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笔法”都不懂,还怎么看史书?
所谓春秋笔法,源于孔子。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在此之前,因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游走诸国,尔后开始撰写《春秋》一书。


孔子认为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共同商量的地方,就不独自决定判词。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建议一字一句。

弟子们听孔子授讲《春秋》时,孔子说:“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意思是后代了解我凭的是这部《春秋》,而怪罪我也凭的是这部《春秋》。

因为史家写史讲求秉笔直书,但孔子却用隐晦的手法将自己的主观看法加入其中,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评价。

后世便用“春秋笔法”形容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

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

春秋笔法,翻看史书,比比皆是。

陈寿写《三国志》,在《吴主传》的评语的第一句中,他评道: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於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表面上是夸赞孙权像勾践一样有奇才建立功业——其实是暗指他像勾践一样脸皮够厚能隐忍,心也像勾践一样够黑,故而在基业稳定之后杀害功臣。

在《王平传》中,他先写王平在街亭之战、南围之战、兴势之战等表现如何突出,又写他遵履法度,言不戏谑,还能从早坐到晚,显得人品多么好的样子,但是陈寿突然话锋莫名一转,写到王平性狭侵疑,为人自轻,这么一段看似矛盾,值得玩味的文字到底什么意思?

原文: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从朝至夕,端坐彻日,?无武将之体,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王平传》


再看看《晋书·宣帝纪》的春秋笔法高级黑。

晋书的春秋高黑之处在于他会杜撰出一段段离奇诡异并与之前史书或者世情常理完全相忤的故事,所以表面上是夸,其实是在黑。

比如,说司马懿被曹操强令出山,司马不愿意便装病,曹操甚至派人刺探真实情况,后来是强制逼他出山的。

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晋书·宣帝纪》

而事实上,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是曹操当年洛阳北部尉的举荐人,司马懿他哥哥司马朗又很早就在曹操底下干活,河内司马家可谓对曹操有恩,再加上又是在曹魏地盘,还担心司马懿会跑到别的地方?想象一下曹操得二到什么程度才会派人刺探还两次强令司马懿出山的?

所以后世史书虽与事实相差无几,但多数也都会包含作者本人的主观意识。司马迁作《史记》,文章末尾,以“太史公曰”作结,是想将主观感受置于文末,以求公正,然而喜怒之心,褒贬之意在《史记》中依然可见。

写史书与写其它类型的书不同,要尽量贴近史实,又要不违背当权者的意志,坏的不能直白了说,好的要往歌功颂德去说,总之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一着不慎,可能遗臭万年,所以历史上那些想要篡位谋逆的人总是等待恰当的时机,找到好的由头趁机作乱;揭竿而起的绿林草莽还要师出有名,即使身为正统皇族后裔也不例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读史书要懂“春秋笔法”,不则读来费解甚至犯糊涂
“春秋笔法”有木有?
三国时最能打的四川土著,打得曹操放弃汉中,打得曹魏被司马所篡
值得收藏的170篇历史典故【二】
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
晓锦源:历史上的司马懿一生谨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