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的逻辑和历史教科书的逻辑

各位早上好,在正式讲座之前,我先把昨天下午主持人提给我的问题回答一下。怎么在追求理想的课堂和现实的考试需求之间做好平衡的工作?

首先,我认为,我们现在的考试所需要的教学,跟我们追求的理想的教学,相当部分重合并非对立。

为什么这么讲?我们中考和高考比较头疼的是两大问题,第一、学生记不住,知识点记不住,尤其历史年代记不住。第二、即使记住了一些历史知识点,也不会用,缺乏迁移能力、归纳能力、阐释能力。

这是绝大多数学生头疼的两个问题,也是我们历史老师所关切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个人觉得,首先要解决学生记忆的问题,帮助学生记忆的关键是,要跟学生讲历史当中的逻辑。

历史课是一个讲理的课,是文科中的理科。之所以有些学生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历史课不讲理,我们只讲知识点、只讲考点,而不讲其中的理。这个理是什么?逻辑。

举个例子,上个礼拜调研时,我听了一堂高中历史课,二战。老师是这样讲的,先把教材中二战原因讲了,这个知识点学起来比较容易。重点和难点是二战的过程,比如,哪一年发生什么事、开了什么会等等,学生不容易记不住。老师怎么来解决的呢?把二战过程中的大事年表梳理出来,写成了板书,呈现给学生。1939年9月1号德国战争,1940年4月北欧战役,5月西线战役,6月法国投降然后是巴巴罗萨计划等等……,然后,督促背诵。这样梳理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有条理的把这些知识点记住。

各位,当你是学生坐在下面听到老师这样讲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多半是打瞌睡的感觉。这就是填鸭式,不管你喜欢不喜欢爱不爱,我都往里填考点。对于学生来说,这些事情和事情之间没有意义,只有孤立的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怎么记得住呢?

我们人的记忆是善于记那些有意义、有联系的东西,没有意义的事物是很难被记住的。如果我们的历史教学当中制造出了太多没有意义的知识点,学生当然不容易记住。

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什么?我们要把整个二战进程演变的逻辑揭示出来。1939年9月1号打波兰是为什么?是因为德国不能够接受波兰走廊。从地图上看,这条走廊把东普鲁士和德国分隔开,这是希特勒最不能接受的,极大的伤害了德国的民族自尊心,所以,他最先要消灭波兰。

但是要打波兰,需要考虑风险。你要告诉学生,你站在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立场来思考你的计划。你是要打波兰,但是打仗有风险,对德国来说最大的风险是什么?两线作战。这是有教训的,一战时,德国速战速决的施里芬计划破产,就是因为两线作战,最后,陷入对德国不利的消耗战。

所以,二战时,德国人长了心眼,要避免两线作战,当进攻东边的波兰时,他面临着被西边的英法进攻,同时又可能被更东边的苏联干预,因为苏联和波兰是接壤的,所以,要趁英法还未反应过来时,在波兰速战速决,这是“闪电战”战略的原因。

另一方面,他要离间他的对手,他要同一方讲和避免两线作战。跟谁讲和呢?德国同谁讲和最有可行性呢?苏联,因为,打波兰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英法跟波兰是有军事同盟条约的,他们与波兰关系比苏波关系更牢固。

你没有办法做到让英法公开说,波兰挨打了我们不管,姿态他们也是要做一下,而苏联波兰不是盟友,而且俄国曾三次侵略瓜分波兰,所以,离间苏联和波兰,把苏联拉拢过来这是最可行的。因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战前签订了。要把这个逻辑捋出来。

打完波兰,照理来说他就应该打西线的英法,因为英法跟德国宣战了。但是,打西线德国统帅部又面临什么问题呢?要讲道理。不排除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可能性,像一战一样,因此,德国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他的战争。而战争当中他最迫切、也最缺乏的资源是铁矿石。他的铁矿石运输主要是来自于瑞典,学生学过地理都知道瑞典有很多的富铁矿。于是,德国要解决铁矿石运输通道的安全,要保证瑞典跟德国之间的铁矿石运输的通道,必须解决北欧一些摇摆不定的国家,所以要先打挪威、要先占领丹麦。

因此,在打法国之前要准备一下,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学生才能理解为什么1940年4月先打北欧战役,然后,5月再打西线的英法。

打法国为什么要先打比利时?因为有马奇诺防线,直接突破代价太大,所以,他绕过马奇诺防线,从比利时森林入手,即法国人认为不可能出兵的地方出兵,然后一举突破马奇诺防线。

把这个过程的逻辑梳理出来,比我们单纯的要求学生记住一个个孤立的重大历史事件要有用得多。1939年9月1号德波战争,1940年4月北欧战役,1940年5月西线战役,1940年6月法国投降,1940年9月不列颠之战,1941年6月22号苏德战争爆发,这些知识点,记起来学生觉得很难。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老师讲课时,没有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历史演变的逻辑,从而,让学生感觉一个一个的事件是孤立的,记忆负担很重,而且容易遗忘。

如果有历史逻辑,在某种程度上,历史课就具备了数学和物理的特点,不用死记硬背,完全可以推理。让学生回到历史情形中,设想自己是历史当事人,我想干什么,必须先干什么,先干什么就必须再先干什么。这样学生的记忆负担会大大减轻,而且他会感兴趣。

除了知识点,各课之间、各单元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性更应该揭示出来,不但有利于学生平时的学生兴趣和学习效率,也有利于高考,因为,高考常常是要考历史事件转承启合的关系,而转承启合常常是学生学习中的痛点,因为,教课书本身没有把这个东西揭示出来,教科书只是讲发生了什么事。

比如说,不列颠空战第一阶段,德军轰炸目标是飞机场、雷达站,第二阶段变成了炸伦敦等大城市,结果给了皇家空军喘息的机会,最后赢得了空战胜利。这个转变事实,教材里面讲了。但是没有讲为什么会有这个转变,为什么呢?你不把这个原因揭示出来,学生觉得这里讲不通。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应该是一个统帅做决策的时候首要目标,为什么希特勒不明白?你要把其中的来龙去脉缕清楚。

原来是因为英国一次夜间轰炸的时候,炸错了目标,原本炸德国军事目标,结果不小心炸到了柏林,惹恼了希特勒,谴责了戈林,戈林保证过决不让德国的领空受到英国的侵犯。所以,德国要报复,你扔一颗在柏林,我要扔一百颗在伦敦,于是,改变了作战目标,从而,改变了不列颠空战的局面。本来英国皇家空军已经快撑不住了。

当教材没有这样的解释时候,我们老师就要把它补充足。这样的话,学生的脑袋里面才有画面感。当他脑袋里面有画面的时候,这些历史知识和信息容易被记住,没有画面的东西不具体,不容易被记住。

所以,追求理想的历史教育和分数之间,并不完全矛盾。逻辑可以训练学生的缜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也符合我们五大核心素养的要求,也符合高考的指向。

但是,有一些诉求是不重合的,哪些是不重合的呢?中国近现代史的考试的要求跟我们追求历史真相的诉求有时冲突,这是一个客观存在。做选择题时,遇到中外发生的冲突的习题,如果选项指出中国有不足之处,那这个答案肯定是错的,……。这是考试命题的导向所在,你老师不能违背,否则,你的学生会遭遇分数的惩罚。这就产生一定的矛盾了,怎么在训练学生的缜密思考问题的能力与考试得分之间找到平衡呢?

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第二个逻辑。第一个逻辑,刚才讲的是历史的逻辑,第二个逻辑,则是历史教科书的逻辑。我们要把历史教科书的逻辑和编写者的意图揭示出来,因为他的意图跟命题者的意图是一致的。一说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一定要用唯物史观,什么是唯物史观?解释历史原因,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出发,只有当答案从这个方面来进行阐述,才是对的。还有,一定不能够夸大个人的作用,凡是夸大个人作用的选择题答案都是错的,等等……

我们老师要把历史教科书的逻辑,分门别类的一条一条梳理出来给学生,尤其是近现代史。当我们在考试的时候,我们要忘掉历史的逻辑,坚守历史教科书的逻辑,两不耽误。学生是很聪明的,是热情的,你只要跟他讲的很清楚。

所以,这个关系并不是说不可调和的,不是说我追求理想的教育,追求历史的真相,我考试分数就一定低,我的体会不是这样的,反而我觉得应该会高。为什么?

如果,你把学生从高一带到高三,你就会发现,当你的教学是讲逻辑讲道理、追求历史真相的时候,你的课一定是学生喜欢的。学生喜欢你的课,这就具备了考高分的重要前提,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喜欢你上课的时候,你传播信息的效率就高,他接受的效率越高,分数就越高。信我者、得永生。他会感觉到,他在分数上要得永生,必须信你。

如果他不喜欢你上的课,不喜欢你这个人,你的应试教育做得再好,都会大大折扣。高一的时候高二上学期的时候,没有必要把它当做高三来抓,完全没有必要。

我们高一高二的重点就是要放在培养学生对历史兴趣和缜密思维上面,然后,在高三的时候,你再进行地毯式轰炸和复习,三轮复习之后,效果就会好。组合拳的效果会比单打效果好。

老师的天职就是要需要呵护孩子的读书兴趣和探求历史真相的好奇心,没有好奇心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我们的教育在追求分数的时候,不是那么极端和变态,不是以彻底牺牲学生的好奇心泯灭学生的兴趣为代价来追求分数的话,我觉得学生会感谢你一辈子。

在中学起始阶段,如果学生读的书多,见识广,高三时潜力会更大。为什么呢?你的学生更灵活,做主观题的时候他更有优势。

我们教过很多届高三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经验,每一届都有学生意外地考差了,同时,都有学生意外地考好了,每年都有。各位是否分析过什么样的学生会意外地考差?什么样的学生会意外地考好?

我们发现有一个大致的规律,不能说百分之百的准确。意外考差的,常常是非常踏实,但是死读书没有阅读兴趣的学生。什么学生会考得意外的好呢?喜欢阅读,知识面广,平时被老师批评不踏实的,高考可能成为他所有考试当中考的最好的那一次。

所谓的不踏实,如果是因为他花了很多时间去关注考试以外的知识,那不但不应该批评,反而应该鼓励。当学生关注面宽时,其实是在为高考主观阅读题做积累。也许,他平时的细节知识点掌握得不够好,没有很多踏实的同学好。但是,一旦进入高三冲刺阶段,一旦他按照我们老师三轮复习的要求去做的话,他会成长得飞快。

两个逻辑,两套组合拳,是目前我们这个体制下面,我所能够想到的最不错的选择,不是最完美的,只有相对弊端较小的。这是我对昨天主持人在台上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笔记:逞能之辈
波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一起谈历史
历史| 二战德国开局几乎“无敌”,最后却为何满盘皆输?
卡廷惨案-波兰亡国的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否真的能避免?#UC订阅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