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可道章

   

 

 

 

附录一:校记

《道可道章》(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下,强本引《成疏》:“夫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极,成者心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者也。元气太虚之先,寂寥何有?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 真一运神,而元气自化。元气者,无中之有,有中之无,广不可量,微不可察,氤氲渐著,混茫无倪,万象之端,兆朕于此。于是清通澄朗之气,浮而为天,浊滞烦昧之气,积而为地,平和柔顺之气,结为人伦,错谬刚戾之气,散为杂类。自一气之所育,播万殊而种分。既涉化机,迁变罔极,然则生天地人物之形者,元气也。授天地人物之灵者,神明也。故乾坤统天地,精魂御人物,气有阴阳之革,神无寒暑之变。虽群动纠纷,不可胜纪,灭而复生,终而复始,而道德之体,神明之心,应感不穷,未尝疲于动用之境矣。道重说,包亿万之天而不为大,贯秋毫之末而不为小,先虚无而不为始,后天地而不为终,升积阳而不为明,沦重阴而不为晦。本无神也,虚极而神生,本无气也,神运而气化,气本无质,凝委而成形,形本无情,动用而亏性,形成性动,去道弥远。故溺于生死,迁于阴阳,不能自止,非道存而忘也。故道能自无而生有,岂不能使有同于无乎?有同于无,则有不灭矣。故生我者道,灭我者情,苟忘其情,则全乎性,性全则形全,形全则气全,气全则神全,神全则道全。故道全则神王,神王则气灵,气灵则形超,形超则性彻。性彻者,反复流通,与道为一,可使有为无,可使虚为实。吾将与造物者为俦,奚死生之累乎己也?可道为体,可名为用。”上五百余言,原在“众生之正性也”后,而顾本无之,文义亦不相属,殆为《开题》中文,强公取附此疏耳。故径删出而录存于此,以备考论。

《天地长久章》(第七章)“此其无尸”句,别本“此”皆作”以”,今依强本《成疏》牒文作“此”,或是误字,姑仍之,盖阙之义也。

《上善章》(第八章)“水善利万物”句,强本引疏文“善功机权”。”功”疑为”巧”字之误,以无他证,未敢径改。俟异日更从善本正之。

《绝学章》(第二十章)强本《成疏》牒文“我魄未兆”,疏云:”魄,寂也。”又牒文“婴儿未孩”,疏云:”孩,笑也。”是成本经文应“魄”作”泊”,“孩”作“咳”,方与疏义相符,宜牒文有误,但遂州本亦作“魄”、作“孩”,因未敢改。抑成公意,假“魄”为“泊”,而“孩”“咳”为古今字也。

《大道章》(第三十四章)“衣被万物不为主,可名于小”句下,强本引《成疏》云:“衣被者,覆育也。虽覆育万物而匿德藏名,泊然无形,故不可为主,似若微小,以是声义,言不小也。”又“万物归之不为主,可名于大”句下,强本引《成疏》云:“道能生长,为物所归,譬彼大海,方兹虚谷,虽物所归,不为物主,既不为物主,可名大耶?言不可名大。”二段皆与顾本所引全不相似,疑为强氏取他家之说,而旧校者不慎,误以为《成疏》,兹姑以异文存之俟考。

《大象章》(第三十五章)《序诀》云:“前章无方之用”。“章”下应夺“明”字,或“举”字,或“正明”二字,以全书之例可以推知,因无别本可校,未敢径补。究缺一字或二字亦不可知,因亦未缺,以易滋诵读之疑,爰附识于此。

《大成章》(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句下强本引《成疏》有云:“谓目光也。闭目内视,致神明也。若月之缺而复盛,故曰缺”。按此文之上,强、顾所引相同,于义已足,强本多此数语,殆衍文也。

《天下有道》(第四十六章)“戎马生于郊”句下,强本引《成疏》有云:“谓午也,正阳之精生于午,午者马也。故心欲东则东,欲西则西,欲南则南,欲北则北。心有四方,昼夜所见,夜寐则梦。心中有道,则正气流行,支体滋润,发肤玄长,故却走马以粪之。心无道则生淫乱,戎马走于四郊,邪脉致以害身,故曰戎马生于郊。”按此文上强、顾所引相同,于义已足。强本复牒“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又多出此段疏文,疑非《成疏》所有,姑存俟考。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章)“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句下,李霖《取善集》引《成疏》云:“此明三毒不能伤害,若摄生无生,则害不能害。既内无三毒,则外三毒不伤。是以陆行不遇虎兕,入军不被甲兵也。何者?夫虎主慎,兕主痴,兵主贪。”按强、顾二本皆未引此文。此文虽与《成疏》之意相合,然置于此处,似不若置于章末之为愈也。

《治大国章》(第六十章)强本引《序诀》作:“《治大国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理人俭爱则万物早服,此章明早服不扰则其德交归。文分为三:第一,初举理国之喻,不可有为。第二,明及鬼神,两无伤害。第三,结叹交归之德,以劝有国之君。”按此文与敦煌写本全不相同,且此文第三分亦与后文《序诀》不合,自相扺悟,故辑本改用敦煌写本,而存此文俟考。

《用兵章》(第六十九章)“侮敌则几丧吾宝”句下,李霖《取善集》引《成疏》云:“几,尽也。轻敌则好勇而不慈,广贪而失俭,好进而不退,尽失前三宝。”此与强、顾所引意虽同而文则异,且成经作“侮敌”而此作“轻敌”不同,或当为异家之文也。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句下,李霖《取善集》引《成疏》云:“内明威刑也,所谓经戒科律。大威即三涂恶趣北都罗酆之刑也。言一切众生未解真理,爱乐世法,轻而行之,则冥中大刑必将至矣。”按强、顾所引自相同,与此意同而文略异,诚所谓异文也。存此待考。

校记补:

《以道章》(第三十章)“果而不得已”句下,强引《成疏》作“尧攻有苗”,顾引作“尧攻藂支”。先君辑校《成疏》系以强引为蓝本而校以顾本,此处乃取顾本作“尧攻藂支”。然“藂支”一名,仅见《庄子·人间世》,且不知地望所在,令读者费解。兹附强本异文存此。

《天下章》(第五十二章)“用柔日强”句,“用”字原辑校本据遂州本作“守”。然疏中一言“用道谦和柔弱”,再言“用柔即是定行之术”,三言“故言用柔见小也”。是“守”字当作“用”,且他之敦煌写本亦有作“用柔”者。先君当日以不依此本校改《成疏》经文,且疑系《成疏》以“用”释“守”,故不径改,盖慎之也。今案敦煌写本《老子李荣注》残卷,此处亦作“用柔”,而成、李经文,固先君以为“一系之传,固不相远”(《辑校老子李荣注叙录》)者,是此“守柔”显当改作“用柔”。兹据改。

   《古之章》(第六十八章)“善战者不怒”句,敦煌写本《成疏》残卷无“者”字,辑校本下二句作“善胜敌不争,善用人为下”,并无“者”字,敦煌《李荣注》残卷并无三”者”字。唯遂州本三句并有“者”字。辑校本仅此一句有“者”字者,当原辑校时,据《纂疏》、遂本有三“者”字,后据敦煌《成疏》、《李注》进行校改,此盖校改之偶未尽者,故径删去。

    《民之饥章》(第七十五章)“民之饥”句,敦煌《成疏》、《李注》及遂州本,“民”字并作“人”,兹亦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敦煌残卷,白泽精怪图
敦煌记录的白泽精怪图
敦煌写经《贤愚经残卷》
1500年前的敦煌写经残卷
【老子校释】补遗
《辩中边论残卷》敦煌写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