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书法应懂得书写之法(五)
学习书法应懂得书写之法(五)

  书法密码2016-09-13阅读原文

  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的传统。前人于长期的书写习惯中悟出了书写之道,积累了丰富的书写经验,论书者颇多,精辟妙论丰富多采。有志学书者若为己所用,则能事半功倍。是今人学书的经验之谈。愿广大道友读后收获多多。

  目录

  一.字如其人 立品为先

  二.临摹入门 循序渐进

  三.形神相依 意境为重

  四.笔墨技法 熟而后巧

  五.筋骨血肉 相容互济

  六.结体章法 辩正安排

  七.立姿取势 气贯神足

  八.手随意运 意在笔先

  九.变化万千 贵在自然

  十.通晓各体 博而后约

  十一.精研流派 广采众长

  十二.理法兼长 力求上乘

  十三.学识修养 字外功夫

  十四.莫懈耕耘 精益求精

  十一、精研流派 廣采衆長

  吾之術以能執筆,多見碑爲先務,然後辨其流派,擇其精奇,惟吾意之所欲,以時臨之。碑臨旬月,遍臨百碑,自能釀成壹體,不期其然而自然者。加之熟巧,申之學問,已可成家。康有爲《廣藝舟雙楫》

  正書行草之分爲南北兩派者,則東晉宋齊梁陳爲南派,趙燕魏齊周隨爲北派也。南派爲鍾繇,衛灌及王羲之,獻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鍾繇,索靖及崔悅,盧谌,高遵,沈馥,姚元標,趙文深,丁道獲等以至歐陽詢,儲遂良。

  南派乃江左風流,疏放妍妙,長于啓牍;減筆至不可識,而篆遺法,東晉已多改變,無論宋齊矣。北派則是中原古法拘緊拙陋,長于碑榜,而蔡邕,韋延,邯鄲淳,衛觊,張芝,杜度,篆隸,八分,草書遺法至隋末唐初猶有存者。清.阮元《南北書派論》

  書有古學,有今學。古學者,晉貼,唐碑也,所得以貼爲多。今學者,北碑,漢篆也,所得以碑爲主。康有爲《廣藝舟雙楫》

  北書以骨勝,南書以韻勝。然北自有北之韻,南自有南之骨也。南書溫雅,北書雄健。清.劉熙載《藝概》

  北碑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變態,唐人書無定勢,而出之矜遲,故形刻板。清.包世臣《藝舟雙楫》

  唐賢求之筋力軌度,其過也,嚴而謹矣;宋賢求之意氣精神,其過也,縱而肆矣;元賢求性情體態,其過也,溫而柔矣。明.項穆《書法雅言》

  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尚態。清.梁獻《學書論》

  真書入碑板之最先者,在南則有晉宋之小大二爨,在北則有寇謙之華嶽,嵩高二通,然皆雜有分書體格。清.楊守敬《學書迩言》

  歐書橫筆略輕,顔書橫筆全輕,柳書橫筆重與直同。人不能到而我到之,其力險;人不敢放而我放之,其筆險。清.梁獻《評書貼》

  蘇之點畫雄勁,米之氣勢超動,是其長也。蘇之濃聳棱側,米之猛放驕淫,是其短也。明.項穆《書法雅言》

  米書不可學者過于縱,蔡書不可學者過于拘。清.錢永《書學》

  晉書神韻潇灑,而流弊則輕散;唐賢嬌之以法,整齊嚴謹,而流弊則拘苦;宋人思脫唐習,造意運筆,縱橫有馀,而韻不及晉,法不逮唐。元,明厭宋之放逸,尚慕晉軌,然世代既降,風骨少弱。清.梁獻《評書貼》

  遂良獨論所出,其書多法,或效鍾公之體,而古雅絕俗;或師逸少之法,而瘦硬有余;至章草之間,婉美華麗,皆妙品尤者也。宋.朱文長《續書斷》

  宋世稱能書者,四家獨盛。然四家之中,蘇醞籍,黃流麗,米峻拔,皆令人斂衽。而蔡公又獨以渾厚居其上。明.盛時泰《蒼潤軒碑跋》

  書法自晉至于宋凡二變矣,晉尚風韻,唐稍收斂而就規矩,宋則破格書之而毫縱不拘焉。明.周瑛《翠渠摘稿》

  趙吳興大近唐人,蘇長公天骨俊逸,是晉,宋間規格也。學書者能辨此,方向執筆臨摹。否則,紙成堆,筆成家,終落狐禅耳。明.董其昌《畫禅室隨筆》

  故觀《中興頌》,則宏偉發揚,狀其功德之盛;觀《家廟碑》,則莊重笃實,見夫承蒙之謹;觀《仙壇記》,則秀穎超舉,象其志氣之妙;觀《元次山銘》,則淳涵深厚,見其業履之純,馀皆可以類考。宋.朱文長《續書斷》

  熟古今之體變,通源流之分合,盡得于目,盡存于心,盡應于手,如蜂采花,醞釀之久,變化縱橫,自由成效。康有爲《廣藝舟雙楫》

  十二、理法兼長 力求上乘

  夫理與法兼長,則六法兼備,謂之神品,理與筆各盡所長,亦謂之妙品。若夫理不成理,筆不成筆,亦斯下矣。明.唐志挈《繪事微言》

  學書之法,考之往言,參之今論,無事再啄也。明.項穆《書法雅言》

  故氣韻生動出于天成,人莫窺其巧者,謂之神品,筆墨超絕,傳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謂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規矩者,謂之能品。元.夏文彥

  翰墨中面目各別,而其品有二:元氣磅礴,超凡入化,神生畫外爲上乘。清氣浮動,脈正律嚴,神生畫內者次之。皆可卓然成家,名世傳世。清.王翌《東莊論畫》

  全局布局于胸中,異態生于指下,氣勢雄遠,方號大家;神韻悠閑,斯稱逸品。清.笪重光《畫筌》

  夫求格之高,其道有四:壹曰清心,以消俗慮;二曰善讀書,以明理境;三曰卻早譽,以幾遠到;四曰親風雅,以正體裁。清.沈宗搴《介學舟畫篇》

  人之于書,形質法度,端厚平和,參互錯綜,玲珑飛逸,誠能如是,可以語神矣。明.項穆《書法雅言》

  平和簡淨,遒麗天成,曰神品;醞釀無迹,橫直相安,曰妙品;逐迹窮源,思力交至,曰能品;楚調自歌,不謬風雅,曰逸品;墨守迹象,雅有門庭,曰佳品。上爲五品,妙品以降。清.包世臣《藝舟雙楫》

  夫質分高下,未必群妙莜當;功有深淺,拒能美善鹹盡。明.項穆《書法雅言》

  就乎壹藝,區以類別,傑立特出,可謂之神;運用精美,可謂之妙;離俗不謬,可謂之能。宋.朱文長《續書斷》

  筆之執使在橫畫,字之立體在豎畫,氣之舒展在撇捺,筋之融洽在紐轉,脈絡之不斷在絲牽,骨肉之調停在飽滿,趣之呈露在鈎點,光之通明在分布,行間之茂密在流貫,形勢之錯落在奇正。清.笪重光《書筏》

  書有三要:第壹要清整,清則點畫不混雜,整則形體不偏邪;第二要溫潤,溫則性情不驕怒,潤則折挫不枯澀;第三要閑雅,閑則運用不矜持,雅則起伏不恣肆。明.項穆《書法雅言》

  雄渾第壹,沖谵第二,纖侬第三,沈著第四,高古第五,典雅第六,洗練第七,勁健第八,欹麗第九,自然第十,豪放第十壹,含蓄十二,精神十三,慎密第十四,疏野十五,清奇十六,委曲十七,實境十八,悲慨二十,超詣二十壹,飄逸二十二,曠達二十三,流動二十四。唐.司空圖《詩品》

  視形象體,變貌猶同,逐勢瞻顔,高低有趣。分均點畫,遠近相須;播布研精,調和筆墨。鋒纖往來,疏密相附,鐵點銀鈎,方圓周整。起筆下筆,忖度尋思,引說蹤由,永傳古今。東晉.王羲之《筆書論十二意》

  十三、學識修養 字外功夫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明.董其昌

  余又增以二要:壹要品高,品高則下筆妍雅,不落塵俗:壹學要富,胸羅萬有,書卷之氣,自然溢于行間。清.楊守敬《學書迩言》

  文章之爲用,必假乎書,書之爲征,期合乎道;故能發揮文者,莫近乎書。唐.張懷灌《書斷》

  知有名迹,遍訪借觀,噓吸其神韻,長我之識見。而遊名山,更覺天然圖畫,足以開拓心胸,自丘壑內融,衆美集腕,便成名筆矣。清.王翌《東莊論畫》

  觀夏雲隨風變化,頓有所悟,遂至妙絕,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宋.朱文長《續書斷》

  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宋.黃庭堅《論書》

  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壹寓于書。唐.韓愈《送高閑士上人序》

  君授法于陸柬之,嘗見公出,擔夫爭路,而入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後觀倡公孫舞西河劍器而得其神,由是筆迹大進。宋.朱文長《續書斷》

  前人作字,謂之字畫。畫,分也,界也。字畫本自同工,字貴寫,畫亦貴寫。以書法透入于畫,而畫無不妙:以畫法參入于書,而書無不神。清.周星蓮《臨池管見》

  筆墨間甯有犀氣,毋有滯氣;甯有霸氣,毋有市氣。滯則不生,市則多俗,俗尤不可漫染。去俗無他法,多讀書,則書卷之氣上升,市俗之氣下降矣。清.王慨

  蓋積慮于中,觸物以感之,則通達無方矣,天下之事不心通而強以爲之,未有能至焉者也。宋.朱文長《續書斷》

  筆墨之事,天資笃,學曆深,而胸襟尤要闊大。

  故論書如論相,觀書如觀人,人品既殊,識見亦異。有耳鑒,有心鑒。若遇卷初展,邪正得失,何乎何帶,明如親睹,不俟終閱,此謂識書入神,心鑒也。明.項穆《書法雅言》

  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論人才能,先文而後墨。搪.張懷灌《書議》

  十四、莫懈耕耘 精益求精

  學書者,不可視之爲易,不可視之爲難;易則忽而怠心生,難則畏而止心起矣。明.項穆《書法雅言》

  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唐。李世民《筆**》

  故志學之士,必須到愁慘處,方能心悟腕成,言忘意得,功效兼優,性情歸壹,而後成書。清.宋曹《書法約言》

  士人于字法,若少加臨池之勤,則點畫便有位置,無面牆信手之愧。北宋.趙構《翰墨志》

  臨書安貼之方,至秒無窮。或有回鸾返鵲之飾,變體則于行中;或有生成臨谷之戈,放龍箋于紙上,徹筆則峰煙雲起,如萬劍之相成;落紙則睥盾施張,蹙踏江波之錦,若不端嚴手指,無以表記心靈,吾務斯道,廢寢忘食,懸曆歲月,乃今稍稱矣。東晉.王羲之《筆書論十二章》

  知克己之私,加日新之學,勉之不已,漸入于安。萬川會海,成功則壹。明.項穆《書法雅言》

  臨池日久,腕力生風,自能神韻入妙。《畫學心法問答》

  作書能養氣,亦能助氣。靜坐作楷法數十字或數百字,便覺矜燥俱平。若行草,任意揮灑,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覺靈心煥發。下筆作詩,作文,自有頭頭是道,汨汨其來之勢,故知書道,亦足以恢擴才情,醞釀學問也。清.周星蓮《臨池管見》

  謂學書有三要:天分第壹,多見次之,多寫又次之。清.楊守敬《學書迩言》

  欲其博也先生,與其肆也甯謹,由謹而專,自專而博,規矩通審,志氣和平,寢食不安,心手無厭,雖未必妙入正宗,端越乎名家之列矣。明.項穆《書法雅言》

  書必先生而後熟,亦必先熟而後生。始之生者,學曆未到,心手相違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徑,不隨世俗,新意時出,筆底具化工也。清.馮武《書法正傳》

  學書忌浮論而無實功。“愛而不學知不真,學而不笃得不深。”清.梁獻《學書論》

  差之壹毫,失之千裏。苟知其術,適可兼通,心不厭精,手不忘熟。唐.孫過庭《書譜》

  惟書法無古無今,不名壹格,而能卓然成家,蓋天資高妙,直在古人上也。作書作畫,老而不衰,自成大家也。清.錢泳《書學》

  是知書之欲變化也,至誠其志,不息其功,將形著明,動壹以貫萬,變而化焉,聖且神矣。明.項穆《書法雅言》

  自古賢哲,勤乎學而立其名,不學即沒代而無聞矣。唐.虞世南《筆髓論》

  熟則骨力強,步伐齊,心膽大,性靈出。清.梁同書《頻羅庵論書》

  大要筆圓字方,傍密間豁,血濃骨老,筋藏內潔,筆筆造古意,字字有來曆,日臨名書,無吝紙筆,工夫精熟,久自得之。元.陳繹曾《翰林要訣》

  資分高下,學別淺深。資學兼長,神融筆暢。資過乎學,每失顛狂;學過乎資,猶存規矩。資不可少,學乃居先。明.項穆《書法雅言》

  古之人不虛老其心力,故其學精而無不至。北宋.歐陽修《試筆》

  但能精求,自可意得;思之不已,神將告之;理與道通,必然靈應;有志小學,可不勉欤!古之名手,但能其事,不能言其意。唐.張懷灌《書議》

  學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後有自家之面目。清.方薰《山靜居論畫》

  運筆柔則無芒角,執手寬則多緩弱,點掣短則法臃腫,點掣長則法離澌,畫促則字勢橫,畫疏則字行慢,拘則乏勢,放或少則,純骨無媚,純肉無力,少墨浮澀,多墨笨饨,書病如此其衆,惟積學漸成者,當求擺脫入究竟三味,此宜有墨池筆冢,終身于是。然書法須得天然,至功力亦不可棄。宋.董炯《廣川書跋》

  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下筆必爲楷則,常曰:“匆匆不暇草書”。寸紙不見遺,至今世尤寶其書,韋仲將謂之“草聖”。西晉.衛恒《四體書勢》

  學書貴真有得,非徒宗派之高,遂足抹蔑壹切也。清.梁獻《學書論》

  詢師法逸少,尤務勁險,嘗行見索靖所書碑,觀之,去數裏複返,及疲,及布坐,至宿其傍,三日及得法,其精如此。宋.朱文長《續書斷》

  存意學者,兩月可見其成;天性靈者,百日即知其本。東晉.王羲之《筆勢論》

  用筆生死之法,在于幽隱。遲筆法在于疾,疾筆法在于遲,逆入倒出,取勢加功,診候調停,偏宜寂靜。其于得妙,須在功深,草草求玄,終難得也。唐.張懷灌《論用筆十法》

  治之已精,益求其精,壹旦豁然貫通焉,忘情筆墨之間,和調心乎之用,不知物我之有間,體合造化而生成也,而後爲能學書之至爾。《書學詳論》

  凡事有志竟成......。清.梁獻《學書論》

  有天才者或未能精之,有神骨者則其功夫全棄,但有佳處,豈忘存錄!唐.李嗣真《書後品》

  余志學之年,留心翰墨,味鍾,張之余烈,挹羲,獻之前規,極慮專精,時逾二紀,有乖入木之術,無間臨池之志。唐.孫過庭《書譜》

  郑燮书七言诗轴三种




  郑燮书七言诗轴

  释文:自怪平生酒量悭,舟中无事可消闲。

  杂书数卷翻来厌,名纸千章写付还。

  篷背雪声何飒沓,床前灯影半阑珊。

  瓦炉砂罐空相对,吟在春风醉梦间。

  三幅立轴的款识分别如下:

  贞子老先生 板桥郑燮

  西老表弟 板桥郑燮

  板桥郑燮

  关注《书法密码》 shufamima 微信公众号,您会有新的发现。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國曆代書法名言(二)
书论精华之一:莫懈耕耘?精益求精
學習書法应懂得書寫之法(下)
书法这么写,气韵与味道就来了
书法这么写,古意就出来了
《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書法雅言》明-項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