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欲巧笑以干媚兮,非余心之所尝

欲巧笑以干媚兮,非余心之所尝

——由张衡的诗赋看科圣之人格

   科圣张衡因其在天体演化、无限宇宙、浑天学说、行星运动、恒星观测等方面作出卓越的贡献,并研制出“地动仪”、“浑天仪”、“候风仪(气象学仪器)等,被世人称为“科圣”,万世敬仰。而在“科圣”耀眼的光环下,这位伟人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疾恶如仇、勤奋刚直的高尚品格,却鲜为人知。

   



张衡步入仕途后,备受黑暗势力的迫害和官僚奸宦的嘲讽,坎坷备至。公元126年,他因世风日下,不慕权贵,在他调离太史令5年之后又复任太史令。这显然是东汉统治者对他的冷遇和贬抑。有人嘲笑他:“尽管你能使三轮自转,使木调独飞,可自己却免不了耷拉着翅膀落回老窝!何不也调理自身机关往高处飞呀?”并给他指出“卑体屈己,美言相克”的秘诀。张衡就作出《应间》回答“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并声明“捷径邪至,我不忍以投步;干进苟容(干进:谋求仕进。苟容:屈从附和以取容于世),我不忍以歙肩(耸肩。谄媚状)、“得之不休,不获不吝”。

   公元132年(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复任太史令8年之后升任侍中,成为皇帝身边的高级顾问。面对皇家为巩固统治、神话皇权,而泛滥成灾的谶纬迷信,冒天下之大不韪,上书《请禁绝图谶疏》据理力争;阳嘉二年,面对祸国殃民的宦官集团,张衡大胆直言《上陈事疏》:“群臣奢侈,昏逾典式”,“威不可分,德不可共。”这一兴利除弊的政治主张,不仅未得到昏庸顺帝的理睬,反遭佞宦的极力排挤和打击。张衡就通过《思玄赋》“欲巧笑以干媚兮,非余心之所尝”,“天长地久岁不留,俟河之清祇怀忧……回志朅从玄谋,获我所求夫何思!”表达决心勉励自己。

   由于张衡的不畏权贵遭到了宦官们的合力排挤。公元136年(顺帝永和元年),顺帝听信谗言将已经59岁的张衡调出京城任河间相(河北省东南部,东汉封王的采邑区太守)。在任职河间相的三年里,他亲自和贵族豪强作斗,虽暂获河间一带“郡中大治”,仍但然“網漏吞舟之鱼”。面对每况愈下的国情,张衡清楚地看出了统治阶级的腐朽,他忧心忡忡,于公元137年写下了著名的《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我所思兮在桂林……。我所思兮在汉阳……我所思兮在雁门……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该诗分四章,分别列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个远处地名,表达诗人四处寻找美人而不可得的惆怅忧伤的心情。诗中四处远方地名,正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处所,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怀和优虑。

   公元138年,张衡因已是60多岁老人,身处黑暗势力的包围,同情人民疾苦又无能为力,屡次给皇帝上书建议惩治佞宦污吏,但均未得采纳。因此,他因世乱生愁,因愁生厌,因厌思归。于是上书顺帝乞骸骨,乞求免官回乡,使自己的老骨头能够得到一个平安的结局。并写下了《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这是他以寂寞冷淡之语,对东汉黑暗政治做出的强烈抗议!

   通过张衡所做的诗、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圣”不仅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疾恶如仇、刚直不阿的政治家。

农行南阳市分行翟传海

18637713098

二〇一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衡及其词赋 - 文学编年 - 国学论坛
张衡简介 名人传记 张衡传
张衡年谱
“木圣”东汉张衡
张衡传
人教版语文必修4《张衡传》ppt课件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