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心不生 ,万法无咎


《一心》,我们绝对的心性《不生》。底下加几个字:《不生》「二元对立知见」。

《一心不生》二元对立知见。意思就是说:如来藏性,明本心、见本性的人,他不会产生二种矛盾的观念。

《一心》,本来这一颗清净心,是没有二种抗衡的观念的、没有《能所》的。《一心不生》,只要你《一心不生》二元对立的观念。

《万法无咎》,《万法》,『但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所以,绝对的心性是不起执着的。绝对的心性是不起分别的。绝对的心性是不动颠倒知见的。

因此能够《不生》妄心、不起妄见。 就是《法华经》讲的:『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是『法住法位』,这一句,初学佛法很难去理解。『是法』,一切法都安住在《性相不二》,本空。 这里面不可以论《常跟无常》。

我们讲世间《无常》,是告诉我们要好好的观照。当悟到究竟的时候,《世间相》就是《常住相》。为什么?它无相,《世间相》就是《空相》,空相就是永恒。

所以,在佛来讲的话,《性相一如》,七大即如来藏性,遍周法界。 什么是本性?《无一处、无一法》不是我们本来面目。

所以,悟道的人,没有内、没有外,更没有中间,唯是一心。没有《能所》,不立任何知见、不妄起知见。

所以,谁是是、谁是非。谁是对、谁是错。在见性的人看起来,没有任何的意义。心性是绝对的,无可言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建立二元对立的观念,不落入是非善恶的评...
71、第六十二章 不为名利昧良心
怎样把说实相与批判区别开?
修心要诀
《道德经智慧与应用》第二十五集 人生妙哲学
《道德经》第十八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