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
【摘   要】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文章拟从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入手,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没有一个完善、科学的内控制度,其经济活动就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大量的管理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因而内部控制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按照企业管理系统要求,实事求是地建立自我调整、检查和制约的内控体系,并形成一个健全完整、运行灵活的控制网络系统。这既是企业组织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以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重要保证。本人长期在民营企业工作,发现多数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入手,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对策。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我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吸收就业人口、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而日益突出。但是,民营企业的内控管理不容乐观。较突出的问题是在控制中缺乏对组织、人员素质、信息资源管理、风险的控制,且内部审计再控制手段软弱,内部控制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具体表现:

  (一)内部控制认识偏差。多数民营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凭个人的直接控制和直接观察来评价企业经营成果,不依靠现代管理技术来监督经营的全过程。推行家长式管理,下属也往往按习惯办事,长期养成不讲制约、不讲监管、不讲授权的办事方式。 

  (二)管理机制不完善。许多民营企业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实行了总经理负责制,但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在表现上还存在许多误区,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建立。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通常只有一个虚职,实施公司经营决策的董事会与从事日常事务的总经理班子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职责重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形成董事会弱,经理班子强,监事会虚设,造成了管理层次的混乱,权利分配的混乱,形成恶性循环。

  (三)不重视对员工素质的管理。多数民营企业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相信血缘关系,不注重才能,强调忠诚老实,往往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企业留不住人才,不重视精神激励,奖惩没有制度,员工的不公平感强烈,从而难以形成一种很强的凝聚力。

  (四)企业风险的有效控制不到位。影响企业经营的风险因素较多,如经营策略所形成的风险;行使经营手段所形成风险;以及财务风险;信息风险;环境与法律风险;灾害风险等。而针对如此多的风险,企业却缺乏相应的控制,缺乏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人员和适当的控制活动,造成企业的隐形失控因素。

  (五)缺乏实质性的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然而,目前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并没有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能,依靠行政干预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很难受企业重视,有的民营企业没有专门设审计部门和人员,由财务人员兼任。企业审计部门基本上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受经理层的领导,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的职能还停留在查错、防弊上,而不是针对企业的管理状况提出分析、评价、建议。

  二、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本人认为,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一应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二应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具体做法:

  (一)构筑严密的民营企业内控体系。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企业一线“供产销”全过程中融人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最好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事后监督可以在会计部门内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担任此职,并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如不需配备专职人员,可由财务部门负责人直接负责此项工作。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董事会管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以上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民营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部门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三)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民营企业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必须 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性化管理,在化解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隔阂的同时,也要求管理者注重自身素质操守和管理哲学的修炼,带头遵守法律法规,以身作责起表率作用,并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思想行为状况。内部业务人员、会计人员违法违纪,必然有其动机,因此民营企业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着重了解他们是否有赌博、炒股、与社会劣迹人员往来和追求超常消费等情况,掌握可能使有关人员犯罪的外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2.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要从正反两方面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纪政纪、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要特别重视对那些业务能力差的会计人员的基础业务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减少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错误。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提供内容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对企业重点业务以及具有业务发展潜力的重点财务跟踪。并基于各部门不同时期进行纵向比较跟踪,以及单位之间关键资料进行横向比较。建立新型的财务资金中心、预算管理中心、费用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形成资金流、物流、资讯流的高度统一,使公司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延伸到财务、业务的各个环节,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具备前瞻性的决策支持。

  (五)建立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应采用信用管理模式,对企业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控制。在加强客户的资信管理和信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内部企业授信制度、应收账款监控制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结合,使信用制度的合理使用真正在管理模式中发挥作用。

  (六)要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1.对内部审计机构重新定位。在监事会下设审计部,设置应高于其他部门,以加强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并对监事会负责。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其职能也应从查错防弊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对经济活动的审核检查,也应从传统的防错向服务转变,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控制评审为主的预测、分析、评估转变。

  2.改变内部审计的方法。根据各部门的特点,以业务为主线建立递进式事前监控。在企业经营一线,建立以“防”为主线的全过程的监控防线;在财会部门常规性核算基础上,对各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检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通过内部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纪律检查、专项审计等手段,建立以“查”为主的监控防线。

  3.企业除进行内部检查和评议以外,还可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或政府监督部门进行监督,实现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这样不仅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而且还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企业内部运行不顺畅的症结所在,有利于提高审计的质量。

      作者:曾小群 来源:《大众科技》2005年第9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 日志 - 天高云淡0963 - 友商社区 商务和...
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证券业影响及对策研究
皇嘉会计师:民营企业并购业务,内部审计中如何确定
审计主要运行机制的探讨
乡镇基础会计集中核算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企业ERP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