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隶书、汉隶和八分书有什么区别?

隶书、汉隶和八分书有什么区别?

西北马王2016-12-01阅读原文

对隶书起源问题的研究,裘锡圭先生更是在其《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一九八八年版)一书中指出:'隶书在战国时代就已基本形成了。'而且关于隶书的起源,现在已至少追溯到了春秋末年的山西候马盟书,常耀华先生曾专门撰写了《开隶变端绪的东周盟书》(载《中日法史论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一文,明确提出:'东周盟书宜为隶变之滥觞'。他指出,盟书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藏头露尾、有轻有重、有肥有瘦的新型笔划,例如撇、捺笔划的出现,大大简化了篆引缠绕的笔法,改变了笔划的基本走向,由上下运转变成左右舒展,从而使篆书的扭结得以解放,使字势由二维向着四维空间扩张,形成八面来风之势'。由此可见,隶书的起源,保守一点地说,也应定在春秋晚期,即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为宜。

隶书发轫于春秋晚期,历经战国时期的不断演进,其隶变的过程,应该说在湖北睡虎地出土的大批秦简的书写时期,已基本上完成了,这也就是说,那以波挑的主要特色的秦隶,已为汉字的隶变作了总结性的工作。马王堆帛书中的古隶抄本其形态与睡虎地出土的秦隶基本相同,它完全摆脱了篆书的结构方式和用笔规律,以点、挑、波、磔等隶书的基本笔划娴熟地构就一个个横向取势、方正为主的字形,很显然,帛书中的古隶抄本乃是隶变完成阶段的秦隶在秦汉之交的长沙出现的一种范本。

隶变既然在秦代基本完成,那么隶书的成熟期也就不会晚至西汉末年或东汉晚期。现已有许多学者明确提出:隶书确立在西汉初年已经开始(参见牛克诚《简册体制与隶书的形成》一文,载《中日法史论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其实,不仅是隶书的确立,而且是隶书的成熟也在西汉初年就完成了。这里所说的隶书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今隶,或者叫八分隶书。一般说来,所谓八分隶书的显著特点乃是构形扁方,笔划已具有规律性的波势和挑法,左波右磔对比强烈,字形内敛而外张,构形部件稳定一致。如果我们根据这些特点来检测帛书中的隶书抄本,那么,谁都会很容易发现,这些八分隶书的主要特征,在帛书中已充分地显示了出来。

赞同

我国文字由篆变隶,是一大进化,一大发展。从文字本身的发展史来说,是如此;从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来说,更是如此。在中国书法史上,隶变构成一个重大书法文化事件,它横亘春秋战国到汉末整个上古书法史——其余波甚至知道初唐才渐平息。隶变是古文字体系向今文字体系转换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打破了汉字空间结构的凝固化而走向线条时空运动的抽象化表现。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隶变也是书法走向审美自觉的滥觞。”在书法史上,有关隶书与八分的考据,各执一端,莫衷一是,乃至出现了隶书与八分之名混淆的局面。

八分是何种类的隶书

隶书与八分之名向来为书界许多人所混淆,虽不乏有八分乃隶书之一种的说法,但至于何种隶书为八分,众说纷纭。

“八分以度言,本是活称,伸缩无施不可。石鼓为孔子时正文,秦篆得正文之八分,名曰秦分;西汉无挑法而在秦隶之间者,名曰西汉分;东汉有挑法者为东汉分;楷书为今分。”康有为称八分为度,是活称,并滥造秦分、西汉分、东汉分及今分以成其说,则太过“无度”,恐难取信于人。

“八,背也,言其势左右分背然也。魏晋以来,皆传中郎之法,则又以八分入隶,始成今真书之形。”包世臣关于蔡邕造八分的说法,前文已否定,而其关于八分之名,解释为因为笔势左右向北向“八”字而得,似牵强附会,不然,“分”又作何解释?为何不称“八书”、“八体”而独谓“八分”?

“《书苑》引蔡文姬言:割程隶之八分取二分,割李篆之二分取八分,于是为八分书。”“八分者,汉立之未有挑法者也。比秦篆易识,比隶书微似篆。若用篆笔作汉隶字,即得之矣。”吾丘衍与蔡文姬所说较为相近,皆描述八分之形态。其描述形近隶而笔似篆,介乎篆隶之间。所谓八分,乃笔法取乎篆之八分,而非字体势形似“八”字。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奉高|中国书法史之简帛书法
当代隶书:风格与核心
《马王堆帛书》:融篆隶于一炉,朴素自然,古雅生动
马王堆帛书:穿越千年的瑰丽
隶书的起源、演变及历朝隶书十二名家之生平简介
书法的起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