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结与阳结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含有朴素的辩证观念。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也。中医的阴阳学说主要内容有:①阴阳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万物的纲纪.一切生物滋长、进展变化的根源;②阴阳是相对的,是互根、互为消长的互相转化的。阴阳理论贯串于解剖、生理病理、判断、预防等整个医学领域之中。阳,一般代替轻清的、功能的、亢进的、运动的、上升的、热,性的一面。阴,一般代替重浊的、形态的、衰退的、静止的、下降的、寒性的一面。理解阴阳的概念之后,熟悉阴秘和阳秘就轻易了。

  (1)阴结凡是由于气虚、阳虚引发大肠运行无力;或阴虚、血少使得肠道失其濡养;或阴寒内盛,呆滞肠道,传导失职,从而发生便秘者,即虚证便秘与寒证便秘.统称阴结。如老年人体虚便秘、妇女产后气血不足发生便秘,即属阴结。除了大便不通之外,经常伴有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头晕心悸、口唇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等现象。根据不一样的病人或不一样的发病的主因,可进一步分别判断为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阴虚便秘、阳虚便秘、脾约证、冷秘。

  (2)阳结凡是由于实热内结,或湿热内阻,或气滞不行等病机所引发大肠失运而成便秘者,即实证或热证便秘者,统称为阳结。如外感热病不治而内传于胃肠,或过食热性油炸食物,或气郁不舒,肝火上炎,致胃肠燥热,热伤津液,肠失濡润,从而发生大便秘结,均属阳结之列。病人现象为:大便干燥,面红身热,心烦口苦或口干口臭,脘腹胀满,尿黄尿少,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进一步可判断为实热燥结、热结旁流、胃肠湿热、气滞郁结等证型。

  中医辨证的目标是为了便于立法施治,所谓“治病必求其本”,就是要辨明发病的主因病机,而证型就是病情的高度概括。正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所云:“盖阳结者,邪有余,宜攻宜泄者也;阴结者,正不足,宜补宜滋者也。”阴阳是相对的,并且能够互相转化。阴结和阳结并不是孤立的,往往相并发生,使病情变为虚实夹杂、寒热错综。如脾胃气虚便秘,运化失司,久则水湿内停,虚中夹实。胃肠燥热者,日久伤津耗液过甚,引发脾胃阴虚。

  阴和阳是相互制约的,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阳偏胜必然会制阴,而引发阴偏衰。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便秘一证,仲景分为阴结、阳结、脾约三种,后世医家分为风秘、气秘、热秘、寒秘、风燥五类。但这种分类方法往往不被临床医生所重视,加以近年的一些着作,或者单纯追求少而简,或者过于强调中西医结合,致使一些医者仅仅知道攻下、润下两法,至于1964年版《中医内科学讲义》所述之忧愁思虑,情志不舒,或多坐少动,每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职,使糟粕内停,不得下行,因而大便秘者,则很少给予应有的注意。  例如:郭,男,54岁。3年来经常便秘不通,先用中、西金象药物攻下、润下,尚能暂时缓解,但近1个月来,虽把泻下药增加1倍也无济于事,特别是近7天来,频用承气、西药及灌肠等一直未能排便,并见头晕头痛,心烦失眠,口苦口干。急邀余诊,视之舌苔薄白,脉象沉弦。乃云:此少阳气郁,三焦不利,津液不下之证耳。为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6克,黄芩、党参、半夏、桂枝、茯苓、陈皮各9克,大黄  3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龙骨、牡蛎各15克。  莫医云:患者三年经常大便秘结,先用果导、灌肠和中药大承气汤、麻子仁丸等,虽然能暂时通便,尔后便秘越来越重,而你用大黄仅仅3克,并有龙骨、牡蛎之固涩,其能效吗?答曰.本病证脉合参,为三焦郁滞,不能宣达,通降失职,糟粕内停之便秘,前医之不效者,在于频用攻伐,阳气匮乏,腑气不行,故不再予大剂以事攻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既有小柴胡汤的疏肝胆理三焦,又有党参、桂枝、生姜、甘草、大枣的助脾温阳,半夏、陈皮、生姜的辛温,龙骨、牡蛎的潜阳镇纳,其虽有收敛之弊,然清气可升,浊气可降。又患者阳气上冲,头晕头痛者,非重镇降逆便难通下,龙骨、牡蛎虽有收涩之害,而却有潜阳之益,故佐大黄少许,大便自解。药后大便果通,继服6剂数年之便秘得解。其后该医又云:古医遍用朱砂、代赭石、石决明、草决明以通便,余久久不解其意,其理原来在此耳。  大便秘结,二三天或五六天排便一次者,燥热内结,津液干枯,传导失常所致者恒多,故承气诸方尤为常用;老人津枯,产后亡血,病后正衰,血少津枯,肠道失润者,养血润便,多所喜用;而阴寒内结,阳气不行,传导失职者,常多忽略,致使久久不愈者常多。  例如:高,女,12岁。11年来,先是三四天,后是七八天排便一次,每次排便都用中、西药才可暂通,患者为了促进排便,每日经常服食大量水果、蜂蜜。但近一年来便秘却更加严重,腹胀腹痛,纳呆乏力,每次排便都用大承气汤、开塞露才能排便。但近4个月来,虽用大剂攻下、润便,以及开塞露、肥皂水灌肠等,亦难于排出,为了减轻痛苦,每天都得蹲厕2小时左右。细审其证:面色萎黄,少气寡言,腹满腹帐,隐隐作痛,舌苔薄白,质淡微黯,脉沉弦而细。思之,病虽少年之躯,而久用寒凉攻伐,滋阴润燥,戕害阳气,经云: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阳虚传化不能,大便怎通?乃拟温阳理气,化湿和中。  厚朴温中汤加减:厚朴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草蔻10克,木香6克,干姜6克,肉桂6克,大黄1克。药进1剂,大便二行,且腹满胀痛亦减,继进3剂大便正常。后思其阳气大衰,改予附桂理中汤加减:附子10克,肉桂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大黄2克。药进3剂,腹满胀痛又剧,大便三日一行而干,反复琢磨,景岳曾云:沉脉为阳郁之脉,弦为寒,寒郁者不理其气,反助其阳,必使寒结于内,便秘加甚。乃再改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之,服药30余剂,金象治疗40多天,大便正常而愈。  又如:郭,女,43岁。经常35天大便一次,已30多年。为了减轻排便时的痛苦,每曰除吃各种水果、蜂蜜以外,几乎每天都吃西药缓泻剂,如此这般,仍然经常七八天才能排便。近两年来,每次排便都得服用承气汤、蜂蜜,外用开塞露或灌肠才能排出。审之,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舌质淡而暗,脉弦大而紧,乃云:病已三十余载,又频用攻伐,戕害元气,润燥生津,阴气用事,仲景云: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虚寒阴结,法宜附桂理中温阳散寒,佐以理气通下:附子10克,肉桂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干姜10克,枳实6克,厚朴6克,大黄2克。服药1剂,大便三行,微溏,继服4剂,大便一直保持在一日2次。患者云:前医诸方均用大黄30克,芒硝10克,且配以开塞露而便难通,你用大黄2克反泻下者何也?答曰:大黄、芒硝虽系攻下圣药,然其用于实热者尚可,用于津枯者不可,用于虚寒者更不可,因大黄、芒硝苦咸而寒,泻热通腑,津伤液耗者反伤其津,津枯则不润,水枯则舟停,舟停则便不通。阳虚者用之,必更伐生生夕阳气,阳不生则气不行,气不行则便不通。本方所以用附桂理中大补中下二焦之阳,稍佐小承气以取效者,在于行其阳气耳、继服一月,诸证消失而愈。

阴结(寒凝)与阳结(燥结)的现象

+寒凝血瘀易致血栓病

+谈湿阻、凉遏、寒凝与冰伏 

2013-06-25 06:57:5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谈谈阴结(寒凝)与阳结(燥结)的现象

希望有人能从人体与自然界二方面谈谈阴结(寒凝)与阳结(燥结)的现象,我觉的这很重要,这关系到对许多重大疾病的辩证,我先起个头,算是抛砖:

 

看科普知识,海底有许多矿结核,比如锰结核,这显然是阴结(寒凝)所生,生活中用开水泡一杯浓度很高的盐水,当水凉后会有盐结晶,这是温度散失后产生的阳虚阴结现象;烧干一壶水所产生的积垢应是阳结(燥结),严格上说积垢本身是浊物,是阴而非阳,相对于积垢来说,水为阳,全部化为气了,并未有阳结。

 

人体生的癌肿及肝硬化应是阴结(寒凝),当然有人会说不尽然,这可以探讨.

体表生的疖肿应是阳结,当然也有阴结的(不肿而多陷,少脓而多血水,这点与许多结晶物含结晶水同理),癌肿中亦多水.在人体中大便干也有阳结(燥结),但大便是外物,不是人体组织.

 

总结:阴结(寒凝)之物多含水,可以很硬,但遇热而软而化;阳结(燥结)之物多不含水而含脓,遇热更硬,遇水而软.人体是一多水组织,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阳结,多生脓而化之,溃之,不能久生。

 

我是个中医爱好则,只是个人意见对与你说的地球上的矿结核,因该是能量在失去温度后冷却的一种形态其本身还是能量,其形改变了而已,着个地球都是气聚而成形,气才是能量的本生。对与你说的阴结阳结,都是一体的都是能量,但着种能量在没有了气的作用下,才会发生形上的变化,地球上的任何物质,丢到太阳里,都会变成气,只要温度够了就可以,毕近热是没有极限的没有化不了气的东西,因为着些都是气产生的。只要有足够的能量什么都帮你化了。

烧干一壶水所产生的积垢应是阳结(燥结),严格上说积垢本身是浊物,是阴而非阳,相对于积垢来说,水为阳,全部化为气了,并未有阳结。

积垢并不是什么浊物,它也是一种能量形态,你加热把它的载体水化为气了也是能量只是温度不同,你自然能看到积垢的形了,如果把积垢也加热难到就不能化气?

在人体来说,不行,我们只能靠争强我们能量载体的温度或则能量,来化掉。

 

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呵呵就当一派胡言乱语吧

 

<伤寒论>中关于在脉上的阳结阴结判别: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师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阴结为凝,如水结冰,凝者遇火则化。

阳结为焦,如土成块,焦者得水而溶

焦极反脆,凝极愈坚。刚强难化者多坚凝寒凉之辈,宜晓之以理,以火化之。

 

寒凝血瘀易致血栓病

求医不如求己

中医对“寒”的认识;“寒”是中医病因学中的“六淫”之一和辨证诊断学中的“八纲”之一。中医理论认为,血得温而行,得寒则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中也说:“阳虚则外寒……阴胜则内寒”。说明阴阳失衡、阳虚阴盛是产生内寒证的基础。《素问·调经论》认为:“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诸病源候论》中提出:“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寒凝血脉是血栓病形成的主要病因之一。《医林改错》也认为:“血受寒则凝结成块”,形象地说明寒是导致血栓的重要原因。

寒凝血瘀在血栓病中的作用;其一,寒性凝滞、收引。这是中医对寒邪(包括外感寒邪和内生寒邪)的两个主要致病特点的高度概况。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是指气血、营卫、津液等具有流动、升降出入运动特征的物质,其流动性减弱,流行缓慢,甚至停滞、凝结,产生气滞、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收引即收缩牵引、挛急,是指皮肤、腠理、肌肉、筋、脉等组织产生的收缩、紧张、挛急,产生恶寒、拘急、疼痛等表现.一方面,寒邪侵入机体后,会引起经脉收缩痉挛,血脉绌急而痛。如《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又提出:“寒则气收”,“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其缩蜷、绌急,即经络、血脉收引之意。另一方面,寒邪又可导致血流缓慢、血液凝滞而形成瘀血。《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淫所胜,血变脉中……民病厥心痛。”《灵枢·痈疽》亦云:“寒气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则脉不通。”历代医家对此认识基本一致,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也指出:“寒则血结,温则血消。” 金代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心痛论》中有“久痛无寒而暴痛非热”之说,正是因为寒性收引,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而绌急,绌急则引络而痛,故暴痛多寒。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则进一步形象描述:“血受寒,则凝结成块。”寒性凝滞收引,不论外寒或内寒,均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血栓阻滞经脉。

其二,寒为阴邪,易伤机体阳气。气为阳,血为阴,气为血之帅,推动血流形于经脉之中。而寒邪内侵,最易损伤阳气。阳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可导致血栓。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开篇第一条即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微阴弦”是指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阴邪侵犯阳位,故“阳微阴弦”为胸痹的基本病机。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中对其病机进行了深入分析:“心,阳气也;冷,阴气也。冷乘于心,阴阳相乘,冷热相击,故令痛也。”心主血脉,寒盛而心阳受损,必然导致心血瘀阻,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而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均提示冠状动脉的血栓形成与因感受寒邪伤及胸阳有关。

其三,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念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灵枢·岁露论》),人的脏腑气血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胸中痛,胁支满……心痛暴喑”。临床上各类心肺血栓病,如冠心病、肺心病,冬季发病率高,且多因寒而复发加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易于气候突变,特别是每遇寒冷,则易发心痛。这是因为寒邪易伤人于自然界寒气较盛,而人体阳气又较弱时。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素问·藏气法时论》亦云:“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一年之中,以冬季易于出现寒邪为患;一日之中,以夜晚和凌晨易于出现寒邪为患,均为血栓病的高发时段.

从现代医学研究来看,清晨交感神经张力升高,血管收缩,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升高,血小板聚集与血黏度增高。因此,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多易发于上述时间。《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中说:“心痛者,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者,有久成疹者。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心有支别之络脉,其为风冷所乘,不伤于正经者,亦令心痛,则乍间乍甚,故成疹不死。”明确提出本病的病因是“风冷邪气”侵及于心,如侵犯的是心之别络,则心痛之发“乍间乍甚”,病情较轻;如侵犯的是心之正经,则“朝发夕死,夕发朝死”,病情危重。《诸病源候论·久心痛候》进一步指出:“其久心痛者,是心之支别络脉,为风邪冷热所乘痛也,故成疹不死,发作有时,经久不瘥也。”《千金要方》也认为:“寒气卒客于五脏六腑,则卒发心痛胸痹。”

寒凝血瘀是血栓病中医证型;寒凝血瘀导致的血栓病既有单纯的标实证,也有虚实夹杂证。后者病机趋于复杂化,多见于寒邪伤阳、因实致虚,或机体先有虚损,因正虚感寒而发血栓病的本虚标实证。以心脉血栓为例,《诸病源候论》说:“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即胸痹。”《圣济总录》认为:“卒心痛者,本于脏腑虚弱,寒气卒然客之。”《医门法律·中寒门》也有“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的论述。冠心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常见患者先有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再感寒邪而病情加重。无论哪种情况,“寒”始终是病机的关键,正如《素问·痹论》在论述疼痛时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可见,疼痛多与寒有关,寒凝血瘀是血栓病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

分析历代经典文献论述,并验之于血栓病一年之中冬季多发、一日之中夜间和凌晨多发的临床实际,我们认为这些都是气温最低,人体阳气较弱、阴气较盛的时间,寒邪易于侵袭机体,导致经脉挛急、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引起体内血行不畅、血液瘀滞成血栓而经脉不通的病理变化,寒凝血瘀是血栓病的主导病机之一。

寒凝血瘀致血栓病辨证要点; 综合古代医籍论述和现代研究,验之于临床实际,寒凝血瘀导致血栓病的辨证要点包括:①可有感受外寒、过食生冷的病史,或素体阳虚,偏寒体质;②症见面色淡暗或苍白,手足厥冷,或出冷汗,畏寒喜热,疼痛虽如绞如锥如刺,但得温则减,逢寒则加甚,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暗、紫暗或见瘀斑,苔白,或白腻、滑润,脉弦、紧、细、沉迟或涩。

无论外感寒邪或内生寒邪,均引起血脉绌急、血瘀不通而成血栓病,只要机体表现出的“寒”的证候特征,就可辨证为寒凝血瘀之证。需要注意鉴别的是,一方面,感受寒邪可引起寒证,但也可从阳化热,产生热证。另一方面,其他证型的血栓病急性发作时也可有出冷汗、手足逆冷等一过性“寒”的症状表现,并非感受外部寒邪,而是由于气郁、血瘀等引起阳气内郁,使阳气不能外达所致,急性期过后“寒”的症状表现就会消失,不属寒凝血瘀之证。

寒凝血瘀证血栓病治疗原则; 对于因寒凝血瘀而导致的血栓病,《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的治疗大法。《素问·调经论》云:“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素问·举痛论》认为寒邪所致的脉寒绌急疼痛“得炅则痛立止”。“炅”即热也,提示可以用温通散寒法治疗血栓病。《难经·二十二难》又指出:“气主煦之。”即是说各脏腑经络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气的温煦作用进行正常的循环运行,即“血得温而行,得寒则凝。”因此,温通活血是治疗寒凝血瘀证血栓病的总原则。

谈湿阻、凉遏、寒凝与冰伏

赵绍琴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湿热病中湿邪的多少与阻滞程度,将其分为湿阻、凉遏、寒凝与冰伏四个阶段,辨证用药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赵氏在“湿热病的治疗体会”中说

1、湿阻 湿热之邪犯人,初起即阻滞气机,病在上焦。若太阴脾虚内湿之人,则邪多从湿化而归于太阴,以湿邪阴滞中焦为主。

湿郁于上,初起为湿热邪气困肌表,营卫失和,周身困重酸楚,湿热蔽阻清阳,清阳不开而头晕且沉。即《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之谓。其壅遏阳气,肺气不宣,升降失常而胸闷、咳嗽、喘息,甚则舌苔白滑润腻脉濡滑而缓。

治宜轻扬宣郁化湿。肺为华盖,其位最高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湿热之邪上受,肺必先伤。肺受邪则郁闭,其气化不利,湿邪留滞。治宜先化肺气。正如吴鞠通所说:“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如大豆卷、炒山栀、前胡、杏仁、浙贝母、芦根等。或以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等方加减选用,轻扬宣肺化气以祛湿。肺宣湿开,热随湿去。所以湿热郁阻上焦,不用发汗,以轻扬宣肺化湿,正是徐灵胎所谓:“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淡渗之药,疏肺气而利膀胱,此为良法。”

若湿阻于中,脾胃受病,气机升降之枢纽失灵。人体之气机升降,其权衡在于中气。章虚谷说:“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动,中焦和则上下顺。”中焦和,即脾胃和。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升则健,胃降是和。所以中焦和,脾胃升降皆得适度,则心在上,行营卫而光泽于外。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伏于内;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溉四旁,人体保持正常的气机升降运动,是为无病。

若脾运失健,则内湿停中。脾本主湿,以升为主。湿邪最易损伤脾阳,脾为湿困,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水湿内聚,气机不畅,可见胸脘痞闷,大便溏滞不爽。湿热阻中,热蒸湿浊,常可弥漫表里上下,兼见倦怠乏力,四肢沉重,面色光亮而淡,头晕且胀,舌苔白腻而滑润液多,脉沉濡而软,或沉缓而迟。

湿热阻滞于中焦,当运脾气,宜苦燥泄热法,药如半夏、陈皮、厚朴、杏仁、大腹皮、黄芩、黄连等。苦躁祛湿清热。脾气得升,胃气则降,湿开则热祛。正如章虚谷所说:“脾气弱则湿自内生,湿盛而脾不健运,浊壅不行,自觉闷极,虽有热邪,其内湿盛而舌苔不躁,当先开泄其湿,而后清热,不可投寒凉以闭其湿也。”

湿阻病例:

张某,男,65 1936811

雨后天晴,暑热湿动,起居不慎,感邪致病。今觉身热头晕,胸脘满闷,周身酸楚乏力微有恶心,胃不思纳。大便尚可,小溲不畅,舌白苔腻,脉象濡软略滑。病属暑热外迫,湿阻中、上焦,气机不畅,法当芳香宣化,辛开苦泄。

鲜佩兰10克(后下) 鲜藿香10克(后下) 大豆卷10

制厚朴6 陈皮6 川连3 六一散10克(布包) 一付

二诊:1936812

药后遍体小汗,身热渐退,头晕已减,身酸楚亦轻,但中脘仍闷,略有恶心,舌白苔腻,脉象濡滑,再以前方增损之。

原方加草蔻1 杏仁10 连服三付而愈。

2、凉遏 感受湿热之邪,恣食饮冷,或贪凉过度,或误服寒凉之剂;或感受湿热之邪而湿重热微者,因寒凉凝涩,遏阻中阳,脾胃升降之机为寒凉湿浊阻滞,则全身气机不畅。证见胸脘痞闷,憋气堵胀、叹息,全身酸楚,大便溏、小便不畅,面色淡黄,舌质略红,苔白滑而腻,脉缓软,或沉缓且濡。治宜苦微温法开湿郁畅中阳以利三焦,湿邪凉遏一化,气机宣畅,热邪即随湿而去。药如半夏、陈皮、杏仁、白蔻仁、苍术、木香、草蔻等。

若凉遏偏于上焦,卫气不疏,阳气不通,唇红不渴、常欲叹息、憋闷者,可选用白芷、苏叶、藿梗、防风等,辛以开郁。湿郁开,再议清热,如藿朴夏苓加草蔻之类。

凉遏病例:

周某,女,57 194193

平素脾胃虚弱,内停蕴郁之湿,复感暑热之邪,身热头晕,胸脘满闷,口渴、医不察内湿蕴郁遂进白虎。服后即觉胸脘满闷异常,少腹因之不舒,舌苔白滑而腻,脉象濡软力弱。素体阳气不足,辛凉重剂戕伤中阳,中焦运化失灵,腹中隐隐作痛,辛微温以化湿邪,佐芳香兼以缓痛。生冷皆忌。

苏叶6 藿香梗10克(后下) 大豆卷10 半夏10

厚朴6 白蔻仁3 煨姜2 木香5

茯苓皮10

二付

二诊 194195

前进芳香疏解、辛微温以化湿之后,中脘满闷渐解,腹中隐痛未作,脉仍濡软,力量略增,再以芳香疏调,治在中焦。

苏藿梗各6 半夏曲10 陈皮6 厚朴花6

白蔻仁3 鲜煨姜3 焦麦芽10 二付而愈。

3、寒凝 素体中阳不足,复感湿热之邪,邪从湿化而归于太阴。又因过分饮冷,或过服寒凉滋腻,则湿盛阳微。湿属寒水之类。遇寒则凝泣,而使气机涩滞。证见胸脘痞满,堵闷异常,喘息腹痛,大便稀、小便清白,舌淡苔白腻而滑润,脉沉软而涩或沉涩。

寒凝涩滞,非温不能驱寒开凝通闭,药如桂枝尖、苏叶梗、草蔻、生姜等。用辛温之品治湿热,暂寒凝于中,为权宜之计,待脉缓渐起、苔化寒凝开(中病)即止,不可久服,防其增热。

寒凝病例:

鲍某,男,21 1941825

连日炎热,突然患感,身热头晕,心烦口渴,暴吃冰棍六、七支,又过多吃生冷瓜果,移时即觉胸中堵满、憋闷,呼吸粗促,腹中胀小便短少,少腹作痛,遂来应诊。面色表暗,舌白淡腻润滑多液,两脉沉涩不畅。

此暑热外受,暴进生冷,阳气郁遏,湿为寒凉凝涩,寒凝之证,宜先以辛香微温,宣郁缓痛,温解寒凝。俟寒化、凝开、湿去,再行清化方法。

陈香薷15克(后下) 藿苏梗各10 白芷6 煨姜6

桂枝尖2 草豆蔻3 木香6 白蔻仁2 半夏10

二付

二诊 1947827

药后遍体小汗出,身热头晕皆减,胸满、憋气堵闷之症见轻,呼吸粗促已解,面色略暗,小便甚畅。舌仍淡腻,两脉已渐转滑利。前方去陈香薷、桂枝尖、草豆蔻,又服二付而安。

4、冰伏 冰伏较寒凝更甚。并非湿热病一用寒凉即成冰伏,其多见于素体阳虚的湿热病人,暴进冷饮或过服寒凉重剂,寒凉入胃,中阳重伤,湿盛阳微,湿热之邪为寒凉所凝至冰冻之势而深伏于内,气机为寒凉所遏滞,阴阳不相顺接,阳气不能达于四末。证见面色苍白、胸脘痞闷加重,四肢厥冷,少腹绞痛,舌质淡润多液,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脉沉迟或沉伏。此非辛温燥烈之品,不能缓解冰伏,散寒开郁而通闭。急用四逆、理中法。常用药物如桂枝、肉桂、生姜、干姜、川椒、草蔻等。冰解、寒散、舌苔化、面色润即停服,不可过用,防其热势加重。

下焦湿热,病在大小肠及膀胱,当考虑淡渗与通导之法。

1、淡渗 淡渗法用于利小便通阳以祛除湿邪。湿热病小便不利,常因湿热阻滞于膀胱。《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湿热阻滞,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涩滞不行,可用清利膀胱之品,以利水道。药如通草、茯苓皮、猪苓、木通、车前子、冬瓜皮、滑石、寒水石、山栀等。但湿邪重浊,湿热最易弥漫三焦,使决渎无权而致上壅下闭,三焦皆困。肺为水之上源,上源闭塞,则下流不行。若证兼见胸满喘息,咳嗽而小便不利者,当加宣肺之品,如苏叶、前胡、杏仁、枇杷叶等。辛开肺气,佐以淡渗通利膀胱即所谓“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法。

2、导滞 湿热兼滞除其具湿热见证外,舌苔黄厚,根部厚垢而腻,口臭,大便臭不爽色如败酱,脉濡滑而数,关尺部尤甚。其气机为湿热食滞所阻塞,因之除祛湿外,必须加消食化滞之品如保和丸、焦三仙、木香导滞丸、沉香化滞丸、香砂枳术丸等。攻下、猛攻皆所禁忌。

冰伏病例:

张某,女,40 1978823

近日患感,觉头晕、身热、恶心、胸闷,全身酸软无力。昨日自服安宫牛黄丸二丸,次日即胸闷异常,咯吸气粗、下肢浮肿、全身无力,四肢逆冷,面色苍白且浮、顷诊两脉沉伏,按之涩而不畅,舌白质淡,苔滑润液多,小便不爽,精神萎靡。此暑湿蕴热,过服寒凉,邪被冰伏于中,急以辛温通阳,芳香祛湿,解冰伏散寒邪开郁通闭。

桂枝10 干姜6 香薷6 半夏10

厚朴6 草蔻3 炒川椒6 生姜6 一付

二诊 1978824

药后遍体小汗,身热已退,胸闷大减,呼吸正常,而且四肢浮肿皆退,两脉渐起,脉象濡滑,四肢转温,舌润质略红。此寒去冰解,改用芳香宣化方法:

藿香10 半夏10 厚朴6 草蔻3

陈皮10 苍术6 生姜6 茯苓10

冬瓜皮20

又服三付而愈。

总之,湿温病的治疗,应以化湿、祛湿、渗湿为主,切忌早投寒凉之品。否则误治,湿未去而热反恋。治湿必先化气,“气化湿亦化”。湿在上焦,则宣肺气,在中焦,则运脾气,在下焦则化膀胱之气。湿开则热随湿去。湿祛再议清热,非热重湿轻者莫轻用苦寒。

 

 何谓阳结阴结?

 

    阳结和阴结分别指两类性质不同的大便困难性疾病。

    阳结是实热便秘,其临床表现:不大便、能食、脉浮数;

    阴结是寒实便秘,其临床表现:大便硬、不能食、身体重、脉沉迟。

    出处:《伤寒论辨脉法》“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中医对“寒”的认识;“寒”是中医病因学中的“六淫”之一和辨证诊断学中的“八纲”之一。中医理论认为,血得温而行,得寒则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中也说:“阳虚则外寒……阴胜则内寒”。说明阴阳失衡、阳虚阴盛是产生内寒证的基础。《素问·调经论》认为:“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涩)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诸病源候论》中提出:“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寒凝血脉是血栓病形成的主要病因之一。《医林改错》也认为:“血受寒则凝结成块”,形象地说明寒是导致血栓的重要原因。 寒凝血瘀在血栓病中的作用;其一,寒性凝滞、收引。这是中医对寒邪(包括外感寒邪和内生寒邪)的两个主要致病特点的高度概况。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是指气血、营卫、津液等具有流动、升降出入运动特征的物质,其流动性减弱,流行缓慢,甚至停滞、凝结,产生气滞、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收引即收缩牵引、挛急,是指皮肤、腠理、肌肉、筋、脉等组织产生的收缩、紧张、挛急,产生恶寒、拘急、疼痛等表现.一方面,寒邪侵入机体后,会引起经脉收缩痉挛,血脉绌急而痛。如《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又提出:“寒则气收”,“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其缩蜷、绌急,即经络、血脉收引之意。另一方面,寒邪又可导致血流缓慢、血液凝滞而形成瘀血。《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淫所胜,血变脉中……民病厥心痛。”《灵枢·痈疽》亦云:“寒气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则脉不通。”历代医家对此认识基本一致,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也指出:“寒则血结,温则血消。” 金代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心痛论》中有“久痛无寒而暴痛非热”之说,正是因为寒性收引,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而绌急,绌急则引络而痛,故暴痛多寒。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则进一步形象描述:“血受寒,则凝结成块。”寒性凝滞收引,不论外寒或内寒,均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血栓阻滞经脉。 其二,寒为阴邪,易伤机体阳气。气为阳,血为阴,气为血之帅,推动血流形于经脉之中。而寒邪内侵,最易损伤阳气。阳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可导致血栓。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开篇第一条即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微阴弦”是指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阴邪侵犯阳位,故“阳微阴弦”为胸痹的基本病机。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中对其病机进行了深入分析:“心,阳气也;冷,阴气也。冷乘于心,阴阳相乘,冷热相击,故令痛也。”心主血脉,寒盛而心阳受损,必然导致心血瘀阻,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而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均提示冠状动脉的血栓形成与因感受寒邪伤及胸阳有关。 其三,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念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灵枢·岁露论》),人的脏腑气血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胸中痛,胁支满……心痛暴喑”。临床上各类心肺血栓病,如冠心病、肺心病,冬季发病率高,且多因寒而复发加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易于气候突变,特别是每遇寒冷,则易发心痛。这是因为寒邪易伤人于自然界寒气较盛,而人体阳气又较弱时。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素问·藏气法时论》亦云:“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一年之中,以冬季易于出现寒邪为患;一日之中,以夜晚和凌晨易于出现寒邪为患,均为血栓病的高发时段. 从现代医学研究来看,清晨交感神经张力升高,血管收缩,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升高,血小板聚集与血黏度增高。因此,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多易发于上述时间。《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中说:“心痛者,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者,有久成疹者。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心有支别之络脉,其为风冷所乘,不伤于正经者,亦令心痛,则乍间乍甚,故成疹不死。”明确提出本病的病因是“风冷邪气”侵及于心,如侵犯的是心之别络,则心痛之发“乍间乍甚”,病情较轻;如侵犯的是心之正经,则“朝发夕死,夕发朝死”,病情危重。《诸病源候论·久心痛候》进一步指出:“其久心痛者,是心之支别络脉,为风邪冷热所乘痛也,故成疹不死,发作有时,经久不瘥也。”《千金要方》也认为:“寒气卒客于五脏六腑,则卒发心痛胸痹。” 寒凝血瘀是血栓病中医证型;寒凝血瘀导致的血栓病既有单纯的标实证,也有虚实夹杂证。后者病机趋于复杂化,多见于寒邪伤阳、因实致虚,或机体先有虚损,因正虚感寒而发血栓病的本虚标实证。以心脉血栓为例,《诸病源候论》说:“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即胸痹。”《圣济总录》认为:“卒心痛者,本于脏腑虚弱,寒气卒然客之。”《医门法律·中寒门》也有“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的论述。冠心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常见患者先有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再感寒邪而病情加重。无论哪种情况,“寒”始终是病机的关键,正如《素问·痹论》在论述疼痛时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可见,疼痛多与寒有关,寒凝血瘀是血栓病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 分析历代经典文献论述,并验之于血栓病一年之中冬季多发、一日之中夜间和凌晨多发的临床实际,我们认为这些都是气温最低,人体阳气较弱、阴气较盛的时间,寒邪易于侵袭机体,导致经脉挛急、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引起体内血行不畅、血液瘀滞成血栓而经脉不通的病理变化,寒凝血瘀是血栓病的主导病机之一。 寒凝血瘀致血栓病辨证要点; 综合古代医籍论述和现代研究,验之于临床实际,寒凝血瘀导致血栓病的辨证要点包括:①可有感受外寒、过食生冷的病史,或素体阳虚,偏寒体质;②症见面色淡暗或苍白,手足厥冷,或出冷汗,畏寒喜热,疼痛虽如绞如锥如刺,但得温则减,逢寒则加甚,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暗、紫暗或见瘀斑,苔白,或白腻、滑润,脉弦、紧、细、沉迟或涩。 无论外感寒邪或内生寒邪,均引起血脉绌急、血瘀不通而成血栓病,只要机体表现出的“寒”的证候特征,就可辨证为寒凝血瘀之证。需要注意鉴别的是,一方面,感受寒邪可引起寒证,但也可从阳化热,产生热证。另一方面,其他证型的血栓病急性发作时也可有出冷汗、手足逆冷等一过性“寒”的症状表现,并非感受外部寒邪,而是由于气郁、血瘀等引起阳气内郁,使阳气不能外达所致,急性期过后“寒”的症状表现就会消失,不属寒凝血瘀之证。 寒凝血瘀证血栓病治疗原则; 对于因寒凝血瘀而导致的血栓病,《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的治疗大法。《素问·调经论》云:“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素问·举痛论》认为寒邪所致的脉寒绌急疼痛“得炅则痛立止”。“炅”即热也,提示可以用温通散寒法治疗血栓病。《难经·二十二难》又指出:“气主煦之。”即是说各脏腑经络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气的温煦作用进行正常的循环运行,即“血得温而行,得寒则凝。”因此,温通活血是治疗寒凝血瘀证血栓病的总原则。谈湿阻、凉遏、寒凝与冰伏赵绍琴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湿热病中湿邪的多少与阻滞程度,将其分为湿阻、凉遏、寒凝与冰伏四个阶段,辨证用药常取得较好的疗效。赵氏在“湿热病的治疗体会”中说 1、湿阻 湿热之邪犯人,初起即阻滞气机,病在上焦。若太阴脾虚内湿之人,则邪多从湿化而归于太阴,以湿邪阴滞中焦为主。 湿郁于上,初起为湿热邪气困肌表,营卫失和,周身困重酸楚,湿热蔽阻清阳,清阳不开而头晕且沉。即《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之谓。其壅遏阳气,肺气不宣,升降失常而胸闷、咳嗽、喘息,甚则舌苔白滑润腻脉濡滑而缓。 治宜轻扬宣郁化湿。肺为华盖,其位最高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湿热之邪上受,肺必先伤。肺受邪则郁闭,其气化不利,湿邪留滞。治宜先化肺气。正如吴鞠通所说:“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如大豆卷、炒山栀、前胡、杏仁、浙贝母、芦根等。或以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等方加减选用,轻扬宣肺化气以祛湿。肺宣湿开,热随湿去。所以湿热郁阻上焦,不用发汗,以轻扬宣肺化湿,正是徐灵胎所谓:“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淡渗之药,疏肺气而利膀胱,此为良法。” 若湿阻于中,脾胃受病,气机升降之枢纽失灵。人体之气机升降,其权衡在于中气。章虚谷说:“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动,中焦和则上下顺。”中焦和,即脾胃和。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升则健,胃降是和。所以中焦和,脾胃升降皆得适度,则心在上,行营卫而光泽于外。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伏于内;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溉四旁,人体保持正常的气机升降运动,是为无病。 若脾运失健,则内湿停中。脾本主湿,以升为主。湿邪最易损伤脾阳,脾为湿困,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水湿内聚,气机不畅,可见胸脘痞闷,大便溏滞不爽。湿热阻中,热蒸湿浊,常可弥漫表里上下,兼见倦怠乏力,四肢沉重,面色光亮而淡,头晕且胀,舌苔白腻而滑润液多,脉沉濡而软,或沉缓而迟。 湿热阻滞于中焦,当运脾气,宜苦燥泄热法,药如半夏、陈皮、厚朴、杏仁、大腹皮、黄芩、黄连等。苦躁祛湿清热。脾气得升,胃气则降,湿开则热祛。正如章虚谷所说:“脾气弱则湿自内生,湿盛而脾不健运,浊壅不行,自觉闷极,虽有热邪,其内湿盛而舌苔不躁,当先开泄其湿,而后清热,不可投寒凉以闭其湿也。” 湿阻病例: 张某,男,65岁 1936年8月11日 雨后天晴,暑热湿动,起居不慎,感邪致病。今觉身热头晕,胸脘满闷,周身酸楚乏力微有恶心,胃不思纳。大便尚可,小溲不畅,舌白苔腻,脉象濡软略滑。病属暑热外迫,湿阻中、上焦,气机不畅,法当芳香宣化,辛开苦泄。 鲜佩兰10克(后下) 鲜藿香10克(后下) 大豆卷10克 制厚朴6克 陈皮6克 川连3克 六一散10克(布包) 一付 二诊:1936年8月12日 药后遍体小汗,身热渐退,头晕已减,身酸楚亦轻,但中脘仍闷,略有恶心,舌白苔腻,脉象濡滑,再以前方增损之。 原方加草蔻1克 杏仁10克 连服三付而愈。 2、凉遏 感受湿热之邪,恣食饮冷,或贪凉过度,或误服寒凉之剂;或感受湿热之邪而湿重热微者,因寒凉凝涩,遏阻中阳,脾胃升降之机为寒凉湿浊阻滞,则全身气机不畅。证见胸脘痞闷,憋气堵胀、叹息,全身酸楚,大便溏、小便不畅,面色淡黄,舌质略红,苔白滑而腻,脉缓软,或沉缓且濡。治宜苦微温法开湿郁畅中阳以利三焦,湿邪凉遏一化,气机宣畅,热邪即随湿而去。药如半夏、陈皮、杏仁、白蔻仁、苍术、木香、草蔻等。 若凉遏偏于上焦,卫气不疏,阳气不通,唇红不渴、常欲叹息、憋闷者,可选用白芷、苏叶、藿梗、防风等,辛以开郁。湿郁开,再议清热,如藿朴夏苓加草蔻之类。 凉遏病例: 周某,女,57岁 1941年9月3日 平素脾胃虚弱,内停蕴郁之湿,复感暑热之邪,身热头晕,胸脘满闷,口渴、医不察内湿蕴郁遂进白虎。服后即觉胸脘满闷异常,少腹因之不舒,舌苔白滑而腻,脉象濡软力弱。素体阳气不足,辛凉重剂戕伤中阳,中焦运化失灵,腹中隐隐作痛,辛微温以化湿邪,佐芳香兼以缓痛。生冷皆忌。 苏叶6克 藿香梗10克(后下) 大豆卷10克 半夏10克 厚朴6克 白蔻仁3克 煨姜2克 木香5克 茯苓皮10克 二付 二诊 1941年9月5日 前进芳香疏解、辛微温以化湿之后,中脘满闷渐解,腹中隐痛未作,脉仍濡软,力量略增,再以芳香疏调,治在中焦。 苏藿梗各6克 半夏曲10克 陈皮6克 厚朴花6克 白蔻仁3克 鲜煨姜3克 焦麦芽10克 二付而愈。 3、寒凝 素体中阳不足,复感湿热之邪,邪从湿化而归于太阴。又因过分饮冷,或过服寒凉滋腻,则湿盛阳微。湿属寒水之类。遇寒则凝泣,而使气机涩滞。证见胸脘痞满,堵闷异常,喘息腹痛,大便稀、小便清白,舌淡苔白腻而滑润,脉沉软而涩或沉涩。 寒凝涩滞,非温不能驱寒开凝通闭,药如桂枝尖、苏叶梗、草蔻、生姜等。用辛温之品治湿热,暂寒凝于中,为权宜之计,待脉缓渐起、苔化寒凝开(中病)即止,不可久服,防其增热。 寒凝病例: 鲍某,男,21岁 1941年8月25日 连日炎热,突然患感,身热头晕,心烦口渴,暴吃冰棍六、七支,又过多吃生冷瓜果,移时即觉胸中堵满、憋闷,呼吸粗促,腹中胀小便短少,少腹作痛,遂来应诊。面色表暗,舌白淡腻润滑多液,两脉沉涩不畅。 此暑热外受,暴进生冷,阳气郁遏,湿为寒凉凝涩,寒凝之证,宜先以辛香微温,宣郁缓痛,温解寒凝。俟寒化、凝开、湿去,再行清化方法。 陈香薷15克(后下) 藿苏梗各10克 白芷6克 煨姜6克 桂枝尖2克 草豆蔻3克 木香6克 白蔻仁2克 半夏10克 二付 二诊 1947年8月27日 药后遍体小汗出,身热头晕皆减,胸满、憋气堵闷之症见轻,呼吸粗促已解,面色略暗,小便甚畅。舌仍淡腻,两脉已渐转滑利。前方去陈香薷、桂枝尖、草豆蔻,又服二付而安。 4、冰伏 冰伏较寒凝更甚。并非湿热病一用寒凉即成冰伏,其多见于素体阳虚的湿热病人,暴进冷饮或过服寒凉重剂,寒凉入胃,中阳重伤,湿盛阳微,湿热之邪为寒凉所凝至冰冻之势而深伏于内,气机为寒凉所遏滞,阴阳不相顺接,阳气不能达于四末。证见面色苍白、胸脘痞闷加重,四肢厥冷,少腹绞痛,舌质淡润多液,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脉沉迟或沉伏。此非辛温燥烈之品,不能缓解冰伏,散寒开郁而通闭。急用四逆、理中法。常用药物如桂枝、肉桂、生姜、干姜、川椒、草蔻等。冰解、寒散、舌苔化、面色润即停服,不可过用,防其热势加重。 下焦湿热,病在大小肠及膀胱,当考虑淡渗与通导之法。 1、淡渗 淡渗法用于利小便通阳以祛除湿邪。湿热病小便不利,常因湿热阻滞于膀胱。《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湿热阻滞,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涩滞不行,可用清利膀胱之品,以利水道。药如通草、茯苓皮、猪苓、木通、车前子、冬瓜皮、滑石、寒水石、山栀等。但湿邪重浊,湿热最易弥漫三焦,使决渎无权而致上壅下闭,三焦皆困。肺为水之上源,上源闭塞,则下流不行。若证兼见胸满喘息,咳嗽而小便不利者,当加宣肺之品,如苏叶、前胡、杏仁、枇杷叶等。辛开肺气,佐以淡渗通利膀胱即所谓“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法。 2、导滞 湿热兼滞除其具湿热见证外,舌苔黄厚,根部厚垢而腻,口臭,大便臭不爽色如败酱,脉濡滑而数,关尺部尤甚。其气机为湿热食滞所阻塞,因之除祛湿外,必须加消食化滞之品如保和丸、焦三仙、木香导滞丸、沉香化滞丸、香砂枳术丸等。攻下、猛攻皆所禁忌。 冰伏病例: 张某,女,40岁 1978年8月23日 近日患感,觉头晕、身热、恶心、胸闷,全身酸软无力。昨日自服安宫牛黄丸二丸,次日即胸闷异常,咯吸气粗、下肢浮肿、全身无力,四肢逆冷,面色苍白且浮、顷诊两脉沉伏,按之涩而不畅,舌白质淡,苔滑润液多,小便不爽,精神萎靡。此暑湿蕴热,过服寒凉,邪被冰伏于中,急以辛温通阳,芳香祛湿,解冰伏散寒邪开郁通闭。 桂枝10克 干姜6克 香薷6克 半夏10克 厚朴6克 草蔻3克 炒川椒6克 生姜6克 一付 二诊 1978年8月24日 药后遍体小汗,身热已退,胸闷大减,呼吸正常,而且四肢浮肿皆退,两脉渐起,脉象濡滑,四肢转温,舌润质略红。此寒去冰解,改用芳香宣化方法: 藿香10克 半夏10克 厚朴6克 草蔻3克 陈皮10克 苍术6克 生姜6克 茯苓10克 冬瓜皮20克 又服三付而愈。 总之,湿温病的治疗,应以化湿、祛湿、渗湿为主,切忌早投寒凉之品。否则误治,湿未去而热反恋。治湿必先化气,“气化湿亦化”。湿在上焦,则宣肺气,在中焦,则运脾气,在下焦则化膀胱之气。湿开则热随湿去。湿祛再议清热,非热重湿轻者莫轻用苦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δ44癸卯阳明初气:初之气,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衄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
厥在胸中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之三十三
【金匮要略】第十章 第3条
厚朴七物汤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8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