚惶。乃曰。「智識愚昧。少所參學。望上座慈悲指示。」

 

曰。「你如是行徑。有多少年。」乃告以經過。

 

曰。「我亦少有參學。不能與汝說。你可到天台華頂龍泉庵。請問融鏡老法師。他是天台第一有道德者。必能饒益汝也。」

 

予直上華頂。至茅庵外。見一僧。問老法師在否。答。「補衣的是。」

 

即近前頂禮。法師全不顧視。曰。「學人特來親近老法師。望祈垂慈」

 

師顧視良久。曰。「你是僧耶。道耶。俗耶」

 

答曰。「僧」

 

問。「受戒否。」

 

答「已受具。」

 

問。「你這樣。試有多久。」予略述經過。

 

問。「誰教你如此做。」

 

答。「因見古人每多苦行成道。故此想學。」

 

問。「你知道古人持身。還知道古人持心否。觀你作為。近於外道。皆非正路。枉了十年功夫。巖棲谷飲。壽命萬年。亦不過如楞嚴十種仙之一。去道尚遠。即進一步。證到初果。亦不過自了漢耳。若菩薩發心。上求下化。自度度人。出世間不離世間法。你勉強絕粒。連褲子都不穿。未免顯奇立異。又何怪功夫不能成片呢。」

 

予被老人痛處一錐。直透到底。復頂禮求開示。師曰。「我教你。若聽。在這裏住。不聽。任去。」

 

曰。「特來親近。焉敢不聽。」師即贈以衫褲衣履。令剃髮沐浴。作務去。并教看「拖死屍是誰」的話。予從此試粥試飯。及學天臺教觀。勤勞作務。得師嘉許。

 

同治十年辛未三十二歲

 

在龍泉庵侍融鏡法師。時有啟發。法師年已八十餘。精嚴戒律。宗教並通。令予多參講座。以利遊方。

 

同治十一年壬申三十三歲

 

奉老法師命。往國清寺參學「禪制。」至方廣寺習『法華。』

 

同治十二年癸酉三十四歲

 

同治十三年甲戌三十五歲

 

以上二年。在國清寺習經教。時往茅庵伴鏡老人

 

光緒元年乙亥三十六歲

 

至高明寺聽敏曦法師講『法華經』畢。辭別鏡老法師。不無依戀。談數夕。珍重而別。下山經雪竇。到岳林寺。聽『阿彌陀經』畢。渡海朝普陀山。在後寺度歲。

 

住普陀時。遍參各寺剎。是年十月。潮來一大魚。在千步沙上。不能去。長數十丈。眼大如盆。漁人取肉。破出兩支小木船。有髮及釵釧等物。以魚脊骨作柱墩。其大骨可作棟樑。又大潮時於潮陽洞來一龍。鱗甲作金光色。四足全身皆現。惟不見首。其尾似魚尾。久之乃去。

 

光緒二年丙子三十七歲

 

由普陀回寧波。至阿育王寺。寄火食。三元一月。拜舍利二藏。以報父母劬勞之恩。至天童寺。聽講『楞嚴宗通。』

 

光緒三年丁丑三十八歲

 

自寧波至杭州。朝三天竺。及各處聖境。於半山禮天朗和尚。及長松西堂。在西天目過冬。當予自寧波至杭途中。時際三伏。船小人多。無奈與青年婦女臥鋪相連。夜深熟睡。有撫摩予體者。驚醒。見鄰女卸衣相就。予不敢聲。急起趺坐。持咒。女亦不敢動。斯時倘失覺照。敗矣。勉諸修行人。不可不慎也。

 

光緒四年戊寅三十九歲

 

至天寧寺。禮清光和尚。在寺過冬。

 

光緒五年己卯四十歲

 

至焦山禮大水和尚。時彭玉麟宮保督水師駐此。曾邀予數次談論佛法。及修行途徑。深生敬信。

 

〔是年大事〕  日本併琉球

 

光緒六年庚辰四十一歲(一八八○年)

 

至金山寺親近觀心和尚。新林大定等和尚。禪坐過冬。

 

光緒七年辛巳四十二歲

 

至揚州高旻寺。禮朗輝和尚。是年在高旻過冬。禪功尤進。

 

光緒八年壬午四十三歲

 

予割愛辭親。出家二十餘年矣。道業未成。隨風飄蕩。心生慚愧。欲報劬勞。擬再東朝南海。北禮五臺。住普陀數月。靜中稍見勝境。發心朝臺。於七月初一日由普陀法華庵起香。三步一拜。以直拜至五臺為止。時附香者。有遍真。秋凝。山遐。覺乘。等四禪人。渡海後。每日行路不多。中間曾停湖州。及至蘇州常州。四人漸皆退去。予仍向前拜。至南京禮牛頭融祖塔。渡江。止浦口獅子山寺。過年。

 

〔是年大事〕  法據安南東京灣。

 

光緒九年癸未四十四歲

 

由獅子山起香。從蘇北入河南省。經鳳陽毫州。昊陵。嵩山。少林寺。至洛陽白馬寺。曉行夜宿。風雨晦明。如是行。如是拜。一心念菩薩聖號。苦樂飢飽。不縈念矣。臘月至黃河鐵卸渡。(又名鐵謝)過光武陵。初一住店。初二渡河。泊岸。天已晚。不敢行。四無人煙。於路旁有一擺小攤之茅棚。亦無人居。歇足此間。趺坐而坐。夜寒甚。大雪漫漫。次早舉目一望。化為琉璃世界。雪深盈尺。無路可行。過往無人。更不知去向。先則枯坐念佛。飽受飢寒。因草棚並無遮欄。蜷伏一角。既而雪愈大。寒愈甚。腹愈飢。僅存一息。而正念不忘。一日。兩日。三日。如是雪。如是寒。如是飢。漸入迷態。初六午後。雪止。微見日影。然已病莫能興矣。初七日來一丐者。見予臥雪中。致問。予亦不能言。知是凍傷。將雪撥開。以圍棚草烤火煮黃米粥。令食。得煖氣復生。問。「何來。」

 

曰。「南海。」

 

問。「何去。」

 

曰。「朝五臺。」我問丐者貴姓名。曰。「姓文名吉。」

 

問。「往何處。」

 

曰。「來自五臺。回長安去。」

 

問。「既是五臺。寺中有來往否。」

 

丐曰。「人皆識我。」問。「此往五臺。路經何處。」

 

曰。「由孟縣懷慶黃沙嶺新州太谷太原省代州峨口即到山。若先到祕魔巖。此處有南方僧名清一者行持甚好。」

 

予問。「由此到山多少程。」

 

丐曰。「二千零。」

 

及至天晴。丐煮黃米粥。取雪代水。丐指釜中問。「南海有這個麼。」

 

予曰。「無。」

 

丐曰。「吃甚麼。」

 

曰。「吃水。」

 

釜中雪溶後。丐指釜中水曰。「是甚麼。」予無語。

 

丐曰。「你拜名山何求。」予曰。「生不見母。以報親恩。」

 

丐問。「你背負行李。路遠天寒。何時能達。勸你不必拜香了。」

 

予曰。「誓願早定。不問年月遠近也。」

 

丐曰。「你願難得。現今天氣好轉。雪尚未化。無路可尋。你向我來的足跡行去罷。此去二十里有小金山。再二十里孟縣。有寺可住。」

 

遂揖別。因雪深不能拜。顧禮足跡。抵小金山掛單。翌日起香過孟縣。由孟縣至懷慶(沁陽)途中將到洪福寺。有一老者名德林。見予在路拜香。近前將香凳接著。曰。「請上座進寺。」喚徒將行李搬入寺。殷勤招待。茶飯後。問。「上座由何處拜起。」略述為報親恩由普陀拜起至此。已兩年矣。

 

談次知予出家鼓山。老者不覺下淚曰。「我有同參三人。一衡陽。一福州。三人相伴朝山。同住林下三十年。後各分手回家。消息斷絕。今聞上座湘音。又是鼓山佛子。恍如見我同參。不覺動念。我今年八十五矣。本寺原甚豐富。近歲稍歉。此場大雪。明年必豐收。上座可留住這裏。」

 

至誠懇切。勉留在寺過年。

 

光緒十年甲申四十五歲

 

正月初二日由洪福寺起拜香。抵懷慶府。復回寺寄宿。初三日告別德林老人。大哭不捨。珍重後期而別。是日到府。城內小南海。不許掛單及留宿。即出城外宿路邊。是夜腹痛極劇。初四早仍拜行。晚發冷病。初五起痢疾。每日仍勉強拜。至十三日抵黃沙嶺。山頂祇一破廟。無遮蔽。至此已不能行。歇下。不進飲食。日夜瀉數十次。起動無力。廟在山頂。無過往行人。瞑目待斃而已。無悔念也。十五深夜見西邊牆下有人燃火。疑為匪類。細看久之。見是文吉。心中大喜。呼文先生。彼執火來照曰。「大師父你怎麼還在這裏。」

 

予將經過向伊說。文即坐身邊安慰我。拿水一杯給我喝。是夕得見文吉。身心清淨。十六日。文吉將予之污穢衣服換洗並給一杯藥與予喝。十七病退。食黃米粥二碗。大汗內外輕快。十八病愈。予謝文吉曰。「兩次危險。都蒙先生救濟。感恩不盡。」

 

文曰。「此小事。」

 

問文「從何處來。」曰。「長安。」

 

問。「何去。」

 

曰。「回五臺。」

 

予曰。「可惜我在病。又是拜行。不能追隨先生。」

 

文曰。「看你從去臘到今。拜路不多。那年能到。你身體又不好。決難進行。不必定拜。朝禮亦是一樣。」

 

予曰。「先生美意可感。但我出世不見母親。母為生我而死。父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父因我而辭官。而促壽。昊天罔極。耿耿數十年矣。特此發願朝山。求菩薩加被。願我父母脫苦。早生淨土。任他百難當前。非到聖境。死亦不敢退願也。」

 

文曰。「你誠孝心堅固。也算難得。我今回山。亦無甚急事。我願代你負行李。伴送行程。你但前拜。輕累許多。心不二念。」

 

予曰。「若能如此。先生功德無量。倘我拜到五臺。願以此功德。一半回向父母。早證菩提。一半奉送先生。以酬救助之德。如何。」

 

文曰。「不敢當。你是孝思。我是順便。不必表謝。」

 

文吉在此照應四日。病已大退。

 

十九日扶病起香。從茲荷物作食。都由文負擔。予妄想頓息。外無物累。內無妄念。病亦日愈。體亦日強。辰旦至暮。可拜行四十五里。亦不覺苦。至二月底到太谷縣離相寺。住持參學林下。見知客禮畢。顧文吉問予曰。「這位是你甚人。」告以故。

 

知客厲聲曰。「出門行腳。不達時務。這幾年北地飢荒。朝甚麼山。甚麼大老官。要人服侍。欲想享福。何必出門。你見何處寺門。有俗人掛單。」

 

當下聽其呵責。不敢回聲。予認錯告辭。

 

知客曰。「豈有此理。由你自便。誰叫你來。」

 

予聽話頭不對。即轉過話說。「這位文先生。請到客店住。我在此打擾一單何如。」

 

知客曰。「可爾。」

 

文曰。「此去五臺不遠。我先回去。你慢慢來。你的行李。不久有人代你送上山的。」

 

予苦留不得。取銀酬伊。不受。辭去。後知客改顏悅色。和氣送單。到灶房熱坑上茶。親做麵。陪吃。奇其舉動。又顧左右無人。問曰。「此間常住多少眾。」

 

曰。「我在外江多年。回來住持。連年歲荒。僅留得我一個。糧亦止此。適才舉動。是遊戲耳。幸勿見怪。」

 

予十分難過。啼笑皆非。勉吃麵半碗。即行告辭。彼留住亦無心答應也。遂到街上旅店找文吉無著。時四月十八。夜月正明。予欲追文吉。星夜向太原府拜香前進。心急起火。次日腦熱。鼻流血不止。二十日到黃土溝白雲寺。(此寺為孚上座道場)知客見予口流鮮血。不准掛單。勉強過一夜。二十一早進太原城。至極樂寺。飽受責罵。不掛單。二十二早出城禮拜。北門外遇一青年僧。名文賢。見予近前招呼。接過拜凳行李。請進寺內。愛敬如親。領到方丈。陪茶飯。談次予問。「大和尚似廿餘歲。又係外省人。何以在此住持。」

 

曰。「我父親在此做官多年。後在平陽府任上。被奸臣所害。母亦氣殞。我含淚出家。此間官紳舊有往還。故邀至此。早想擺脫。今瞻上座道風。心甚傾服。請在這裏長住親近。」

 

予告以發願拜香緣由。住持甚敬信。堅留十日乃放行。送衣物旅費。予概弗受。臨別代攜拜凳相送十餘里。灑淚而別。時五月初一日也。予向忻州前進。一日早。在途中拜香。後面來一馬車。緩行不越前。予覺避之。車中官人下車。問。「大師在路拜甚麼。」告以故。官人亦湘人也。談甚暢洽。

 

彼曰。「若此。我現住峨口白雲寺。你朝臺必經之地。你之行李。我代你先送到。」予感謝之。上車逕去。仍是每日拜香。別無延誤。五月中到白雲寺。代送行李者。即該營營官也。見予歡迎至營部。優待。休息三日。告辭。送路費禮物不受。彼另派兵將行李銀物逕送顯通寺。予起香到圭峰山祕魔巖。獅子窩龍洞等處。山水奇蹤。說之不盡。予以拜香故。未能領略也。五月底至顯通寺。兵弁已將行李送來。下山去矣。

 

到顯通寺住下。先到附近各剎進香。遍問文吉其人。無有知者。後與一老僧說及情由。老僧合掌曰。「文殊菩薩化身也。」予即頂禮謝。二十二日起香。兩日拜至東臺。月朗星輝。進石室上香。在室內朝夕禮誦。禪坐七日。下臺拜那羅延窟。裹糧已盡。六月初一日回顯通寺。初二起香。上華嚴嶺。過夜。初三拜北臺。在中臺過夜。初四拜西臺。過夜。初五回顯通寺。初七拜南臺。在南臺打七。十五下臺回顯通寺。參加六月大佛會。至是為超生父母。拜香三年願畢。

 

此三年中。除為疾病所困。風雪所阻。不能拜香外。一心正念。禮拜途中。歷盡艱難。心生歡喜。每每藉境驗心。愈辛苦處。愈覺心安。因此纔悟古人所謂消得一分習氣。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煩惱。便證少分菩提。

 

又於中途所歷諸名勝。自普陀而江浙。而中州。而黃河。而太行。勝地名山。說之不盡。古今遊記。言之甚詳。然不及身歷其境者之為快。若五臺為清涼聖境。文殊放光。千丈寒巖。萬年積雪。石橋橫鎖。樓閣懸空。則非他處所及。予以拜香期內。不及觀賞。還願已畢。稍為涉足。不欲靈山笑也。

 

大會圓滿。上大螺頂。拜智慧燈。第一夜無所見。二夜見北臺頂一團火。飛往中臺落下。少頃分為十餘團。大小不一。第二夜又見中臺空中三團火。飛上飛下。北臺現四五處火團。亦大小不同。

 

七月初十日。拜謝文殊菩薩下山。由華嚴嶺向北行。至大營渾源南境。朝北嶽恆山。至虎風口。直上。有「朔方第一山」石坊。詣廟雲級插天。穹碑森立。進香下山。至平陽府(臨汾)朝南北仙窟。城南有堯廟。甚壯麗。南至蒲州(晉西南)盧村。禮漢壽亭侯廟。渡黃河。越潼關。入陝西境。至華陰。登太華山。禮西嶽華山廟。所經攀鎖上千尺幢。百尺峽。及老君犁溝。名勝甚多。留八日。慕夷齊之聖。遊首陽山。至陝境西南香山觀音寺。觀莊王墳。入甘蕭境。經涇川平涼等。至崆峒山。歲云暮矣。回香山過年。

 

光緒十一年乙酉四十六歲

 

春。離香山。西出大慶關。入陝境。經耀州三原。至咸陽。觀召伯甘棠樹。至長安。城垣雄偉。古跡甚多。城外東北慈恩寺內大雁塔。浮屠七級。有唐代以下題名碑。大秦景教碑。府學宮前為碑林。有七百餘種。城東為灞橋。環有七十二孔。橋亭折柳。有陽關三疊處。至華嚴寺禮杜順和尚塔。清涼國師塔。至牛頭寺興國寺禮玄奘法師塔。到終南山東五臺。響鼓坡。寶藏寺。白水浪。此處有兩聖僧隱此。到嘉五臺銀洞子五祖窯。

 

至南五臺。晤覺朗。冶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刊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跋
一、惟因老和尚傳(1)
王文治詩文集前言
清代福建書院的若干特色及當代價值
何紹基之《石梧圖》
臺灣采訪冊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